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8 “安史之亂”本可避免,只因唐玄宗罷免了他!

唐初沿北周及隋朝舊制,重要地區置總管統兵,旋改稱都督,惟朔方仍稱總管,邊州別置經略使,有屯田州置營田使。唐代開始設立的地方軍政長官。因受職之時,朝廷賜以旌節,節是當時一種全權印信,受有此全權印信者,便可全權調度,故稱節度使。

“安史之亂”本可避免,只因唐玄宗罷免了他!

唐朝曾經設置了十大節度使,為安西,北庭,河西,朔方,河東,范陽,平盧,隴右,劍南,嶺南,武寧,淮南,鎮海。其中最為人所知的應該是任范陽、平盧、河東三鎮節度使的安祿山。

“安史之亂”本可避免,只因唐玄宗罷免了他!

此人玄宗年間手握重兵,先討好後宮權妃楊玉環,結交好玄宗,受大任後,野心膨脹,擁兵造反,史稱“安史之亂”。正是這一場戰亂讓大唐王朝走向衰敗。

安祿山擁兵造反,能說其是節度使中最強的麼? 其實不然,他之所以能夠造反,是因為唐王朝能力最強的那位遭到了罷免。此人叫王忠嗣。

“安史之亂”本可避免,只因唐玄宗罷免了他!

王忠嗣,初名王訓,太原郡祁縣人。唐朝名將,豐安軍使王海賓之子。開元二年,父親王海賓戰死於武階之戰中。 王忠嗣被接入宮中撫養,唐玄宗收為義子,賜名忠嗣,唐玄宗和他談論兵法,應對縱橫,皆出意表。

開元十八年,出任兵馬使,在玉川戰役中以三百輕騎偷襲吐蕃,斬敵數千,吐蕃贊普倉皇逃走。後接替王晊擔任隴右節度使。

“安史之亂”本可避免,只因唐玄宗罷免了他!

開元二十六年,北伐契丹,率十萬騎兵,北出雁門關,於桑乾河三戰三捷,奚和契丹聯軍全軍覆沒。天寶初年,大敗突厥葉護部落,取烏蘇米施可汗首級至長安。對吐蕃的青海湖會戰,大破吐蕃北線主力,吐蕃死傷數萬人,兩王子陣亡,使吐谷渾降唐。

“安史之亂”本可避免,只因唐玄宗罷免了他!

官至河西、隴右、朔方、河東四鎮節度使,封清源縣公。比安祿山都多。因數次上書安祿山會作亂,受宰相李林甫嫉恨,誣陷王忠嗣"欲奉太子"。玄宗信以為真,其貶為漢陽太守,一年後抑鬱以終,年僅四十五歲。其手下名將郭子儀曾平定安史之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