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抗擊疫情 全國銀行業協會在行動】發揮行業協會引領作用 推動支持復工復產

【抗擊疫情 全國銀行業協會在行動】發揮行業協會引領作用 推動支持復工復產


2月23日,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部署會議在北京召開。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繼續毫不放鬆抓緊抓實抓細各項防控工作,強化“六穩”舉措,有序恢復生產生活秩序,就有序復工復產提出8點要求。


2月26日,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並發表重要講話指出,加強疫情防控這根弦不能松,經濟社會發展各項工作要抓緊。要精準穩妥推進復工復產,把各項惠企政策儘快落實到位。


全國銀行業協會在行動


中國銀行業協會堅決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落實銀保監會工作要求,著力引領銀行業金融機構開展“抗擊疫情,銀行業支持復工復產”相關工作,截至2月28日,根據中國銀行業協會官網及會員單位報送信息,經統計,各銀行業金融機構合計信貸支持超過10339億元,捐款22.43億元,捐贈物資已超1050萬件。中國銀行業協會前期捐款100萬元收到湖北慈善總會和定南縣紅十字會頒發證書。


紮實開展新聞輿論宣傳,樹立行業良好形象,為金融支持復產復工、促進實體經濟穩定發展增強公眾信心和動力。中銀協官方網站“抗擊疫情 銀行業在行動”專欄10大欄目發佈各央級、主流媒體報道銀行業金融機構稿件累計3001篇。得到國務院網站、中宣部“學習強國”平臺、新華社、央視等政府平臺及央級、主流媒體多次報道宣傳,弘揚了穩定金融市場的正能量。與新華社承建的國家金融信息平臺新華財經、人民日報中央廚房點金工作室、中國新聞社旗下財經新媒體中新經緯、新浪、今日頭條等5個大流量主流媒體平臺合作開闢專欄,累計轉載中銀協發佈的銀行業抗疫新聞3867篇。中國銀行業協會官網、“中國銀協”公眾號、百度百家號、今日頭條號以“抗擊疫情 銀行業在行動”系列專欄、專稿持續發佈行業抗擊疫情、復工復產動態。《中國銀行業》雜誌公眾號持續對監管政策、中銀協舉措、行業行動進行報道,並在網站設立專題“防控疫情 銀行業保駕護航”實時滾動更新報道。通過“抗擊疫情”等工作群、媒體合作交流群推送各央級、主流媒體報道中銀協和銀行業金融機構相關新聞3010條,樹立了銀行業助力疫情防控、推動復工復產的一面旗幟。編寫《中國銀行業協會抗擊疫情大事記》《銀行業抗擊疫情工作簡報》等向監管部門報送行業支持復工復產的工作情況和信貸數據等。


各地銀行業協會充分發揮社會組織平臺作用,引領會員單位採取有力措施,全力保障疫情防控資金需求、優化金融服務、主動減費讓利,精準支持疫情防控、復工復產,助力打贏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


全國銀行業協會,為抗擊疫情復工復產提供了有力的金融支持!


上海市銀行同業公會:多維施策支持復工復產


上海市銀行同業公會高度重視疫情發展情況,結合實際,主動作為,發揮行業協會平臺作用,彰顯齊心“抗疫”的金融力量。


一、三項措施 線上開展融資對接


一是重政策落地,二是方案可執行,三是推線上業務,在疫情期間(2020年1月至2月16日),銀稅平臺授信企業2587家,累計貸款發放額4.41億元。


二、同舟共濟 有序復工共戰“疫”


為了配合好疫情防控工作開展,更好地服務廣大金融消費者,維護社會大局穩定,公會在上海銀保監局的指導下,積極發揮行業協會作用,主動發聲,形成行業合力。


三、向金融機構發倡議


公會作為行業組織不折不扣執行好監管部門和地方政府出臺的各項政策措施,所提出的《關於上海銀行業保險業積極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相關工作的倡議》為上海銀保監局發佈的《關於進一步做好疫情防控支持企業發展保障民生服務的通知》提供了內容參照,通知中18條舉措進一步提升了疫情防控和支持企業恢復生產金融服務工作的質效。


四、公會秘書處切實做好員工復工安排


1 做好每日員工情況報送。及時掌握全體員工春節期間外出及回滬情況,認真落實好人員信息登記,重點地區人員醫學觀察全覆蓋,按照上海銀保監局要求按時報送肺炎情況日報及員工情況日報,如發現有密切接觸者疑似病例或確診患者等情況,第一時間報告分管領導及綜合管理部。


