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4 暴雨多發的夏季,苗木人該怎樣減少損失?

六月的雨

夏季,除了高溫以外

暴雨、冰雹、大風等災害性天氣

也是讓苗木人頭疼的大問題

注意:5月29日08時至30日08時,西藏、西南地區大部、江南、華南大部、黑龍江東部、吉林、遼寧中北部、內蒙古東部等地有小到中雨,其中,雲南西部、貴州中東部、重慶東南部、湖南西部等地的部分地區有大雨或暴雨(50~90毫米)。上述部分地區有短時強降水、雷暴大風等強對流天氣。新疆中北部、內蒙古東部、東北地區西部等地的部分地區有4~6級風,北疆山口地區風力可達8~9級。黃海東北部海域、黃海西南部和東南部的部分海域將有大霧,能見度不足1公里。

作為苗木人不僅要做好應對夏季災害性天氣的準備,還要在災後盡力減少苗木損失~

苗木夏季防澇工作

1、新移栽大樹—防澇技術

圍堰

新移栽大樹栽植高度一般高於地面,可在土球周圍做圍堰處理,圍堰直徑略大於土球直徑,後在圍堰的低窪處開一口子,使圍堰內的水分外流。

暴雨多發的夏季,苗木人該怎樣減少損失?

積水坑

對於栽植在地勢低窪處或排水不暢地勢的大樹而言,可在移栽大樹土球的四個方位分別挖四個積水坑,雨中時可使積水坑洞口略高於地表,並加蓋,待穴內滲水滿後可人工排水或用水泵抽水。雨停之後可使穴口略低於地表,用於積蓄低窪處的水分。

2、苗圃—防澇技術

苗圃裡那些較小的樹苗,根系較淺,特別對於一些不耐水淹的苗木,如廣玉蘭、白玉蘭、桂花等極易受到水澇危害。

暴雨多發的夏季,苗木人該怎樣減少損失?

此防澇措施主要為開排水溝。操作要點是先開挖主排水溝、支排水溝、小排水溝等在基地內組成一個完整的排水系統,然後在地勢最低處設總排水溝。這種排水系統的佈局多與道路走向一致,各級排水溝的走向最好相互垂直,但在兩溝相交處應成銳角相交(45℃-60℃),以利排水流暢,防止相交處溝道淤塞。

此排水方法適用於大雨後搶排積水,或地勢高低不平不易出現地表徑流的綠地排水。明溝寬窄應視水情而定, 溝底坡度一般以0.2%-0.5%為宜。

3、水澇後—養護管理

倒伏管理—幼苗倒伏

首先說一下幼苗倒伏,幼苗倒伏如果是天氣造成的倒伏可以不用處理,更常見的是因為病菌引起的倒伏

幼苗倒伏病在幼苗出土不久最易發病。初時幼苗幼莖基部水漬狀淡褐色,而後變成細呈線狀,幼苗迅速倒伏於地。開始時僅個別幼苗發病,後以此為發病中心迅速向四周擴展,引起成片到苗。苗床潮溼時,病苗殘體表面及附近土表長出白色絮狀黴,最後病苗多腐爛或乾枯。

1.倒伏原因

病菌在土壤中越冬,可長期存活。病菌主要借苗床灌水、帶菌糞肥,農機具等傳播,在溫度不適宜而遇床面灌溉後積水時易發病,光照不足,幼苗纖細也易發病。因此水量不宜過大,淋苗會使得苗倒伏。也有可能是澆的水裡面某些東西濃度太高,導致根失水。光照不宜太陰,致使莖長得太快、太細,產生高腳苗,瘦長苗,支撐不了發生倒伏。

2.解決辦法

種子催芽、播種密度要適度;

少施含氮的肥料,增施含鉀磷的肥料,因鉀能促進莖幹的粗壯使薰衣草不宜倒伏;

不要曝曬太陽,以防脫水死亡,減少被曝曬後導致失水倒伏現象,可放在室外用遮陽網遮擋,但部分陽光還可以透入,這樣不宜出現花苗徒長現象,增強光合作用促進莖幹粗大;

保持盆土乾燥,不宜盆土潮溼,有利根系生長,使幹莖葉生長較均勻,改為盆下吸水會好一點;

菜田應選擇地勢較高、地下水位較低、排水良好的地塊作床,床土選用無病大田土;

