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4 做父母的最高境界,是學會放手

前段時間看到一個觀點——中國人的累,從中國式親子關係開始。受傳統觀念“養兒防老”、“光宗耀祖”等影響,大家在愛孩子的同時,將過多的壓力和期待放在孩子身上,讓“愛”成為甜蜜的負擔,甚至“製造”出很多現實問題。

曾經乖巧的掌上明珠變成了讓父母痛苦不已的“陌生人”,家長們不敢相信這個事實,不得不走上尋找解決辦法的道路。

在《順應心理,孩子更合作——和孩子一同幸福成長的心理魔法》這本書中,幾乎涵蓋了家庭教育中所有的問題,並給出了相應的解決方法和建議。一段段家長親述的案例背後,是無數個家庭的頓悟和改變。

這本書的作者是維尼老師,著名心理諮詢專家,家庭教育專家,常年從事心理諮詢及家庭教育諮詢工作。他將心理學流派中的認知療法、人本主義心理學和行為主義心理學等理論,應用到家庭教育之中,引導家長從旁觀者的角度審視並覺察自身的情緒和行為,從而改善親子關係。

書中倡導的“順應孩子心理”,也就是在家庭教育中,先調節好父母的情緒,再努力讀懂孩子的心理;先理順親子關係,再尋求改變;先改變家長的不合理認知,再慢慢影響孩子形成新的認知。教育不必只爭朝夕,可以慢慢來。

下面,我們一起跟著維尼老師的文字,去探尋孩子內心的奧秘,順應孩子的心理,從容地面對孩子正在發生或可能發生的心理問題。

做父母的最高境界,是學會放手

做父母的最高境界,是學會放手

讀懂孩子的心理,

先改變父母的不合理認知

很多家長面對孩子出現的逆反、撒謊、偷拿家裡錢等問題十分苦惱,認為孩子和自己過不去。實際上,是家長讀不懂孩子的心理,自己和自己過不去。

讀懂孩子的心理並不難,秘訣就在於“換位思考,推己及人”。

人都是喜歡被鼓勵,不喜歡被指責的,有了壓力都會產生情緒,從而引發敵意,甚至會有一些過激的反抗行為。

但有些家長會說,有時火氣來的太快,來不及換位思考就爆發出來了,這種情況怎麼辦呢?

這時就需要學習認知療法了。

認知療法的原理為,直接決定我們情緒和行為的不是事情本身,而是對事情的認知(看法)。所以,改變了對事情的認知(看法),就可能改變情緒和行為。

比如同樣面對孩子寫作業磨蹭的問題,有的家長認為孩子在搗亂、不懂事、貪玩,不但訓斥,甚至大打出手;但有的家長理解孩子磨蹭是有原因的,可能是因為沒有興趣、覺得困難等,有了這樣的認知,家長的情緒會平靜很多。

