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相聲界前進和倒退兩種立場觀點已非常明顯,倒退是沒有好結果的對嗎?

朱巖村


一種藝術是否輝煌,是前進還是倒退,有一個可參考的標準:競爭。遠的不講,就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北京天津的一批相聲人,與東北的一批相聲演員呈現兩個陣營的對立,楊振華、金炳昶都是東北有名的相聲演員,與馬季也是同一個級別。



相聲的逐漸沒落,伴隨著一批相聲演員的逐漸流失。名家王平離世,鞏漢林改行小品,曲藝團範偉轉行小品等等,這是相聲急速下滑的一個時期。從市場來看,相聲確實在逐漸沒落。 直到進入新千年,出現了郭德綱。

其實也引來了不小的爭議,雖然是傳統相聲的底子,但是很多老派的相聲人、相聲觀眾提出非議,但是市場認可了他,相聲觀眾出現了回暖。 但是大趨勢扔難改變。 這兩年,又出現了一個新的現象,就是相聲和小品演員走上綜藝舞臺(小品在火了幾年之後迅速被觀眾拋棄),典型代表是《中國喜劇人》,這帶來了兩種變化:一是相聲演員變成喜劇明星;二是導致了新一輪相聲演員的離開。
也有一些相聲演員是影視相聲兩手抓,比如高曉攀,比如岳雲鵬等。 是不是可以依此斷定這就是相聲的倒退,現在下論斷還是為時過早。如果說,相聲能成為培養喜劇演員的源頭之一,那麼這也是一種藝術形式得以發展支撐,也可算作是另一存在。每一種藝術形式都有它的發展軌跡,相聲的存在形態和變化形式,不是唯一判定它前進還是倒退的原則。


不止看戲


德雲社要居安思危。任何反德雲社和黑德雲社的人,心裡也都明鏡似的。在當今社會,賣票有人買,黃牛能夠將票炒到一萬元以上,在相聲界只有一家,德雲社。

但是世上萬物都是盛極而衰。到達頂峰的時候,就是走下坡路的開始。

德雲社讓相聲界是前進的動力,不是阻力,這是實情。德雲社20年令我感慨,二十年了,太快了。德雲社剛剛有點小名的時候,我去德雲社看過一場現場。只有一家,別無分號,在大柵欄那邊。觀眾是滿邊滿沿的。那時候郭德綱就不在小劇場裡面演出了,已經很有名氣了,海報上預告的都是郭德綱八月十五要在本劇場演出之類的廣告。我看的那場有高老師(大軸),何雲偉(壓軸)。那時候燒餅小四和岳雲鵬他們估計還站臺邊上為了烘托氣氛起鬨呢,至於曹雲金我那天沒看到。確實是德雲社激活了整個相聲界,令相聲界前進。那個時候,以姜昆為主的相聲界還是以接納為主。後來德雲班主接連打了幾個官司,有師父,有發小,導致德雲社和主流相聲界關係的徹底決裂。

德雲社目前如日中天,靠的是傳統的東西,這些段子是賺錢的好工具,會上十段或者百段,都能賺錢。和二人轉一樣,開場上來的都是小演員,不尷不尬說上幾段,沒人樂也沒人起鬨。這是規矩,這個時段就是開場,預熱階段。然後上實力演員,最後是壓軸和大軸。相聲演員的實力在哪裡?同一個段子,你讓德雲社演員演是一個樣,你讓高峰高老師演笑果肯定不一樣。

這些段子保鮮期能有多少?作為德雲班主要心裡有數。一場下來(商演除外),壓軸和大軸要能壓住場子,但是時間長了,總是這麼幾樣,還沒演到哪,下面喝多了的觀眾已經把包袱抖出來了。這就是德雲社的危機。

不過,我總認為,相聲界還是總體前進的。從現在開始,是混戰階段,很難分清誰在前進或者誰在倒退。佛語云,前進就是倒退,倒退就是前進。


河畔一壺酒


十幾年前,郭德綱被同行抨擊道德有問題,於是在微博上寫了首打油詩予以還擊。

楚河兩岸硝煙障,從來暗箭起同行。

觀棋不語真君子,大人何必小雞腸。

你且揚威修棧道,我自低言度陳倉。

堪嘆人生終有老,莫叫無才笑江郎。

注意第三句:你且揚威修棧道,我自低言度陳倉。“明修棧道暗度陳倉”是成語,典出楚漢相爭。為什麼要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因為棧道根本走不通,不得不明修棧道,只有明修才有可能暗度。

看明白這個道理,基本能思考出問題的答案。不管前進還是倒退不能只看眼前,一味的唱高調只會讓相聲更加的脫離群眾,最後結果只能是從群眾中消失。

相聲作為來自民間的藝術形式,最重要的是讓觀眾接受,只有獲得觀眾的認可,才有可能談論相聲的發展,假如觀眾都不認可相聲,發展又從何談起呢?