2 安排輪崗制度,網上辦公不誤時。在確保重點工作正常運轉的基礎上,合理進行工作安排。採取現場輪班、錯峰上下班,及時開通騰訊企業微信端,利用網絡在家辦公等措施,形成現場辦公和居家非現場辦公的工作聯動。


3

以人為本,將員工關愛落到實處。配合辦公場地物業做好信息登記、體溫檢測等工作。公會秘書處向全體員工發送《公會秘書處關於做好復工後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的工作提示》,培養員工防疫安全意識且為每位現場上班員工提供口罩。


深圳市銀行業協會:凝聚行業力量共抗疫情 支持企業復工復產


深圳市銀行業協會(下文簡稱“協會”)在深圳銀保監局的指導下,凝聚行業各方,全力以赴以金融力量助力打贏這場抗疫阻擊戰。據協會最新統計,1月20日至2月19日,深圳銀行業支持抗疫企業信貸投放80.64億元,支持企業恢復生產信貸投放384.85億元。


為進一步應對肆虐的肺炎疫情,協會結合國家、省委市委和監管部門有關疫情防控工作的部署,發出“凝心聚力 抗擊疫情 共克時艱”倡議。從“提高站位,強化擔當”“暢順渠道,強化服務”“積極對接,強化支持”“履行社責,強化援助”“嚴格防控,強化安全”“重視輿情,強化引導”等六大方面來呼籲全市銀行業金融機構積極作為、主動擔當,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和金融服務保障工作。工商銀行深圳市分行等深圳銀行業金融機構推出一系列舉措,支持抗擊疫情和幫助受困企業恢復生產,開通抗疫業務綠色通道,加大信貸支持力度,推出特色信貸產品,上線醫療諮詢平臺,捐款捐物……書寫了深圳銀行業的責任擔當。


積極向有關部門建言獻策。針對疫情影響和小微企業金融紓困之需,及時總結並向有關部門提出做好摸底分類、加大傾斜支持、創新適配產品、暢通線上渠道、加強政策合力、持續開展宣傳、加強統籌安排等七個方面的工作措施,推動銀行業金融機構有針對性加強特殊時期小微企業金融支持工作。針對各會員單位突出反映的“防護用品短缺”等問題,協會向深圳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提交了“關於深圳市銀行業在抗擊疫情期間需政府協調支持事項”的報告,協助解決防護用品緊缺需求。同時,通過“微信聯絡群”及時向全體會員單位告知復工報備要求、防疫物資供給等信息,為各銀行機構防控疫情、有序復工排憂解難。


四川省銀行業協會:主動作為 助力抗擊疫情 復工復產


四川省銀行業協會發揮優勢、主動作為、積極行動,著力引導四川銀行業落實防控疫情要求,積極抗擊疫情,強化金融服務和支持,全面助力疫情防控與復工復產。


一、大力倡議,引導行業加強金融服務


向全體會員單位發佈《以優質快捷高效的金融服務堅決打贏疫情防控攻堅戰》倡議書,包括4個方面13條措施,倡議全省銀行業金融機構提高政治站位,強化責任擔當;加大信貸支持,服務疫情防控;便捷金融服務,服務疫區客戶;踐行社會責任,積極奉獻愛心。倡議書發佈後,銀行業金融機構積極響應,也獲得了社會各界的肯定。據不完全統計(村鎮銀行除外),截至2月27日,四川銀行業已正常營業網點數達10672餘家,復工人數超過8萬人。


同時,川銀協通過官方微信公眾號、官網開展了抗擊疫情的專題宣傳報道,廣泛交流宣傳會員單位抗擊疫情的良好做法和經驗,向社會展現四川銀行業助力抗擊疫情的責任擔當。截至2月27日,川銀協累計通過官方微信公眾號、官網推送會員單位主動捐款援助、積極防控疫情、保障金融服務等相關專題報道120餘篇。


二、加強指導,提高銀行機構內部防控力度


加大對銀行業金融機構疫情防控工作指導,要求各會員單位充分認識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把疫情防控作為當前最重要的工作來抓,全面配合當地政府和有關部門防控工作、落實防控舉措。及時向各會員單位傳達政府及行業管理部門《關於加強銀行業保險業金融服務配合做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成都市金融業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等文件,同時嚴格落實疫情每日報告制度,建立有事報事、無事報平安“零報送”機制。自2月3日起,每日持續統計各類型在蓉銀行業金融機構疫情防控情況。截至2月27日,累計統計68家在蓉銀行業金融機構30632人復工情況,其中涉及14天內與湖北等地區人員有接觸史等需重點關注的四類人員989人,積極牽頭做好銀行業金融機構返崗員工全面、精準排查。


