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9 學霸闡述高考各科漲分經驗,高三一年逆襲上重本絕對有可能!

語文

看見有很多人似乎覺得語文不但要記的量很大,漲分還很難,所以就不重視。其實這是個很嚴重的錯誤,我想說的是,想真的學好語文確實難,但是,漲分卻並不難。關鍵就是研究高考試題.

首先分析一下語文試卷

語文考的就是幾個大塊,基礎〔語音、字形、名句背誦〕,閱讀〔科技文、現代文〕,作文,還有15分的語言能力題.下面我分別介紹我對各塊的漲分心得.

1基礎

①平時的準備

相信各學校都會安排早讀語文,平時找點各地的高考基礎題認真做,早讀就拿來看,並且一定要反覆看,因為根據記憶曲線,只有重複才能將東西在腦中形成較長時間,較準確的記憶.其實每年常考的也就那麼多,收集20套就差不多了.現在還有一百來天,時間肯定夠.

②應試技巧

相信大家其實都知道,做語音字形要用排除法,名句一定得把每個字都弄清楚,什麼通假,省略,我就不多說了.

2閱讀

①平時的準備

不要老覺得自己語言功夫不行就害怕這類題,其實這類題也很有規律的.認真精做十幾篇高考例文〔一定要是真題,模擬題的答案可能不是嚴格按高考給分原則給的,不利於總結〕,你肯定會有感覺,和基礎一樣,常考的點就那麼多,我說的是做一篇就要真正弄通〔另外還要總結些東西,具體什麼後面會說〕.

②應試技巧

古文:可能大家對古文翻譯會有點怕,其實我們先來看一下翻譯給分原則.一句翻譯都是幾個重點字一個一分,連貫性一分,所以對於一句自己讀不懂的古文,不要放棄,也不要亂翻,大膽去逐字翻,往往能弄對兩三個重點字而得分.

現代文:大家可能往往覺得現代文不確定性很大,分多分少全憑閱卷者的感覺,其實那完全錯了,現代文給分標準也很明確,都是按點給分,所以答題時應多抓要點,並明確標明123分開答〔防止閱卷者漏看〕,如果你只答到了一個點,就算答題語言再優美,答得再長也最多多給你一分.

另外,很多問題都有固定的答題套路和方法.我以前總結了一些〔前面說的總結〕,可以說屢試不爽,現在隔太久了,記不太清楚,也不敢妄語,請大家在精做那十幾篇閱讀時結合答案自己總結吧〔再說一次,選的例文一定要是高考真題〕

還有就是答案最好要用原文中詞句.

3作文

如果你真的是作文高手,這條就可以跳過了,但對大多數人來說,作文往往是個很頭痛的事,其實我覺得,如果你作文分平均有個46就不用再花太多時間在上面了,當然也有些小方法可助你漲分,畢竟高考場上多一分就能超好多人.好了書歸正傳,

1如果你作文水平不是那種特牛X的,就不要輕易去嘗試很偏的問題或是太深的主題,要以穩為綱

2發揮自己的優勢,比如我的語言相對叫匱乏,我就發揮我還有些小想像力的優勢,偶爾也能上個50的,

3集中練一種文體,把那種你最順手的文體練好,甚過什麼都嘗試卻什麼都一塌糊塗

4三段式,不要覺得三段式很老土,它能保證你不出岔子.當然我也不是說全篇文章只寫三段,我是說在結構上寫成三個部分,開篇引出主題,中間分條論述〔可從幾個不同角度論述,如正反論述,舉例論述,在加點議論,這樣也不愁字數〕,結尾再次點題〔有點像小學生作文課了,呵呵〕

4語言能力題

這個就要多見一點,但也是有套路的,一般來說複習最後一輪都會有專項訓練,認真做吧,多一分就多N多可能.

語文想漲分,就研究好給分原則吧,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嘛,呵呵.

數學

其實學習理科性的科目有一點很重要,就是一定不要讓知識散亂無章,要在對知識各個擊破的基礎上使之成為一個整體,這樣在考場上才能迅速反映.

說實話,我數學並不是很強,但我也把一點小心得寫下來吧,大家斟酌.

