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7 “炎值”爆表 防暑為大 醫院急診室內頻現中暑病人

2018-06-28 11:04 | 浙江新聞客戶端 | 記者 李文芳

“炎值”爆表 防暑为大 医院急诊室内频现中暑病人

持續高溫,熱浪來襲。在歷經6月26日杭城今年首個高溫橙色預警後,6月27日上午,“炎值”再度爆表,杭州市氣象臺繼續發佈高溫橙色預警,當日主城區最高氣溫“熱出”38℃。一些高溫作業的勞動者,身體拉響了“警報”。

記者從杭城各大醫院獲悉,高溫持續半周來,原本忙碌的急診室開始陸續出現中暑病人。50多歲的環衛工人呂大伯日前忽然出現面色蒼白、昏迷等症狀,被工友送到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濱江院區急診搶救室。檢查顯示,其體內電解質異常,在補充鹽水後,身體漸漸恢復,第二天便出了院。

“這兩天,濱江院區急診室接診近20例中暑病人,其中3人較為嚴重,被送進搶救室。”浙醫二院濱江院區急診護士長楊旻斐說,幸運的是3位嚴重中暑病人都未達到熱射病的臨床指徵。

浙醫二院診醫學科主任張茂告訴記者,封閉高溫環境裡或露天暴曬中從事重體力勞動者,如環衛工人、交警、快遞員、運動員,以及年老體弱、孕產婦等特殊人群,屬中暑“易感”人群。嚴重時,可能導致致命性急症熱射病,即重度中暑,主要表現為高熱和神志障礙,可累及腦、肝、心、腎等多器官,死亡率高達60%以上,每年高溫時節,因熱射病致死病例並不鮮見。此外,由於氣溫躥升,對一些有基礎性疾病的特殊人群來講,還容易誘發心腦血管疾病、呼吸系統、消化系統等疾病。

“一般來說,熱射病高發期出現在7、8月。”張茂說,目前,在“三伏”天持續高溫來襲前,最緊要的要提高認識、防暑降溫。應儘量避免暴露在烈日下,如實在因工作原因不可避免,應加強防護措施,限制暴露時間,及時補充水分和鹽分;如出現頭暈、噁心、乏力、食慾下降等症狀,應及時休息,監測體溫,不能掉以輕心。

記者從浙大一院、浙醫二院、邵逸夫醫院等省級醫院急診室瞭解到,這波高溫尚未出現熱射病病人,但廣大市民可別大意,畢竟,今年杭城5月突然熱起來那段時間,杭州已出現過熱射病病例。更何況,酷暑裡的這場“大烤”,也才剛剛開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