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博士和博士後有什麼區別?

用戶62677124681


最簡單的回答是博士是一種學位,博士後是一種工作,往往是短期的,其特殊性體現在通常只有博士畢業才能從事這種工作。在實際科研工作中,博士和博士後是經常緊密聯繫在一起的,在西方做大學教授或者高等研究機構的研究員,往往不接受剛畢業的博士,還要後者再做幾年博士後的訓練。我國一些重點大學現在也日益走向這一趨勢,即一些重要學科的教授職位,往往是從已經有博士後工作經歷的候選人中選擇。

博士的稱謂有悠久的歷史了。中國漢代就有博士的稱謂,那時主要指的是“太學”這樣的國家最高教育研究機構的成員。西方則可以追溯到古希臘,而到中世紀神學不斷經院化以後,博士也就逐漸演變成了一種專門的具有高等學習經歷的職稱。不論稱謂如何,不論古今,有關博士共同點是博士需要接受長時間的訓練,閱讀大量著作,學習很多經典,最後要在一個專門的領域中學有所成。在傳統的教育和科研體制中,可以說經受了長時間的博士訓練,博士畢業後基本上可以成為一個合格的學者了。

但近代科學發軔以來,尤其是二戰以後,各國科研取得了大發展,科技創新取代了闡述權威成為學術界最主要追求的目標,在這種情況下,在很多領域單純依靠博士訓練已經有困難了。因為博士雖然要經歷系統學習,但畢竟動手操作能力有限,更多的是進行理論和方法的訓練,缺乏實驗室中的實際技能和經驗。而另一方面,科研的發展往往要求研究者不但有理論視野,技能方面也要同步跟上。在這種情況下,注重實際實驗設計、操作和執行的博士後崗位應運而生。

但博士後的大發展還不僅僅是因為這種能力上的需要,它也與國家科研經費大幅度增加,但教職沒有相應拓展有關係。科研經費增加,就需要科學家們有更多的科研助手,於是他們增加了博士招收數量,但很多博士畢業後並不能找到教職或長期科研崗位,而同時實驗室還需要更加熟練的有科研訓練的人來執行各種研究,所以找不到教職的博士畢業生就大量成為了博士後,逐漸地博士後已經成為西方科研的主力。隨著我國各重點高校普通崗位的飽和,短期性質的不佔用編制的博士後在中國科研中所佔的比例也不斷提升。


科學時評


這個問題讓我想起了當年的一個笑話:2015年我博士後進站,身邊有朋友不解地問:什麼叫進站,難道是去火車站進站?就此看來,民間對博士後還存在著一些誤區和不解的。

下邊以我的切身體驗來談一下這個問題。



首先,博士博士後門檻不同。博士准入門檻較高,需要經歷筆試、面試,考試包括專業課和英語,跨專業報考還需要額外加試專業基礎理論。博士後准入門檻較低,一般不需要考試,只需要合作導師審核通過即可。比如我2016年進博士後流動站的時候,因為合作導師對自己科研情況相當瞭解,所以只和導師打了個電話,很快就辦理了入站手續。

其次、培養環節不同。博士一般3年,第一年和第二年要系統參加學校、學院或導師開設的公共基礎課、專業課,畢業前需要修夠規定學分。博士畢業需要學分+畢業論文,有的學校也會有發表論文要求。博士後不同,博士後沒有學分環節,更注重研究環節,博士後出站一般只需要“期刊發表論文+畢業論文(跟博士論文差不多容量”。



最後、性質不同。博士還相當於學生身份,沒有工資,只有獎學金或助學金補助,算作學歷教育,即從本科學士,到碩士研究生,再到博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是最高學歷。而博士後不算做學歷教育,其性質實際上類似於學院編外研究人員,有學院用來充實提升學院整體科研實力的追求目標。也因此,很多院校包括國家層面不僅會給博士後很豐厚的年薪,待遇向學院內老師看齊。而且,還會有各種各樣的項目資助,比如中國人社部每年幾次的博士後一等、二等資助,博士後特等資助,還有出國項目資助等。這些資助經費都在10萬-30萬不等。當然,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高補助會帶來學術的高要求。所以,從科研上而言,博士後要比博士任務要求更高。

