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8 高考經濟捆綁樓市:00後都成了“接盤俠”

一年一度的高考即將落下帷幕,但高考經濟乃至教育經濟帶給城市和樓市的“呼嘯”遠未結束。

根據教育部數據,2018年全國高考報名考生人數達到975萬人,比去年增加35萬,創8年來新高。由於大多數考生都是2000年出生,這也意味著首批“00後”正式登上高考舞臺,並迎來畢業後的社會舞臺。

當然,這幾個數字或許還賦予了00後一個新的角色——樓市接盤俠。

高考經濟捆綁樓市:00後都成了“接盤俠”

不要低估了教育經濟的力量!教育對房價的影響已經反映在了各地市場。比如,來自貝殼研究院的數據,北京受教育改革政策影響,今年5月,北京中心城四區(東城、西城、海淀及朝陽)成交佔比環比明顯提升4個百分點,均價環比結構性上漲4.4%。再比如,5月,天津二手房成交環比增加255%。

高考經濟捆綁樓市:00後都成了“接盤俠”

高考經濟捆綁樓市:00後都成了“接盤俠”

01

高考經濟,精準打響了租房第一槍!網紅學校“毛坦廠中學”就是一個典型案例。

有數據顯示,這所位於安徽六安市大別山深處毛坦廠鎮上的中學,每年都有上萬畢業生,高考本科上線率連續4年達到了80%以上。另有數據顯示,在這個小鎮生活著約5萬人:本地戶籍1萬多人,外地學生和陪讀家長1萬多,嗅到商機的“生意人”1萬多。而這樣的人口結構比皆因高考鏈條而衍生的“陪讀生意”。

據媒體報道,毛坦廠中學所在地一套10平米的年租金高達2萬,摺合成月租就是1666多元。不要忘了,這只是一個小鄉鎮。以北京南三環某公寓房為例,30平米月租價在3600左右,而如果用毛坦廠附近10平米月租1666元來算的話,比北京的房租還要高出1000多塊錢。

不管是一線城市還是四五線小城鎮,如果用供求關係來解釋,租金上漲符合存在即合理的道理。就像北京去年的一場意外大火,還能讓全北京市的租金上漲,甚至連漲到今年一季度,一個小縣城當外來人口湧入、且有大量住房需求的時候,自然租金也是要上漲的。

只不過北京和毛坦廠鎮的不同在於,毛坦廠鎮的需求就在中學周邊,所以這種漲幅可能並不會影響到緊鄰的無需求的鄉鎮或地方;但北京的租房需求面更大,所以輻射的範圍也更廣,事實是也影響到了北京的鄰居燕郊租房市場。

一個網上流傳出來的數據是,毛坦廠中學拉動了當地九成GDP。數字準確與否暫無佐證,但六安市對當地樓市的發展已有所行動。

來自六安市人民政府官網消息,市住房城鄉建委、國土局、規劃局、人社局、教育局、公安局、人民銀行六安市中心支行等7部門聯合發佈《關於加快推進非住宅商品房去庫存的意見》顯示,鼓勵個人購買存量商住公寓或酒店式公寓,凡是購買此類存量公寓的,可享受與該區域住宅同等的入戶、上學、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等政策。

《意見》還指出,在符合城鄉規劃、不改變原建築外觀、滿足國家各項規範規定的前提下,可以改造為教育培訓、幼兒園、養老等公共服務用房,也可以改造為酒店式公寓以及用於社會化養老、文化、旅遊、大學生創業、體育產業等其他符合條件的經營性、公益類用房。

高考經濟捆綁樓市:00後都成了“接盤俠”

高考經濟捆綁樓市:00後都成了“接盤俠”

02

21世紀最重要的是什麼?人才!“人才”也成了當今各地爭搶的香餑餑。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在全國打響,送錢、送房、送戶口,曾經硬氣的各地方政府也開始“折腰”了,為的是什麼?五斗米的錢!網紅城市“天津”是人才大戰中的典型代表。

