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0 讀《史記之管晏列傳第二》:管仲: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鮑叔牙!

讀《史記之管晏列傳第二》:管仲: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鮑叔牙!

01

今天談一談管仲和鮑叔牙的故事。

管仲,是齊國有名的宰相(當時應該不叫宰相)。

年輕的時候經常和鮑叔牙交往。鮑叔牙知道他很有才能。

管仲家庭貧窮,生活困難,常常多取鮑叔牙的財物,鮑叔牙卻一直很好地對待他,也從來沒有將這些事情聲張出去。

後來鮑叔牙侍奉齊國公子小白,管仲侍奉公子糾。等到小白即位為桓公,公子糾被殺,管仲就被囚禁了。鮑叔牙於是把管仲推薦給桓公。

管仲被錄用以後,在齊國掌理政事,齊桓公因此而稱霸,多次會合諸侯,匡正天下,這都是管仲的謀略。

管仲家裡貧窮,沒什麼背景,是怎麼做到一個國家最高級別的官員的呢?

讀《史記之管晏列傳第二》:管仲: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鮑叔牙!

02

管仲說:當初我窮困的時候,曾經同鮑叔牙一道做買賣,分財利往往自己多得,而鮑叔牙不將我看成貪心漢,他知道我貧窮。

朋友之間,做到這一點就很難。常常會看到朋友之間做生意,然後兄弟反目的。我想做生意的人應該多看看管鮑的故事。

他曾經替鮑叔牙謀事,結果事情給弄得更加困窘和無法收拾。鮑叔牙並不認為他愚笨無能,因為他知道時機有利和不利之分。

管仲曾經多次做官,多次被君主罷斥,鮑叔牙並不認為他沒有才能,他知道他沒遇上好時運。

管仲曾經多次帶兵打仗,多次戰敗逃跑,鮑叔牙並不認為他膽小懦弱,因為他知道他家中有老母親。

我是非常佩服鮑叔牙的廣闊心胸和知人之明。人其實很容易在高位的時候輕視比自己職位低的人,朋友也不例外。但是鮑叔牙,這個不止是智慧了,情商也是極高。

齊國公子糾與小白爭君位失敗,召忽自殺,而管仲被關在深牢中忍辱苟活,鮑叔牙並不認為他無恥,因為他知道他不會為失小節而恥,而以功名不顯揚於天下為恥。

鮑叔牙是理解管仲的,知道他的苦衷,知道他的志向和品格。

管仲感激鮑叔牙對他的知遇之恩,曾經感嘆地說: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鮑叔牙!

這可能是對友誼最好的描述了。

讀《史記之管晏列傳第二》:管仲: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鮑叔牙!

03

鮑叔牙把管仲推薦給齊桓公以後,甘心位居管仲之下。

他的子孫世世代代在齊國享受俸祿,有封地的十幾代,他們在齊國大多是有名的大夫。

天下人不稱讚管仲的賢能,而稱讚鮑叔善於識別人才。

朋友之間,共患難很容易,同富貴卻是很難。鮑叔牙的性情實在是太可貴,能看出來管仲的能力在自己之上,還勇於承認。更厲害的是他不僅不嫉妒朋友,還甘心位於朋友之下做事。

這一點真是讓那些心胸狹窄的人無地自容。一天到晚為了爭奪那一點點權力和財富,機關算盡,甚至不擇手段。

而鮑叔牙知人善用,推薦管仲給國君,支持他的工作。管仲也知恩圖報,扶持鮑叔牙家族繁榮。這是我聽到的最好的朋友之間的故事了。

讀《史記之管晏列傳第二》:管仲: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鮑叔牙!

04

管仲做了齊相掌管齊國的政事以後,憑藉小小的齊國瀕臨大海的地理條件流通貨物,積累財富,富國強兵,與普通人同好同惡,施行了一些有利於人民的政策。

所以在他所著的《管子》書中說道:“倉廩裡充滿了米穀,人民才能重視禮節;衣服食物豐足有餘了,人民才能知道榮辱;在上位的人遵行禮度,父母兄弟妻子的關係才能和睦團結;禮義廉恥若不能施行,國家就要滅亡。頒佈政令就好像流水的源頭,要能順乎民心。”

所以他的政令淺顯而易於推行。百姓所需要的,就因勢而給予;百姓所反對的,就廢置而不施行。

管仲掌理政事,善於轉禍為福,轉敗為功。十分注意事情的輕重緩急,謹慎地權衡利害得失。

齊桓公本來因為生蔡姬的氣,要南下襲擊蔡國,管仲卻勸桓公討伐楚國,斥責楚國不把包茅朝貢給周室。

齊桓公本來是面征討山戎,管仲因而勸燕國實行召公時的政治。

齊、魯兩國在柯地盟會的時候,桓公算背棄同曹沫所簽訂的歸還魯地的盟約,管仲卻堅持歸還,讓魯國信重齊國,天下諸侯也因此而歸附於齊國。所以《管子》說:“知道給予就是獲取,這是為政的法寶。”

管仲的財富和齊國的諸侯相當,有三歸臺和反坫(諸侯才可以擁有的祭祀臺),齊國人並不因此而認為他過分。管仲死後,齊國沿襲他的政治法度,常常強霸於諸侯之中。

管仲作為政府的最高行政長官,對下對人民可以有效地施行政策,對上可以建議國君做一些有利於國家發展的戰略,治理國家的能力非常強大。

他擁有很多的財富,但是齊國人並不認為這有什麼不妥。說明他真的是很得民心,這個是絕大多數的官員都做不到的事情啊。

管仲死了之後,影響力依然很大,後面的接任者居然還在沿襲他的政治法度。了不起啊。

一般最高行政長官的接任者,如果前任做得不好,那肯定是要改革的。如果前任做得很好,也會想方設法去作出新的功績。否則的話,世人就會認為這都是前任的功勞。很少人會沿襲前任做法繼續施政。但是管仲的繼任者們卻是那樣去做了。

不愧是一代名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