三、開展調研,掌握抗疫動態反映行業訴求


為進一步強化金融對穩定經濟以及企業生產經營的支持,切實採取有效辦法支持民營企業抗擊疫情渡過難關,最大限度減少疫情對全省經濟社會影響,川銀協向會員單位就抗擊疫情期間支持民營企業所開展相關工作、面臨的困難以及需要向黨委政府提出的可行性政策建議等方面開展了專項調查,並形成專題報告分別上報四川省社會組織管理局及四川省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


浙江省銀行業協會:“三個首創” 助力企業迎接春暖花開


浙江省銀行業協會在浙江銀保監局指導下,第一時間出臺“硬核”舉措,想在前、做在前,秉承創新、高效、實幹原則,“三個首創”引導全省銀行業“兩手抓 兩不誤”,推進疫情防控與復工復產齊頭並進。


1 首創運用浙江省金融綜合服務平臺實現金融服務“一次都不用跑”。依託浙江省金融綜合服務平臺“浙裡掌上貸”,迅速組織部署轄內銀行及其分支機構實現線上金融服務全覆蓋。現已有114家銀行機構、2312個網點入駐平臺,通過“浙裡掌上貸”發佈374款金融產品。此外,開發團隊僅用4天時間研發上線“浙裡掌上貸——抗疫專區”,推出具有利率優惠、線上申貸等特點的107款“抗疫”專項金融產品,重點支持受疫情影響較大的小微企業。專區還彙集了各級部門出臺的惠企政策和舉措。同時,平臺還上線了融資需求登記模塊,為大中型企業提供“一對一”專屬金融服務通道。專區自2月17日發佈以來,累計收到1030筆申請,通過授信764筆,金額達22.9億元。


2 首創發佈《減息助企 共克時艱——致全省銀行業金融機構的倡議書》。全國首家面向全省銀行業發起倡議,號召對浙江省內受疫情影響較重行業的企業在省內銀行業金融機構2020年2月份的當期應付貸款利息,按照不超過人民銀行公佈的2020年1月20日1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4.15%計收。同時,鼓勵各銀行業金融機構在此基礎上根據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採取進一步減免措施,全面控制和降低相關企業的融資成本。倡議得到了全省銀行業的廣泛支持和響應,預計將為省內企業實際減息讓利50-60億元。


3 首創發佈行業性和差異化惠企政策清單。全面收集彙總轄內銀行機構信息,整理發佈了行業性惠企政策清單和一系列有差異化特色的機構惠企政策清單,屬全國首例。其中,行業性惠企政策12條,涵蓋129家機構的差異化機構惠企政策共700條。協會微信公眾號對惠企政策清單作了分期發佈,得到了社會公眾的高度關注和大量轉載,最高瀏覽量近8萬。


【抗擊疫情 全國銀行業協會在行動】發揮行業協會引領作用 推動支持復工復產

浙江協會於2月8日發佈《減息助企 共克時艱——至全省銀行業金融機構的倡議書》


【抗擊疫情 全國銀行業協會在行動】發揮行業協會引領作用 推動支持復工復產

發佈惠企政策詳細版


【抗擊疫情 全國銀行業協會在行動】發揮行業協會引領作用 推動支持復工復產

行業性惠企政策和機構差異化惠企政策彙總發佈


【抗擊疫情 全國銀行業協會在行動】發揮行業協會引領作用 推動支持復工復產

浙江省金融綜合服務平臺開通“抗疫專區”,助推線上業務辦理

江蘇銀行業協會:守望相助 共克時艱 構築江蘇銀行業金融服務保障壁壘


江蘇省銀行業協會全力協調各會員單位疫情防控和應急金融服務保障工作,落實做好“積極支援、宣傳提醒、配合防控”三大準則,把疫情時期做好優質高效的金融服務放在首位,以四項舉措推進銀行業抗擊疫情。


1 積極響應,落實政策。印發出臺《江蘇銀行業營業網點疫情防控期間應急響應工作提示》,全力落實營業網點疫情防控要求,確保金融消費者和一線員工的健康安全。


2 明確分工,主動擔責。以協會黨支部防疫小組為單位,自2月3日起,由協會秘書長率先垂範,堅持每日值班,協會工作人員各司其職,採取微信辦公、電話聯絡等在線通訊方式,協調各會員單位做好疫情防控、宣傳報道及網點金融服務保障等工作。


3 上情下達,多方聯動。近日,江蘇銀保監局出臺《關於切實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企業復工復產金融服務的通知》(蘇銀保監發〔2020〕11號),協會第一時間通過公眾號及網站平臺推送各市級協會及會員單位,根據文件精神引導會員單位著重從重點保障疫情防控企業金融需求、穩妥有序支持企業復工復產、精準幫扶企業融資紓困、降低企業綜合融資成本、擴展保險責任保障範圍、提升金融服務便利、擴大銀企融資對接等12個方面,為疫情防控提供強有力的金融支持。