同樣一件事,不同的認知會有完全不同的情緒行為。所以在家庭教育中,認知療法的核心就是通過改變父母和孩子的不合理認知,從而去改變他們不合理的情緒和行為。

所以,針對自己的不良情緒和行為,家長需要每天反省,去理解孩子,改變自己的認知,合理的認知就逐漸成為新的習慣性思維。

認知如同一棵樹——認知樹,大家看到的只是裸露在泥土之上很少的枝葉,大部分根系深植在泥土之下。所以,改變認知,獲得心理成長是一個漸進的過程。

做父母的最高境界,是學會放手

做父母的最高境界,是學會放手

改變家庭教育理念,

與孩子做心靈交會的朋友

生活中,很多家長會遇到相似的情境:一切為了孩子好,卻讓孩子很受傷。自己的努力付出,不但沒有使親子關係變得親密,反而讓孩子離自己越來越遠。

這種情況和家庭秉持的教育理念息息相關。合理的教育理念,養育出平和快樂的孩子,不合理的教育理念,會造成孩子性格敏感、多疑、不自信。

為了孩子的未來,家長不得不走上心理成長的道路,通過改變養育中不合理的理念、認知,來改變不合理的行為,學習家庭教育的智慧。

簡單來說,就是不再試圖控制孩子的一切,用自己的標準要求他,而是把他當作一個人,來尊重他,理解並無條件的接納他的情緒和行為,激發他自我成長的力量。

理解和尊重孩子,並非完全“放養”不管,無所作為,而是在養育的過程運用中庸之道的理念——不偏不倚,恰如其分。

一開始要求可以低一些,等孩子適應了,再逐步提高要求。這樣的方式,既有利於孩子的成長進步,又會讓孩子感到寬鬆自在。

斯賓塞在《快樂教育》中提到:教育與自然萬物的生長規律是一致的,必須要能寧靜、和諧、漸漸地發展,要耐心地等待。相反,太過劇烈的變化和過於急切的要求,都不可能起到好的教育效果。

所以,家長要努力放下對孩子成績、習慣、性格等方面的過度執著,堅持教育的初心是為了讓孩子幸福,不去勉強,不過多施壓,在孩子需要的時候提供溫和的堅持和幫助,對努力的結果順其自然。

有了這樣的好心態,孩子才會迴歸到正常的生長狀態,勇敢試錯,坦然地面對成敗得失。

家庭教育不是簡單的事,它考量的是父母的智慧、心理,是一個自我修行的機會。

教育孩子更是要講究策略,不要以為孩子小,就直來直去,反而無意中傷害了孩子。

智慧的父母會細心觀察孩子的狀態,選擇適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式,有層次、有步驟地解決問題。

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是教育有效的前提。有了穩定和諧的家庭環境,再採取適當的教育方式,孩子的不良情緒和敵意會自動消失,逆反、愛哭鬧、不配合等問題也會迎刃而解。

理順了親子關係,孩子把家長當作“自己人”,願意接受家長的建議,這個時候再採取適當的方式改變,孩子會更加合作了。

做父母的最高境界,是學會放手

做父母的最高境界,是學會放手

面對孩子“不合理”要求,

適當滿足,適當拒絕。

孩子經常會提出各種各樣的要求,小時候要求買玩具、零食、甜食,看電視、玩遊戲,大了要求買名牌、看玄幻小說等等。

有些家長很糾結,過多滿足孩子的要求,會讓孩子養成鋪張浪費的不良習慣,但是不滿足又會引發孩子的哭鬧和抗議。即便和孩子有了約定,堅決執行也會引起衝突,不堅決執行孩子又得寸進尺,總之就是不知如何是好。

有一位媽媽對垃圾食品深惡痛絕,幾乎不給孩子買任何垃圾食品,孩子每次看到別人吃東西就站在那裡不走,甚至哭鬧。

有一次,孩子在馬路上撿了一個麻辣串的竹籤,起先這位媽媽沒太在意,等她再回頭看的時候,發現孩子居然用舌頭舔那個竹籤。

這位媽媽對垃圾食品警惕是有道理的,為了孩子的健康,不給孩子吃任何沒有營養或者傷害身體的食物。

但孩子對食物的渴求是天性,他們並不理解垃圾食品對身體的危害,反而感到壓抑和不解,所以有了舔竹籤的行為。

面對這種情況,作者建議家長們遵循以下三個原則,問題將迎刃而解:

原則1:適當滿足,適當拒絕。

要理解孩子要求的合理之處。家長們對孩子的不合理要求嚴詞拒絕,但話說回來,除了傷害自己、傷害他人、傷害環境的要求外,其他要求都有合理之處,只是過度與否的問題。

比如孩子想吃薯片、冰激凌、快餐等,可以適當給孩子買一些,品嚐一下滋味,孩子的慾望得到了滿足,需求就不會那麼強烈了。

原則2:先說好,再說不。

先順應孩子的要求,適度滿足,再和孩子約定,把要求限定在合理的範圍之內。

這位媽媽可以在孩子提出要求後先說“好”,孩子高興了,覺得和媽媽商量有用,也就不會哭鬧了;再說“不”,孩子內心得到滿足,投桃報李,比較願意接受“約束”。

和孩子做好約定,偶爾吃幾次垃圾食品,但不可過量,也就不會對孩子身體不會造成太大的傷害,孩子內心還獲得了滿足,親子關係也融洽了。

原則3:約定、規則的執行要有彈性。

和孩子有了約定之後,執行起來還需要靈活、變通、有彈性。偶爾放縱一下,也是人之常情。有時家長適當做出一點點讓步,孩子心理得到一定的平衡,還會變得通情達理。

王爾德說過:“使孩子品行好的最好方法,就是使他們愉快。”通俗來講,家長適當滿足了孩子的需求,親子關係融洽了,再建立規則解決問題,會使規則實施起來更加順暢,孩子也會更合作。

做父母的最高境界,是學會放手

做父母的最高境界,是學會放手

順應心理,陪孩子安然走過青春期

青春期的孩子讓家長比較頭疼,一方面,原本家庭教育存在各種問題,一直在壓抑孩子,只是孩子以前的反抗意識不強,很多問題被掩蓋了;另一方面,進入青春期後,孩子有了更多獨立、自主、自尊、自由的要求,不願意被家長限制和控制。

如果還按照壓抑的方式去教育,張嘴閉嘴用命令、禁止、要求的口氣說孩子,孩子不願意聽,也不會很好配合,甚至出現叛逆。

一位媽媽自述,自己的女兒當年以全區第一的優異成績從小學畢業。初一後成績出現波動,初二,很多問題接踵而至,青春期、早戀、學習成績直線下滑。

孩子在一度混亂中對學習失去信心,而她也沒能及時調整自己的教育方式,仍然強制管教,孩子看待她的眼神冷若冰霜……

後來她反省自身的問題,決定放慢腳步,平等對待孩子,與孩子真誠地溝通。給孩子寫了一些推心置腹的書信,還破天荒的向孩子承認自己的壞脾氣。

通過一段時間的調整,母女倆又有了眼神交流,可以輕鬆的談論學校的趣事了。

青春期溝通的秘訣,是先理解和肯定孩子的看法,再提出自己的建議。

理解和肯定孩子的看法,是在平等交談的基礎之上的。談話中,家長多傾聽、交流,少辯論、批判。

家長說話有個習慣,認為自己說的都對,恨不得孩子立刻領會自己談話的要點,立刻改正。原本是平等的溝通,最後變成一邊強勢輸出。

瞭解孩子的世界,學會傾聽是必修課。傾聽,不僅是聽聽而已,而是要讓孩子感到你認真、有共鳴,等溝通順暢了,親子關係變好,再以適當的方式去影響孩子,孩子就能聽進去了。

實際上,青春期的孩子很需要父母的建議和幫助,但有時覺得膽怯或者面子上過不去,不敢跟父母說實話,怕又引來長篇大論或者批判。

很多孩子在這個階段都很孤獨,問題在家庭中得不到解決,才會到外面尋找答案,陷入網癮,逃避壓力不承擔責任等。

所以,如果孩子有叛逆的跡象,理解叛逆背後的合理動因,例如成長的困惑、自由的渴求等等,家長可以適當妥協,少去幹涉孩子,等待孩子自己覺醒,這個過程可能比較漫長,需要家長有足夠的耐心和信心。

有時家長順應孩子心理,孩子反而會考慮如何走好自己的人生路。良好的親子關係,孩子能夠感受到父母的愛,才是唯一有用的。

做父母的最高境界,是學會放手

做父母的最高境界,是學會放手

父母無條件接納孩子的一切,

也要嘗試接納自己

人本主義相信孩子有自我成長的力量,提倡接納、共情。

“接納”兩個字,看上去簡單,做起來卻並不簡單。

一位父親這樣說,自己以前對7歲兒子不是打就是罵,小小年紀偷錢、說謊、逃學,什麼壞毛病都有。這位父親已經討厭兒子了。後來才反思,原來不是孩子的錯誤,是自己的教育方法不合理。

