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1 炒股六年從未被套“因謹記這4點”,讀懂可少走十年彎路!

為什麼股市越是上漲時,越會有投資者大量買進股票呢?事實上,這是另一種恐懼心理的表現形式,恐懼踏空而失去獲利的機會。尤其是在我們這樣的新興的資本市場中,投資者扎堆的現象更是普遍,中、小投資者往往就是這樣操作的。當大家都十分費力地擠著買股票時,那種興奮已經凸顯了投資者的心態——那麼的脆弱和恐懼,唯有熱鬧的交易場面才有可能使自己遠離恐懼。

任何一種趨勢都會存在懷疑論者,但這些持懷疑態度的投資者往往由於害怕錯過獲利的良機,或者是由於逆勢而為遭受虧損帶來的巨大痛苦,在這當中,他們會逐漸地轉變觀念。害怕錯失獲利的機會,這種心態可以理解為貪婪的心理所致。投資者入市的動機決不是為了安全,而是恐怕這段行情中落下自己。就像是在20世紀90年代末的科技股泡沫一樣,火爆的上漲行情,越發容易點燃這樣的情緒,因為投資者不斷地聽到朋友談及某人一夜暴富的故事。那些急於發財的投資者生怕錯過這樣的發財機會。

當心中產生了這樣想法的時候,這樣的情況往往是比較危險的。在這樣的狀態下,投資者的內心會想:“隨便什麼價格買進,我決不可以錯過這樣難得的大牛市!”就怕錯失這個機會,實際上呢,就是在無視潛在的下跌的風險,因為浮現在投資者頭腦裡的僅僅是繁榮、無比瘋狂的大牛市——包賺決不會賠。可事實上,這根本是無稽之談。

記得2007年的證券市場是何等熱鬧!散戶們擠著認購公募基金,基金經理也在憧憬著未來美好的黃金十年,證券分析師們忙著去尋找還沒有大幅上漲的所謂的潛力股,在泡沫中,互相攀比著,看誰的泡泡能夠吹得更大。

克服恐懼心理的方法就是不斷地培養自己獨立的思考能力。決不人云亦云,要想鍛鍊自己,就親自到排隊搶購的地方,去看看那些人的表現,而自己則能夠做到巋然不動,從內心中徹底地克服那種對即將失去購買機會的恐懼,為在資本市場的歷煉打好基礎。事實上,面對股票上漲的恐懼,很容易把股票買在高位;相反的,面對股票下跌的恐懼,也會使自己將籌碼在低位割掉。

炒股六年從未被套“因謹記這4點”,讀懂可少走十年彎路!


打壓式建倉

莊家運用手中已有的籌碼,不計成本地大幅向下砸盤,令股價連續下挫,使散戶在心理上完全崩潰,紛紛斬倉出局,莊家則照單全收。有的莊家甚至趁著大盤深幅回調、股價向下破位或個股出現利空時,進行打壓建倉,效果更加明顯。

炒股六年從未被套“因謹記這4點”,讀懂可少走十年彎路!

打壓式建倉並不能隨意使用,若市場處於牛市中,且股價保持強勁的上漲走勢,此時打壓建倉,只會給投資者以逢低買入的機會。

散戶應對技巧:1.莊家打壓建倉期間,不可隨意抄底。2.在打壓初期,若有籌碼淺套其中,可先斬倉出局,待低點再接回。


利用弱勢市試盤

在大盤弱勢時,莊家一般喜歡藉助大勢偏弱,乘機大幅打壓股價來試盤。在K線走勢圖上表現為中長陰線、無量下跌、短期均線呈空頭排列等特徵。莊家用此方法試盤可以使持股者的恐慌心態不斷加劇,動搖他們持股的信心。此時試盤可以測試出持股者的心態穩定情況。

炒股六年從未被套“因謹記這4點”,讀懂可少走十年彎路!

