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4 內蒙古通遼市科左中旗大力發展庭院經濟 拓寬農牧民增收致富路

科左中旗深入貫徹落實鄉村振興戰略,以發展庭院經濟作為脫貧致富的有力抓手,提高庭院經濟建設水平,逐步改善農牧民生產生活方式,拓寬農牧民增收致富渠道,打造美麗庭院、培育鄉風文明,助力新農村新牧區建設再上新水平。

內蒙古通遼市科左中旗大力發展庭院經濟 拓寬農牧民增收致富路

打造節支增收之園

按照“小規模、大群體、小產品、大產業”的工作思路,創新推行以“半畝園、半畝果、半畝田”庭院經濟發展模式,大力發展“高產、高效、高收入”庭院種植業、養殖業、加工業、農旅民宿。年內重點實施“3311”庭院建設工程,即按3個半發展模式,鞏固提升及新建庭院經濟建設戶3萬戶,年內新建100個庭院經濟示範村,扶持發展庭院經濟示範戶1萬戶。重點扶持發展腰林毛都和勝利鄉的小麥、蕎麥、油葵,門達鎮的大蒜、油葵,圖布信的穀子,敖包的乾菜,希伯花的紅幹椒,豐庫牧場的穀子、小麥以及其他高效經濟作物和雜糧雜豆。堅持“適地適樹”原則,扶持建檔立卡貧困戶規劃建設“小果園”,並發展複合型林果產業。特別是扶持所有建檔立卡貧困戶種植茄子、豆角等時令蔬菜,全力打造節支增收之園,使貧困戶戶均節支增收1000元以上。同時,探索實施“親子田園”認養農業體驗項目,開展各類活動,並注重培育特色品牌,成功註冊豐庫田園等商標,創“左中庭院”之名,打“綠色有機”之牌。

內蒙古通遼市科左中旗大力發展庭院經濟 拓寬農牧民增收致富路

▲豐庫牧場庭院小麥

內蒙古通遼市科左中旗大力發展庭院經濟 拓寬農牧民增收致富路

▲勝利鄉庭院小麥

內蒙古通遼市科左中旗大力發展庭院經濟 拓寬農牧民增收致富路

▲敖包蘇木庭院經濟

內蒙古通遼市科左中旗大力發展庭院經濟 拓寬農牧民增收致富路

▲門達鎮大蒜

內蒙古通遼市科左中旗大力發展庭院經濟 拓寬農牧民增收致富路

▲巴彥塔拉鎮庭院認養

打造鄉風文明之園

積極發掘庭院經濟潛力,將發展庭院經濟與脫貧攻堅相結合、與美麗鄉村建設相結合、與打造特色鄉鎮相結合、與實施鄉村文化及民生工程相結合,引導群眾樹立通過勤勞致富改善生活的信念,改變農牧民“不種園子不種菜”的落後習慣,引導所有建檔立卡貧困戶特別是示範村農牧戶提高庭院利用率,整村庭院種植同一種經濟作物,增強農牧民脫貧致富新動能。同時,鼓勵貧困戶通過參與環境衛生整治累計積分兌換領取“愛心超市”物品,並激發農牧民內生髮展動力,改善生產生活方式,樹立鄉村文明之新風尚,逐步提高鄉村治理能力。

內蒙古通遼市科左中旗大力發展庭院經濟 拓寬農牧民增收致富路

▲希伯花鎮精準扶貧戶庭院經濟

內蒙古通遼市科左中旗大力發展庭院經濟 拓寬農牧民增收致富路

▲巴彥塔拉鎮庭院經濟

內蒙古通遼市科左中旗大力發展庭院經濟 拓寬農牧民增收致富路

▲花胡碩蘇木庭院經濟

打造美麗多彩之園

鞏固庭院“十有、四區分離”建設及整治成果,改善人居環境,完善服務功能,提高輻射和帶動能力。結合“三個半”庭院經濟建設,在甬道兩側、房前屋後、院裡院外以及植樹槽栽植花卉,引導農牧民整治庭院內外環境衛生,優化美化村內環境,打造春、夏、秋有花、有果、有菜之美麗多彩庭院,營造更加舒適的生活環境,為建設綠色、生態、宜居的美麗鄉村注入動力,讓廣大農牧民在鄉村振興中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

內蒙古通遼市科左中旗大力發展庭院經濟 拓寬農牧民增收致富路

▲代力吉鎮庭院“十有、四區分離”建設

內蒙古通遼市科左中旗大力發展庭院經濟 拓寬農牧民增收致富路

▲舍伯吐鎮多彩之園

內蒙古通遼市科左中旗大力發展庭院經濟 拓寬農牧民增收致富路

▲敖包蘇木多彩之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