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02 「職業選擇」選擇合適的企業,比考上985大學更重要?!

企業是個人職業的承載平臺,是個人職業生涯不斷得以拓展、得以精彩展現的舞臺。

一個好的平臺往往能夠讓人得到成長和鍛鍊,不斷獲得職業能力的提升,增強個人對於職業的信心和興趣,不斷促進個人職業生涯的發展;而一個不好的平臺往往不能夠促進個人職業生涯的發展,甚至會讓一個人慢慢的喪失職業發展的競爭力,讓個人的職業生涯出現停滯或者是倒退。

從某種程度而言,進入一個好的企業甚至比考上一所名牌大學都要更重要,因為你所獲得的能力的提升和發展的機會比大學所能提供給你得要多得多,所以選擇一個有助於自己發展的企業非常重要。

但是很多的人並沒有給與足夠的重視。

很多的人在接受第一份工作的時候,企業就是位於他讀大學的地方或者是這家公司有父母的朋友等等。這樣解決職業很方便,卻往往將打開自己未來職業發展的鑰匙給遺忘掉了。

美國人一輩子在不同的企業作相同的職業,日本人一輩子在相同的企業作不同的職業,唯有中國人不同,沒有改革開放的時候,和日本人差不多,一輩子在相同的企業作不同的職業,改革開放了,人才流動了,不少人卻又有點矯枉過正,變成了在不同的企業作不同的職業。隨著大家職業意識的提高,這種狀況會有所好轉。

「職業選擇」選擇合適的企業,比考上985大學更重要?!

.

不同的選擇導致不同的生活方式,選擇企業更是如此。

粗略來說,國內的企業大致可以分為外企、國企和民企。

首選當然是各大部委,比去什麼外企都要好,因為佔有的資源多,其次是省、市,再下面的就沒有什麼意思了。企業裡面有很多的隱形冠軍,就是企業知名度不高,但是獲利能力很好,有很好的行業地位,各大部委包括中央的一些企業有不少這樣的隱形冠軍,名氣雖然沒有500強大,但那待遇讓500強的所謂白領都要羨慕,如果你萬一遇到這樣的機會,可別千萬錯過。

外企、國企和民企他們各有各的風格,關鍵是什麼樣的企業適合不同階段的你。有的人在國企作的很不好,到了外企反而成了一條龍;別看你在外企很牛,讓你去民營企業你卻不一定能玩得轉。

外企講能力,國企講本事,民營企業既要講能力,還要有本事。

建議有本事的朋友要去國企,有能力的朋友要去外企,兩方面能兼顧的朋友要去民企。當然,這個事情不是絕對的,現在國企也講能力,應該是國企本事的比例要大一些,外企對能力的要求要大一些,至於具體的比例,不同的企業不同,你要選擇適合你自己的企業。

就具體的福利待遇而言,也要看最終的結果。

外企總體的福利很好,但也很難讓你有意外的收入;民企總體福利不好,但一不小心公司蓬勃發展,你就成了小富翁。外企壓力大一些,培訓比較系統,進步比較快;國營企業壓力小,可以兼顧很多家庭的事情。本身無所謂好壞,就像我前面談到的價值觀,關鍵看你想選擇什麼。

但是扒開企業一個個看,卻是各有各的特點。很難就簡單得說外企就比國企或者民企好。要針對每個企業來做決定。同樣是國企/民企/外企,也分三六九等。有的外企只是掛羊頭賣狗肉而已,其管理和福利等甚至還不如一般的民企,即使是500強的下屬公司,有時候待遇和發展空間也會有很大差異。在做選擇的時候,有個問題是很難解決的,就是信息不對稱,特別是對於某個企業的瞭解。

「職業選擇」選擇合適的企業,比考上985大學更重要?!

.

