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5 “手機被打爆”是監督更是期許

“教育局乾的這件事,沒有跟縣委、縣政府報告,第一要撤銷教育局的文件,第二你們記下我的手機號碼。”6月21日上午9時許,面對前來上訪的眾多學生家長和圍觀群眾,安徽省阜南縣委書記崔黎手拿擴音喇叭直面問題,引來眾多網民點贊。6月21日晚,阜南縣委書記崔黎接受人民網安徽頻道記者專訪時,對事件作出了更詳細回應,並坦言手機號碼公佈後,“手機已不能正常用,被打爆了。”(6月21日,人民網)

領導幹部公佈手機號碼後被“打爆”,這樣的情況或許並不意外。作為地方“父母官”,領導幹部的電話號碼放在以前,就是群眾難以觸及的“秘密”,甚至不少文藝作品中都會明示或暗示領導幹部有工作電話、生活電話等多個手機號碼,不管是真是假,至少群眾會產生領導電話“不好要”的想法。如今竟然有幹部主動公開自己的手機號碼,不管是出於“鬧著玩”的心態,還是真有訴求要反映,群眾理所當然地想要一試真偽。

手機被“打爆”,體現出群眾監督意願極為強烈。在處理群體性事件現場,領導幹部主動公佈個人手機號碼,並主動承諾“小孩上不了學,你們找我,我不信我一個縣委書記解決不了(你們)小孩上學的問題……”這是給公眾傳遞的寬慰信號,“有困難找黨員幹部!”但信任絕不是憑嘴巴說有就有,群眾打電話其實就是一種試探,看看領導幹部是不是以誠待人、能不能真正踐行承諾。倘若連電話號碼都是假的,信任也就無從談起,所以才會有群眾打電話想求證號碼是不是領導本人的。

手機被“打爆”,也體現了群眾對黨員幹部的簡單期許。群眾對黨員幹部的要求其實並不算高,既不會要求黨員幹部必須幹成什麼轟轟烈烈的大事,也不會要求黨員幹部一定把家鄉建成繁華的“國際大都市”,只要能把群眾放在心上、把群眾的訴求“當回事”“真辦理”,這樣的黨員幹部在群眾心中就已經非常稱職、非常滿意了。給縣委書記打電話,說明群眾有困難願意訴說、有建議想要表達,是把領導當成“自家人”來對待,而如此可愛的群眾,才是每名黨員幹部工作最重要的支持力量、最堅固後盾,能更好地激發黨員幹部幹事創業熱情、有新擔當新作為。

服務群眾從來沒有任何固定模式,隨著形勢任務的轉變、服務內容的豐富,黨員幹部必將面臨更多嚴峻挑戰,唯有不忘初心、真誠為民,才能獲得群眾認可和信任。公開電話只是其中一種表現方式,其背後務實擔當、坦誠以待的精神更值得學習借鑑,其他黨員幹部不妨以之為鏡,多學習如何與群眾溝通、如何為群眾辦事,這點或許更為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