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8 這對夫妻修仙成功,屠坳坳受他們啟發研究出青蒿素

只羨鴛鴦不羨仙,你可能不知道神仙也有成雙成對的。

著名神仙葛洪背後其實還有一位傳奇女道醫,她就是鮑姑。

自古以來道教與中醫就有著不解之緣,醫療活動在早期道教的形成與傳播過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道教對長生不死的探求也推動了中醫的發展。民間素有“十道九醫”的說法,歷史上很多高道同時也是醫生,以南朝陶弘景、唐代孫思邈等人最為著名。引人注目的是,早在兩晉之際就出現了一位精通針灸的女道醫——鮑姑。

這對夫妻修仙成功,屠坳坳受他們啟發研究出青蒿素

鮑姑出身道教家庭,其父是當世高道鮑靚,《晉書·列傳第六十五》記載“鮑靚,字太玄,東海人也……靚學兼內外,明天文河洛書,稍遷南陽中部都尉,為南海太守。嘗行部入海,遇風,飢甚,取白石煮食之以自濟……靚嘗見仙人陰君,授道訣,百餘歲卒。”鮑靚學通經緯,並且掌握三皇五嶽劾召之要,能役使鬼神,封山制魔。鮑靚除了道法精深之外,還擔任廣東南海太守等官職,而且與當時的世家大族關係密切,上清經派的祖師許邁也曾拜鮑靚為師。

這對夫妻修仙成功,屠坳坳受他們啟發研究出青蒿素

葛洪出生於西晉武帝太康四年,即公元283年,江蘇句容縣人,葛洪的父親葛悌曾在三國時期的吳國做官,吳國滅亡之後做了西晉召陵太守,葛洪十三歲的時候,父親葛悌去世,這促使葛洪更加勤奮好學。由於父親過世,葛洪的家庭日益衰落。他認為自己缺乏做官從政的才能,無法通過做官從政實現自己的政治抱負。因此,他立志為文儒,把著書立說作為自己的發展方向。

這對夫妻修仙成功,屠坳坳受他們啟發研究出青蒿素

開始時,葛洪以儒家思想作為自己的主導思想,葛洪寫了很多文章,都是直截了當針砭時弊,他提出了自己對君道、臣節的認識,也提出了貴賢、任能的政治主張。葛洪很早就對神仙導養之學感興趣,為此他遍尋圖書、探討真理,他時常不遠千里冒著各種危險,力求有所收穫,在十八九歲時,葛洪到了廬江的馬跡山,遇到了當時著名的方士鄭隱,開示跟隨鄭隱學習神仙之術,以及醫療技術等。開示由儒家思想向道教煉丹派轉變。

這對夫妻修仙成功,屠坳坳受他們啟發研究出青蒿素

當時西晉的政局混亂不堪,剛剛年滿24歲的葛洪覺得,應當遠行避禍,遂來到廣州,並結識了南海太守鮑靚。

葛洪33歲,從廣東返回故鄉句容,被當時的司馬睿丞相招為府掾(院)。然而此時的葛洪已經看淡名利,並無出世之心,不久便辭官不做,開始撰寫(抱檏子)內外篇,後來為了能煉丹以求長生,葛洪再次南下來到廣東進入羅浮山修行,

公元331年,葛洪時年48歲,攜妻子鮑姑到羅浮山定居,從此未離開過羅浮山,據《博羅縣誌》記載:晉咸和中,葛洪至此煉丹,從觀者眾,乃置四庵。他在羅浮山32年,做了3件大事,採藥治病、煉丹、著書。正如晉書《葛洪傳》記載:在山積年,悠閒修養、著書不輟。

這對夫妻修仙成功,屠坳坳受他們啟發研究出青蒿素

羅浮山又稱東樵山,和廣東南海縣的西樵山齊名,享有“南粵名山數二樵”的盛譽。蘇東坡曾在這裡作下,“羅浮山下四時春,盧桔楊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的名句。

葛洪治療狂犬病的方法是免疫治療的萌芽,為了煉製丹藥,葛洪和妻子鮑姑,遍尋深山,尋找草藥,青磚砌成面積15平方米的水池是平時洗藥的水池。鮑姑從小就和父親鮑靚學習醫術,尤其是精通灸法,是中國醫學史上第一位女灸學家。在葛洪的著作中也記錄了妻子行醫的故事。

這對夫妻修仙成功,屠坳坳受他們啟發研究出青蒿素


晚年的葛洪以致追求長生不死,不過最終他卻沒能得償所願,葛洪卒於何年,有多種說法,不過大多傾向於公元363年,即葛洪在81歲時仙逝,據說,葛洪死之前曾給廣州刺史鄧嶽寫了張條子,說自己要遠行尋師,剋期出發。據《羅浮山志》記載,葛洪羽化時面色如生,身體柔軟,舉屍入棺,身輕如衣。世人遂認為他羽化登仙了。


道教內部經典更注重鮑姑的道法修行,北宋張君房編撰的道教類書《雲笈七籤》中有一段關於鮑姑的傳記,其中記錄了鮑靚、鮑姑尸解而後登仙的過程:

這對夫妻修仙成功,屠坳坳受他們啟發研究出青蒿素

“太玄(鮑靚)在南海,小女及笄,無病暴卒,太玄時對賓客,略無悲悼。葬於羅浮山,容色若生人,皆謂為尸解。靚還丹陽,卒,葬於石子崗,後遇蘇峻亂,發棺無屍,但有大刀而已。賊欲取刀,聞冢左右兵馬之聲,顧之驚駭,中間其刀訇然有聲,若雷震之音,眾賊奔走。賊平之後,收刀別復葬之。靚與妹亦得尸解之道,姑與稚川相次登仙。”

可見夫妻雙雙把家,葛洪鮑姑夫妻雙雙修仙成功。

而正是受到這對修仙夫妻的啟發下,中醫科學院屠呦呦等研究人員,成功研究出來青蒿素,造福數百萬人。

這對夫妻修仙成功,屠坳坳受他們啟發研究出青蒿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