以上,供參考。


孫衛華


先舉個例子:我二哥在北京師範大學讀的博士,畢業後原本要留校,但是兩位同門師兄也想留校,導師為難之下,便先安排他進首都師範大學做了博士後。在此期間,他開始從事正式的研究工作,享受和正式員工一樣的待遇,有獨立的研究經費和課題。兩年後,他博士後出站,正式回到北京師範大學,從講師到副教授到教授,一步步晉升,現已是博士生導師。

由此可見,博士跟學士、碩士一樣,是一種學位,而且是最高學位。博士後不是學位,只是一種經歷,也就是博士畢業之後,如果一時找不到工作,或者找不到理想的工作,便去博士後流動站從亊研究工作。

在科研機構工作的博士後,也是國家正式工作人員,除了名稱不同外,他們跟本單位的正式員工所享受的待遇基本是一致的。博士後的工作待遇大概相當於助教,但身份又不是正式助教。

博士期間你是學生,要完全服從於導師,而博士後則是自己獨立承擔項目,從科研能力上來說,博士後自然要高於博士。所以,現在越來越多的高校已經不直接錄用應屆博士畢業生了,必須要讀博後,甚至必須是國外的博後。


非白非黑


(醫患家特約回答:協和阿偉)


這個問題確實很多身邊的人搞不太清楚,總是誤把博士後當成學歷學位,誤以為博士後才是最高學位,比博士還高一個級別。這個是一個較普遍的誤解,博士後一般是博士畢業以後,在非原博士期間就讀單位從事新的研究工作,期限在2-4年。這裡面需要注意的有兩點,一個是新的單位,就是不能在讀博士的單位繼續做研究工作。這樣規定的目的就是為了增加博士的流動性,促進科研工作的交叉、交流和創新,所以很多單位都有博士後流動站。可實際事實是很多單位和課題組為了保證研究的可持續性和留住優秀學生,採取掛靠外單位導師的辦法,實際還在原來單位從事研究。

另一點需要注意的是博士後是一段工作經歷,並非學歷學位。博士後享受單位正式職工的待遇,並接受全國博士後管理委員會管理。因為博士後大都具有較強的科研能力,故各個單位和課題組為了能夠招攬更多的博士後,往往出臺具有很強吸引力的優惠措施,其年薪反倒比很多多年的工作人員高。西方發達國家具有很成熟的博士後管理體系,博士畢業後一般都要經過博士後訓練才能取得正式工作崗位,這也逐漸成為我們國家的一種發展趨勢。


醫患家


博士和博士後,不是一個概念,前者是學位,後者是工作。

具體來說,博士是目前全世界公認的最高學位,只有博士畢業且拿到學位的人才能稱博士。注意,還在唸書,沒畢業的不能叫博士,嚴格來說,應該叫在讀博士生。但我們國家,不太注意這些,沒畢業的也在稱博士。

博士是最高學位,唸書的話,就已經到頭了。博士後,全名叫博士後流動科研工作站,不是學位,而是一份工作。在我們國家,取得博士學位是成為博士後的必要條件,但在國外也有一些不具有博士學位,但卻是以博士後身份開展工作的研究人員,所以博士後是科研工作經歷。

一般博士後的任期時間不長,被認為是一種從事科研的過渡性安排。中國國家博士後基金對博士後在站資助時間為兩年。國外高校一般對博士後沒有統一的安排,經費來源、時間長短均比較靈活。

簡單來說,博士後就是科研臨時工。博士畢業通常很難直接去高校或研究所拿到正式教職,因此,通過做博士後,不僅可以緩衝一下,等待機會,還可以積累學術成果,提高自己在學術圈的就業競爭力。