4 以身作則,配合防控。在有序落實好各項工作同時,主動印發《江蘇省銀行業協會做好新型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及時統計彙報本單位工作人員假期身體狀況及行程軌跡,形成書面記錄,建立臺賬。


中國進出口銀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工行、建行等機構江蘇省分行,民生銀行、中信銀行等機構南京分行,江蘇銀行、南京銀行、蘇州銀行、江蘇長江商業銀行、江蘇省聯社、江蘇沭陽東吳村鎮銀行、首都銀行(中國)有限公司等江蘇各銀行金融機構深化加強金融服務,助力企業安全生產,同舟共濟共抗疫情,主動讓利助小扶微“系民生”。對於受疫情影響還款困難的個人,合理調整個人信貸還款安排;對於疫情影響正常經營、遇到暫時困難的行業及企業,根據實際情況給予利率優惠和適當支持。


聚焦網站公號報道“全視角”。協會第一時間加強與各會員單位宣傳辦公條線密切聯繫,以書面報道、網站宣傳、公眾號推送等方式將各行切實助力疫情防控系列舉措第一時間呈現給公眾。特別開設了“守望相助 共克時艱 江蘇銀行業在行動”江蘇銀協公眾號專欄,實時編髮宣傳江蘇銀行業支持防疫抗疫,加強企業金融服務等典型事蹟。並積極推薦稿件給中銀協與中新經緯新媒體聯合推出的“抗擊疫情銀行業在行動”專欄、《中國銀行業》雜誌專題專欄等各大媒體。截止2月12日,江蘇銀協公眾號已推送11期專題,報道銀行32家,典型事例62件,推薦給新華網、中江網、今日頭條、交匯點等媒體刊發、轉發新聞稿件50多篇,充分展現了江蘇銀行業社會責任和使命擔當。


黑龍江省銀行業協會:關於疫情防控期間 防範金融詐騙風險的提示


為切實保障金融消費者合法權益,黑龍江省銀行業協會針對近期社會上出現的以疫情為名實施詐騙、損害金融消費者合法權益的行為,對廣大金融消費者進行風險提示如下。


一、疫情期間不法分子的主要詐騙手段:


1 冒充平臺客服,謊稱受疫情影響,航班、車次取消、網購物品斷貨、旅行合同取消等,要求消費者按照其指定方式(撥打短信中虛假客服電話或點擊不明鏈接等)辦理“退改簽”業務,通過獲取銀行卡號、密碼、驗證碼等敏感信息,將卡內餘額轉走。


2 以售賣防護物資為幌子發佈虛假信息,轉賬收取消費者費用得逞後,將受害人“拉黑”,或在釣魚鏈接中誘使受害人輸入個人敏感信息,藉以詐騙,致使消費者財產受損。


3 謊稱其家人、朋友患有“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被隔離、在醫院救治,要求消費者進行轉賬匯款,騙取消費者賬戶資金。


4 謊稱疫情期間需經過體檢才能乘坐交通工具,或以辦理“健康證”為名騙取消費者錢財,實施詐騙。


5 冒充慈善機構、民政部門、醫院、醫生、愛心人士等群體向消費者發送“獻愛心”的虛假募捐信息,利用消費者的同情心誘騙消費者轉賬。


二、規避風險的建議


在進行日常金融消費活動,如付款、匯款、轉賬等行為時務必提高警惕,保護好自身的合法權益,嚴防不法分子利用新冠疫情實施詐騙。


1 務必認清正規渠道。不輕信所謂的“民政部門”“醫院”“慈善機構”“客服”等人員所提供的任何信息,若有購買防疫物品、捐款等需求時應通過官方平臺和正規渠道進行。


2 不要透露關鍵信息。保管好自己的身份證、銀行卡、存款單等重要證件、憑證及相關信息,不向他人透露自己的身份證號、銀行卡號、銀行卡密碼、手機動態驗證碼等關鍵信息。


3 不要點擊不明鏈接。若遇到航班、車次取消,網購物品斷貨,旅行合同取消等事項,應撥打航空公司、鐵路部門、購物平臺及旅行社的官方電話進行核實,不直接撥打短信中的電話號碼、不點擊短信中的不明鏈接、不掃描他人提供的不明二維碼。


4 轉賬匯款務必謹慎。在轉賬匯款時認真核實對方身份及賬號、賬戶名稱等關鍵信息,不向身份不明的第三人轉賬。若經核實後,確有需要轉賬匯款,請務必保管好轉賬憑證,及時跟進款項進度。


