04.17 色拉寺看辯經為何可以治癒你的“中產焦慮”

我記得,曾經看到過一則新聞,講中產階級擁有普遍的“中產焦慮”,我對此有那麼一點感興趣。

色拉寺看辯經為何可以治癒你的“中產焦慮”

為此我專門採訪了一箇中產階級人士。

我問他:“你焦慮嗎?我聽說這是中產階級的通病啊。”

“不焦慮啊,有什麼可焦慮的”,他毫不猶豫地對我說。他的回答令我很尷尬,怎麼不按套路出牌呢?我決定繼續追問下去:“那你每天的生活是什麼樣子的?我知道你幾乎每天都加班。”

他說:“還能怎麼樣,每天都過著兩點一線的生活,公司、家。”

“你都沒有什麼休閒娛樂方式嗎?”我接著問道:“一直都是這麼忙?”

“你說休閒娛樂,那肯定有啊,一週跟朋友都會聚個餐。週末沒工作,也會跟家人出去玩兒,這周如果有空,我還要帶著我的孩子出去徒步呢!”

我私以為,這樣的生活確實很不錯的,勞逸結合、充實富足,但我覺得焦慮肯定還是有的,比如孩子的教育、追求更好的生活……

“那你出去旅行嗎?”

“當然了”,他不假思索地回答道:“我們經常出去旅行,這個是必須的。”

於是我似乎看到了曙光,我接著追問道:“你覺得你旅行是為了什麼?”

“在一片陌生的天空,發呆啊!這是一件很有趣的事兒。”

我問他:“你感覺到輕鬆嗎?”

“當然了,肯定很輕鬆、很愜意啊!”

諸君瞧瞧,其實只是單純問你焦慮還是不焦慮,你可以斬釘截鐵的說出:“不焦慮”這三個字。但旅行之所以使你感覺到輕鬆,是因為你覺得緊張,你焦慮。你並不知道,你其實被一種莫名的焦慮所侵蝕,如果你不去一片不同的天空發發呆,誰也不知道,當別人再問你是否焦慮、是否開心的時候,還能給出“Yes”這個答案。

這位採訪者最後恍然大悟:“原來我雖然過得不錯,但也是還焦慮的”。

色拉寺看辯經為何可以治癒你的“中產焦慮”

於是,他給我講到了在川藏線的色拉寺辯經,他說,那是令他印象最深刻的一段記憶……

色拉寺看辯經為何可以治癒你的“中產焦慮”

身邊川藏線旅行的朋友說,不去色拉寺看辯經,是一件很遺憾的事兒。於是17年的這個夏天,我提前做了功課,這裡講給你聽聽。

辯經的起源

辯經的起源有點意思,這種形式最早源自古印度。在公元792年,赤松德贊從印度請來蓮花生、寂護入藏宏法。這兩位大能你必須得知道,是桑耶寺的建造者,也是著名的得道高僧。然而在當時的西藏也有不少漢僧,領頭的叫大乘和尚。

這兩派本著“一山不能容二虎”的原則,擺開了一場論戰擂臺,誓要一見高低。結果漢僧不敵印僧,敗下陣來。落敗的原因,不是因為漢傳佛教比印度佛教差勁,而是因為兩家修煉的重點各有不同。漢僧習煉禪宗,講究的是頓悟,是心領神會。這種注重性靈和感性思維的方法,敵不過擅長邏輯思維的印度佛教。這次打擂,史稱“拉薩論爭”,並由此開創了藏傳佛教辯經的先河。

色拉寺看辯經為何可以治癒你的“中產焦慮”

辯經的形式

辯經,藏語音譯為“村尼作巴”,是藏傳佛教中的一種辯論,常見於藏傳佛教寺廟內的樹蔭處,這一次去的色拉寺就是極具觀賞價值的。朋友以前總是跟我說,辯經其實不是聽、是看,我沒太懂。直到最後終於懂了,因為我站到色拉寺也沒聽明白這些辯經者在講些什麼,後來回到家,我又找了一則漢語辯經視頻,很遺憾,還是聽不懂,完全不明白反覆出現的“請安立”是什麼意思。

辯經方式主要分為兩大種,對辯和立宗辯。對辯是兩人先後辯論,一人提問一人回答不許反問,如此一段時間後再反向進行。立宗辯則是一人自立一說,而眾人可對其提出異議,回覆則只能有是、否和不定三種答案。

從辯經的內容上看主要有三種:平時學習時同班的學僧之間互相切搓辯論;每一學期結束時會有一次全寺僧人參加的辯論;考取學位時的辯論等等。

辯經的過程主要以兩種根據作為討論基礎,其一是“因明邏輯的思辯”,以大家普遍公認的道理來做推論基礎,依照因明學進行邏輯推理而發出質詢;其二為“引用經典”,從共同承認經典當中,引用佛陀及古德聖賢所詮述的文字,如此交叉比對,可以推敲出許多經文中的細微意涵,從而對佛法教義產生討論。

