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6 趙薇“沒有管理費”事件最新迴應,“公益零成本”爭議到底爭的是什麼?

題記:一邊是明星從事的公益,時常會宣稱自己的公益項目或機構“零成本”“沒有管理費”,所有善款全部用於項目本身;一邊是公益領域多年“苦口婆心”向公眾傳遞機構或項目籌集成本費用的重要性,但也時常不被理解。而趙薇近日“表述不夠準確”引發的明星公益與職業公益之間的紛爭,再次把“公益零成本”問題推向大眾面前。

6月29號,擁有8000多萬新浪微博粉絲的影視明星趙薇在其微博上聲稱,其與好搭檔陳礪志在2014年創立的“V愛白血病基金”(全稱“北京新陽光慈善基金會V愛·白血病專項基金”)是罕見的、甚至是唯一的一個沒有管理費的慈善基金。

6月30日,深圳市龍越慈善基金會創始人孫春龍在趙薇該微博原文下質疑:“沒有管理費?做公益還是有點常識。”隨後,陳礪志在微博上承認存在管理費,表示行政管理費用由兩位發起人單獨承擔。一刻鐘後,趙薇在微博上轉發並確認。

赵薇“没有管理费”事件最新回应,“公益零成本”争议到底争的是什么?
赵薇“没有管理费”事件最新回应,“公益零成本”争议到底争的是什么?

一時間,“趙薇”“管理費”“公益”等話題在網絡上引發熱議。

其實,熱衷於宣傳自己的公益項目或機構“零成本”(或“沒有管理費”)的,趙薇並不是第一個。

2010年8月,明星范冰冰啟動西藏阿里地區先天性心臟病兒童救治項目“愛裡的心”。在之後2015年、2016年等的報道中,范冰冰多次表明自己做的是“零成本的慈善”。經求證,該“零成本慈善”其實也是有成本的,只不過所有項目成本由用方承擔。

赵薇“没有管理费”事件最新回应,“公益零成本”争议到底争的是什么?

2012年12月,由明星成龍創立的成龍慈善基金會被捲入中國少年兒童慈善救助基金會的賬目糾紛之中,有網友質疑成龍慈善基金會違規接收了中國少年兒童慈善救助基金會1800萬元的資金,並猜測其很有可能是為了提取10%的管理費。對此,成龍表示:“我的慈善基金會不收取任何管理費用,所有管理成本都由我一個人承擔,我不知道世界上是不是還有這樣零成本的基金會。”時任成龍慈善基金會秘書長的黨群在接受採訪時也談道,在全國範圍內,“零成本,只有我們是這麼幹的”。

赵薇“没有管理费”事件最新回应,“公益零成本”争议到底争的是什么?

近些年,明星跨界做公益似乎成了一股新潮流。或者捐款捐物、為公益機構或公益活動代言、拍攝公益廣告,或者做志願者,跟隨公益團隊上山下鄉慰問困難群眾,或者親自發起公益項目或成立慈善基金會深入公益行業,明星們以各種形式參與內地公益事業,受到了社會各界的讚揚與肯定。但半路做公益的明星也常常遭遇尷尬和質疑,譬如此次趙薇的“沒有管理費”事件。

除了6月30號在微博上簡短質疑,7月6號,孫春龍還在微信公眾號上發表了《回覆趙薇及其粉絲,兼致范冰冰韓紅等明星的一封信》。在文章中,他詳細敘述了質疑“沒有管理費”事件的始末,並認為趙薇等明星“在開公益的倒車”。截至7月19號上午,該文章的閱讀量已達到55288,點贊量也達到1158。

赵薇“没有管理费”事件最新回应,“公益零成本”争议到底争的是什么?

