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3 限制你自由的是什麼

限制你自由的是什麼

通常而言,限制自由最大的因素,是每個人自己。

薩特打過個比方。監獄犯有越獄的自由,只是要承擔被捉住後幹掉的後果。

許多人為什麼不越獄呢?因為好死不如賴活著,失去自由總比被逮住殺掉好。

若覺得此例太玄虛,換一個。

我一個朋友當年被父母逼結婚。她不想結。覺得父母限制她自由。

後來朋友一起勸,說就乾脆不結,又怎樣?她說怕父母傷心。

說那就索性豁出去,父母傷心又怎樣?她說父母傷心她自己就過不下去了。

最後就還是按父母意願做了。

你考試時有作弊的自由,只要不怕自己良心的譴責,或者被捉住後判零分。

你隨時有辭職的自由,只要不怕失去賴以維生的工資,以及相應的安全感。

大多數時候,你都是自由的,只是每一種自由後面,都有一點懲罰措施在等著你,讓你望而卻步。

久而久之,你就覺得自己不自由了,覺得什麼都在束縛你,其實是那些自由後面的懲罰措施,給你帶來的恐懼,在束縛你。

所以那些什麼都沒有、不會怕失去任何東西的人,最自由。

《佛說妙色王因緣記》裡說:

由愛故生憂,由愛故生怖,若離於愛者,無憂亦無怖。

有所愛,有所牽掛,有所需求,有所忌憚,就是不自由。

當然這裡也有個悖論。

許多人拼命掙得自由,好去做自己喜歡做的事。

這種執著與牽掛,其實本身也是種不自由。

當然那就扯得遠了。

反過來想想,其實也挺好的。你真自由到了無所顧忌的時候,通常也是無所愛的時候。

對出離者而言,這是解脫。

可是對我們大多數凡俗人而言,如果世上真沒什麼會讓你牽掛了,活著的樂趣也不大了,是吧?

而且有太多事,本來就無法自由。哪怕我們真放下了一切牽掛,還得吃喝拉撒,人的情緒還要被激素控制呢。

說到底,還是被自己的身體與情緒需求控制著,我們以為的自由意志,很多時候只是激素水平起伏罷了。

所以男生看完情色片自慰完之後的賢者時間,通常是最自由的——一下子高亢的激素水平被平衡了嘛,忽然就無慾無求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