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5 搶抓“一帶一路”機遇 成都構建全面對外開放新格局

6月23日02時,載有267名旅客的3U8295航班從成都雙流國際機場起飛,標誌著川航“成都-布拉格-蘇黎世”航線的正式開通。此條航線由成都-布拉格延伸而來,這也是川航首條第五航權航線(第五航權是指從航空公司本國始發的國際航班,可在另外兩個國家上下旅客和裝卸貨物),一張機票聯通三個國家的三大城市。

近年來,成都致力構建國際門戶樞紐,國際航線增長迅速。川航加快“飛出去”的步伐,積極打造“熊貓之路”計劃,已開通的國際(地區)航線達40餘條,蘇黎世是繼莫斯科、布拉格、聖彼得堡後,川航開通的第四個歐洲航點。與此同時,川航物流借勢擴展國際貨運網絡,運力主要覆蓋亞洲,輻射歐美及大洋洲。隨著蘇黎世航線的開通,更多“中國造”產品也將走得更遠,抵達“歐洲金融中心”。

高水平建設西部國際門戶樞紐和內陸開放高地

在6月2日舉行的成都市對外開放大會上,四川省委常委、成都市委書記範銳平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構建全面對外開放新格局戰略部署,全面落實習近平總書記來川視察重要講話精神,把握新時代機遇,主動服務“一帶一路”建設,高水平建設西部國際門戶樞紐和內陸開放高地,為實現成都“三步走”戰略提供開放動能,為治蜀興川再上新臺階提供重要支撐。

這次會議強調,要搶抓新時代“一帶一路”建設重大機遇,加快建設面向西部服務全國的國家中心城市。改革開放四十年成都樞紐輻射力、要素集聚力、產業引領力顯著躍升,極大提升了城市極核、門戶和服務功能,要依託這一堅實基礎,強化服務開放全局責任擔當;要把握“一帶一路”建設破除成都對外開放區位、平臺、通道、空間制約的歷史機遇,重塑對外開放新格局;要緊扣開放型經濟體系建設,推動資本要素充分流動、創新要素集聚轉化、信息要素交換共享、文化要素共鑑共榮,提高全球資源要素配置能力;要圍繞服務西部大開發重大使命,提升賦能區域開放能力水平,主動服務全川、服務西部,帶動區域發展“水漲船高”。

會議同時指出,要高水平規劃建設西部國際門戶樞紐,建設泛歐泛亞、向西向南開放全球城市網絡節點,全面提升成都在全國開放新格局中的戰略地位。要以全球視野謀劃國際戰略通道建設,構建以成都為網絡的國際航空大通道和以成都為戰略支點的鐵路大通道;要以供應鏈思維謀劃國際物流體系建設,打造面向全球的製造業企業配送樞紐、面向泛亞的國際區域分銷企業配送樞紐、與全球接軌的國際供應鏈服務保障體系;要以自貿區為載體謀劃國際投資貿易平臺建設,推動貨物貿易優化升級、服務貿易創新發展和新興貿易快速發展;要以服務國家總體外交謀劃國際交往中心建設,建設國際資源集成轉化高地,提升國際交往承載能力,拓展國際交流合作渠道。

“我們準備打造一個新加坡孵化中心,通過這個平臺吸引更多新加坡和國外創新企業落戶成都。”新加坡駐成都總領事彭志威對成都的發展前景更加看好。乘中國新一輪開放之大勢,借“一帶一路”建設之東風,與成都同進步、共成長正在成為包括在蓉企業、國際友人等社會各界的共識。

“縱向聯動、橫向合作。”商務部對外投資和經濟合作司副司長李少彤認為,成都從五個方面提出了對外開放和外向型經濟發展的新思想、新舉措。下一步,將支持和配合成都抓住當前有利機遇,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在深化國際產能對外開放和投資合作領域邁出堅實步伐。

6月19日,成都市《關於加快構建國際門戶樞紐全面服務 “一帶一路” 建設的意見》(下稱《意見》)及《建設西部對外交往中心行動計劃(2017-2022年)》正式出臺,一張更加精準、詳細的對外開放“藍圖”也給成都描繪出了更明確的方向。

全面構建聯通全球通江達海的戰略大通道、積極推動國際貿易和投資優化升級、精準高效促進資源要素全球配置……新政策的實施,也將促進成都立體全面開放新格局的建設。按照計劃,到2022年,成都國際 (地區)客貨航線總數將突破120條,貨物及服務貿易進出口總額達1.2萬億元。

據瞭解,上述“兩大文件”是成都在新的歷史起點上為深入推進對外開放出臺的綱領性、全局性、宏觀性文件,彰顯了成都全面服務“一帶一路”建設,高水平建設國際門戶樞紐和內陸開放經濟高地,構建立體全面開放新格局的決心。