為了解“沒有管理費”事件的核心爭議所在,《公益時報》獨家採訪了趙薇“V愛白血病基金”和范冰冰“愛裡的心”公益項目共同的發起人——北京麥特文化娛樂傳媒董事長陳礪志,以及本次事件中的質疑方——深圳市龍越慈善基金會創始人孫春龍。

陳礪志:表述確實不嚴謹,但模式是創新嘗試

作為娛樂圈知名的“明星公益推手”,陳礪志促成了多位明星參與公益。除了2010年與范冰冰一同發起“愛裡的心”、2014年與趙薇一同發起“V愛白血病基金”,去年,他還分別與王源一同發起源公益專項基金、與王俊凱一同發起煥藍夢想基金,均掛靠在北京新陽光慈善基金會名下。

當初是因為什麼契機想到從“零成本”角度切入明星公益領域呢?

陳礪志表示:“我有很多明星朋友,他們都想做公益……我自己在搜狐工作的時候,全程支持了兩個項目:壹基金,嫣然基金。在合作中積累了一些經驗,也收穫了一些教訓。後來我就想,明星有良好的社會資源、有資金,我有經驗、有團隊,也有一定的經濟承受力,我應該跟他們來合作,創造一個新的‘企業公益+明星公益’的運營模式。這個模式的核心就是:企業成立公益部門,來承擔公益項目的運營(包括成本);明星負責資金的募集,項目的社會號召力。”

“目前來看,這個模式是成立的,麥特公益四個員工,我們員工的一切待遇都是企業標準,差旅也是企業標準,如果按照公益機構的標準,我是招不到這麼好的團隊的,四個人管理四個固定基金,同時還要協助我作為理事的三個基金工作,另外還有臨時突發的個體項目;我們會省一切需要節約的錢,也會花所有應該花的費用,不受公益機構規則的約束。”他說道。

談到“公益零成本”爭議,陳礪志表示:“我是從2010年開始關注到公益界對於‘公益零成本’的反彈和爭議的……關於零成本的問題,我在微博已經很明確表態,這個表述不嚴謹。”

提及此次爭議中孫春龍的回應,陳礪志直言“遺憾”,他覺得孫春龍的回應“特別輕易就否定了別人的創新嘗試,因為他關注的是一句話的表達嚴謹問題,根本沒有去了解‘V愛’到底是如何運作的,到底有沒有值得推廣的經驗和教訓。”

他說:“我們到底應該關注什麼?公益同樣也要講創新……所有有愛心的企業都可以推行這樣的模式:企業承擔公益項目的運營管理成本,公募資金全部用於項目支出,這種模式是非常有價值的。”

問及明星宣揚“零管理費”是否會誤導公眾,從而給公益領域內大量公益組織造成輿論壓力,陳礪志認為“這是一個很可笑的思維方式”。

“首先,大家竟然會這麼關注一個說法,而不是更關注一種新的做法。我們應該討論的是,這種做法有沒有錯,而不是這個說法有沒有問題。我們必須在更正後的說法下來探討這個問題:‘V愛基金’收到的所有捐款不產生管理費和行政費用,兩位創始人另行捐出所有的管理和行政費用。我們需要討論的是這樣的做法對不對。我不認為這樣的做法有任何問題……‘V愛基金’只是說自己是這樣的模式,從來沒有質疑過別人的模式,也沒有要求過別人也要採納這種模式,甚至我們都很明確地表達了這不是一個值得推廣的模式。何來對他人造成壓力之說?”

關於此次事件中飽受爭議的“零成本”“沒有管理費”,陳礪志強調,未來他們依然會堅持這個做法,但同時“我也會提醒創始人合作伙伴未來在措辭上嚴謹”。

孫春龍:不應該去傳播一個錯誤的模式,並把它視為標榜和創新

“我質疑她的不是她表述不正確的問題,而是她不應該作為一個公眾人物,把‘沒有管理費’作為她的一個標榜。她是一個公眾人物,她不應該這麼去說。她這麼一說會給其他公益機構造成很大的壓力。別人說,哎,為什麼趙薇都沒有管理費,你為什麼要收管理費。”談及此次“沒有管理費”事件,職業公益人孫春龍憤懣不已。

“因為你是一個公眾人物,如果說是平時的一個什麼機構——因為說過“零管理費”的也很多——我從來沒質疑過他們,那是他們的自由。但你是一個公眾人物的時候,你就有一個引領的作用了,大家會覺得你說了的是正確的。”

