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0 翻出旧照片——“王成”生活原型赵先友和他的子孙们(一)

听王志才讲赵先友和他的子孙

看过电影《英雄儿女》的人都知道王成的故事,该电影是导演武兆堤、编剧毛烽根据巴金小说《团圆》改编。小说《团圆》描写“王成在山头勇敢地牺牲了”,影片中,王成连续呼叫“为了胜利,向我开炮!”拉响爆破筒,与蜂拥而至的敌人同归于尽的壮举,令人热血沸腾。然而,王成的原型赵先友和他的儿子、孙子三代在同一个连队战斗过的故事却鲜为人知……

——题记

翻出旧照片——“王成”生活原型赵先友和他的子孙们(一)

赵先友遗照

我与赵先友烈士是同村人,我俩于1947年10月同时参军后,被编入冀东军区48团。1949年2月,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步兵第65军194师582团。直至赵先友牺牲,我俩仍是一个营的战友,所以对赵先友和他家事的了解莫过于我。每次我看到《英雄儿女》这部电影,每当我讲述起赵先友烈士的英雄事迹时,都是含着一眶热泪!

翻出旧照片——“王成”生活原型赵先友和他的子孙们(一)

2000年,我怀着对英雄的敬慕,又一次来到了我和他们祖孙三代所在的团队。在华北小镇柴沟堡,立过战斗大功的194师582团营区广场上,汉白玉的赵先友塑像高高矗立,英雄年轻俊秀的脸上既刚毅又亲切,炯炯的目光在昭示着后人奋勇前进……。约2米高的白色大理石方形底座上,是放大了的巴老金光闪闪的题字,“王成式的战斗英雄---特等功臣赵先友”。塑像背面是张振川将军写的碑文,叙述了赵先友和六连的英雄事迹。在赵先友烈士塑像前,我眼含热泪回想起以往……

1952年10月当时不到50岁的著名作家巴金赴朝鲜战场采访,当他了解到在开城战役中立下显赫战功的某大功团六连副指导员赵先友英勇战斗到最后一刻,抓起报话机,向指挥所喊出:“团长,敌人上来啦,开炮打吧”,与敌同归于尽的感人事迹后,被烈士的英雄事迹深深打动了。于是,赵先友烈士的形象成了他的小说《团圆》、后改编成电影《英雄儿女》中战斗英雄王成的创作原型。

翻出旧照片——“王成”生活原型赵先友和他的子孙们(一)

赵先友旧照

解放战争初期,在河北省乐亭县,我党创始人之一李大钊的故乡,有一名人人喜爱的支前模范、游击能手,他就是姜各庄镇庄东村民兵赵先友。赵先友是该家的独生子,全家省吃俭用供他读完小学六年级,由于他的父亲去世家境贫寒中止学业。他从小就经受过炮火硝烟的洗礼,小小年纪的他就立下了报国之志。如今,19岁的赵先友已是一个英武、健壮的小伙子了,经人介绍与临村的一个叫陈连华的姑娘相识,她是一名聪明、伶俐、俊俏、贤淑的姑娘。经几个月的相识,两颗年轻的心,在炮火硝烟中迸发出了爱情的火花。不久,俩人举行了简单的婚礼。新婚佳期,赵先友身在洞房,心早已飞到了前方战场。陈连华也读过小学,是一位思想进步、深明大义的农村妇女。先友要去参军的想法,首先得到了连华的支持,便郑重向全家提出。1947年10月的一天,先友撇下了多病的母亲和才过门几个月并已有身孕的妻子陈连华,告别了乡亲们,加入了轰轰烈烈的百万解放大军。尽管连华不想让先友走,但还是眼含热泪说:“男儿当为国分忧,你走吧,我等着你立功的消息。”临别那天,连华泪水涟涟,依依不舍,直到滚滚尘烟淹没了先友远去的身影。可谁知,这次离别竟成了他们的永别。

赵先友在部队遵守纪律,团结同志,吃苦耐劳。入朝作战前,他曾随部队转战冀东,后又参加过新保安、太原、兰州、宁夏等几十次战斗。每次战斗他都英勇善战,奋勇杀敌,曾三次荣立战功。1949年1月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曾被评为模范共产党员。

翻出旧照片——“王成”生活原型赵先友和他的子孙们(一)

"王成"的原型,特等功臣赵先友的后代

1949年9月,我们部队解放了宁夏北部各县后,便进驻在宁北的黄渠桥。野战军号召全体指战员“下定决心扎下根,建设大西北!”此时先友已当上了排长。1950年先友参军近三年,家中音信皆无,也很惦念家里人。当时因部队比较固定,便给家里写了从当兵到牺牲唯一的一封信,并随信邮来一张穿军装和一张戴着军功章的照片。当先友的母亲、妻子和家人接到先友的来信和看到照片时喜不自禁,激动地都哭了起来。此时连华便产生了去部队看望先友的想法,经全家人的同意,凑足了路费,便和邻村的一名与先友同在一个部队的家属,带着先友两岁多的儿子奔向了宁夏的黄渠桥。经长途跋涉,在到达宁北的黄渠桥时,已是1950年12月上旬。连华与当地老乡打听才知道先友所在部队刚刚离开宁北。直至先友牺牲,连华只知道他又去执行新的任务,不知是入朝作战。连华痛失这次相逢的机会,在心理上造成了很大的打击。终身遗憾的是先友牺牲前,还不知在1948年3月陈连华为他生下一个儿子名叫赵绪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