郭德綱是個實在的人,他在很多年前就想清楚相聲沒落的病根所在,揚威修棧道的好事輪不到他,他唯一能做的事就是低言度陳倉,十幾年時間過去了,當初揚威修棧道的人還在揚著威修,可是低言度陳倉的人已經度過了困難,到達了目的地。

郭德綱說的很對:所有的一切都是同行的襯托。


逗婦乳不是豆腐乳


相聲界的前進和倒退,要看誰對相聲界的發展更好,盲目的前進,也可能毀了相聲,合理的倒退或許能讓相聲發展的更好。

相聲在解放前,主要集中在北方發展,在京津地區發展的最好。北京的相聲藝人大多都是從天橋撂地演出開始的,後來逐步進入茶樓之類的地方演出,而且當時的相聲藝人社會地位很低,相聲內容含有很多在今天看來不能播出的三俗內容。建國後,侯寶林和馬三立這些相聲大師對相聲進行大量改良,很多不適合的三俗內容被刪減和改編。之後又出現了諷刺類和歌頌類相聲,代表性的演員是馬季和侯耀文。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隨著電視的出現,大量相聲演員和作品湧現出來,那時候應該是相聲最火的時候。代表作品也非常多。《宇宙牌香菸》,《打電話》等等。之後隨著小品的出現和其它各種原因,相聲逐漸衰落了,在郭德綱的德雲社火起來之前,相聲幾乎到了無人問津的地步。相聲不僅離開了最初起源的茶樓,園子之類的演出場所,在各種大型演出裡也難覓蹤跡,以至於逐漸被人遺忘。可以說相聲處於一種將死的狀態。從發展的角度來看,這也算是相聲的“前進”,只是走向了死亡。

之後郭德綱帶領的德雲社慢慢火了起來,德雲社就是從小劇場走出來的,可以說是郭德綱和德雲社挽救了相聲,至少郭德綱和德雲社為相聲發展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郭德綱改編的傳統相聲很多,加入了新鮮的內容。給傳統相聲注入了新活力。

我不太明白提問者所謂的前進和倒退,指的是相聲演出的場所還是相聲內容。

從相聲內容來看,我覺得郭德綱和德雲社的相聲並沒有什麼三俗,因為相聲本身就是很俗的,是通俗的,是面向大眾的,大眾的需求,也就是市場導向,才能讓相聲生存下來。當然相聲要避免一些東西,郭德綱和德雲社也在有意避免這些東西。郭德綱和德雲社的所有相聲都能讓臺下觀眾大大方方的笑,而不是低下頭捂住臉笑。難道只有歌頌才是前進嗎。

至於演出場所,那就更沒什麼前進倒退之說了,小劇場更能鍛鍊演員。

不管是前進還是倒退,只要相聲能夠更健康的發展下去就是好的。

前進和倒退,無非都是為了自己過得更好。如今德雲社的商演越來越多,而且票價也不便宜,而所謂的主流相聲演員的生存環境卻越來越差,誰過得好,誰自己知道。


行遠健身


任何事物倒退都是沒有好結果的。

我始終堅持我的觀點,郭德綱能把相聲在小劇場盤活,進而發展到大型的商演,就是進步。這也證明了相聲不是沒有生命力,不是沒有市場,更不是沒有人願意自掏腰包花錢買票。

前進也好倒退也罷,最要命的是你得賣地出去票,不是有人說了麼,賣的出去票的不見得是好相聲,賣不出去票指定不是好相聲。是不是呀,列位。那麼送票外帶搭雞蛋的是好相聲嗎,各位自有公論。

雅與俗,也就是前進與倒退。何為雅,何為俗。教育人的雅麼,買票聽相聲的就是俗麼。割麥子累了,直起腰唱段兒我的太陽就是雅麼,唱完還幹活不,估計心累呀。那麼來段兒俗的呢,哈哈一笑,笑出暑氣,笑的舒心,繼續彎腰揮鐮。換到相聲來說呢,相聲本身就是地攤兒貨,接地氣兒的東西。非要把它拔高兒,非要把它整成美聲唱法,沒別的,整死拉倒。

進劇場受教育,那是開大會聽報告。買張票進劇場受通教育,心裡鬱悶不,出門誰踩下腳準得打起來,是不是擾亂社會治安了。

但是進劇場聽一場接地氣兒的相聲,哈哈一笑,首先心情好了,工作的煩惱解了,疲憊不堪的身心愉快了。誰踩下腳,得,人家不是故意的。進家門看見媳婦孩子有說有笑,看見家大人噓寒問暖,家庭和睦了,是不是對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有所貢獻了。笑夠了睡的香了,身體好了,工作效率提高了,是不是就是為社會奉獻了貢獻。

