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5 曾經的“中國名片”,以後再也買不到這個牌子的家電了

1

破產賣身!英雄走上末路

剛剛,家電業一聲巨響,一個時代結束了!

曾經,力挫三星、西門子,甩開海爾、格力一條街的“冰箱之王”——新飛電器,突然轟然倒下!

2018年6月6日,某司法拍賣網站顯示重磅消息:新飛電器即將進行破產清算,資產將開始走司法拍賣程序。

曾经的“中国名片”,以后再也买不到这个牌子的家电了

拍賣平臺顯示:

新飛旗下三公司——新飛電器、新飛家電、新飛製冷器具三家公司的100%股權將於2018年6月28日10時-29日10時止在河南省新鄉市中級人民法院淘寶網司法拍賣網絡平臺上進行公開拍賣活動,起拍價為4.5億元。

此外,新飛名下的土地、房產等也將進行拍賣,起拍價為1.15億元,保證金2000萬。

曾经的“中国名片”,以后再也买不到这个牌子的家电了

誰能想到,曾經叱吒中國的“冰箱之王”已經淪落到破產清算的地步,廠區空無一人,車間、倉庫甚至被貼上了封條。

新飛這個曾經盛極一時,打敗三星、西門子,遠勝海爾、格力的中國第一家電品牌已經徹底倒塌,即將退出歷史舞臺,成為永遠的回憶。

英雄末路,成為一個時代的縮影!

2

輝煌十年歲月,名噪一時

1984年,河南新鄉一家小型兵工廠改造後,命名為新飛。成立之初,虧損嚴重,甚至連續三個月發不出工資。

當時,新飛員工懶散成風,甚至有員工得意的寫詩調侃:“進了新飛門,就是國企人;不管幹不幹,不少三頓飯。”

“新飛之父”劉炳銀接手後,為扭轉企業虧損局面,率先打破了計劃經濟體制下的“鐵工資、鐵交椅、鐵飯碗”僵化制度。

劉炳銀直接在新飛搞起了競爭上崗,幹部能上能下,一個副廠長因為幹得不好,直接免到廠區推板車。

1990年,劉炳銀更是兵出險招,當眾怒砸1400臺不合格冰箱(當時一臺冰箱的價格800多元,相當於一名職工兩年的收入),免掉了分管質量的副廠長,全廠停產一個月,全廠管理人員的工資下調30%,開展全員質量整頓。

曾经的“中国名片”,以后再也买不到这个牌子的家电了

新飛公司怒砸不合格冰箱現場

結果,一柄大錘把很多員工在國企的懶散作風砸醒了;這一錘,砸出了新飛冰箱一代冰箱之王的傳奇,砸醒了新飛人的質量意識!

劉炳銀怒砸冰箱的話題迅速傳遍大街小巷,成為無數人茶餘飯後的談資,新飛也由此被廣為所知,被貼上“高質量”的標籤,銷量迅猛飛漲。此後,兩年不到的時間,品質優良的新飛冰箱就成為國禮被國家領導人帶出國外,成為中國家電製造業的一張國際名片。

那時候,每個家庭都以買得起新飛冰箱為榮。甚至在有的農村,女方找對象的標準之一就是男方家裡有沒有新飛冰箱!

1996年時,新飛電器年生產100萬臺冰箱,利潤即高達3億元,壓根沒有海爾、美菱、三星、西門子什麼事兒!

曾经的“中国名片”,以后再也买不到这个牌子的家电了

新飛業績飛漲,員工有福同享。

1994年時,新飛工廠一個月工資高達1700元,而當時整個新鄉地區的平均工資才400元。逢年過節,新飛還會給員工發米、面、油,廠長劉炳銀甚至每逢開工日,都帶領高管站在門口夾道歡迎員工開工上班。

那個時候,在新飛工作是一種榮耀,找媳婦、相親穿著新飛制服比西裝革履都管用。員工是新飛真正的主人,很多人對新飛親愛如家。

2003年時,新飛曾發生一場火災,還未等消防車趕來,員工就衝進去撲滅了大火,廠房雖然被燻得一片漆黑,但僅僅十天之後,就被員工一點點自發清理得煥然一新。

然而,2007年新飛再一次發生火災,卻沒有一個員工衝進去滅火,甚至有人看著大火,憤怒的罵道:他媽的燒吧,燒光了才好呢!