談到6月30號緣何會在微博上留言質疑趙薇“沒有管理費”的言論,孫春龍表示自己並不是針對趙薇本人,“趙薇……是我很喜歡的一個明星。我說的是整個公益行業中明星做公益的這個事。我曾經寫過一篇文章《對明星做公益的一點忠告》……每一個明星做公益基本上90%的就是這樣,所以我針對這個行業來說。”

孫春龍覺得,“明星做公益的初心已經不在了……他們把公益作為了打造自己‘人設’的一個東西……而忘記了為什麼要做公益。”

他認為,目前明星做公益有兩個急需解決的誤區。

“第一個就是關於管理費的問題,他們不應該去傳播一個錯誤的模式,而且把這個錯誤的模式作為一種標榜、作為一種創新……第二個,他們應該真正地瞭解在整個公益鏈條中的一個合作,他們應該明白他們處於一個公益鏈條中的什麼位置,他們應該怎麼在這個公益過程中發揮他們更大的價值。所以他/她作為一個真正的明星來說,他/她最大的價值其實就是傳播和籌款。”

談到這裡,孫春龍很是無奈,他說:“但是現在99%的公益明星去做什麼呢,就去做了執行環節。執行環節不是他們應該去做的,是那些NGO應該去做的……他們(明星)做這些事情成本高、效率低。”

孫春龍列舉了范冰冰2010年即啟動的公益項目“愛裡的心”。“全是他們團隊自己到那邊去執行,可想而知她的成本有多大……當然這些都是她自己來承擔了,但是你想,她的成本會多大。”“其實完全可以把它做成一個節省成本又高效的一種方式。打個比方,她現在項目支出有1000萬,她這8年來,我覺得她的成本不會低於300萬的。你為什麼不把這些錢節省出來,然後去幫助更多的人。”“范冰冰做這個事,1000多萬,對一個明星來說,做了8年時間,你覺得那是一個很大的數額嗎?我覺得太少了,別說一個明星,連一個普通的NGO都不如。出發點完全就是為了怎麼給這個明星做一個形象設計,成了一個這東西,他怎麼能把(公益)事情能搞成。”

除了成本高、效率低以外,傳播“公益零成本”對公益行業來說有什麼影響呢?

孫春龍表示:“整個的公益行業,更多的、90%的主力是基金會……但是明星影響力很大,一個明星可能抵了100個基金會的影響力。你自己宣揚這個東西,會給基金會造成一個很大的影響。比如說我們現在,你看現在都有人質疑我們,說為什麼你們的秘書長還拿那麼高的工資?”

公益行業從業人員如果工資太高的話,公眾會不會對其管理成本更加質疑?對此,孫春龍說道:“肯定會質疑。所以說要改變大家的這種(看法),讓大家覺得這個東西是合理的……你再退一萬步講,你給他低薪,也會有人來做,(但)最終產生的成本會更大。薪酬低,找的人能力就低。能力低,你這個事情你就做不動。”此外,孫春龍還表示,要打消公眾的質疑,公益行業內部也需要自己來改變和反思,即要去道德化。“這其實是兩方面的,一個是公益行業的從業人員需要放下這個道德光環;第二個,公眾應該給這個行業更多的一些寬容、理解和支持,他們應該回歸到這個市場規律本身。”

針對陳礪志提到的創新嘗試,孫春龍認為:“它根本不是創新……他如果把這個模式還認為是一種創新的話,我覺得他根本就沒有認識到自己的錯誤。”

赵薇“没有管理费”事件最新回应,“公益零成本”争议到底争的是什么?

採訪實錄

1

受訪者:陳礪志

多個明星公益項目發起人、北京麥特文化娛樂傳媒董事長

《公益時報》:你怎麼看待孫春龍的回應?