5 保持冷靜拒絕慌張。若遭遇電信詐騙或發現電信詐騙線索,以及遭遇恐嚇、威脅等不法侵害,應當第一時間撥打110或到最近的公安機關報案,確保人身安全。


陝西省銀行業協會:戰疫情 促生產


疫情大考,陝西省銀行業協會敢於擔當,迅速行動制定了《陝西省銀行業疫情防控工作方案》,有力地指導了全行業疫情防控和金融服務工作。


2月中旬,為支持中央提出的邊抗疫情邊復工復產的號召,陝西省銀行業協會又在全國銀行業協會中率先制定下發了《關於積極應對新冠肺炎疫情支持企業復工復產穩健發展的倡議》,提出多項措施,各會員單位積極響應,農發行陝西省分行、恆豐銀行西安分行、北京銀行西安分行、寧夏銀行西安分行等銀行業金融機構紛紛通過建立快速反應機制、簡化信貸審批流程、加速結算、降費降息等措施,銀企攜手,抗擊疫情、共度難關。


協會宣教部將收集的各會員單位相關信息及時編輯成《陝西銀行業“戰疫情 促生產”簡報》,促進了行業信息共享。


山東省銀行業協會:多措並舉 服務全省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穩定


山東銀行業協會積極引領會員單位抗擊疫情、支持復工復產,國家開發銀行、農業發展銀行、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交通銀行、郵儲銀行等機構山東省分行,中信銀行、民生銀行、華夏銀行、浙商銀行等機構濟南分行,恆豐銀行,北京銀行濟南分行,齊魯銀行,萊商銀行,日照銀行,濟寧銀行,泰安銀行,東營銀行,德州銀行,齊商銀行,青島銀行,藍海銀行,臨商銀行濟南分行,山東國信山東城商行聯盟,山東省農信聯社,章丘齊魯村鎮銀行,東營萊商村鎮銀行等山東銀行業金融機構開展以下五個方面工作:


1 主動對接,加大疫情防控企業金融支持力度。各銀行金融機構積極對接國家部委、省政府確定防疫保障企業,全力支持企業融資需求。針對疫情防控醫療物資緊缺的狀況,第一時間響應、第一時間滿足疫情防控物資生產、進口貿易、流通企業在衛生防疫、藥品製造及採購、公共衛生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的融資需求。同時,提高審批效率,特別是對“五醫領域”重點企業,特事特辦,急事急辦。


2 提高效率,建立金融服務綠色通道。連日來,各銀行金融機構積極為相關產業資金需求建立綠色通道,快速受理,快速審批,快速發放。


3 下調利率,主動降低企業融資成本。各銀行金融機構在抗擊疫情期間,針對疫情防控相關生產供應企業、物資供應生產運輸企業等分別給予利率優惠或免收手續費,主動為企業減負。


4 助力復工復產,全面保障資金供應。各銀行金融機構按照省政府關於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支持中小企業平穩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及山東銀保監局關於銀行業保險業履行社會責任助力打贏新冠病毒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通知要求,著力發揮疫情防控期間穩市場、穩供需、穩就業的引導作用,定向發力,服務前置,確保疫情期間金融服務“衝在前”,資金供應“不斷檔”,做到疫情防控和金融服務兩手抓、兩手硬,全力為企業復工復產提供最大支持。一是對接企業融資需求。著力滿足企業復工生產融資需求。根據不同情況,分類施策,針對性支持,對重點優質企業,做到早投放、快投放。


5 開展資金捐贈,履行銀行人社會責任。疫情面前,山東銀行金融機構發揚同舟共濟、守望相助的大愛情懷,紛紛開展愛心捐贈,為抗擊疫情貢獻力量。


據不完全統計,山東銀行業累計捐款4935.82萬元。助力疫情防控貸款發放4.3萬筆,金額達538.8億元,其中支持疫情防控企業擴大產能發放2961筆,金額107.8億元;支持疫情影響企業復工復產貸款發放5280筆,金額266.3億元;幫扶遇困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貸款發放7968筆,金額71.9億元;保障民生物資供應貸款發放1374筆,金額54.6億元;支持春耕春種貸款發放24983筆,金額38.2億元。有力支持了全省疫情防控企業擴大產能,受疫情影響企業復工復產、春耕春種、遇困小微企業及個體工商戶等資金需求。


