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6 “瓦患子咯”,據說是玉溪人童年最熟悉的聲音……

“瓦患子咯”,據說是玉溪人童年最熟悉的聲音……

“瓦患子咯,瓦患子咯”,小時候一聽到這個聲音,立馬跟媽媽要了錢,拿好大碗衝出家門“我要2塊錢呢”。

賣患子呢孃孃接過大碗,快速的從保溫桶的瓦出患子,遞給我呢時候再撒上點蔥花,澆上幾勺湯,香氣直鑽鼻子,饞的我口水都流出來了。

玉溪人口中的患子,就是豬血。新鮮的豬血用水煮熟定型,再加上各種調料調和味道,這樣做出來的豬血,無半點腥氣,嫩的像豆腐一樣,入口即化。

一碗香氣飄飄的豬血,為一餐平淡的菜餚增色不少。我的小時候,不是特別喜歡吃豬肉的,但是有豬血,我可以多吃幾碗飯。聽起來似乎有些不可思議,但是一碗豬血在我記憶中確實有不可取代的地位。

“瓦患子咯”,據說是玉溪人童年最熟悉的聲音……

“瓦患子咯”,據說是玉溪人童年最熟悉的聲音……

一碗豬血,看似平淡無奇,但是要做好真的得下點功夫:

以前有哪家殺豬,我媽就會要一點豬血,回來做給我吃。新鮮豬血用盆子盛放,撒一點鹽水,就會很快凝固成“血豆腐”。燒水至沸騰,用刀把凝固的血豆腐劃成小塊,再放入水中煮熟,猛火快煮,時間不宜過長,否則煮老後,口感會變柴。煮的剛剛好的豬血,口感比豆腐還嫩滑。

“瓦患子咯”,據說是玉溪人童年最熟悉的聲音……

“瓦患子咯”,據說是玉溪人童年最熟悉的聲音……

豬血煮好,調料是關鍵。

每家都有不一樣的做法,我們家的配料裡必有:蒜、花椒、芫荽、辣子面、醬、幹辣子。

熱油、蒜、蔥、幹辣子入油鍋嗆香,再倒進醬一起炒香,後放入適量水,再把煮熟的豬血放入,起鍋,芫荽、蔥、辣子面放在表面,燒熱油,淋在芫荽等上面提味,這勺熱油彷彿賦予了這碗豬血靈魂。

“瓦患子咯”,據說是玉溪人童年最熟悉的聲音……

以前我爸在工地工作,我們家常常會出現一碗豬血,以前不知所以,後來得知,我媽聽鄰居說豬血有吸附灰塵垃圾的功效,於是常常做給我爸吃。一碗溫熱的豬血,一個尋常不過的故事,卻是帶著家庭的溫暖,讓這碗豬血充滿了愛的味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