就規模而言,企業還可以分為大企業和中小企業。

在大公司,你可以直接學習其思維方式和管理理念,大公司的視野、經驗和人脈積累是小公司所不能比擬的;而在小企業你可以和公司一起成長,你甚至會成為左右公司發展的中堅力量,很多成長起來的創業型公司的員工都獲得了很好的回報,這甚至是大企業很難獲得的。在大公司,你可能學到很多管理規則和方法,但是很多背後的東西要想領悟則很難,比如沃爾瑪的物流系統很先進,知道為什麼並能夠將其複製到另一個企業的人很少;

大企業給的培訓體系比較完善,會給你最基本的職業訓練,把你塑造成更職業化的人士;

大企業的職責分工清晰,在團隊合作過程中能夠學到溝通與協調等組織運作能力。

缺點是工作相對狹隘,螺絲釘的工作居多。在中小企業你往往是身兼數職,實戰經驗強,而且中小企業是絕對的業務導向,創業機會多,缺點是培訓機會少,經營風險大,說不定哪天公司就關門大吉了。

大企業培養的人才是標準件,小企業培養的是非標件。

一般來說,大企業培養的人才大都是標準件,至少在大企業彼此之間是適配的,這是因為大企業的發展基本上是戰略導向的,按照公司的戰略穩步推進,各種制度比較規範,流程比較清晰,工作的內容比較標準。在這家幹人力資源到了另一家同樣規模的也馬上就能上手,所以基本上沒有失業的顧慮,只是如何發展的問題。

中小的企業培養的人才以非標件居多,這是因為每家企業都有每家企業的特點,比如同樣是做人力資源工作,可能有很大差異,人力資源工作本身的具體內容可能差別非常大,而且這家的人事還兼著行政,那家的人事還兼著法律。非標件再到其他企業契合的時候就稍微有一點麻煩,有時候不一定合適,有時候要多磨合一段時間。

「職業選擇」選擇合適的企業,比考上985大學更重要?!

.

剛開始不要進一些比較小的企業,尤其是剛剛畢業的同學,除非遇到特別好的老闆,當然這種機率非常小。因為你那時的社會經驗非常少,很難處理得好很多的關係,非常容易對社會和職業等等方面形成一些錯誤乃至極端的看法。你從小企業獲得的東西太少了,看似學到了一些東西,實際上得不償失,再去找工作的時候才發現已經處於競爭的劣勢。當你在大公司完成基本的職業訓練並且具有了某種專長,已經是學有所成,到了厚積薄發的階段,就可以到一些成長性很好、迫切需要規範的中小企業去。既可以讓自己的所學有一個發揮的平臺,從實踐的角度進一步提高自己的能力,又可以分享到中小企業快速成長所帶來的收益。

不少人誤把經驗當作能力,誤把學歷、知識當作能力,都是不對的。有的人所謂的十年行業經驗也只是對行業有點粗淺瞭解,有的人幹了三年已經有了很深的見識。或者有的人讓你感覺,雖然他的經驗很不夠,但他的那種思維方式很好,按照這個趨勢發展下去肯定會有不錯的發展。小時候老家有句罵人的話“你一把年紀都活到狗身上去了”指責某些人的見識沒有隨著年齡的增加而增長,話糙理不糙。所以我們人在企業,但不能侷限於企業,要有更高的視角。董事會關注產業,總裁關注行業,總經理關注企業,員工關注職業,你要想成長為總裁或董事長,就要去關注他們應該關注的事情。

「職業選擇」選擇合適的企業,比考上985大學更重要?!

.

職業發展中最悲哀的兩個狀況一是拼命的在貧瘠的土地上耕耘,二是總是在尋找機會卻不知道自己就站在肥沃的土地上。在企業裡工作這麼多年,我的體會是讓你100%滿意的企業是不存在的。我遇到不少的人整天抱怨企業,福利不好,上司或老闆太苛刻等等,這都不是一種職業的素質。如果你覺得企業不滿意,我的建議是要麼離開他,要麼去適應或者改進,抱怨不解決任何問題。

我只是請你相信,機會往往來自於不合理。

(點擊右上角“+關注”【51達職】,走出就業困惑,走上職業佳境,走入事業意境。你的關注就是小達的創作源動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