90度曾實地走訪天津落戶現場,其中很多落戶人都表示落戶是因為看中了天津的教育資源。數據顯示,天津一本錄取率在24%,僅次於北京,而像河南、河北、山東等高考大省的一本錄取率確還不足10%。因此,優質教育資源無形中為天津增添了一份無敵背書。

而天津“海河英才”政策也的確給當地樓市注入了一劑強心劑。來自貝殼研究院的二手房成交月度報告顯示,在鏈家重點監測的12個城市中,受政策影響,5月份,天津二手房成交環比增加255%,增速最明顯。天津的均價漲幅均在2.5%以上。

蘇寧金融研究院特約研究員江瀚表示,高考經濟的下一步就是人才經濟,能否吸引人才過來,取決於就業環境以及人才對該地的認可度和認同度。

各地的房地產市場就好像是一個長期股票和資本市場,大量的人才湧入,也意味著房地產市場的活躍程度。比如,天津和成都等地都是人才湧入地,也會帶動當地房地產的發展。”江瀚說。

這也就是說,如果城市想讓人才留下來,就要有讓他們留下來的資源。對於00後而言,他們需要什麼城市資源?這個問題,或許我們可以回到00後所選專業以及他們畢業後的就業環境中來考慮。

根據教育部公佈的2017年度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備案和審批結果顯示,在新增備案2311個本科專業中,最熱門的均與“大數據”相關。其中,250所高校新增了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專業,同比增加近7倍,60所高校新增了機器人工程專業,同比增近2倍。這些學校分佈在北京、廈門、安徽、廣東、江蘇等不同城市。

此外,教育部印發的《高等學校人工智能創新行動計劃》中還提到,到2020年建設100個“人工智能+X”複合特色專業、建立50家人工智能學院、研究院或交叉研究中心。

最近網上流傳著一個段子:你有什麼才華?答:我會填坑!那麼,對於城市來說,你的城市就業方向能夠填“大數據”的坑嗎?這在一定程度上意味著畢業生就業選擇地,以及帶給當地樓市的活躍度。

高考經濟捆綁樓市:00後都成了“接盤俠”

高考經濟捆綁樓市:00後都成了“接盤俠”

03

一次高考結束,大批畢業生帶著夢想走出鄉村、大山來到不同城市學習、生活。畢業後,他們中的絕大多數也將選擇留在城市定居。

人才留下來了,問題是,城市留有足夠的“房”住嗎?他們還買得起嗎?

這要看住房供應政策的導向。今年5月,住建部提出,鄭州、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16個城市要探索推動供地主體多元化,6月底前提出並上報建設租賃住房的具體實施方案。

同時,住建部要求一線、二線城市要在年底前編制完成2018年至2022年住房發展規劃。各地提高住房用地比例,熱點城市住房用地佔城市建設用地的比例建議按不低於25%安排,大幅增加租賃住房、共有產權住房用地供應,在新增住房用地供應中的比例達到50%以上。

2022年,正值首批00後畢業時間。

地產星探澤龍評地主創人、北京地產圈資深土地評論人士澤龍認為,農村戶口進城,城鎮化是大趨勢,5年後地產肯定還有活力。但是,在大城市買房將變得更難,不過年輕人的選擇也將更加多元化,選擇租賃市場的將增多。而且隨著長租公寓、集體用地建公租房的發展,租房存量市場預計將更趨完善。

目前,不少城市的住房發展計劃都是以5年或者十三五規劃為時間點,嘗試性的居多。或許,此次深圳推出的房改新政將是一個行業範本,成為城市間效仿的對象。

深圳新政跨度長達18年,分近期、中期、遠期三個階段供應各類住房,比如市場商品住房、人才住房、安居型商品房、公共租賃住房。如果這樣的規劃能夠被各地效仿,那麼,00後們,你們算是有福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