可進行床土消毒,每平方米床土用50%多菌靈加50%福美雙1:1混合8—10克,或30%苗菌敵10克與15-25千克幹細土混勻製成藥土,播種前拌於床土內;

一旦苗床發病,藥劑防治可用25%甲霜靈500倍液,或40%乙磷鋁200倍液噴霧。

倒伏管理—大樹倒伏

雨季,通常降雨較急、雨量較大、土壤水分飽和、土壤溼潤鬆軟,園林植物樹冠枝葉茂密,特別是新栽植的樹木,根系並未完全生長好。遇上風力較大的天氣,易造成倒伏,輕則影響樹木生長,重則造成樹木死亡。因此,在暴風雨天氣來臨之前應採取以下措施:

1、修剪

雷雨大風天氣過後,一般會迅速進入高溫天氣,倒伏的樹木根系嚴重受損,部分或大部分露出土壤,如果不及時處理,3天至5天后,倒伏樹木就會失水萎蔫甚至全株枯死。為了保持植物體的水分,應根據倒伏程度對枝葉進行修剪。

輕度倒伏的對大樹影響不大,可以不修枝就直接扶直;對於中度倒伏的大樹要進行修枝,將三級側枝或部分二級側枝連葉一起剪除或用鋸鋸掉,減少扶直過程中樹冠下墜的阻力和枝葉蒸發消耗水分;對於重度倒伏大樹要重修枝,剪掉大部分二級側枝,短截部分一級分枝,以減少樹體水分蒸騰。對於大的傷口噴殺菌劑並塗抹油漆封住傷口,減少病菌侵害。

暴雨多發的夏季,苗木人該怎樣減少損失?

2、挖樹穴

在迎風面深挖樹穴,樹坑的深度和高度一般要比需要埋土的根系部分多挖20釐米至30釐米,以增加疏鬆土壤的厚度。如有垃圾和灰土土壤,要及時更換好土,以利於發生新根。一般倒伏樹木剛下過雨,土壤較黏,挖坑和埋土都比較費工,有條件的可藉助挖掘機挖坑,回填土埋根時,也可改換疏鬆土壤,利於踏實。 施肥 為使倒伏的樹木生長良好,枝葉茂盛,施肥是一項重要措施。有機肥可提高土壤有機質含量,形成土壤團粒結構,使土壤疏鬆,改變土壤酸鹼度,增進土壤肥力。倒伏樹木在重新種植前,可結合挖坑換土,在挖好的坑底施入腐熟的廄肥作為基肥。但施肥量不宜過多,以免影響樹木的正常生根。

3、拉直扶正

將倒伏的樹木用粗繩拴牢大枝部位,用人或車拉拽使倒伏的樹木立起,較粗大的行道樹可採用吊車將樹木緩緩吊起扶正後,將根系舒展,坑深的要先填土,扶正後用好土將根埋住,並進行分層覆土,分層踩實,土坑填平後周圍擋20釐米至25釐米圍埝,利於澆水。

暴雨多發的夏季,苗木人該怎樣減少損失?

4、及時澆水

澆水要小水流慢灌,有土壤下陷的要及時用好土填埋,第一遍水一定要澆透,間隔1天左右及時澆第二水,每次澆水一定要澆透。澆後及時封坑。間隔15天至20天后,再挑坑澆一遍透水。之後2年至3年,每年春季澆一兩次水。

5、設立支架

為防止剛剛扶正的大樹被風雨襲擊,扶正後應及時固定支架,可在圍繞樹木的地上立三個埋入地下的三角鐵,用三根2米左右的松木杆,松木乾的一端與三角鐵用鐵絲相連,另一端將三根松木杆用鐵絲相互纏繞捆綁在一起。切勿傷到樹皮。

水肥管理

水淹後,苗木根系受損,吸收肥水能力較弱,不宜立即進行土壤根部施肥,可災後前期進行根外追肥。可選用0.1%至0.2%磷酸二氫鉀、0.3%尿素及其他葉面肥進行根外追肥,每隔5天左右一次,連噴2至3次。待長勢恢復後,再施腐熟人畜糞尿、餅肥或尿素,促發新根。

遮陰處理

對於樹勢較弱的大樹,澇害後,植株根系受到傷害,雨後天晴在陽光下暴曬容易加劇澇害,這就是下雨期間花卉沒有受害症狀、天晴反而表現枯萎甚至死亡的原因。因此,有條件的情況下,適當遮陰,待植株恢復後,再轉入正常光照管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