陳礪志:

總體而言,我對他的回應該用兩個字形容:遺憾。

我從回應中看到了傲慢。是一種以正派自居的傲慢,以很不屑的態度和言論對他眼中“邪派”進行教育。我還看到了不慈悲,所有做公益的人,應該都有一顆善意,善良的心。但從孫先生的回應中,我看不到善意。

《公益時報》:孫春龍在微信公眾號上發文稱,明星個人承擔公益項目的管理費用,是其個人的選擇,不值得稱道。對於明星來說,維護公益行業的健康發展,比承擔那點微不足道的管理費用,更有價值。他認為類似於趙薇的這種“沒有管理費”的言論是在“開公益的倒車”。對此,你怎麼看?你認為,明星之於公益,最主要的作用或者意義是什麼?

陳礪志:我原本對於這次論戰沒有再次回覆的興趣,因為孫先生的長篇回應,不僅是傲慢,還特別輕易就否定了別人的創新嘗試,因為他關注的是一句話的表達嚴謹問題,根本沒有去了解“V愛”到底是如何運作的,到底有沒有值得推廣的經驗和教訓。

其實我個人一直困惑的是,沒有人研究我們的做法,只關注我們的說法,也不關注我們對說法的修正。我們到底應該關注什麼?公益同樣也要講創新,我認為如果所有有愛心的企業都可以推行這樣的模式:企業承擔公益項目的運營管理成本,公募資金全部用於項目支出,這種模式是非常有價值的。為什麼你們作為公益領域的重要媒體,也會熱衷於關注話題?而不是關注創新的模式呢?

明星對於公益的作用和意義,絕不是孫先生一句話就能否定的,就拿“V愛”來說,資助110例白血病人手術,目前存活105例,這就是105個生命,也拯救了105個家庭,你能說這些沒有意義?“V愛基金”四年來,獲得110萬人參與捐贈,有人每個月固定捐10元,捐了四年,這麼多人瞭解和參與公益,你能說沒有意義?

《公益時報》:你在微博上回復孫春龍的時候提到,“沒有管理費”這樣的說法是覺得“這是面對容易被質疑的公益領域,不得不採取簡化但有效的安全模式。”關於這一點,可能有人會問,明星在用“零管理費”規避公眾質疑的時候,有沒有想過這可能會誤導大眾,從而給公益領域內大量的草根公益組織造成輿論壓力,使他們的生存環境進一步惡化呢?

陳礪志:我覺得這是一個很可笑的思維方式。

首先,大家竟然會這麼關注一個說法,而不是更關注一種新的做法。我們應該討論的是,這種做法有沒有錯,而不是這個說法有沒有問題。

我們必須在更正後的說法下來探討這個問題:“V愛基金”收到的所有捐款不產生管理費和行政費用,兩位創始人另行捐出所有的管理和行政費用。

我們需要討論的是這樣的做法對不對。我不認為這樣的做法有任何問題。

公益基金的運營方式可以有多種形式,任何一種形式只要合法、合規、公開、透明,我認為都沒有問題。中國地大、人口多,需要資助的對象和地域千差萬別,我們沒有必要也沒有可能只採用一種模式一種形態的公益方式。

我覺得最經不起推敲的說法就是:零管理費、零行政費用,會給別的草根公益組織帶來壓力。“V愛基金”只是說自己是這樣的模式,從來沒有質疑過別人的模式,也沒有要求過別人也要採納這種模式,甚至我們都很明確地表達了這不是一個值得推廣的模式。何來對他人造成壓力之說?

《公益時報》: 2010年,你和范冰冰一同發起西藏阿里地區先天性心臟病兒童救治項目“愛裡的心”,在其後多年的宣傳報道中,范冰冰多次提到該項目是“零成本的慈善”。“零成本”這個話題在之後也引起過爭議,比如2015年北京師範大學中國公益研究院研究部副主任程芬在《中國青年報》上提出“公益零成本”是個偽命題。作為“愛裡的心”項目的共同發起人,關於“零成本”的爭議,你之前瞭解嗎?“愛裡的心”公益項目的成本具體是由誰承擔的呢?范冰冰之後對“零成本”的說法有主動更正過嗎?

