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9 寧德監獄成立官埔油扇文創基地

寧德監獄成立官埔油扇文創基地

寧德監獄服刑人員官埔油扇文創基地揭牌。

東南網寧德3月29日訊(本網記者 葉伏國 通訊員 盧孝露)“做一把好扇,做一個好人。”3月28日,寧德監獄在六監區舉行揭牌暨開班儀式,正式成立寧德監獄服刑人員官埔油扇文創基地,傳承弘揚非遺技藝,探索推動教育改造工作。

官埔油扇是寧德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有600多年曆史,盛行於明清,在風扇、空調普及之前,油扇是福安乃至閩東一帶民眾消暑納涼的必備工具。隨著時間的推移和科技的發展,如今油扇更多是以旅遊紀念品和工藝品的形式得以繼續傳承發展,福安官埔是留存的唯一產地。

官埔油扇製作過程涉及30多道大大小小的工序,尤其是扎中弓、紮下層、扎扇尾、褙扇面等工藝流程極為考驗操作者的耐心,製作過程講究心靜、氣平、身穩,這些要求都恰好與改造服刑人員的目標相吻合,也與寧德監獄倡導的“善德”文化內涵相呼應。“做一把好扇,做一個好人”,這是寧德監獄的樸素目標,通過多次的努力,寧德監獄最終打動官埔油扇傳承人。據官埔油扇第五代傳承人池建華先生介紹,這是官埔油賞首次向外人傳授。

近年來,寧德監獄圍繞改造人的宗旨目標,積極向寧德當地商取文化資源,努力謀求將閩東優秀地域文化與服刑人員傳統文化教育融合,先後建立柘榮剪紙傳承中心、“善彩”油畫文創基地等,今天官埔油扇文創基地的成立,是閩東優秀地域文化與監獄教育改造工作結合又一個新嘗試。

下一步,監獄將積極圍繞模範監獄改革試點和“陽光工程”實施方案要求,努力先行先試,進一步探索將官埔油扇與“剪紙”、“油畫”等一系列文化元素相結合,讓非遺技藝在高牆內綻放新姿,實現產業化,也讓廣大服刑人員學有所得、學有所成,改過遷善,成為具有良好行為習慣和素養的守法公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