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3 雍正即位是否康熙的本意,為何傳位不當面說?

康熙的遺詔到底有沒有被篡改?遺詔是雍正偽造的嗎?

說到清朝,大家都繞不開康乾盛世,似乎從沒有雍正什麼事,作為康熙的兒子,乾隆的父親,雍正僅僅執政了13年,甚至不及他們兩人的1/4,即便是這樣,在後世的人眼中雍正卻依舊話題不斷,可以說他是中國300個帝王之中曝光率最高的皇帝,直到清末民國起,圍繞以他為原型的作品,就延續不斷到了現代,以雍正拍攝的影視作品,也被觀眾追得風風火火,像前些年的雍正王朝和近年的甄嬛傳等

雍正即位是否康熙的本意,為何傳位不當面說?

雍正

而說到雍正的繼位,更是謎團重重,就算是官方史料也是漏洞百出,雍正繼位之初,很多人都懷疑他的得位不正,因為傳位這一結果,不是康熙親自所講,而是隆科多傳述的。

據雍正回憶,11月13號那一天,父親派人把我從南郊齋所召回,我到暢春園之前,父親命七位皇子還有尚書隆科多至御榻前,宣御說“皇四子出生貴胄特別像朕,一定擔得起皇位,命接替朕,即皇帝位“。雍正回憶說當時在現場除了隆科多、還有七位王子,寢宮外還有四位皇子在守候,等雍正進宮問安,康熙告訴他病情越來越重的原因,胤禛含淚痛哭,當天夜裡戌時也是晚上9點,康熙去世,胤禛哀痛嚎哭,這時隆科多乃述康熙遺詔,胤禛聞之驚汗,昏糊於地。

雍正即位是否康熙的本意,為何傳位不當面說?

康熙

在清史專家林乾老師的新書中是這樣說關於雍正繼位之謎:“當時傳位之說的確漏洞百出,具體理由如下,第一:傳位不當面說,康熙凌晨病重,這時清楚自己大病不起,而傳位是天大的事,在胤禛到達之前,康熙已經向七位皇子,還有隆科多宣佈傳位給雍親王的事,但雍親王進宮之後,康熙當時口語便利、頭腦清楚,為什麼不當面向雍正表示付託之意,卻只告訴他他病情日重的話,第二:康熙有時間說,胤禛當天中午進宮,隨後又三番五次進宮,康熙晚上去世,說明康熙有充足的時間親口告訴他,自己做出的傳位決定。如果說為了保密,但都已經向七位皇子,隆科多宣佈,還有什麼密可保,更何況,此時根本不需要保密,而是要昭告天下,以表示大位有屬,才能避免諸皇子兵戈相向,第三:旁人如何不說,七皇子隆科多,已經得知傳位給胤禛,為什麼當胤禛到來之時,以及在胤禛共同守候康熙的十個小時裡,他們沒有任何反應,他們沒有時間機會嗎?顯然不是,第四,傳位為什麼死後宣佈,既然七位皇子隆客多,已經於胤禛到來之前,近十點前聽到了傳位諭旨,為什麼不在康熙清楚,乃至彌留之際宣佈,這樣,也便於胤禛向父皇叩謝隆恩,而偏偏要等康熙死後才宣佈。

雍正即位是否康熙的本意,為何傳位不當面說?

隆科多

按照學術界的研究,所謂七位皇子與隆科多一起聽旨的情節,都是雍正偽造的,此前為了表明他是皇位指定的接班人,自康熙去世到安葬,前前後後舉辦數十場大葬禮,而每一次雍正都在重複一個主題,我雍正是康熙皇帝指定的繼承人,我的來路是正的,至於表現出來的孝道,都是服從這一主題,這更讓人覺得此地無銀三百兩,康熙帝生前要求自己的接班人,其中重要的一條標準是孝道,雍正在此期間表現出來的與康熙對繼承人的要求完全吻合,這個皇帝做得稱職。

雍正即位是否康熙的本意,為何傳位不當面說?

廉親王胤禩

廉親王即雍正即位前的八皇子胤禩,當時排在四總理大臣的首位,僅僅因為存放皇考遺容的宮殿有氣味,雍正就罰他在太和殿前跪了一夜,而所謂提高康熙守陵人的規格,也是為了打壓不服他的人,表明他雍正是主角,主角一登場,不管如何抬高康熙皇帝,他雍正才是真正的主角,說白了,他才是所有劇目的總導演,雍正煞費苦心大辦喪禮,並把追隨皇考掛在嘴邊,但他為什麼沒有選定東陵作為自己的萬年吉地,理由是東陵沒有找到好地方,那為什麼乾隆乃至咸豐、慈禧等都葬在這裡,雍正繼位,表示大清皇朝正式迎來了君臨天下的新主人,從此,歷史的指針進入了雍正時期,金鑾殿坐上了,皇位,授受之際,驚心動魄的時刻也已經過去了

對於清史專家的說法,大家是怎麼看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