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2 12位作者,3個月集體創作,“桂峰”鮮活在名家筆下

1個村落

3個月集體創作

6個月全情編撰

12位作者

289幅精選作品

內容涵蓋鋼筆畫、馬克筆、鋼筆淡彩等

尤溪桂峰村——中國歷史文化名村

首次以繪畫的方式全面展現在大眾面前

一個村落的歷史

幾代村民的故事

幾處建築的文化

都鮮活在名家的筆下

12位作者,3個月集體創作,“桂峰”鮮活在名家筆下

12位作者,3個月集體創作,“桂峰”鮮活在名家筆下

展覽信息

12位作者,3個月集體創作,“桂峰”鮮活在名家筆下

12位作者,3個月集體創作,“桂峰”鮮活在名家筆下

12位作者,3個月集體創作,“桂峰”鮮活在名家筆下

部分名家作品中的“桂峰”

明清“小福州”,歷史烙印在建築裡

在中國,每天有多少古宅悄然無息地倒塌,沒有人知道。

古建築裡,有祖輩生活的記憶,也有家族的榮耀與過往;有生活的悲歡離合,也有時代洪流在潮湧潮落之間留下的烙印……

12位作者,3個月集體創作,“桂峰”鮮活在名家筆下

但在機械面前,一處老建築,只需十分鐘就會成為廢墟,宅子的主人,甚至來不及道別。

越是歷史的,越是不可再生;越是稀少,也越是珍貴。

好在,總有一些地方會留住這些文化瑰寶,讓人有跡可循。

桂峰村,有文字記載的歷史,可追溯到唐乾寧期間,迄今760多年,留下了近40座不同風格、不同年代的古建築,如蔡氏祖廟、蔡氏宗祠、石獅厝、樓坪廳等等,“厝厝均有文化,滿街都是歷史”,說的便是這裡。

12位作者,3個月集體創作,“桂峰”鮮活在名家筆下

當年,從尤溪到福州有一條官道從桂峰村經過,桂峰也就成了尤溪內地達官貴人、商賈小販往返福州的必經之路和唯一的食宿中轉站。

12位作者,3個月集體創作,“桂峰”鮮活在名家筆下

明清時期,這裡酒肆、商店、客棧、作坊林立,因此,桂峰有明清“小福州”的美譽,而今,當年的繁華依稀可見,隨意推開一扇門,彷彿就翻來了一段歷史。

12位作者,3個月集體創作,“桂峰”鮮活在名家筆下

“老宅新生”,今天的國家4A級旅遊景區

桂峰自古人傑地靈,在歷史上文風鼎盛,人文蔚起,光明清兩代就有3名進士、12名舉人、412名秀才,這在中國歷史上並不多見。

12位作者,3個月集體創作,“桂峰”鮮活在名家筆下

亦儒亦官亦商的文化品位,為當地留下了豐厚的文化積澱,也傳下了崇文尚學的精神財富。如今,憑藉著這些寶貴的財富,桂峰已不只是中國歷史文化民村,也有了

“國家4A級旅遊景區”的稱號。

12位作者,3個月集體創作,“桂峰”鮮活在名家筆下

桂峰有八景,分別是石筍擎天、金雞耀日、玉泉湧蜜、丹桂飄香、印橋皓月、酒座清風、雙際龍吟、三峽虎嘯,吸引著古往今來無數的文人墨客,留下了數百篇詩詞歌賦。

桂峰部分景點

印橋皓月

,是桂峰村最繁華的區域。村中有一小溪穿村而過,依山伴水構築酒肆、旅館、商店,蜿蜒佈局在小溪兩旁,雕樑飛簷,古色古香,雖有一些破敗,但彷彿可見當時此地的繁華景象。石砌古道與小橋流水相映成趣;酒肆茶樓和旅館商店鱗次櫛比。

桂峰·印橋皓月

下坪古街,簡稱“下坪街”。該處位於村中心地帶,遊客一進入村口,首先看到的就是這一排緊密相連、小巧玲瓏的古建築。它左接石印橋,面前有一塊開闊地,街上的建築年代大多為清中後期之物,最有特色的是,各座屋面用封火牆隔離,一旦發生火災,能起到堵塞火路作用。

桂峰·下坪古街

蔡氏宗祠,也是不得不去的景點之一,位於石印橋上游,清康熙八年已酉(1669),蔡茂相(名雲鶴)高中進士後,第三年為首主持興建。據桂峰《蔡氏族譜》記載:當時正值盛世,也是蔡氏家族鼎盛時期,“一時撥幣興工,備極輝煌冠冕”。從此,它成為蔡氏族姓最重要的紀念性建築之一。

桂峰·蔡氏宗祠

或是人文建築,或是絕美風光

每一個村莊,都有其神奇的力量

吸引著村外的人走進去

走過許多個美麗山村的九月

也曾在桂峰古村留下許多腳步

2018年,在這個中國歷史文化名村

九月將打造一個美好生活方式體驗場

不僅帶來九月美宿2.0產品

更多的文創作品也將在桂峰率先亮相

謹獻給同樣熱愛鄉村的你,敬請期待

| 桂峰怎麼去? |

地址:福建省三明市尤溪縣洋中鎮桂峰村

自駕路線:福銀高速洋中出口下高速,導航或看路邊指示牌12公里到達桂峰;

大巴:在福州市西客站直接坐到洋中鎮,票價40多元,包車50-60.車程1.5小時。

小九 / 作者 |

來自桂峰實景照、網絡搜索/圖片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