臨沂市銀行業協會:突出重點 因需而變 分類施策全力滿足復工復產融資需求


臨沂市銀行業協會認真貫徹黨中央“六穩”要求,充分發揮農村金融系統點多面廣、服務半徑長等支農優勢,及時指導轄內農商銀行系統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突出疫情防控重點保障企業、民營和小微企業、春耕備播和社會民生等重點區域,主動跟進服務,分類分策加大信貸投放,助力滿足各行業復工復產融資需求。截至2月中旬,全市農商銀行系統信貸支持疫情防控領域客戶1332戶、貸款3.1億元,合計減費讓利102萬元。


一、突出疫情防控重點保障企業,主動跟進服務。


逐一梳理市委市政府和監管部門政府下達的疫情防控重點保障企業名單,實施精準對接,並按照“特事特辦、急事急辦”的原則,建立快審快貸通道,簡化業務流程,實施優惠利率,有效滿足緊急融資需求。已對涉及的本市6家企業全部對接完畢,並實施專人跟蹤服務,其中指導羅莊農商銀行現場授信,1月30日為翔宇藥業股份有限公司辦理1000萬元貸款,資金當日到賬。


二、突出民營和小微企業,實施差異化優惠措施。


為受疫情影響較大的小微企業提供差異化優惠的信貸服務,全面落實“緩解融資難、融資貴”等各項政策,不抽貸、斷貸、壓貸,幫助企業渡過難關。結合“首貸培植計劃”、“百行進萬企”、“走千家中小微企業”等活動,持續加大對小微企業支持力度,落實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提高首貸比例、信用貸款比例、無還本續貸比例“三個比例”,為受疫情影響的各類客戶制定一戶一策的延緩還款計劃和方案,通過展期、無還本續貸、下調貸款利率和增加中長期貸款等方式持續支持小微企業復工復產。目前,已對35戶小微客戶、7021萬元貸款減費讓利102萬元;辦理無還本續貸72戶、5798萬元。


三、突出春耕備播,加大上下游產業鏈金融服務。


圍繞“米袋子”和“菜籃子”供應,保障民生的農產品生產、加工、流通、銷售等各環節融資需求,支持農副產品穩產保供和春耕備播。主動對接省農擔公司,用好用足魯擔惠農貸優惠政策,同時簡化續保手續,通過微信、視頻、網絡、電話等途徑實施線上辦理,疫情期間已辦理魯擔惠農貸2筆、60萬元。積極對接對種養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農業社會化組織等農業經營主體,通過開通綠色通道、網格化客戶檔案逐一進行電話營銷、流動銀行上門放貸等服務模式,加大資金投放,滿足資金需求。


四、突出社會民生,強化小額零售類信貸投放。


疫情期間,各類小額信貸需求客戶群體同樣受疫情影響較大,針對該種情況,臨沂市銀行業協會通過下發通知、電話聯繫等多種方式,及時指導轄內農商銀行通過線上、線下渠道加大小額貸款投放,保障信貸服務“不缺位”。通過微信公眾號推送、朋友圈轉發等方式廣泛宣傳,大力推廣“沂蒙雲貸”系列產品,充分利用“零跑腿、免擔保、到賬快、隨時貸、掃碼辦”的優點,積極引導客戶通過線上渠道自助辦理信貸業務,在切斷傳統辦貸模式可能帶來的接觸傳播、空氣飛沫傳播等疫情傳播途徑的同時,加大小額信貸投放。目前,已為589戶城鄉居民提供了6344萬元的純線上辦貸資金支持。


濟寧銀行業協會:助力春耕備播穩增產


濟寧銀行業協會積極主動作為,引領微山農商銀行、金鄉農商銀行、汶上農商銀行等會員單位強化金融服務,為實現農業豐收、穩產保供注入強大動力。


1 簡化流程、減少等待“提”效率。根據各級黨委政府工作要求,圍繞“菜籃子”供應、保障民生的農產品生產、加工、流通、銷售等需求,各銀行機構開闢通道、優先審批、優先放款,確保業務受理無縫銜接、高效辦理。


2 創新產品、優惠利率“提”服務。濟寧各銀行機構創新推出“魯擔惠農貸”“創業擔保貸”“春耕備貨貸”“復工生產貸”“家庭農場貸”等信貸產品,科學運用“資料容缺審查審批”“實施擔保(再擔保)費率優惠”政策,加大支持春耕備播、農業生產力度。


3 線上申請、上門服務“提”質量。大力倡導“互聯網+”思維,鼓勵採用“線上辦貸”模式,靈活運用微信公眾號、掌上銀行、自主銀行、預約服務,開啟線上營業廳,並適時主動上門服務,真正做到讓數據多跑路,讓客戶少出門。