當然,目前我國給博士後的工資還是挺不菲的,沿海一些高校,能給出三四十萬的年薪。

國之重器,大國上庠。感受大學文化,瞭望科技前沿,親歷一流徵程,敬請關注頭條號“上庠”。

上庠


博士和博士後的區別首先是在學位上,博士是最高學位,就是說你可以作為學生得到的最高水準(有些國家博士生也是工作職位,如德國)。博士後是博士研究生畢業後,或者取得博士學位後的一種工作或者半工作性質的經歷。博士後不是學位,只是一種經歷。


在發達國家,也就是博士後的起源地,很多博士畢業後難以找到固定工作位置,而準備爭取固定工作位置,就到想去的單位(一般是大學或者其它科研機構),從事一定的研究工作,這種經歷就是博士後。在我國,幾乎完全變味,在形式上更象一種博士後教育,要進所謂的博士後工作站,出站後頒發一種經歷證書。你要搞清楚的是一點:包括我國在內的幾乎所有國家的最高學位都是博士,博士後只是一種工作經歷(儘管在我國更象一種教育,但是還是歸類於工作經歷)。

博士後研究人員是指經批准並在全國博士後管理委員會辦公室註冊,在流動站或工作站裡從事博士後科研工作的人員。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1、“博士後”表明的是一種經歷。博士是最高學位,不能把“博士後”看成比博士更高一級的學位,對博士後研究人員不能再授予其它任何名義的學位稱號,同時“博士後”也不是專業技術或行政職務。

2、博士後研究人員主要從事科學研究,而這種科研工作往往具有探索、開拓、創新性質。


3、博士後研究人員是國家正式工作人員,而不再是學生。他們在博士後研究期間要與其他正式職工一樣計算工齡,除享受國家規定的優惠待遇外,還享受同本單位正式職工一樣的各種待遇。

4、對設站單位來講,博士後是有期限的工作人員,不列入正式編制,工作期滿後必須流動出站,在其獲得固定工作崗位前,實際上處於流動狀態。

以上幾點就是博士和博士後的區別。


地裡一把土


 其實博士與博士後是兩個概念,一個是學位名稱,一個是職務名稱。

具體區別在於以下幾點: 

 1、代表的內容不同:博士是對攻讀博士學位的研究生的稱呼,同樣也可用來稱呼已獲得博士學位的人員。是最高學位的稱呼,就是說你擁有作為學生得到的最高水準(有些國家博士生也是工作職位,如德國)。在國外特指獲得過博士學位的人,中國則把博士生也稱為某某博士。  

博士後是指在獲得博士學位後,在高等院校或研究機構從事科學研究的工作職務,一般是在博士後流動站或博士後科研工作站進行研究的人員。 

 

2、工作性質不同:博士後是有期限的工作人員,不列入正式編制,工作期滿後必須流動出站,在其獲得固定工作崗位前(一般是大學或者其它科研機構),實際上處於流動狀態。  

博士只是一種稱為,但是並不需要對於工作崗位的稱呼。 

 

3、狀態不同:博士後是國家正式工作人員。在博士後研究期間要與其他正式職工一樣計算工齡,除享受國家規定的優惠待遇外,還享受同本單位正式職工一樣的各種待遇。  

博士還是在校學生,並不是社會工作人員,也不享受工作人員的工資待遇等。


主要一些區別就是以上三點。


金投網


博士指的是一種研究生學位,它是目前最高級別的學位,標誌一個人具備出原創成果的能力或學力。



而博士後並不是一種學位,它指的是一種工作職務,是取得博士學位的人在高等院校或研究機構從事科學研究的一種工作職務,所以,博士後不是學位,而表示的是一段工作經歷。



博士和博士後都是有收入的,但二者性質不同。博士的收入主要是津貼補助,不同的國家、不同的學校對於博士的補助是不同的,博士生的補助很少,所以一小部分的職場人士為了稍微緩解經濟上的壓力,就會一邊讀博士,一邊到一些教育機構或者考試機構給學生講課來賺取課時費,以此來養活自己,不給家人添麻煩。



