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02 「職業選擇」地域(城市),職業初期儘可能到經濟發達的一線城市

職業選擇第一個要考慮地域(城市)。

這也是不少人容易忽略的。

從我大學畢業到現在16年的時間,應該說大家的職業發展基本上定型。大學畢業後,大部分同學選擇了比較發達的城市,但也有部分同學回到了老家。家在縣城的同學,因為當時大都專科或中專,基本上都回去了。但其中有兩個本科畢業的農村同學也選擇了回去。春節同學聚會,這兩個同學都很後悔,因為他們所謂的學歷和能力在落後的縣城並沒有用武之地,失去了競爭優勢,稍微好點的企業加起來不超過5家,想跳槽都沒有地方去,想再去一線城市吧,早已失去了當初的鋒芒,更何況已經娶妻生子。我說這話的意思並不是反對大家回去建設家鄉,而是說一定要考慮長遠發展,因為你改變不了落後的思維,更何況工作之初你本身就不成熟。可以先在比較發達的地方學習,將來成為真正的職業人士在返回家鄉或者到家鄉去投資。

「職業選擇」地域(城市),職業初期儘可能到經濟發達的一線城市

.

地域甚至會成為限制一個人發展的瓶頸。

到縣城,如果從政的話,基本上你就當到縣委書記,還要運氣非常的好;如果你分到各大部委,運氣不算太差的話也能混個處長,稍微好點就能幹個司長,不小心就當了部長。當然,我這裡有說笑的味道,但從概率上來講,大致如此。

企業設立時選擇和自己配套的區域。大公司基本上分佈在北京、上海、廣州和深圳,這四個地方恐怕佔了全國公司的80%,其他地方也有,但大都規模不大。二三線等地也有大公司,但日子整體上就不如上述四個地方的滋潤。

工廠選擇時也要考慮配套,所以長三角和珠三角的工廠就星羅棋佈。人才要發展也要考慮配套。你去比較適合自己的區域,就能夠得到好的配套,比如比較好的平臺、比較好的培訓、更寬廣的視野等等;否則缺了某個環節,比如得不到培訓、事業狹窄等等你就很難得到發展。

「職業選擇」地域(城市),職業初期儘可能到經濟發達的一線城市

.

單純的說要去大地方發展或應該固守一隅都是不對的。因為更換地域而獲得發展或發展受阻的例子都很常見,我只是告訴你這是個值得考慮的因素。在職業流動越來越普遍的今天,一生中在幾個城市工作也很正常。

我個人的建議是在職業發展的初期要儘可能在比較發達的地方工作,等你已經在職業發展上達到相當的程度再考慮生活上更能接受的城市;我也不建議職業發展過程中頻繁的更換城市,因為你在某個城市積累的資源隨著地域的變動而大大貶值,會無形中使你的很多成本上升。

「職業選擇」地域(城市),職業初期儘可能到經濟發達的一線城市

.

有的人認為大城市競爭過於激烈,生活成本太高而沒有勇氣去面對挑戰;其實完全沒有必要。因為從另一方面來說,大城市的機會更多,而且激烈的競爭更能夠激發個人潛能,更容易達到更高的職業高度。在二三線城市有個二三十萬的年薪就很難再有上升的空間,但在北京、上海這樣的薪水算不上什麼。

「職業選擇」地域(城市),職業初期儘可能到經濟發達的一線城市

.

大多數人畢業時理所當然的留在自己讀書的城市,或者回老家等等,其實有必要深思哪些地方更適合自己發展。即使在職業中期的朋友也可以考慮通過地域的轉換讓自己的職業生涯躍上一個新的平臺。

(點擊右上角“+關注”【51達職】,走出就業困惑,走上職業佳境,走入事業意境。你的關注就是小達的創作源動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