陳礪志:我是從2010年開始關注到公益界對於“公益零成本”的反彈和爭議的,包括這一次,實際上出現得比較大的爭議一共兩次。

關於零成本的問題,我在微博已經很明確表態,這個表述不嚴謹。

“愛裡的心”項目也沒有管理費的提取,所有項目成本由用方承擔,范冰冰工作室團隊承擔自己的成本,上海遠大心胸醫院承擔自己專家組的成本,麥特公益承擔包括自己團隊、北京醫療專家組、項目日常管理運營以及其他成本。

《公益時報》:作為娛樂圈內知名的“明星公益推手”,你促成了多位明星參與公益事業。你的百度百科中寫道,你的個人影響是“獨創公益項目運營零成本的機構項目運作模式”。這個有關你個人影響力的說法是你自己總結出來的嗎?你認可嗎?

陳礪志:這個不是總結,是我們一直堅持這樣做的。不從基金裡面去支出管理費和運營費用,所有運營費用單獨支出,且不作為捐款。

《公益時報》:你是因為什麼契機,想到從“零成本”角度切入明星公益領域的呢?你從媒體人轉型後,最早是從事影視營銷,“獨創公益項目運營零成本的機構項目運作模式”這點,是出於營銷效果的考慮呢,還是出於促進公益的考慮呢?

陳礪志:我有很多明星朋友,他們都想做公益,但第一不知道做什麼,第二不知道怎麼做,第三擔心社會輿論壓力,被罵作秀,做得不好被質疑出點差錯就是死罪。

我自己在搜狐工作的時候,全程支持了兩個項目:壹基金、嫣然基金。在合作中積累了一些經驗,也收穫了一些教訓。

後來我就想,明星有良好的社會資源、有資金,我有經驗、有團隊,也有一定的經濟承受力,我應該跟他們來合作,創造一個新的“企業公益+明星公益”的運營模式。這個模式的核心就是:企業成立公益部門,來承擔公益項目的運營(包括成本);明星負責資金的募集,項目的社會號召力。

目前來看,這個模式是成立的,麥特公益四個員工,我們員工的一切待遇都是企業標準,差旅也是企業標準,如果按照公益機構的標準,我是招不到這麼好的團隊的,四個人管理四個固定基金,同時還要協助我作為理事的三個基金工作,另外還有臨時突發的個體項目;我們會省一切需要節約的錢,也會花所有應該花的費用,不受公益機構規則的約束。

我沒有什麼營銷效果的需求,大家可以看看愛裡的心十年了,我們做什麼營銷?“”V愛”四年了,我們做過什麼營銷?包括今年成立的源基金、煥藍基金,都是官方微博公佈賬目、公佈項目進展,我們沒開過發佈會、沒做過採訪、沒發過通稿。這幾年陸續有媒體因為對項目的興趣,跟我們去西藏,也不是衝著明星去的(明星不去媒體也去了)。

《公益時報》:關於公益界反對“零成本”和“沒有行政管理費”之說,你怎麼看呢?此番事件之後,未來,你還會堅持“零成本”“沒有管理費”這樣的說法嗎?

陳礪志:首先,請釐清一個概念:我們堅持基金項目裡面不產生運營成本,不收取管理費這個做法。未來,依然會堅持這個做法。

我也會提醒創始人合作伙伴未來在措辭上嚴謹。

我對於公益界始終糾纏於說法而不關注和討論做法的反應,是有困惑的。還有一點很重要,如果你是公益機構的人,你只要做到合法、合規、公開、透明,你不應該為自己產生了管理費和運營成本感到壓力,大家都站在陽光之下,何必有心理陰影?經得起質疑,才更有生命力,也才能讓這個行業健康發展。

《公益時報》:此次“沒有管理費”事件一定程度上也反應了明星在從事公益活動時的一些無奈。除了容易被質疑套取管理費用,你覺得明星做公益還有哪些困難呢?

陳礪志:明星做公益會去套取管理費嗎?這本身就是一個挺沒有常識的質疑。管理費有多少錢?唱首歌演個戲難道不比套取一點管理費多?但是社會對於明星做公益的容錯度是很低的,罵作秀的,罵捐得少的,罵排場大的,包括之前楊冪,做了那麼多公益,捐了那麼多錢,僅僅因為碰到一個騙子,就被集體罵詐捐,這讓做公益的人很寒心。那是不是就應該不做或者少做?