短短四年,竟突然人心渙散,彷彿一切都變了。

3

工資十年不漲,新飛跌下神壇

劉炳銀苦心孤詣,帶著新飛人一路狂奔,然而,到最後,還是被自己人打敗了。

1994年,中國正興起一場招商引資的大潮,當地政府希望引進外資入股新飛,遭到了劉炳銀的激烈反對。

無奈,胳膊擰不過大腿,最終新飛還是賣了。

曾经的“中国名片”,以后再也买不到这个牌子的家电了

新飛電器、新加坡豐隆電器、新加坡豫新電器三方分別持股49%、45%和6%,由於豫新電器由豐隆電器掌控,相當於新飛電器的51%控股權已經被豐隆電器掌握。

1997年,劉炳銀看中空調市場,試圖進軍空調領域。當時,惠而浦正準備賣掉連續虧損的藍波空調,劉炳銀準備出手,卻遭到新加坡董事會的激烈反對,理由是:盲目介入,風險過大。

第二次,2000年初,劉炳銀再次試圖收購廣東三榮空調,交接時間都已經談好了,卻再次被董事會否決。

劉炳銀只能眼睜睜看著錯過最佳多元化時機。

更不幸的是:2001年9月15日,劉炳銀突然因胃癌在廣州病逝,新飛從此徹底失去了在董事會的話語權。至此,新飛的劉炳銀時代結束。

2005年9月,新鄉當地政府再次將新飛39%的股權出售給豐隆,至此,豐隆對新飛電器的持股比例一躍升至90%。

2006年,新加坡人張冬貴接管新飛電器,之後,更是連續空降400多名高管,幾乎將新飛所有中高層管理大換血。從此之後,新飛再也不是新飛人的新飛,新飛人只是個打工者。

此後,新飛迅速跌落神壇。

新飛的新管理層對中國市場並不瞭解,盲目進軍小家電,質量難以保證,市場負面消息不斷出現,甚至被電視臺和質監局多次曝光,使得新飛品牌形象大受損傷。

不僅沒在規模和產能上獲得突破,而且新產品、新技術把握上也很落後。新飛中高端品牌形象急速下滑,淪為鄉鎮市場的常客,並最終走向了滅亡。

曾经的“中国名片”,以后再也买不到这个牌子的家电了

2012年,新飛甚至出現員工大罷工,抗議“十年不漲工資”,人力資源經理上臺安撫,甚至被雞蛋哄了下來。

一位員工把新飛的沒落說得非常形象:

1994年旺季,工廠一個月給他開了1700元的工資,而當時的平均工資是四百元左右。當年新飛一發工資,員工就擔心下班被打劫。穿著新飛的制服去相親,遠比西裝革履要管用!

以前新飛人穿工服去買菜,菜市場的老闆開價總要高一點,知道新飛人有錢,而現在他們知道新飛人沒錢,直接報底價!

一代巨頭新飛電器,從名噪一時到病入膏肓,只用了短短几年時間。今天,淪落到破產清算的地步,實在令人唏噓!

4

新飛落幕,一個時代的唏噓

33年,它從一個鄉鎮小廠成長為家電巨頭,最後又走向破產,讓無數人扼腕嘆息!

新飛這個曾經盛極一時、打敗三星、西門子,遠勝海爾、格力,被譽為中國“冰箱之王”的家電品牌已轟然倒塌。

“新飛”的唏噓落幕,也在警示我們:

任何時候,自主經營權都是必不可少的,任憑資本綁架實業,外行亂入,胡亂操作,只會加速企業消亡。

曾经的“中国名片”,以后再也买不到这个牌子的家电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