空曠之地、樹陰之下,兩人一組或多人一組,其中一方提問,另一方回答,不許反問,告一段落後再反過來,直至一人無法問出。

色拉寺看辯經為何可以治癒你的“中產焦慮”

色拉寺看辯經為何可以治癒你的“中產焦慮”

我眼中的辯經

辯經這種形式之所以可以作為一種旅遊內容去推介,則在於一個“看”字,真是有意思極了。

現在很多人喜歡去看辯經,然後還邊看邊拍照片,還一邊說:“哇!藏傳佛教辯論很好看啊,你看喇嘛的動作像舞蹈一樣!”

我私心以為,其實也沒有什麼好看的,只有一兩個動作而已,任何一個小縣城文工團的演員,都會跳得更好,動作不是藏傳佛教辯論的特色。

但是我聽不明白他們的辯論內容,又不能把辯論看成一種稀奇好看的表演。那我能看到什麼?能得到什麼?

色拉寺看辯經為何可以治癒你的“中產焦慮”

色拉寺看辯經為何可以治癒你的“中產焦慮”

我站在一邊,觀看他們看似是為了獲得勝利而開始的辯論,卻沒有想到,辯論實則是為了辨別真相、發現真理。正如同我們想象中的西藏僧人們的世界,似乎伴隨他們的是晨鐘暮鼓、青燈孤影,單調、孤寂、沉默、灰暗、陰冷是他們的代名詞。但是眼前之景,明明不是這樣,他們充滿生機、他們博聞強識、他們的生活五彩斑斕,雖然他們生活在寺院的石牆之內,但是整個世界已經在他們心中。

想象與真實之間的差距,這是我始料未及的。

色拉寺看辯經為何可以治癒你的“中產焦慮”

色拉寺看辯經為何可以治癒你的“中產焦慮”

看著他們激情昂揚辯論的樣子,想到我們的世界也是如此,充滿了各種各樣嘈雜的“辯論”聲,為金錢,為名譽,為地位,為了自己的所謂“利益”,人們爭得面紅耳赤,甚至拳腳相向,兵戈相見,最終不過一抔黃土、煙消雲散轉頭空。

聽聽方外之人清清郎郎的“辯經”,才明白往事如煙,內心受到極大地震撼。

色拉寺看辯經為何可以治癒你的“中產焦慮”

色拉寺看辯經為何可以治癒你的“中產焦慮”

令我印象最深刻的,還是他們辯論時的氣質。或是詰問者常常擊掌發問,揮舞佛珠,身形旋動,緊緊逼問,時而猛喝的雷霆萬鈞之勢;或是應對者以不變應萬變,任爾狂風驟雨,雷霆霹靂,依舊氣定神閒,山崩於前我自巋然不動的應對之策。一動一靜,一明一虛,彰顯出佛門玄機。二手相擊傳來清脆的響聲,喚醒了心中的純淨篤信,趨走雜念俗世,無憂無惱。

這些身體力行的姿勢並沒有具體的含義,但卻像舞蹈、詩歌和音樂那般有韻律有調子,以非常直接的方式擴大了我們的知覺能力,坦誠地喚起我們心底深沉的情感和超越了一切言語的潛在意識。站在此處的我,渾渾噩噩中就覺得自己內心受到了盪滌,只能說此地魔力非凡罷!

色拉寺看辯經為何可以治癒你的“中產焦慮”

色拉寺看辯經為何可以治癒你的“中產焦慮”

色拉寺看辯經為何可以治癒你的“中產焦慮”

色拉寺看辯經為何可以治癒你的“中產焦慮”

這就是他的色拉寺辯經了。

對於一個沒有信仰的外來人,卻總想在這條佛教文化甚篤的地方,受到點什麼薰陶。

不想著皈依我佛,但求能顛覆邪見;不想著大徹大悟,但求能得一絲清明。

所以,我也想去看一場辯經

我覺得你,可能也需要一場辯經

你焦慮嗎?

如果有,那你可能需要一場辯經

你浮躁嗎?

如果有,那你可能需要一場辯經

你是否會覺得生活枯燥、單調乏味、每天都過著兩點一線的生活,除了家——公司、就是公司——家

就連難得的週末可能都被公務填滿、朋友叫你出去聚餐都有可能抽不開身

如果有,那你可能需要一場辯經

如果沒有,你依舊需要一場辯經

別問我為什麼

用被採訪者的一句話:“你每天連發呆都要在同一片天空下,你不膩嗎?!”

色拉寺看辯經為何可以治癒你的“中產焦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