包括這一次孫先生,詳細梳理了多個案例,都是在質疑和教訓我們啊。為什麼不看看這些項目實際產生的價值和社會意義呢?

《公益時報》:公益領域內涉及錢的問題一向都比較敏感,無論是對公眾來說,還是對明星公益者或者職業公益者來說,都是如此。對此,你認為有什麼辦法可以去解決這個問題嗎?

陳礪志:我不認為有什麼好辦法可以解決。但是有一點是肯定的:我們基於善良的動機出發,按照行善的目標去行動,追求善的結果和效果,就對了。

還有,希望每一個人對明星公益的質疑,都是基於善的動機,而不是其他。

2

受訪者:孫春龍

深圳市龍越慈善基金會創始人

《公益時報》:有人覺得明星提出的“沒有管理費”的說法是可以成立的,認為它可以指基金髮起者和基金會協商決定,該基金掛靠在基金會的時候,基金會不對該基金收取管理費用。對此,你認可嗎?你當時質疑趙薇的時候有沒有想到過這一點呢?

孫春龍:肯定想過,這是最基本的一個。其實我質疑的並不是說有她沒有管理費的問題。(我質疑的是)一個是你沒有管理費這種說法是不成立的,只是管理費由她個人承擔了而已,這是一個。當然她這個東西,我覺得這沒什麼爭議,只是她沒有說明白而已。(我)最大的質疑是,她不應該去宣揚這麼一個東西,不應該去宣揚給別人說:“你看,我沒有管理費。”她可以說這個管理費我承擔了,所有的捐款都用於項目。我覺得她不應該這麼去宣傳,倒不是說有沒有管理費的問題。

《公益時報》:陳礪志認為你關注的是一句話的表述嚴謹問題,而沒有關注他們真正在做什麼。

孫春龍:我知道她表述的不正確。我質疑她的不是她表述不正確的問題,而是她不應該作為一個公眾人物,把“沒有管理費”作為她的一個標榜。她是一個公眾人物,她不應該這麼去說。她這麼一說會給其他公益機構造成很大的壓力。別人說,哎,為什麼趙薇都沒有管理費,你為什麼要收管理費。把不收管理費成為行業的一個規矩了,那怎麼能行呢?

《公益時報》:陳礪志認為“零管理費,零行政費用,會給別的草根公益組織帶來壓力。”的說法經不起推敲,他認為“V愛基金”只是說自己是這樣的模式,從來沒有質疑過別人的模式,也沒有要求過別人也要採納這種模式,甚至他們都很明確地表達了這不是一個值得推廣的模式。何來對他人造成壓力之說?

孫春龍:既然你覺得它是不值得推廣的,你就不應該宣揚它。因為你是一個公眾人物,如果說是平時的一個什麼機構——因為說過“零管理費”的也很多——我從來沒質疑過他們,那是他們的自由。但你是一個公眾人物的時候,你就有一個引領的作用了,大家會覺得你說了的是正確的,是對的。你不能把這種錯誤的這種方式去傳遞開,我質疑的是這個東西。他自己都認識到他這個做法是不正確的,那你為什麼還拿出來說呢?而且你是一個公眾人物,你不能這麼來說的。

《公益時報》:他認為像“V愛白血病基金”這種是一種模式的創新,創造的是一個“企業公益+明星公益”的一種模式。

孫春龍:它根本不是創新,他如果現在還把它做成一個模式的創新,我覺得他太low了。把一個很落後的東西作為一種創新,那我真是覺得需要我好好給他教育一下。

《公益時報》:他覺得更應該看看他們這些項目的實際價值和社會意義。

孫春龍:我對他項目的價值沒有半點否認,我對他的這個價值沒有產生任何質疑,包括他們籌款的時候,我也幫他們轉發過。我只是談一點,她作為一個明星不應該去傳遞一個錯誤的一種模式。第二個,他如果把這個模式還認為是一種創新的話,我覺得他根本就沒有認識到自己的錯誤。