淄博市銀行業協會:發佈倡議,全力支持復工復產企業高質量發展


為深入貫徹落實各級政府和監管部門關於對復工復產企業加大信貸資金支持的部署和要求,促進全市經濟穩健發展,2月19日,淄博市銀行業協會發布《關於全力支持復工復產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倡議書》:


1 做好金融服務,支持企業復工復產。各機構要提早謀劃、及時掌握企業信息,深入瞭解企業實際困難,根據新增融資、續貸安排、展期要求、期限結構等方面的差異化需求,進一步優化信貸流程,靈活安排還款計劃,合理調整還款期限,有效減費降息,支持受影響企業有序高質量恢復生產經營。要加大對普惠金融客戶服務力度,主動對接政府及上級主管部門,確保各項優惠政策落實到位。對農村地區要加大春耕春種金融支持,針對農村地區疫情防控特點,積極通過線上線下多種方式有效滿足農村地區基礎金融服務需求。


2 加強科技應用,創新金融服務方式。要加大線上業務的支持力度,提高線上金融服務效率。強化網上銀行、手機銀行、小程序等電子渠道服務管理和保障,創新豐富“非接觸式服務”渠道,提供安全便捷的“在家”金融服務。


3 深化“百行進萬企”融資對接工作。抗擊疫情期間,各機構要以“百行進萬企”活動開展為契機,通過線上方式進一步加強與中小微企業的融資對接,通過適時制定調整差異化金融服務方案,把“百行進萬企”活動推向深入。對中小微企業要結合抗“疫”需求,加大對中小微專屬金融產品的創新,以產品創新為突破口,進一步鞏固“百行進萬企”融資對接活動成果。


4 加強風險管控,提高信貸資產質量。各機構要進一步提升風險管控水平,切實掌握客戶所屬行業、上下游以及其自身真實運營情況,在充分考慮疫情影響的前提下,科學測算復工復產企業信貸資金的真實需求,落實好風險管控責任,努力提高信貸資產質量,促進復工復產企業高質量發展。


威海市銀行業協會:踐行普惠理念 助陣中小微企業打贏防疫“硬戰”


威海市銀行業協會向全體會員單位發出倡議,倡議各銀行機構踐行普惠金融理念,支持中小微企業有序復工復產。農行威海分行、建行威海分行、威海農商行、榮成農商銀行等會員單位全力保障特殊時期小微企業金融服務質效,護航實體經濟健康發展:


一、開展全面摸排,精準對接企業融資需求。


針對中、小微、涉農企業、個體工商戶復產復工現狀,各機構走訪跟進,主動靠前對接,對已復工、擬復工企業融資需求開展全面調查,“一企一策”建立企業需求表,確保調查“全覆蓋、不漏戶”。


二、實施優惠政策,降低企業融資成本。


各機構加大對普惠金融領域的內部資源傾斜,通過調整還款付息安排、適度降低貸款利率、完善展期續貸銜接等措施支持受影響企業有序高效恢復生產經營。


三、開闢綠色通道,即到即辦限時辦結。


按照“特事特辦、急事急辦”原則,各銀行紛紛開通信貸資金支持綠色通道,對疫情防控小微企業貸款需求精簡工作流程、優先受理、快速報批,全力保障疫情期間小微企業的金融服務供給。


四、加強線上辦貸,優化金融綜合服務。


為落實疫情防控要求,減少人員集聚,各機構積極宣傳推廣線上業務,在有效防控風險的前提下,廣泛引導企業通過網上銀行、手機銀行、自助設備等線上渠道辦理業務,優化豐富“非接觸式服務”渠道,提供安全便捷的“在家”金融服務,推進貸款申請、審批、發放的線上辦理,提升金融服務安全性、便捷性和可得性。


五、提供關愛保障,延伸金融服務暖心戰疫。


各機構積極開展延展服務,主動作為,釋放金融“溫度”,進一步提升普惠金融的服務品質。


六、創新信貸產品,拓寬企業融資渠道。


為好防疫期間金融服務保障工作,威海各銀行機構在上級行的指導下積極宣傳推動信貸創新產品,拓寬中小微企業的融資渠道。


菏澤銀行業協會:菏澤銀行業眾志成城 為企業復工復產提供有力支撐


菏澤市銀行業協會大力引導轄區銀行業加強信貸資源供給,調整信貸政策,加大金融服務的廣度與深度,凝心聚力戰疫情,及時協調銀行幫助企業解決復工復產中的困難和問題,滿足疫情期間企業持續經營需要。工行菏澤分行、建行菏澤分行、郵儲銀行菏澤分行 、農行定陶支行、中國銀行鄄城支行、菏澤農商銀行、鄄城農商銀行、鄆城農商銀行、單縣農商行等廣大銀行業金融機構助力菏澤企業打響復工復產攻堅戰,為穩定經濟社會大局提供有力支撐。


