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9 放下自己身上的傲慢,才有可能接納別人

放下自己身上的傲慢,才有可能接納別人

在文章開始,先和大家分享一個概念“NIH綜合徵”,這個概念的主旨是“非我創造,便無價值”,它指的是大家不願接受某種產品、研究成果或者知識,僅僅是因為它的來源。這是個明顯的貶義詞。比如蘋果公司的操作系統曾經堅持自己的提出的界面設計,而其他操作系統中出現的創新一旦與自己的界面設計不一致,都不會採納,認為的在一定的時期內對制約了蘋果公司的發展。

有時候,我們的固執,就是別人的眼中的傲慢。

放下自己身上的傲慢,才有可能接納別人

比如,熟悉小管家的人都知道,我不喜歡借給別人筆用,也不喜歡找別人借筆用。原因一是:筆,我在長期的求學過程中每天都與我朝夕相處,每一份成績的背後都離不開筆的幫助,我將筆視為我最忠實的戰友;原因二就是我已經將筆貼上了自己的標籤,這是我的私人財產,是我的朋友,是我生活工作和學習的一部分。

當有人借了我的筆,卻沒有按時歸還的時候,我會氣急敗壞的想

“憑什麼你拿去用了一會兒就不拿回來,難道你借走的就屬於你了嗎?”

“這個人怎麼這樣呢?以後再也不配合他了”

“我要不要去找他,實在不行就吵一架”。

放下自己身上的傲慢,才有可能接納別人

有時候,我們的有理的事情由於我們的暴躁,又成為了別人眼中的傲慢。

誰也不想每天都與他人發生衝突,都想齊心合力,一起讓事情朝著更好的方向發展,但是,我們沒有發現工作中許多沒有意義的爭執的根源,都源於我們的自身的傲慢。這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我們根本沒有意識到自己是這樣的傲慢。

下面這個三個要素就是我們傲慢的來源。

放下自己身上的傲慢,才有可能接納別人

我們與他人有著明確的界限,你的就是你的,我的就是我的。就是由於這些因素的存在,所以才限制了我們與別人協同,才會有人覺得我們是一傲慢的人,一個不可理喻的人。

但是我們想過沒有,與他人協同工作,有時我們不得不使用對方的資源,需要對方的配合,如果我們每個人都將自己的界限劃分的如此明顯,不可讓對方越雷池半步,那我們首先就沒有付出,又憑什麼去要求別人付出呢?

我們也許都覺得自己是一個謙虛的人,一個不爭不搶的人,但是別人為什麼會經常往我們的身上貼標籤呢?就是因為我們的自我保護意識太強、自我的邊界太清晰。

如果一個團隊的成員,都能放下自己邊界,去接納別人,我相信這樣團隊的凝聚力、穩定性一定非常強,這需要我們每一個人的努力,生活在這樣的團隊中也是小管家的夢寐以求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