《公益時報》:《回覆趙薇及其粉絲,兼致范冰冰韓紅等明星的一封信》微信公眾號文章7月19號上午的時候閱讀量已經5萬多了,你在裡面探討了很多公益的內容。

孫春龍:對,後來好多公益的經紀人都跟我聯繫了,覺得這個東西說得非常正確。我不是針對趙薇,這個事情不是針對趙薇,我覺得趙薇也真的是不錯,而且是我很喜歡的一個明星。我說的是整個公益行業中明星做公益的這個事。我曾經寫過一篇文章《對明星做公益的一點忠告》,不僅趙薇是這樣,范冰冰、韓紅,這些裡面還有很多全都是這樣。每一個明星做公益基本上90%的就是這樣,所以我針對這個行業來說。無非是趙薇突然跳出來了,我就把她作為一個靶子了。

《公益時報》:你覺得明星做公益的話,總體還處於一個怎樣的水平?

孫春龍:處於一個,我覺得,就是很無知吧。明星做公益的一個初心已經不在了,就是他們做公益把公益作為了打造自己人設的一個東西了、打造自己形象的一個東西了,而忘記了為什麼要做公益。如果真的是想做一個很好的公益的話,他/她真的應該虛心去學習,因為公益它本身是一個很專業的東西,它不是說誰想做就做,而你真的應該去虛心學習、瞭解這個最基本的常識之後,然後你再去把它做好,而且要做的話,你可以不學習,但是你一定要請一個專業的人士來幫你做。

《公益時報》:你覺得明星做公益對整個公益行業來說,最大的意義是哪一點?

孫春龍:其實明星做公益有兩個目前急需解決的誤區。第一個就是關於管理費的問題,他們不應該去傳播一個錯誤的模式,而且把這個錯誤的模式作為一種標榜、作為一種創新,那我覺得真是太無知了。第二個,他們應該真正地瞭解在整個公益鏈條中的一個合作,他們應該明白他們處於一個公益鏈條中的什麼位置,他們應該怎麼在這個公益過程中發揮他們更大的價值。所以他/她作為一個真正的明星來說,他/她最大的價值其實就是傳播和籌款。傳播和籌款是他/她最大的價值,他/她的影響力在,他/她通過他的影響力可以把這個事情告訴更多的人,讓更多的人參與。第二個,他/她有資源,然後他/她可以去做籌款。這是他們應該去做的。但是現在99%的公益明星去做什麼呢,就去做了執行環節。執行環節不是他們應該去做的,是那些NGO應該去做的。NGO在下面有很多志願者,他們應該去做的。他們(明星)不應該去做這些事情,他們做這些事情成本高、效率低。所以說這就是整個公益基本的一個生態的問題。所以現在99%的(明星)自己都去做公益了,你看我做了,幫了一個兒童,我發個朋友圈,你看我多好。那根本不是他應該去做的。所以你看我在文章中質疑范冰冰,她在藏區去關注那些簡單心臟病的兒童,全是她們團隊自己到那邊去執行,可想而知她的成本有多大……當然這些都是她所謂的零成本了,都是她自己來承擔了,但是你想,她的成本會多大。她這幾年我看到她做這個事情支出1000多萬,但是我估計她的成本會在300萬以上的。她根本沒必要,甚至她連藏區都不用去。在做這個事情的機構有很多,有很多NGO在做,她只要把錢籌好,給別人去做就ok了……其實完全可以把它做成一個節省成本又高效的一種方式。打個比方,她現在項目支出有1000萬,她這8年來,我覺得她的成本不會低於300萬的。你有那些錢,你為什麼不把這些錢節省出來,然後去幫助更多的人。我覺得如果不是長期做公益,或是對這個東西不瞭解,給他說,說不明白。而且你再想想,范冰冰做這個事,1000多萬,對一個明星來說,做了8年時間,你覺得那是一個很大的數額嗎?我覺得太少了,別說一個明星,連一個普通的NGO都不如。出發點完全就是為了怎麼給這個明星做一個形象設計,成了一個這東西,他怎麼能把(公益)事情能搞成。我覺得是什麼呢?核心的一句話,真的不是說他感覺到我高高在上、在教育他,我真的是想教育他,我真的是想給這些明星上一課,教教真正應該怎麼做公益。我希望他們內心裡面能清零,能虛心地去學習。

《公益時報》:你覺得明星宣傳零成本對公益來說,除了效率比較低以外,還有別的影響嗎?