可能學數學很多人有個誤區,就是《一味》的練題練題.因為我也很喜歡武術,就拿武術來舉例.練題就如武術中的實戰,實戰固然重要,但只有充分掌握了各個基礎動作,功法,才能在實戰中將技術動作運用的得心應手.同樣,學數學也只有在紮實了基礎才能有大突破,當然我並未否定練題也是一種熟悉基礎的好方法.

我分兩部分說吧,第一一般的學習,第二應試的學習.

一,一般的學習

1大家都知道,基礎啊,很重要,這點不用贅訴,但該如何弄好基礎卻是困擾著眾人.以下是我的一點想法.

①注重書本

可能有人會罵我了—這不是說廢話嗎。我要說的是,很多人根本沒有真的把書本弄懂。你能揹著說出高中數學到底學了些什麼嗎?你真的搞懂了各知識塊的聯繫了嗎?

Ⅰ對基本公式和概念要爛熟,熟到什麼程度?別人一說某個公式,要馬上能在腦袋裡反應出這個公式的全貌〔是馬上〕,還要接著能反應該公式適用條件和範圍等,方法還是重複,重複。這是學好數學及其他理科性學科的基礎,不要在乎別人在你記公式定理時可能有多做了好多題,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記住,是《爛熟於胸》,這樣才能保證你在做題時思維的連貫性〔不會為回憶公式打斷解題思維〕和做題的速度,在有限時間得更多的分。

Ⅱ相關或相似的知識塊結合複習。這樣才能不讓這些知識在腦子裡混淆,書本知識本是解題的工具,不要讓工具反而成為你解題的絆腳石。

Ⅲ在你沉浸在題海中時,請你抽出時間來,把幾本數學書的目錄好好看看,想一想各章節是如何安排的,為什麼要這麼安排,函數為什麼放在最前面學,因為它是最重要的工具。函數就只有第一冊第一章那麼點嗎,錯,後面的三角函數也是函數,這樣就可以在複習時把它門弄到一起看。這樣學起來,數學肯定不會乏味無趣,《把自己當成編書者》,你不是在學數學,是在玩數學。這個方法可推及到學物理,化學,生物。

②多總結

總結真的是個萬能的學習方法,證明單調的方法除了定義還有求導等,這樣把知識從縱向和橫向聯繫起來,加油吧,你肯定行的。

二,應試的學習

第一種學習方法還不能保證你將數學學的優異,還得從其他方面著手。

1,精做是數學的核心,選一些高考題來精做,力求弄懂該題的解題思路,所用到的基本工具〔如函數,導數等〕,最終目的是通過一題或類似的幾題搞清楚同類題的解題基本思路,這樣才不會在考試時茫然,因為你會發現不管題怎麼變,都逃不出你做過的類型。

2再看下數學試卷的結構

選擇題,填空題和大題

①選擇題和填空題

這兩類題需要的更多是基礎知識,多練是肯定的,還是那句話,《精做》,找規律,總結方法。那到底總結些什麼?透過題本身,看到它的本質。當然還有一些解某些題的特定方法,那些是得背的。

②大題

大題前幾道很重要,基本上是三角函數,概率與統計,立體幾何。比較基礎,屬於應力爭多拿分,甚至接近滿分的題目,因此在複習時要特別關注,他門的常考方式就算背也值。

大題的後幾道一般是圓錐曲線,函數或函數與導數結合,屬於拉分的題。

對於他門要學會取捨。特別是最後一題後幾問,除非你真的很牛,可以直接放棄,而圓錐曲線應該是用來區分一般生和良好生的。當然我不是說就不去管那些知識塊了,我只是說根據自己情況決定主攻的重點。也不是考試時就不去看那些題,因為往往第一問是很簡單的。

外語

我只跟大家說一下我的兩個英語老師。

剛復讀時我的英語很一般,95左右徘徊,我不懂語法,背不到單詞,感覺對英語好畏懼。我的英語老師,我現在想起來都特別感激她,她要我每天做一篇完型,一篇閱讀讓她檢查,只做一篇,但要求我先按考試時間完成,對答案後再仔細分析答案,為什麼答案那麼選,她讓我去《揣摩出題者的意思》,讓我去《總結出題者的慣用陷阱》,《體味出題者的想法》,甚至《把自己當成是出題者》,兩個月後,我依然不懂語法,背不到單詞,但我的英語成績已經上升大110左右。記住,是每天做,高質量地做。