具體而言,成都提出了“5項計劃”,即實施國際客貨運航線拓展計劃、航空貨運重點發展計劃、國際班列提能計劃、數字“一帶一路”信息通道建設計劃、國際供應鏈體系建設計劃。

預計到2022年,成都的國際 (地區)客貨航線總數將突破120條。“成都正加快佈局‘48+14+30’的國際航空客貨運戰略大通道,提升航線服務頻次,提高到全球商務城市、新興市場和旅遊目的地的航班密度,實現至全球門戶機場‘天天有航班’。”成都市口岸物流辦主任杜進有介紹到。

“一帶一路”世界文化名城中心落戶成都

6月21日—22日,由世界文化名城論壇組委會(WCCF)、成都市人民政府主辦,文化部藝術發展中心、國研經濟研究院支持,成都傳媒集團承辦的“2018世界文化名城論壇·天府論壇”在成都舉行。來自全球22個國家的22個世界文化名城論壇成員城市、9個“一帶一路”沿線重要節點城市的代表和近400名國內外知名文創機構代表以及文化名人齊聚成都,共謀“一帶一路”建設下的文化交流合作與開放共享。

此次論壇圍繞“‘一帶一路’城市——文化在塑造全球經濟版圖中的作用”“新興世界城市——文化創意促進城市發展”等議題,展開了全球智慧對話。這也是世界文化名城論壇首次聚焦“一帶一路”建設和首次邀請成員城市以外的“一帶一路”沿線重點城市參加論壇活動。

據瞭解,世界文化名城論壇成立於2012年,目前有38個會員城市,成都是第34個加入世界文化名城論壇的城市,也是中國第5個、內地第3個加入該論壇的城市。

在本次論壇活上,參會的世界文化名城攜手發佈了《世界文化名城天府論壇成都共識》(以下簡稱《成都共識》)。

《成都共識》指出,文化是城市可持續發展的先決條件。這是構成城市工作思想、制度和關係多樣性的黃金線。“我們相信,城市是全球經濟的紐帶,正在形成並塑造全球繁榮的新經濟網絡。”其中強調,“‘一帶一路’是一項重大舉措,將為世界城市的發展創造新機遇。我們認同人類命運共同體,而城市之間的文化交流和合作將為此起到重大促進作用。我們鄭重發起並踐行推動,促進世界城市文化的交流合作,讓文化成為推動全球繁榮的創新力量。”

世界文化名城論壇組委會在此次論壇上發佈了首個“一帶一路”世界城市文化發展研究報告——《“新興世界城市:用文化連接世界——‘一帶一路’倡議背景下的世界城市文化交流與對話”》。

該報告認為,“一帶一路”倡議將是人類歷史上最大的基建工程項目、最具前景的全球建設項目,當商品和服務流通與思想和創造力的流通結合時,將形成最強大的力量。當前全球力量正在向亞洲傾斜,文化聯繫需要予以反映。通過建立文化、教育和投資聯繫,各城市可以確保在具有共同利益的領域內創造更堅實的網絡,同時加強國與國之間的全球經濟合作。

該報告讚賞成都主動服務中國對外開放戰略、融入“一帶一路”建設,通過對成都全球化指標和城市軟實力等進行分析後,將成都歸類為“具有開創性的新興世界城市”,因此,認為成都正蓬勃發展成為許多快速全球化產業的根據地。

天府文化是一種以文化和美學為優先的生活方式,為創新和解決問題提供了獨特的文化途徑。該報告認為,在獨特城市文化的塑造下,成都正在建造一個在未來十年內經濟可與歷史悠久的世界級城市相匹敵的世界大都市,正在助力推動中國全球化進程、創造全球性創新業務並通過自身國際化為世界發展作出貢獻。成都有機會在“一帶一路”倡議中的文化方面發揮領軍作用。

該報告引述世界創意經濟之父、英國經濟學家約翰·霍金斯的話說,“成都有一種內秀的力量,代表著中國的至善至美。在未來,成都將會逐步向世界展示中國最佳的生活方式、文化、創新與商業。”

在本次論壇上,成都傳媒集團與世界文化名城論壇簽署了《“一帶一路”世界文化名城中心落戶成都合作框架協議》,標誌著“一帶一路”世界文化名城中心正式落戶成都。

“一帶一路”世界文化名城中心落戶後,將用文化連接世界,推動天府文化“走出去”和世界優秀文化“引進來”,為全球優秀文化的交流交融搭建更加廣闊的新平臺,促進“一帶一路”沿線城市文創產業合作,助推成都建設國際文化交流高地,更好地服務“一帶一路”建設。

