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唐詩中最“受寵”的樓!引無數詩人瘋狂!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這首古詩說的是哪裡? 對,這首《登鸛雀樓》無人不知,小時候唐詩裡都背誦過,早已銘記於心。說的正是四大名樓之一的“鸛雀樓。

鸛雀樓位於山西省永濟市蒲州鎮西邊的黃河東岸。名字又叫鸛鵲樓,因偶爾會有鸛雀在上邊棲息玩耍而得其名,建於北周,整個樓的結構非常壯觀。 現在能夠看到的最大的仿唐代建築。從外觀看。是四簷三層,如果看過其它唐代的房屋建築。一定可以發現鸛雀樓充分的體現了唐代風格,加上週圍風景秀麗。

很多詩人都喜歡來這裡觀賞風景並對此吟詩一首,其中最著名的就有唐代大才子王之渙的《登鸛雀樓》,》王之渙在寫這首時,正是人生中充滿抱負和期望,想施展自己的才華,幹一番大事業的時候。如果說鸛雀樓讓王之渙想展翅高飛,那接下來的故事裡咱們的大才子王之渙卻做了一件“瘋狂”的事情。


王之渙原本是有妻兒的人,卻後來和一青春美少女李氏結了婚。這李氏又是何許人也? 正是縣令的千金。那時候王之渙已經35歲了,而李千金妙齡18。放現在來說,就是剛成年,正流行的大叔配蘿莉。話說,這妙齡少女放著好好的小夥子不嫁。

為什麼偏嫁給了帶著娃還有家室的王之渙呢?哦對了。王之渙是縣令的下屬,李千金被他的才華橫溢所迷倒。於是便傾心於他。但是人家王大才子當時可不願意娶啊。李縣令說了我把我的女兒許配給你,王之渙不願意。沒辦法啊,誰讓官沒人家大呢。後來有人誣陷攻擊,他自己也糾結抑鬱。便憤然辭官,在家過了15年閒散自由的生活。他朋友們看著他每天這樣覺得長期以往下去也不是個辦法,就又勸他繼續做官。後來謀得了一個不起眼的小官。

王之渙在做官的時候,非常的兩袖清風。青天大老爺一枚,非常受當地老百姓的喜歡和尊重。 而且在做官時,還破獲過一個案子。


村裡有個30多歲的民婦哭訴,她公婆去世的早,丈夫長年在外邊做生意不不回家。家裡中只有她和小姑一起生活。然而在晚上,民婦去鄰居家推碾子,小姑在家縫補衣服。她推完碾子回家剛進門,就聽著小姑喊救命,民婦一聽這,這還了得。趕緊急忙向屋裡跑,在屋門口撞上個男人,民婦便和他廝打起來,用手撓了他幾下,但畢竟男女力量懸殊啊,不是對手,讓他跑掉了。進了屋裡一看,小姑胸口扎著一把剪刀,已經沒了氣。

王之渙通過審訊知道民婦家裡養著狗,但是狗沒叫,於是鑑定肯定是熟人作案,是狗經常認識的。所以沒叫。被民婦撓了傷痕,經過信息查詢,很快就憑藉自己的聰明破了案。 但是在那以後不久,王之渙就生病臥倒了。才壯年55歲便去世了。葬在了洛陽。可惜了這麼有才華有抱負的一大才子,就這麼鬱鬱而終。落了這樣讓人唏噓的結局。縱觀王之渙這不長不段的一輩子,他卻是很“瘋狂”。不畏強權卻不可奈何,想展才華卻因鬱憤折翼而終。

鸛雀樓的時間為8:00—18:00 門票價格:60元。 如今想起這首詩,想起鸛雀樓,想起王之渙。你呢?是否也在懷念?如果你有鸛雀樓更美的風景,更動聽的故事。歡迎來評論下方留下你的痕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