面對孩子出現的狀況,家長內心感到痛苦,不願意接納也是人之常情。但問題終歸要解決的,越逃避,孩子的問題越嚴重。

無條件的接納孩子,包括接納孩子的不合理習慣、接納孩子的性格特點、接納孩子的情緒和心理。

理解孩子不由自主的行為,本身並無惡意;理解孩子天資普通,做不到一點就通,需要家長幫助;理解孩子會莫名發火,情緒不穩定,誰都不是聖人,在所難免。

切不可有條件的接納孩子,合乎家長標準就接納,不合乎家長標準就不接納。這是一種有條件的愛,會讓孩子產生種種錯覺——認為自己不配得到愛,父母的愛是有條件的,他們會缺乏安全感,過於在意別人的看法,變得不自信。

對孩子無條件的愛,無條件的接納很重要。孩子可以坦然地做自己喜歡的事,不用討好任何人,沒有恐懼,自然就不會敏感多疑了。同時,他們也會學著接納別人。

與此同時,父母也要接納自己。有些父母對自己要求過於嚴苛,認為自己是孩子一切問題的根源,孩子稍有問題,就會引發家長自責、自省,把自己批判得遍體鱗傷。

其實這樣大可不必,父母只需要對孩子負有限的責任。誠然,孩子成長過程中,家庭環境的平穩寬鬆至關重要,但也與孩子所處的社會環境息息相關。家長要看到自己身上的問題,也要客觀的看待環境對孩子的影響。

做父母的最高境界,是學會放手

與孩子一同成長,應該是所有家庭共同的期待。

接納孩子,也要接納自己;不苛求孩子,也不苛求自己;知道有些問題是正常的,也要理解自己的某些表現也是正常的;知道孩子能力是有限的,也要知道自己有些錯誤也是能力有限所導致的。

傷害孩子後,內疚、自責、道歉是應該的,但也要接納自己,儘快放下包袱。心靜了,才有力量去改變自己,好好教育孩子。

奧修曾經說過:“除非你認識喜樂,否則你無法徹底認識自己,因為一個不喜樂的人總是不斷地逃避自己。”

在親子教育中,家長的一些執念會給自己和孩子造成一些困惑,甚至引發一系列的問題,讓快樂遠離,痛苦隨行。這就需要家長改變不合理的理念、認知,學習家庭教育的智慧。

順應孩子的心理,尊重孩子的成長規律,保持良好的親子關係,才是養育孩子最基本的前提。

而家庭教育的最高境界是善於利用孩子自身的能量,激發出孩子向善向上、自立自主、自我實現的潛能,幫助孩子走上自我發展的道路。

由此可見,家長和好的成長環境只是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不人為“破壞”孩子的本真、不壓制孩子試錯的勇氣、不以自己的認知高度限制孩子的發展,而是用雞蛋裡挑骨頭的精神去找到孩子的優點,反覆鼓勵孩子,讓孩子在成功的體驗中獲得自信,效果遠勝於懲罰。

管教的最終目的是為了放手。孩子唯有獲得健全的人格,穩定的情緒,積極的心態,才能在未來的生活道路上淡定從容。

布袋和尚有一首《插秧詩》: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是水中天,身心清淨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

願家長們在家庭教育中“進退自如”,找到適合孩子的方式方法,每天都生活在喜樂之中,從而遇見更好的自己。

以上就是我們今天慈懷讀書會每天一本書的全部內容,這是慈懷讀書會每天一本書的第二百三十六本書。

因書明理,以慈懷道,關注慈懷讀書會,每天讀完一本書,把自己活成你喜歡的樣子。

做父母的最高境界,是學會放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