有人聽才能前進,有人聽才能傳承,有人聽,傳統藝術才能有發展。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傳承光大必須得有人聽,有人看。否則,何以發展,何以傳承,何以前進


退休老頭兒2


當前相聲界前進和倒退兩種立場的觀點和相聲雅與俗的爭論,大同小異。舊社會相聲撂地演出極具糟粕,難蹬大雅之堂,解放後經候寶林等大師的改革,形成雅俗共賞老少皆宜的舞臺藝術,這就是前進。二十一世紀前後,相聲作品沒創新,人才凋零青黃不接,舞臺相聲也可以說是高雅相聲沒落,這就是倒退。自郭德綱在北京提出相聲要想繁榮必須重回民間舞臺,於寶林先生在天冿也提出了振興茶館相聲的呼聲。





經過不懈的努力,相聲市場再次盤活,重新喚起觀眾對起相聲的熱愛。從字面上看,由舞臺到茶館,是倒退,但其真正的意義,是倒退嗎?不是吧。無論哪種形式能使相聲事業發展,就是進步。


我平凡31654067


別說相聲界,各行各業萬事萬物倒退也沒有好結果,問題是前進與倒退以何為參照物,何人來評判?

相聲發展百十年了,從地攤,小劇場到人民大會堂,是發展的,但是前二十年,相聲幾乎絕跡,藝人紛紛改行。

現在郭德綱先生用他對相聲的熱愛,多才多藝,堅定的立場把相聲拉回小劇場,演唱傳統相聲,小曲,讓大家聽了還想聽,原來相聲小曲是這樣的,真好,併到國外巡演,弘揚中華傳統文化,收穫滿滿,名利雙收。

我認為相聲前進與倒退最好的評判者是觀眾,誰有觀眾誰是前進的,傳統的是最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開開心心梅gui


如今的相聲界前進和倒退兩種鮮明的觀點,已經擺明了要爭鬥,而且是要爭個你死我活,其實,這就是相聲雅俗之間的辯證關係。

如今的相聲界,分為主流相聲界,還有就是郭德綱為代表的這些劇院相聲演員。主流相聲界的相聲,自稱雅,不入俗套,說的都是很正的觀點,但是相對而言笑點很少,娛樂性比較低。郭德綱這些劇院相聲,尤其是德雲社的相聲,相比之下有些俗氣,拿調侃別人取樂,但是笑點很多,娛樂性更高。


隨著生活越來越好,人們都樂意花錢買快樂,那些買票進劇場的人都是衝著歡笑去的,一個大劇場坐了幾千觀眾,相聲演員說那些十分雅的相聲,觀眾都不怎麼笑,估計有些脾氣大觀眾能把劇院拆了。所以,這時候說的相聲必須是迎合大眾口味的,笑點多的,這時候相聲俗不俗已經不重要了,讓觀眾笑才最重要。

如今這個時代,相聲也必須改革,想當年相聲幾乎沒落,根本沒人聽了,後來德雲社興起,相聲才又開始火爆,再說那些雅的相聲,倒退的相聲已經不行了,根本沒人聽,所以,只有前進才是更大的進步,而這一步,郭德綱走的非常好。

如果相聲倒退,那麼相聲如今的大好局面又將消失,所以希望那些曲協的人重新思考相聲的未來。


小侯娛樂


寫一個

相聲創作,沒有對光明的歌頌、對理想的抒發、對道德的引導,就不能鼓舞人民前進。反言之,作品就是要歌頌光明,抒發理想,引導道德,如果不是這樣,就不是好相聲。

其實前進也好,倒退也罷,無非仁者見仁 智者見智,一個團體代表不了一個行業,一葉障目 不見泰山的情況在互聯網時代常常見到,所以無論哪種聲音喧囂塵上,都無法改變一個事實,就是相聲必須為人民大眾服務,應該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

反映市場接受程度的發行量、收視率、點擊率、票房收入等量化指標,既不能忽視和否定這些指標,又不能把這些指標絕對化,被市場牽著鼻子走。如果單一的認為賺錢了就是進步,培育和實踐就是倒退,是不對的,是真正的被市場牽著鼻子走了,尤其是水軍亂噴,粉絲亂舞,更是要加以避免的。

堅持正確的相聲創作道路,不被市場浮躁所迷惑,把握創作進步的趨勢,相聲才是進步,反之就是倒退。確實是,倒退沒有好結果。


慕容曉春


從候寶林到郭德綱大夥數數有多少個相聲演員,郭德綱是個體公司,姜昆他們一幫是國家幹部,姜昆他們控制著曲藝界,論能耐,姜昆和郭德綱比,郭德綱是大學生,姜昆充其量也就一小學生,姜昆和人家郭德綱比差早了,包括大家都知道,如果沒有郭德綱,中國相聲讓姜昆他們早埋土裡啦,誰還記得十相聲。郭德綱能把相聲帶到這個高度,他應該是相聲界泰斗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