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8 為什麼你總是愛上錯的人?

——

在青春年少的時期,相信我們或多或少,都曾經扮演過被動、不懂得拒絕的角色。

也許會覺得自己並不善於社交,總是在課間看著別人談笑風生,自己卻常常感到孤單。也許由於不會拒絕別人,戀愛中我們似乎總是很容易耽誤對方。即使自己有喜歡的人,也從來不敢吐露半點心聲,直到畢業,無疾而終。

然而另一方面,我們每個人的青春裡,身邊肯定都曾有過一個這樣的“瘋朋友”:

他們對生活有用不完的熱情,他們自由不羈,敢做敢想。同時,他們能夠看到你身上一些連自己都不曾發覺的閃光點,他們會願意支持一些連你自己都不敢相信的理想。

在那些迷茫困頓的日子裡,他們把被動的我們打救出來,教會了我們要勇敢地做自己。

今天給大家說的電影,便是一部講述這樣故事的好片——《壁花少年》。

為什麼你總是愛上錯的人?

故事開始在上課鈴響鬧的高中裡,主人公查理是個典型的靦腆被動、不善社交、不懂得拒絕的高中男生。

他的生活中沒有什麼朋友,中午常常只能一個人坐在熱鬧的飯堂裡吃三明治,不時還會被其他同學欺負,搶走他書包裡的作業來抄。

從查理第一天入學開始,他便默默倒數著距離畢業的天數。

為什麼你總是愛上錯的人?

然而,查理的痛苦經歷還不僅限於此。

查理的姨媽海倫曾經是他最親最喜歡的人,可是後者卻在為查理買生日禮物的時候,遭遇車禍身亡。因此查理一直覺得姨媽是因為自己才死的,強烈的內疚和自責時刻都折磨著他。

更可憐的是,他唯一且最要好的朋友邁克爾一年前也吞槍自殺了,失去摯友的查理等於失去了生活中最後一個可以傾訴的支點。

困在苦悶中的查理,每天陪伴他的只有一瓶瓶抗抑鬱藥和厚厚的日記。

轉機出現在查理的手工課上。

他認識了以放蕩不羈、自由散漫的高年級生帕特里克為首的一群“瘋狂”的小夥伴:帕特里克的妹妹珊姆,伊麗莎白,鮑勃,還有愛麗絲。

在查理的眼裡,帕特里克彷彿就是一個與他完全相反的成功榜樣:純粹大膽,幽默風趣,敢於展露自我,毫不在意別人的評價。

為什麼你總是愛上錯的人?

帕特里克的妹妹珊姆也是個充滿魅力的女生,她為人爽朗隨性,會因為聽到一首應景的歌,就興奮地與帕特里克驅車到隧道里,站在車上沐浴迎面吹來的風。

為什麼你總是愛上錯的人?

在校園的舞會上,看著人群中忘情跳舞的帕特里克和珊姆,查理也情不自禁希望能夠加入他們。

可驚訝的是,看上去貪玩放縱的兩人,竟然馬上就接納查理這個木訥、受人欺負的低年級生加入到他們的小團體中。

隨著劇情發展,影片才逐漸揭開,原來表面嘻嘻哈哈、漫不經心的帕特里克和珊姆,背後都有過一段心酸的沉重過去。

“歡迎來到「錯位玩具島」”

原來,帕特里克一直都小心翼翼地維護著與學校橄欖球隊的明星布拉德的同性戀人關係。

由於後者非常害怕他那個嚴厲固執的爸爸,以及自己的在學校中名聲,布拉德一直不願意公開兩人的關係。而且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每次要與帕特里克幽會前,布拉德都會把自己灌得酩酊大醉,每當別人問起,他都會用“宿醉”這個理由來回避過去。

可是帕特里克說,他不介意布拉德在喝醉時才敢愛他,因為只要兩個人能在一起,他就很滿足了。

另一方面,珊姆因為長得漂亮,在當年剛入學的時候,經常在派對上被高年級的男生抓著輪流灌醉。在她還是11歲的時候,便被父親的上司多次性侵過……

儘管珊姆希望自己能夠考上大學改變離開這裡,但這對於成績並不理想的她來說,恐怕只是一個奢想了。

當這些“瘋朋友”的面具被摘下來後,我們才發現,他們其實都有過沉痛的心事。然而可貴的是,他們都勇敢地“活下來”了。

以帕特里克和珊姆為代表的一群夥伴,在其“瘋狂“、”浪蕩”之下,其實擁有著一顆善良溫柔的心。

正因為曾經被人深深傷害過,體會過什麼是卑微,他們更能夠體諒人群中的弱者,並且願意幫助像查理這樣的人,找到自己的閃光點,讓生命鮮活起來。

他們不會通過一個人的過去來評判這個人的好壞,從一些細節中便能體現到他們的包容和接納:

他們樂意包容家境寬裕的愛麗絲喜歡偷牛仔褲的怪癖;

他們可以理解打滿耳釘的朋克伊麗莎白成為佛教徒的雙重身份;

他們願意善意接納鮑勃的“偏執”和“妄想”,說“他只是有點敏感而已”;

所以當查理嘗試融入大夥時,他們也對查理保持著平等和欣賞的態度,誰也沒有嫌棄過查理的木訥、緊張、寡言。

甚至當查理無意提起自己好友自殺的事情時,他們會更加想要保護和支持這個朋友。

為什麼你總是愛上錯的人?