而博士後的收入是工資,他們作為國家的工作人員,拿的是靠自己勞動換取的報酬,和博士生的津貼補助不一樣。例如有一個學校關於博士後的待遇是這樣的:年薪不低於6萬元/人,但最高不超過12萬元/人。博士後的工資都是按月發,平均每月發放80%,對年度考核合格者在年底一次性發放20%;而博士生的津貼就不會變動,他們每月都能收到一筆補助,用來改善生活最合適了。


許悠然


施鬱(復旦大學物理學系教授)

博士是指取得博士學位的人。要取得博士學位,通常需要做幾年博士研究生,簡稱博士生。這既可以是來自取得碩士學位的人(有時候稱作普博生),也可以是取得學士學位的人直接攻讀(有時候稱作直博生和提前攻博)。 也有不經過脫產在校的研究生學習,而通過遞交博士論文的形式申請博士學位。這在以前比較多,比如愛因斯坦就是這樣取得博士學位的。現在這種情況很少了。

博士後是指具有博士學位的人從事一個階段的科學研究,但是所在的位置不是長期職位,只是一個短期的位置,1到5年不等。我國的博士後制度比較正式、官方化,是兩年,可以延期到第三年。結束之後,還有國家博士後管理委員會頒發的博士後證書。國外比較非正式一點,基本上是個短期聘用位置。博士後的薪水來源也是五花八門,有來自政府、學校,也有來自合作導師的科研經費。在國外,後者居多,但是也有不限定導師的fellowship。在中國,傳統來說來自國家,但是現在也開始向多樣化發展,鼓勵導師提供額外的支持。

在學習和科學研究的方式上來說,博士生和博士後也是有所區別的。 我國博士後制度的建立是李政道先生建議的。李先生解釋,研究生是由老師給一個不知道答案的研究題目,老師和同行專家評議結果是對的,就得到博士學位,而正式做研究,必須學習和鍛鍊如何自己找方向,找方法,找結果出來,這鍛鍊的階段就是博士後。


物理文化與施鬱世界線


博士是最高學位。博士後不是學位,是博士才能做的臨時工。一般來說,博士後是博士畢業找不到工作的情況下,暫時委身於某個高校或者相關機構過渡一下,等兩年後再去找工作。

我們的大學教育分兩級:本科生和研究生。本科學制一般四年,本科生畢業獲得學士學位。研究生又分兩級:碩士研究生一般讀三年,也有讀兩年的,畢業獲得碩士學位,博士研究生一般讀三年,也有讀四年的,畢業獲得博士學位。也有本科起點直接讀攻讀博士學位的。這種情況一般在醫科,本科開始讀八年,八年畢業直接授予博士學位,中間沒有學士學位和碩士學位。也有本科畢業後碩博連讀,這叫著直博生,一般情況下讀五年或六年,畢業後授予博士學位。博士學位之後就沒有更高的學位了。

博士後是一種工作經歷,不算學位。一般來說有每個月有近萬元的收入,有宿舍住。實際上是為了延續就業的一個過渡階段。現在博士畢業要留在一線城市也並不容易,關鍵是戶口不要解決。但如果你申請上去博士後流動站流動兩年,國家會將你當作特殊人才解決你的戶口。這樣你流動完畢後就以當地戶籍的身份找工作,接收單位不用解決你的戶口,所以接收起來壓力不大。

我畢業那會兒,也就是10年前,還不流行博士後,都是博士畢業直接工作。但現在,我的師弟師妹們,一般都要念個博士後才能留在北京,有的一個博士後唸完後沒找到合適的工作,就再去唸個博士後。為啥?主要是因為北京戶口壓力大,唸了博士後用人單位可以不幫你解決戶口。

當然,也有人博士導師不大行,於是畢業後跟個學術權威念博士後,相當於拜個碼頭,以後被這個權威罩著,那樣在學術界就好混得多。

博士後也分為多種,一種是國資博士後,一種是項目博士後。國資博士後是政府給培養資金,項目博士後是某個單位或課題組招收的博士後,由該單位或課題組給經費。但是都解決戶口,所以對於就業來說區別不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