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1 濟寧潘家大樓:潘洪鈞和他的八個姨太太

在山東濟寧古槐路北首西側,聳立著一幢黛瓦粉牆,雕樑畫棟,氣勢威嚴,神秘幽深的龐大建築,這就是在濟寧幾乎人盡皆知的潘家大樓。20世紀20年代它是當地規模最大的私人住宅。民國時期,在這裡曾發生過一起石破天驚的血腥事件,給這座古宅增添了許多神秘的色彩。

濟寧潘家大樓:潘洪鈞和他的八個姨太太

這座建於上個世紀二十年代的建築,是一組四進四出的四合院,主體建築是東西南北西面相通的三層圈樓,其高度居全城民居之冠,鶴立雞群般聳立在北門大街,就像粗瓷器裡混進了個細瓷大碗一樣,既富麗堂皇又絢麗多彩。

濟寧潘家大樓:潘洪鈞和他的八個姨太太

大樓的主人潘洪鈞,字子和,名伯釗,河南魯山人,保定講武堂畢業,是直係軍閥吳佩孚的中央第一旅旅長。雖官職不大,但實力不容小覷。

他的部隊有一個騎兵團,五個步兵團,兩個山炮營,一個工兵營,月餉銀元八萬元,為各旅長之冠,是山東省的王牌軍。

大軍閥吳佩孚讓潘洪鈞帶如此一旅精良兵馬駐防濟寧,是有其深刻的歷史背景和原因的。這要從當時濟寧在全國所處的戰略地位說起。

濟寧潘家大樓:潘洪鈞和他的八個姨太太

有崇文尚武古風的濟寧,人傑地靈,人才輩出,文官武將,層出不窮。尤其是北洋軍閥時期曾有兩個濟寧籍人物登上了國務總理的寶座,那就是眾所周知的靳雲鵬和潘復。一個濟寧州出了兩個國務總理,位居國家中樞,顯赫一時。

另外還有總統府秘書長王毓芝,航空署長潘榘(ju)楹(ying),造幣廠廠長劉韻樵,以及曾任山東封疆大吏的山東省長熊炳琦,構成了權柄網絡"濟寧幫"。連清政府一涉及到濟寧幫,也不得不另眼相看。

濟寧潘家大樓:潘洪鈞和他的八個姨太太

正是濟寧籍軍閥在全國各地的地位與知名,吳佩孚自然對濟寧不可小覷,故有人說吳佩孚放濟寧這一支剽悍的勁旅有拱衛之意。第二個原因是吳佩孚非常崇拜曾國藩,曾國藩曾以濟寧為根據地鎮壓過捻軍。

濟寧潘家大樓:潘洪鈞和他的八個姨太太

果然,潘子和奉命駐紮濟寧後,威力大展,給吳佩孚掙足了面子。

1921年,潘部出征湖南,由於該部兵強馬壯,裝備精良,彈糧充足,所向無敵,勢如破竹。當時號稱"四凶"的唐敬堯、唐敬舜、唐敬禹、唐敬湯的部隊也被打得落花流水,潰不成軍。

濟寧潘家大樓:潘洪鈞和他的八個姨太太

潘部以暴制暴,所到之處大肆燒殺搶掠,大發橫財,中飽私囊,加上其倒賣軍火,剋扣軍餉,腰包很快鼓了起來。大發戰爭搶掠之財的潘洪鈞,便在濟寧北門大街修建了這座豪華私邸——潘家大樓。

濟寧潘家大樓:潘洪鈞和他的八個姨太太

建造這座私邸時,潘洪鈞沒少費心勁,專門請了風水先生。風水先生著一長衫,拄著文明棍,手持羅盤轉悠一圈,文明棍在北門大街一搗,就這麼選定了地址。

潘家大樓地處於背山背水,山為漁山,水為運河,是全城的至高點,歷史上有“水漫全城,此處獨安”之說。東面有城隍廟拱衛,北面有關帝廟呵護,西有普照寺照應,可以說是一片吉地佳區。

濟寧潘家大樓:潘洪鈞和他的八個姨太太

相傳潘家大樓選址徵地時,北門大街的許多店鋪住戶都主動搬遷,不敢怠慢。潘家做事也算仁義,凡搬遷者,一律補償,說不能叫搬遷戶吃虧,並設法安排差事,有的就在潘家做了伙伕、花工。

當然也有不識時務拉硬功的。有一戶只有一間茅草屋,說給錢少了,就是不搬,潘家管事的請了州城有頭臉的人物到場,當著大家的面,壘了一間小銀元屋,問那家主人:用這小銀元屋換你那茅草屋行麼?那家主人一看,眼發花了,連連擺手說:總管,我這是給潘大人鬧個笑話,你想想,潘大人相中的地方,小的哪有不給之理,說實話,別人想巴結還巴結不上哩,我哪能擋頭呢?