在這群“瘋朋友”之間,查理找到了一種踏實的歸屬感,他開始看到自己的價值。正如他自己說的,“你並不渺小,你很美麗”。

“為什麼好人會選擇和錯的人交往?”

在與帕特里克和珊姆相處的過程中,一向安靜敏感、被動怕事的查理慢慢發生了變化。

他開始敢於在課堂上舉手,他會為珊姆錄下自己喜歡的混音磁帶,看到珊姆SAT的成績不盡人意,他主動提出幫珊姆補習數學。同時,他也開始思考著關於愛的問題。

查理的姐姐的男朋友是個窩囊的“媽寶”,而自己喜歡的珊姆又總是與不適合的男人在一起。無論旁人怎麼阻勸,她們都聽不進去。正如帕特里克說的:“我討厭珊姆總是在她的男朋友們面前裝傻,我總告訴她不要把自己放得那麼卑微,可她就是無藥可救。”

於是有天下課,查理問老師,“為什麼好人會選擇和錯的人交往?”

老師答道,

“因為我們只接受自己認為配得上的愛。”

為什麼你總是愛上錯的人?

珊姆的男友克雷格並不懂她,他不理解珊姆喜歡的音樂和愛好,認為高中的舞會很幼稚而拒絕參加,讓珊姆整晚孤零零地站在角落看別人跳舞。但是珊姆卻依然低頭順眉,處處迎合克雷格,甚至願意將自己轉變成另一個人。

可反過來看,查理又何嘗不是如此?在珊姆面前,他總是把自己放得很低,並且安慰自己只要她開心就夠了,其實是他內心篤定了自己配不上喜歡的人,配不上珊姆。

如果一個人看不到自己的價值,那麼他在與人交往的時候自然會自降三分,認為自己不值得被好好對待,於是重複地遇上錯的人,重複地使自己受到傷害。

在喜歡的人面前,查理總是有太多顧慮,他害怕暴露真實的自己,會嚇跑身邊親近的人。

為什麼你總是愛上錯的人?

然而後來發生了一件事情,使他終於明白到,真正愛你的人,會喜歡上真實的你。

“真正愛你的人,會喜歡上真實的你。”

因為一次意外,帕特里克和布拉德的事情被後者的父親發現,作為“深櫃”的布拉德果斷與帕特里克劃清了界線,並迅速找了一個女朋友做掩護。

更讓人心寒的是,當布拉德的朋友們嘲笑和欺負帕特里克時,布拉德也在一旁落井下石,罵帕特里克是“基佬”。

為什麼你總是愛上錯的人?

帕特里克終於忍無可忍出手打了布拉德,但隨即便被橄欖球隊的人抓起來猛打。

就在這時候,那個以往一直任人欺負的查理,堅定地撥開人群,走向扭打的眾人,揮起拳頭救下了帕特里克。大家一直都以為查理是個軟弱內向的人,然而看上去高頭大馬的橄欖球隊長布拉德,恐怕才是真正懦弱的那一個。

查理做了以前不敢做的事情,然而他挺身而出的“瘋狂”並沒有嚇跑大家,反而使眾人對查理刮目相看,尤其是珊姆。

在他們即將畢業的時候,有人發現了克雷格原來一直揹著珊姆跟別人劈腿,很快他們便分手了。眼看就要分別各奔東西,然而一直保持著距離又互相擁有好感的查理和珊姆,卻一直等不到對方的主動。

不過令人欣慰的是,一直充當“壁花”(指舞會中沒有舞伴而坐著看的人)角色的查理,最後還是鼓起勇氣,向珊姆表白了自己的情感,並主動吻了她。

為什麼你總是愛上錯的人?

我想,這就是查理認識這群“瘋朋友”最大的收穫:他看到了自己的價值,不再被動,敢於主動去追求喜歡的人,“抓住”那個對的人。

“當我們看到自己的生命力,才敢去成全自己。”

在這部影片中,多次致敬了美國1975年的經典B級片《洛基恐怖秀》,這其中包含了導演想要表達的一番深意。

《洛基恐怖秀》裡以福特博士為首的一眾角色,在別人的眼裡都是“怪胎”、“奇葩”,正如在學校裡寡言木訥的查理、飽受輿論的珊姆、以及自戀無比的同志帕特里克。

然而在這部秀裡,這些被誤會、被曲解的“奇葩”,其實都是一群熱愛生命的善良的人,他們敢於做自己,活在當下,享受著生命中的美好。

這部秀所表達的核心理念,同時也是電影的主旨:當我們看到自己的生命力,才敢去成全自己,而“瘋朋友”的存在,能讓你更快地抵達自我的成全。

為什麼你總是愛上錯的人?

在電影的結尾,查理說道:

我知道有一天,所有這些都會成為遙遠的往事;

我們的模樣會定格在老照片裡,我們也會為人父母。

但現在這些瞬間還未過去,它們正在發生,就在當下。

我聽著音樂,兜著風,和最愛的人們在一起;


我敢說,在這一刻,我們就是“無限”。

為什麼你總是愛上錯的人?

更多有趣有用的心理學知識,請關注公眾號【心理公開課】,用心理學知識學會自我接納,走出原生家庭的陰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