孫春龍:零成本的這種宣傳,它的影響是非常大的。因為整個的公益行業,不是說他們幾個明星來做,更多的、90%的主力是基金會。90%的主力是基金會。但是你是明星,你影響力很大,一個明星可能抵了100個基金會的影響力。你自己宣揚這個東西,會給基金會造成一個很大的影響。比如說我們現在,你看現在都有人質疑我們,說為什麼你們的秘書長還拿那麼高的工資?所以他們給公益機構造成很大的一個影響。

《公益時報》:你在文章中提到了你當時創辦基金會的時候挺困難的。

孫春龍:是,所以說你沒有真正地走過這個難的,根本就不理解這個事情。公益行業為什麼發展這麼慢,你知道嗎?就是因為請不到人才,缺少人才,缺人。缺人的關鍵是什麼?就是給不到錢。說的很實際一點,你給到什麼價位就能請到什麼樣的人。這就是為什麼中國公益為什麼發展這麼慢的一個很核心的原因。所以說如果他/她還在傳遞這種觀點,你想給大家造成多大的一個阻礙。

《公益時報》:一個專職從事公益的人,如果工資比較低,養家餬口困難,他們一般會兼職做一些別的工作嗎,還是會怎樣做?

孫春龍:不會,最核心的不會。所以說,就是這些做的是什麼呢?我可以這麼說,這個行業的水平都很low,就是真正有能力的人就不願意來。

《公益時報》:除了低工資導致人員水平低之外,還有別的影響嗎?

孫春龍:這就是最核心的影響。這個影響是根本性的一個影響。所以說這是目前公益行業最需要去改變的和解決的一個問題。就是首先,我希望的是什麼呢?中國的公益行業能不能出現一些百萬年薪的一些秘書長?

《公益時報》:公益行業的從業人員如果工資太高的話,公眾會不會對(公益的)管理成本更加質疑?

孫春龍:肯定會質疑。所以說要改變大家的這種(看法),讓大家覺得這個東西是合理的,不能質疑,讓更多的公眾知道這個東西,他拿一個符合他的市場價位的一個薪酬是合理的。因為你再退一萬步講,你給他低薪,也會有人來做,(但)最終產生的成本會更大。薪酬低,找的人能力就低。能力低,你這個事情你就做不動。這太簡單的道理。你能力低,你這個事兒就效果很差。

《公益時報》:你覺得改變公眾對這種管理成本的質疑,除了像一些理念上的宣傳,還有別的措施嗎?

孫春龍:我覺得還有一個,公益行業內部也需要自己來改變和反思,就是要去道德化。公益行業內部別覺得自己做公益好像我就站在道德高地上。所有人其實無非就是名和利的問題。當你有了名了之後,你的利就不能給你了;當你有了利之後——有了符合市場價值的利之後,你就不能站在一個道德高地上了,(如果)你還覺得我在做奉獻、我在學雷鋒、我在做好事,那些肯定是不行的。這其實是兩方面的,一個是公益行業的從業人員需要放下這個道德光環;第二個,公眾應該給這個行業更多的一些寬容、理解和支持,他們應該回歸到這個市場規律本身。

- END -

作者 | 張龍蛟

赵薇“没有管理费”事件最新回应,“公益零成本”争议到底争的是什么?

-點擊下面的關鍵字,直接閱讀文章 -

赵薇“没有管理费”事件最新回应,“公益零成本”争议到底争的是什么?

公益時報

政策解讀/公益活動/熱點事件/社會創新

想留言嗎?果斷在留言區發言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