濟寧潘家大樓:潘洪鈞和他的八個姨太太

更奇怪的是大樓建地基時,竟挖出了幾罈子銀元寶。老百姓說,這真是外財不發命窮人,住了幾輩子了,也沒有發現這裡藏著銀元寶,歸人家潘家了卻有銀子了,錢這東西真是勢利眼,誰越有錢越靠誰。然而,人家潘家並沒有把這筆意外之財據為己有,潘笑呵呵地大手一擺,說捐給慈善會的棲流所粥廠吧。

濟寧潘家大樓:潘洪鈞和他的八個姨太太

在建築打地基時,潘家為了使地基堅實牢固,在五米高的空中吊起銀元寶,規定凡用力舉夯觸及銀元者,這銀元就歸誰,工匠們見了那白花花的銀子哪一個不眼饞?一個個十分賣力,後來要求打夯的人竟排成長長的隊伍。

由於潘家的錢財充裕,大樓建造得富麗而奢華,佔地總面積3985平方米,樓堂房舍180餘間,建築分為大門、前庭院、腰庭院、上房院,也叫群院樓,是大樓的主體建築,構思精細,十分講究。據說,廁所內掛的都是名字畫。另有東西兩跨院、發電房和潘的衛隊駐紮的兵營。除此之外還在今西關體育場一帶,有一座潘家花園,北伐後馮玉祥將軍改為烈士陵園,今已湮沒不存。

濟寧潘家大樓:潘洪鈞和他的八個姨太太

大樓建成後,潘洪鈞意欲金屋藏嬌,把他的八房姨太太均安排在大樓的二樓,過著奢靡浮華的生活。

濟寧潘家大樓:潘洪鈞和他的八個姨太太

大樓的主人潘洪鈞,每日忙於征戰殺閥,交際應酬,冷落了他那高樓深院的八房姨太太們。衣食無憂的姨太太,正值青春年少,每日在麻將牌中消磨著日月,也的確太單調乏味了,於是便有了耐不住寂寞的姨太太"紅杏出牆",與終日護衛他們的馬弁(biān)(護兵)眉來眼去,打情罵俏,漸漸地撞出了愛的火花,以致做出了出軌之事。

濟寧潘家大樓:潘洪鈞和他的八個姨太太

潘家大樓的綠窗風月,秀閨煙霞,終被那些淫汙紈絝與流暢歡媾所玷汙,最終導致一場血腥悲劇。

潘乃一介武夫,家中發生這種事,太丟人了,盛怒之下,他採取了殺人不見血的殺人法,將八個姨太太一夜之間全部活埋在後花園裡,執行人是其劉副官。

濟寧潘家大樓:潘洪鈞和他的八個姨太太

月黑殺人夜,風高放火天。活埋八個姨太太的那天夜裡,一定是一個風高月黑夜。那些鮮麗嫵媚,婀娜多姿的八個活鮮生命,就這麼一夜之間魂飛魄斷,玉碎香消了。

濟寧潘家大樓:潘洪鈞和他的八個姨太太

那個執行人劉副官也太大意了,這殺人的勾當怎麼沒做到天衣無縫,人不知鬼不覺呢。致使這場血腥悲劇像一枚重磅炸彈,在社會上引起了軒然大波。一時間,潘洪鈞殺家的消息在濟寧州不脛而走,成為人們街談巷議的話題,輿論和流言蜚語撲向了潘家。

濟寧潘家大樓:潘洪鈞和他的八個姨太太

民國時期,法制與文明之風時已洇潤社會。潘洪鈞如此一夜之間誅殺了八條人命,儘管這是家事,社會輿論能不譴責嗎?

潘家害怕了,急忙組織班子,研究對策,通過新聞媒介向社會上放風遮掩。

大意是:駐防濟寧的中央第一旅旅長潘洪鈞,效忠國家,常年征戰沙場,立下赫赫戰功,深受國民擁戴,殊料家中姨太太難耐寂寞,紅杏出牆,姦情敗露,姨太太自覺羞愧,於後花園墜井自斃,潘在盛怒之下,一時精神錯亂,氣迷心斜,失手殺了知情不報的其他姨太太,現醫方確診潘為精神疾患,正在醫院療救。一場殺人命案終以潘為精神疾患而遮掩過去。

濟寧潘家大樓:潘洪鈞和他的八個姨太太

釀造這起怨情孽債的兇手是誰?是姨太太?是那個護兵?人們可以咒罵那個姨太太是個不知天高地厚的蕩婦,也可以罵那個護兵是色膽包天的流氓。可是那個戰場上叱吒風雲的潘旅長呢?一人娶了八個姨太太,儘管當時社會許可,但卻於情於理不公,以為藏在家裡就萬事大吉了,須知,姨太太們也是有血有肉有情慾的人呢。

互動話題

紅顏禍水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