散戶應對技巧:1.若股價無量下跌,則表示籌碼鎖定良好,投資者不必過於恐慌,可以在股價回升時買入。2.若股價放量下跌,則表示持股者心態不穩,不宜過早介入。


打壓式洗盤

打壓式洗盤是指莊家在完成建倉和大幅試拉之後,市場積累了大量的獲利盤,莊家利用投資者的獲利回吐慾望,猛然反手打壓,使股價大幅回落,給市場製造出恐慌的氣氛,動搖投資者的持股信心,迫使他們交出手中的籌碼,以達到清洗浮動籌碼的目的。

打壓式洗盤的特點是“快”和“狠”,其打壓股價的速度非常迅速,而且跌幅大、手法兇狠。這樣既節省了洗盤的時間,又達到了洗盤的效果。採用這種方式洗盤,都是實力強大、有能力控盤的莊家所為,大多數針對那些投機性強、流通盤較小、短線升幅過大的個股,在入市調整時借勢打壓。

炒股六年從未被套“因謹記這4點”,讀懂可少走十年彎路!

散戶應對技巧:

1.當股價快速下跌後,短線投資者可結合移動平均線、成交量、支撐位和阻力位等技術要素綜合分析,若盤中得到了有力支撐,且出現積極的買盤,則可伺機買進。

2.已持股的中長線投資者可以不理會股價的一時漲跌起落,繼續持股待漲。

3.當股價經過一定幅度的下跌後,盤中拋盤出現疲軟時,中長線投資者可準備建倉。


推土機式拉昇

莊家採用這種方式拉昇時,股價會沿著一定的斜率向上拉高,而在當日分時走勢圖上,表現為下方有大量的買單出現,這是實力強大的莊家為了封住股價的回落空間而掛出的,然後再逐步把股價往上拉昇。拉昇一段時間後,莊家還常常故意打壓一下股價,以吸引買盤去逢低吸納,然後又將股價拉上去。最後莊家往往還會利用上市公司題材的配合來隱蔽出貨,如圖6-4所示。

炒股六年從未被套“因謹記這4點”,讀懂可少走十年彎路!

散戶應對技巧

1.在上漲過程中出現的小幅震盪,屬正常盤面現象。只要回落時不放量,投資者可耐心持股。

2.股價大幅上升之後,出現推土機式拉昇,不排除是莊家利用這種方式進行出貨,若之後出現放量回落,並且以陰線報收,就應引起注意,一旦第二天繼續放量下跌或跌破上升趨勢線,就應果斷離場。


打壓式出貨

打壓式出貨的出現往往是因為莊家發現了突發性的利空,或者某些因素迫使莊家要迅速撤莊。由於莊家的持股成本要遠遠低於一般投資者,即使打壓出貨也可以獲取豐厚的利潤。

這種出貨手法兇狠且殺傷力極大,一般莊家在持籌不多或獲利頗豐的情況下善用此法。剛開始打壓時,莊家會讓散戶誤認為這只是暫時的回調洗盤而已,後市還會繼續上漲,打壓兩三天後,當市場對放出的大成交量有所警覺時,莊家會更加兇狠的打壓股價,令前幾日買入者通通套牢。但此法由於派發時間短,下跌迅速,大部分莊家無法全身而退,只能利用後市大市回暖之際拉高自救,完成最後的出貨任務,如圖7-4所示。

炒股六年從未被套“因謹記這4點”,讀懂可少走十年彎路!

散戶應對技巧:若股價經過加速上漲之後,在高位出現十字星形態,或是帶長上影線的K線,且第二天開低收大陰線,則說明莊家在不計成本地拋售籌碼了。投資者要堅決清倉離場。


股票投資的“四治”

從投資股市的角度去理解,投資者也應遵守“治氣”、“治心”、“治力”以及“治變”四大法則:

(1)治氣

股市的走勢從氣勢上來說,它可以分成漲勢與跌勢。在漲勢的行情中,剛開始是多頭的銳氣十足,個股輪番有上漲的表現,這就是人們所說的“朝氣銳”;但是看著越漲越高的股價,行情繼續上漲的速度就會越來越慢,這表明多頭已經有些疲倦,不願意再繼續拉抬股價,這就是“晝氣惰”;當盤整很久無法向上突破後,多頭不想再戀戰,行情也就逐漸形成了見頂回落的走勢,這就是“暮氣歸”。反之,當行情開始進入到跌勢中時,剛開始的快速下跌那是“朝氣銳”;在跌勢中期,越跌越慢的時候就是“晝氣惰”;最後當行情形成震盪築底階段時那就是“暮氣歸”了。當前股市的行情已逐步進入到跌勢中的“暮氣歸”階段。

股市中的“治氣”法則就是要避其銳氣,擊其惰歸。

在上漲階段,一些股民很喜歡在漲勢非常強勁的“朝氣銳”時將股票賣出,其結果是過早地賣出了可以獲利豐厚的股票。實際上,中長線的投資應該在確認漲勢已完結時再選擇獲利了結。在上漲的時候,要注意避開股票漲勢的銳氣,要在其惰歸的時候再選擇賣出。

同理,當股市處在下跌趨勢時,也需要避開跌勢開始時的銳氣,不要盲目地預測底部到底在哪裡,或是隨意地抄底搶反彈。這樣的話,會很容易被下跌時的銳氣傷害到。投資者應該選擇再跌無可跌,行情出現明顯的缺乏下跌的動力時,並且在跌勢有所回暖的“惰歸”下選擇介入。

(2)治心

在股市中,存在很多不確定的因素以及充滿變化的消息面,這常常會造成震盪起伏的走勢,也會使多數投資者的心態處在很不穩定的狀態之中。

在股市中,投資也需要心平氣和。在行情不好時,一定不要急躁,這樣的話,才能夠看清楚大勢的方向,分辨出個股的強勢與弱勢。不能因為自己心慌意亂而採取一些無章法的操作。

炒股有時還需要持觀望態度。在行情出現不明朗的時候,就需要等待趨勢最終明朗後,再決定投資決策。這樣的話,雖然會失去一些機會,但卻保證了資金的安全。

市場的每一次機會,投資者不要都想完全抓到,幾乎沒人能完全做到這一點。頻繁地操作,心態就沒有辦法平衡。孫子兵法中提倡“以治待亂,以靜待譁”的治心之道,股市的投資者也需要保持一顆平常心,這樣才能做到進退有序。

(3)治力

股市投資與其他工作或投資的最明顯區別是:人在從事其他工作的時候,需要勤奮、努力才能夠有所成就,但在股市投資中並不一定做到勤奮就可以,要懂得“以逸待勞”,這樣才能取得很不錯的收益,這是由股市投資的特點決定的。

在一輪漲升行情中,持有一些主流品種的投資者所獲取的收益要比頻繁進行短線進出的投資者高出許多;在一輪下跌的行情中,持幣觀望的要比反覆抄底搶反彈的投資者規避了很多的市場風險。

其實,股市的投資著重在對市場深層次理解以及能有所感悟,由此而作出的投資決策是不是勤奮在這裡不是最重要的。關鍵是要做到“以近待遠,以逸待勞,以飽待飢”。

(4)治變

通過《孫子兵法》雖然可以學習到一些投資之道,但是,股市與戰爭畢竟不同,打仗臨陣脫逃或叛變的事是不允許做的,但炒股是完全可以“叛變”的。如果多方軍容齊整、陣勢堂皇、部署周密以及有強大實力的時候,投資者就不要對多方進行對抗,而是要加入他們的陣營。反之,如果空方陣容很強大的時候,投資者就一定不要與空方進行頑強抵抗。對股市的投資,一定要選擇順勢而為,決不要逆勢而行。

不僅是投資要順應大勢行情,在對待個股上,也要順勢而為。股市裡每一隻強勢股票的出現,必然有它強勢上漲的理由,股價常常是在消息公佈之前就表現出來。所以,投資者在操作股票時,一定要買進強勢股,拋出弱勢股。只有進行順勢操作,最終才能達到投資順利的目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