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8 電影《狄仁傑之四大天王》裡最令人尷尬的就是臺詞?

狄仁傑可以說是影視劇中的一個大IP,《狄仁傑之四大天王》保留了第二部《神都龍王》的演員班底。講的是封魔族利用幻術向唐朝復仇的故事。因為幻術,幻境就成了一大亮點。影片的3D特效看著很爽,看大殿中那條龍在飛舞還是蠻過癮的。這部的感情戲主要落在沙陀和馬思純身上,從水月偷看沙陀洗澡,到沙陀救起受傷的水月,我覺得給的戲份略多了點,演的也有點僵硬。

電影《狄仁傑之四大天王》裡最令人尷尬的就是臺詞?

徐克這部特效沒問題,問題是展示的時間,而且不能只特效一方面努力。剪輯可以再求新意。劇情如果全按照前半段那個感覺也沒問題,陳國富古白話用的不錯,前邊懸念設置的也不錯,只是後邊實在捉急。內涵不懂佛法不敢妄言,於我而言和尚的出世入世,尉遲的掙扎,封魔族的放下執念都講的不錯。

電影《狄仁傑之四大天王》裡最令人尷尬的就是臺詞?

至於人物和劇情,老毛病就是老毛病,幾乎一塌糊塗,畫蛇添足的地方很多,武則天這次更是隻要一出現,臺詞就低幼,表現就弱智,雖然後頭用被方術所惑做原因來解釋,但根本就是一塌糊塗啊。整個懸疑戲懸疑部分也大大不夠,預告片中的臺詞噱頭都是故作嚴重。人物方面,沙陀和水月是完整達到了冒險小隊裡的角色分量和特性,阮經天意外的挺適合光頭和說教的角色,反派角色操著剛編好的外語,大段大段的顯擺和拖時間,實在是不堪入目。

電影《狄仁傑之四大天王》裡最令人尷尬的就是臺詞?

阮經天客串圓測大師,雖鏡頭不多,卻面若好女頗有佛相,像是從來不認識這個演員一樣,實在驚豔!劉嘉玲實際上演了3個角色,武則天、封魔族幻術中的武則天、放煙火老太化成的武則天,妝發變化太多,嫵媚性感的那一面演得最好。馮紹峰的尉遲真金戲份吃重,原本中規中矩,不過真假尉遲對峙之時那鬼魅一笑倒是相當有趣。馬思純演水月,眉眼間有股英氣,妝容誇張但不掩姿容,偶爾幾個脆弱的眼神感受得到心意轉變的心路歷程。倒是趙又廷狄仁傑、林更新沙陀忠存在感不強,有種自成一體的感覺。

電影《狄仁傑之四大天王》裡最令人尷尬的就是臺詞?

拋開劇情的薄弱,影片的視覺衝擊力還是頗為震撼,打鬥中真實與幻境的切換,攻擊與妖魔的融合,特效十分細膩,為影片增色不少,彌補了劇情分。不過在各種設定上還是看到了很多似曾相似的特質。封魔族面具團酷似暗部的裝束,各種熟悉的遁術、忍術,彷彿來到了火影世界,甚至出現了酷似斑的獨眼面具,疑似通靈召喚術多目天王,群體催眠之月讀,華夷之戰變成了忍者大戰。最終變成了神僧駕馭神獸,手持神兵施展神技,一人逆轉戰局的超級英雄電影,在此設定上略有些失望。

電影《狄仁傑之四大天王》裡最令人尷尬的就是臺詞?

電影裡最令人尷尬的就是臺詞,像在演舞臺劇一般。特別是馮紹峰飾演的尉遲真金,瞪眼加拿腔作勢,還有劉嘉玲演的武媚娘,言行舉止各種怪異,令人不適。林更新演得像個小媳婦兒,頗有喜感,趙又廷的彎彎腔實在讓人出戏,阮經天不像聖僧倒像是妖僧。整個電影華而不實,像一條精雕細琢威武霸氣的金龍,但是缺少了畫龍點睛的那支筆,有形而無神。畫面漂亮動作精彩,但是劇情鬆散,缺乏情感和深意,僅僅是藉著狄仁傑探案的殼,來搞了一場3D秀罷了。

電影《狄仁傑之四大天王》裡最令人尷尬的就是臺詞?

最後不得不佩服徐老怪天馬行空的奇思妙想,對於道具,服裝,場景設計,打鬥場面都沒辦法再過挑剔。但是電影最重要的事有個好的故事,再好的特效也沒辦法撐起整部電影。給人的感覺是確實看的挺爽,但是太過於眼花繚亂的特效把故事都削弱了。不論是推理還是懸疑的氛圍都大打折扣,只能停留在爆米花商業電影的層面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