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7 中古来客|来自台湾好样的她,在推行生活美学的路上坚持了十八年

又一次小岛美学交流计划

去年的老朋友吴东龙老师再次来访

也邀来了VVG好样执行长Grace Wang

一同在中古厨房吃顿家宴

分享这一路关于台北渐进式美学的旅程

中古来客|来自台湾好样的她,在推行生活美学的路上坚持了十八年

/ 渗透城市的美学细节 /

多年的旅行经验和生活体验,让Grace对于自己的美学实践有了坚持的方向。

从十八年前台北东区的一家小咖啡馆,发展至如今十多个不同业态的美学空间,Grace将自己多年的生活旅行经验化为实践,营造了属于好样的Lifestyle Village

中古来客|来自台湾好样的她,在推行生活美学的路上坚持了十八年

从VVG Bistro到 VVG Play Play,没有一家店面被限定于某一种形态或某一种特定的营业模式,而是用贴近人心温度的感官体验,塑造成了可供人落脚休憩的环境。

用渗入人们生活的方式传达一个城市的美学,难能可贵的除了敢想敢做,还有在有限的能力范围内做到最好的热情与坚持。

中古来客|来自台湾好样的她,在推行生活美学的路上坚持了十八年

/ 十八年渐进式美学旅程 /

“比起成功,我只关心如何做对的事”。在旁人看来,Grace选择了一条最不省力的路,也曾因此遇到濒临绝路的窘境,却仍然坚持走到了第十八年。

中古来客|来自台湾好样的她,在推行生活美学的路上坚持了十八年

将路途中观看的,品尝的,听见的美化为具象,呈现成人们心中理想的美学空间,自然就能够吸引到拥有相同喜好的人们前来。

中古来客|来自台湾好样的她,在推行生活美学的路上坚持了十八年

因着这次小岛美学交流计划的缘分,Grace和吴东龙老师一同从台北来到厦门。

我们与新老朋友同聚一堂,让跨越海峡而来的客人品尝中古厨房的日常味道。也希望这一桌家常味道,能唤起拥有不同味觉记忆的人们心中共同的温情。

︱家 宴 食 单︱

中古来客|来自台湾好样的她,在推行生活美学的路上坚持了十八年

分享会结束时已是傍晚,炎夏的暑气却还未散去。担心一路奔波劳累的旅人食欲难振,因此选择了生津开胃的前菜垫补胃囊。

带有烟熏风味的凉拌烧茄子,清爽韧脆的白灼秋葵和香酥爽脆的贵州传统土豆片,佐以辣味的酱汁蘸粉。对于来自台湾的客人而言,也是新鲜而刺激的味觉体验。

中古来客|来自台湾好样的她,在推行生活美学的路上坚持了十八年

时下正值菌类肥硕收成的季节,恰好一早收到了来自云南山林中的珍味菌枞,同样的食材,能够因不同的处理方式迸发出多样的味道。

作为重头戏的松茸便用上了不同的烹饪方法。将鲜松茸切片入锅,黄油滋滋煎香,两面染上焦黄后撒细盐调味上桌,味美肥腴不下鹅肝。

中古来客|来自台湾好样的她,在推行生活美学的路上坚持了十八年中古来客|来自台湾好样的她,在推行生活美学的路上坚持了十八年

或于碗底铺上鲜松茸片,用干松茸和土鸡熬煮的沸汤冲入一烫,菌子的复合香气被瞬间激发,尽数融入汤中。

中古来客|来自台湾好样的她,在推行生活美学的路上坚持了十八年

这次的家宴食单应着时令调整,添了鲜美润补的菜肴,也仍然保留了中古的几道招牌菜。

中古来客|来自台湾好样的她,在推行生活美学的路上坚持了十八年
中古来客|来自台湾好样的她,在推行生活美学的路上坚持了十八年

对于Grace而言,能够打动人心的味道正是每个人记忆中最熟悉的饭菜香。从小看着妈妈做菜,长大后加入了自己的想法,研习出了饱受朋友好评的味道。从素实的炒米粉到浓鲜的鲍鱼鸡汤,都可以信手拈来。

如今因为工作繁忙,亲自来到厨房料理的机会也越来越少。若是在身体乏累时吃到一顿用心烹饪的家常饭食,或许便足以感到心胃都被熨帖稳妥,温暖安然。

中古来客|来自台湾好样的她,在推行生活美学的路上坚持了十八年

人们因缘分聚在同一张餐桌上,又因食物引出的思想碰撞而建立联结。摆满了食盘而略显拥挤的方桌,也在杯盏交错间染上了灯光暖洋洋的橙黄。

中古来客|来自台湾好样的她,在推行生活美学的路上坚持了十八年

“吃什么东西要与你的环境能相互辉映”,Grace说,正如同她的第一家店,她营造的是一种较为温馨的风格,料理也能够使人饱腹暖心。“就像是回到了从前老祖母的厨房里,这次来到中古厨房,我也有这样的感觉。”

中古来客|来自台湾好样的她,在推行生活美学的路上坚持了十八年

经过一天与Grace的交流,便会被她的自然与真诚触动。

尽管饭毕马上便要动身赶往广州旧物仓进行第二天的分享,甚至挤不出足够时间休息,但连轴转生活带来的疲乏倦意并没有令Grace失去热情。相反地,她享受着每一段旅途上崭新的感受,或许便能从中汲取跨出下一步的灵感。

中古来客|来自台湾好样的她,在推行生活美学的路上坚持了十八年中古来客|来自台湾好样的她,在推行生活美学的路上坚持了十八年

中古厨房 Q&A Grace Wang

Q:好样的多个店铺,更像是生活的多个面貌。它们是否是在描绘您的理想生活?

A:是的!它们是描绘自己对生活的想望,而且是能如何过生活,展现一种生活的姿态。

Q:在台湾,你们是如何寻找并料理出人们心中难忘的味道呢?

A:以台湾来说,首先要有一群对食物有热情的厨师。让人们吃到营养健康又美味的食物,是我们一直不变的重心。我们需要时刻保有热诚的心及对食物的良善之心,做出来的菜才能让人们去享受,就同中古厨房一样。

Q:儿时最爱吃的是哪道菜?如今最想念的是哪道菜的味道?

A:当然是妈妈做的菜啦。最喜欢的就是妈妈做的蚵仔煎,用满满新鲜的蚵仔加上九层塔和蛋及葱,与外面的蚵仔煎完全不一样,是全世界最好吃的!百吃不腻!

Q:您是否有来过厦门?对厦门印象最深的是?

A:这是我第一次来到厦门,对厦门的印象非常好。在这里遇见了一群很热情的年轻人,努力希望把生活的美好带给更多人。虽然这次只有一天的停留时间,但是或许是因为厦门与台湾相近,让我感受到这座城市是温暖的,食物也是,朴质却美味。

Q:对于您来说,什么才是温暖人心的食物?

A:任何料理都是与人,事,物环环相扣的,对食物拥有热情,在料理上有想法,能够将新鲜自然的食材运用好的烹饪手法呈现,就能带给人们温暖人心的食物。

中古来客|来自台湾好样的她,在推行生活美学的路上坚持了十八年

相识的食光虽然短暂

却因为拥有着同样纯朴的理想

在认真对待每一件事物上寻得共鸣

令这场宴席成为了回忆中难忘的际遇

在追寻生活美学的路途上

将每一处细微做到纯粹而极致

这种缓慢踏实的真诚

终会形成一股温柔而热烈的力量

引导人们前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