以天府文化為內涵,成都正全力建設“蜀風雅韻、中國風範、國際風尚”的世界文化名城,發展傳統文化與現代文明交相輝映的獨特魅力,打造世界文創名城、世界旅遊名城、世界賽事名城、國際美食之都、國際音樂之都、國際會展之都。

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營商環境正在形成

近年來,成都在外資項目核准備案上,全面推進“僅跑一次”改革;推行“多證合一、一照一碼”登記制度改革;提高簽證辦理時限,簽證辦理時限由7個工作日縮短為5個工作日;優化稅收營商環境,最大程度簡化辦稅流程,壓縮辦稅時間……成都將建設高效政務一流城市,加快形成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營商環境,聚集城市發展所需的資金、技術、資源、市場、人才等,推動城市實現更快發展。

在外資項目核准備案上,成都全面推進“僅跑一次”改革,努力打造事項最簡、流程最優、成本最低、服務一流的“至簡審批”模式。在今年2月,成都市發改委就出臺並實施了行政審批“僅跑一次”工作制度,18項辦理事項全部納入“審批不見面”或“僅跑一次”模式辦理。其中,“審批不見面”事項為企業投資項目備案(含外商投資備案)、企業投資項目核准、外商投資企業項目核准3項;其餘15項事項為“僅跑一次”事項。“外資項目核准和備案工作,隨著新一輪對外開放政策的重磅出臺有了更為明確的要求。”據成都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介紹,下一步將進一步優化辦事流程,全面提升辦事效率,按照政策要求,將外資項目核准和備案辦理時限壓縮至2個工作日內完成,市級外資備案權限依法依規有序下放至區(市)縣。

營商環境是衡量地方競爭力和招商引資吸引力的重要標尺,稅收管理服務是其中的重要內容。成都市稅務部門充分學習借鑑全國各地已出臺的關於優化稅收營商環境的政策文件的相關經驗和做法,出臺了“稅收營商環境”十六條工作舉措。其中,辦稅事項“最多跑一次”也是此次優化稅收營商環境的重點舉措之一。今年3月底,稅務機關本著簡化流程、讓納稅人少跑的原則,聯合編制了“最多跑一次”清單。同時,通過優化辦稅流程、提升納稅服務質效、融合線上線下辦稅、藉助“互聯網+”等技術手段,對納稅人到稅務機關辦理規定範圍內的涉稅業務,在申請資料完整且符合法定受理條件的前提下,從受理申請到辦結的全過程最多隻需要“跑一次”。

“營造法治化寬鬆透明便捷的市場準入環境,有利於進一步吸引外來投資,擴大對外開放。”成都市工商局外資處相關負責人表示,要進一步健全外商投資政務服務體系,對標國際先進標準和貿易規則,積極推行外商投資企業商務備案與工商登記“單一窗口、單一表格”管理,加快形成“統一受理、協同辦理、綜合管理”的外商投資政務服務新格局。

推行“多證合一、一照一碼”登記制度改革,允許“一址多照”和“一照多址”;推行外商投資企業集群註冊登記管理,支持商務秘書類公司增加“集群企業住所託管”的經營範圍……通過這一系列改革政策和服務舉措,加快發展高層次的開放性經濟,努力建強高能級開放平臺。

圍繞建設高效政務一流城市,市工商局大力推進企業辦照“零見面”“最多跑一次”和“三天辦結”的“013”工程。充分運用“互聯網+”,持續推進企業登記全程電子化系統、名稱登記管理改革系統的優化、完善和應用,探索將企業開辦營業執照用時壓縮至3個工作日,降低企業辦證辦照成本,落實讓企業“只進一扇門”“只跑一趟路”政策,真正實現“信息多跑路,群眾少跑腿”,最大程度地便利群眾,實現便民服務再升級。

針對在蓉外籍人士出入境證件辦理,成都出入境管理部門也推出了一系列創新舉措,進一步推進外籍人士管理社會化。目前,成都啟動了“外籍人士之家”服務站,外籍人士可以在“外籍人士之家”足不出戶享受境外人員住宿登記、簽證證件換補發以及簽證到期提醒等一系列出入境便利。

同時,啟動境外人員住宿登記網上預申報工作,通過完善成都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門戶網站建設,目前成都已經實現境外人員來蓉住宿登記網上預約申報功能,方便境外人員辦理住宿登記。為進一步服務對外開放,提高簽證辦理時限,成都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優化外國人簽證辦理流程,簽證辦理時限由7個工作日縮短為5個工作日,居留許可辦理時限由15個工作日縮短為10個工作日。(陳曦根據成都日報、成都商報整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