第二學期換了個英語老師,他是我要感謝的第二個人,他給我說了三點。

1,瞭解英語作文的評分方法非常重要。如我前面所說,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

評閱作文一般是先看你將要求寫的幾個點寫完沒,據此先將基礎分打了,然後再綜合語言水平評等級,最後數作文中出現的錯誤,按個數扣分。

作文最重要的是要將要求寫的幾點全部寫完,這樣才能有個好的基礎分。其次力求不要讓閱卷者發現你錯誤,即使你因此而將作文寫得看起來很沒文采,也好過有文采卻滿篇錯誤單詞,語法。然後在前面兩點基礎上,靠平時積累一些語句,寫作文時套用上去,增加文采,並學會用關聯詞。最後是字得至少寫工整,抓住印象分。

我改進了寫作後,作文基本上就只扣3,4分。

2,實在不行就不要太注重語法,但要多讀課文,讀出語感來,本來學英語太重語法就是中國人的一個錯誤,只要有了語感,單選題不會有大問題,還能提高閱讀能力。

3,實在背不了那麼單詞也不是致命傷,只要你能準確寫的單詞量可以滿足作文,看見後能基本知道意思的單詞可以滿足閱讀也可以了。

最後,我的英語基本能保持在125上下。

我還要說下的是,我不是說語法和單詞不重要,但不要以為學英語就只有語法和單詞就行

生物

生物其實算是半理半文的科目吧,但不只靠背就能解決生物的,就算背也要講究方法。

一,抗遺忘記憶

畢竟生物的文科性還是挺強的,記憶是基礎,但可能好多人會有這樣的感覺,生物幾本書,認真背過一遍後當時效果還不錯,但隔一段時間就覺得又很模糊了,要從頭再背一次又覺得確實內容有點多,高3時間本來就很緊。我給大家推薦一種方法,可能會有幫助。

其實說來也很簡單,就是將幾本書上的內容系統性的放進腦子裡,而不是逐章逐節去記憶,先在大腦裡搭一個大框架,生物到底學了寫什麼,再在此基礎上不斷細化。

大家應該記得生物第一冊前言裡生物的共性吧

1.生物都有共同的物質基礎(蛋白質和核酸)和結構基礎(絕大多數有細胞);

2.生物都能進行新陳代謝;

3.生物都能遺傳變異和進化;

4.生物都能適應環境和改造環境;

5.生物都具有生長髮育繁殖的特點;

6.生物都具有對外界刺激做出反應的能力(應激性)

身邊有生物書嗎,翻開看看,其實生物前兩冊就是按這個順序來編的,看出來了嗎,呵呵。記住這個就記住了前兩冊的框架,第三冊是對前兩冊的加深〔人體生命活動的調節和免疫,光合作用與生物固氮〕和補充〔三大生物工程〕

有了這個框架,再往裡面裝各章節的內容,不段細化,直到整本書都在你腦子裡了,記得也更牢〔我四個多月沒看書了,上面的框架都是我揹著寫下的〕,同樣在每一章裡也可用這個思想去搭框架記憶。可能這也暗合了古人把書讀薄的觀點吧,到臨近高考時,我複習生物就只用半節課,按照框架去回憶,不斷去展開知識點,實在想不起就翻下書。

當然這也是在之前認真背過的基礎上做的抗遺忘努力吧,平時沒事也可在腦子裡過一下大框架,一兩分鐘的事。

其實注重教材目錄也算是我的一個特點吧,呵呵。

二,分析型知識塊

生物光靠背也是不行的,有幾塊是需要分析滴。

1有絲分裂

2減數分裂和有性生殖細胞的形成

3遺傳和變異

4光合作用

12關鍵要熟悉圖示過程等,3要注意遺傳概率的計算和遺傳圖譜等,4要弄清過程,建議通過第一冊和全一冊中的兩幅光合作用過程示意圖來記憶。

三,實驗題

又落腳到應試了,可能生物實驗題是最容易丟分的地方吧,而且往往因為不知道怎麼設計而一下丟掉幾乎整題的分,我的方法還是精做啊〔呵呵,又來了〕總結考法,體會題型,各類的實驗題選一兩個反覆體會。學習上是沒有真正的捷徑的嘛。

再說一句,記憶是生物的基礎,任何方法都不可能替代記憶的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