1 快速精準,重新定位綠色通道新內涵。連日來,菏澤銀行業在為政府抗擊疫情資金劃轉、防控疫情相關產業資金需求開通了“綠色通道”,為抗擊疫情貢獻了金融力量。目前,菏澤銀行業重新定位 “綠色通道”新內涵,把助力企業復工復產當成目前的重要工作之一。一筆筆助力企業復工復產的資金,通過銀行“綠色通道”快速抵達企業,彰顯出菏澤銀行業在特殊時期的響應必達,跑出了金融服務加速度。


2 調整政策,復工復產企業吃下“定心丸”。菏澤銀行業積極調整信貸政策,為復工復產企業靈活調整還款計劃,合理延後還款期限;對於還款後繼續有融資需求的客戶,通過辦理展期、續貸或借新還舊等方式按時歸還貸款,減少企業外借搭橋資金,降低企業融資成本。對受疫情影響未能及時還款的客戶,相關逾期貸款可視為不違約。不盲目抽貸、斷壓貸,採取一戶一策,通過信貸重組、貸款展期、減免逾期費用、提前做好續貸安排、增加信用貸款和中長期貸款、降低貸款綜合費、適時做好風險緩釋等方式支持相關企業戰勝疫情影響儘快復工復產。菏澤農商系統已對受疫情影響的客戶辦理無還本續貸19戶、金額1917萬元,同時為314戶復工復產企業授信1.96億元,發放貸款1.01億元。


3 落實到位,優惠利率攜手企業渡難關。菏澤銀行業創新務實舉措,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積極減費讓利為企業創造便利條件,攜手共渡難關。全市農商系統已對相關企業2200萬元貸款金額下調利率,累計減費讓利192萬元。


4 雙線並行,精細服務深度注入“強心劑”。菏澤銀行業為企業復工復產提供線上線下精細服務,加大金融服務的廣度與深度。通過電話拜訪、線上顧問等形式對小微企業、特別是受疫情影響的小微企業進行顧問服務,根據疫情情況和監管要求,加強對應急物資生產、生活物資保障類客戶的主動對接。


棗莊市銀行業協會:向需發力 精準做好特殊時期小微企業金融支持


棗莊市銀行業協會強化政治擔當,引領成員單位主動梳理對接轄區小微企業金融需求,幫助客戶量身設計融資方案。棗莊工行、棗莊建行、棗莊農商銀行等棗莊市銀行業機構精準做好特殊時期小微企業金融支持,為疫情防控工作不斷注入金融力量,主要為以下三方面:


1 摸清企業融資需求,強化普惠金融支持。通過制定專項服務方案、開闢綠色審批通道、安排專項信貸額度、給予特殊利率優惠等措施,全力滿足客戶資金需求。對貸款到期、有續貸需求又受到疫情影響的民營和小微企業,主動優化續貸方式、爭取貸款優惠政策,確保疫情發生期間企業的維運和基本生產資金需求。


2 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提供續貸優惠政策。針對此次受疫情影響的小微企業,及時制定多項優惠措施,助力企業度過難關,開闢綠色通道,簡化操作手續,加快審批進度,主動降低貸款利率,減輕企業負擔。


3 暢通線上融資渠道,杜絕疫情傳播風險。在線上發佈復工復產信貸業務指南,提示辦理流程及注意事項,對在復工復產和疫情防控中需求貸款客戶,實行“線上預約貸”模式,通過電話、短信、微信等線上聯繫,對接預約辦貸時間,及時予以貸款辦理。


日照市銀行業協會:凝起金融戰“疫”力量 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日照市銀行業協會2月11日發出《關於做好防範假借疫情實施詐騙行為的函》,引導全市銀行業機構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農發行日照市分行、交通銀行日照分行、郵儲銀行日照市分行、莒縣農商銀行、莒縣金谷村鎮銀行等日照市廣大銀行業機構積極響應,全面落實,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採取了以下有力舉措:


1 第一時間成立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建立“疫情快報”微信群,壓實工作責任,要求黨員幹部要彰顯本色凝聚合力。及時下發《做好復工後疫情防控和金融服務工作》《機關節後返日員工隔離返崗工作》等通知,做到及早部署、從嚴執行、精細管理。


2 建立幹部職工包聯制度,及時解決疫情防控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和困難,確保各項防控措施能有效落地落實。疫情期間,因特殊業務辦理需求,為預約客戶應急開門,同時,為客戶提供線上服務。確保提供優質高效的金融服務。


3 及時對接防疫用品生產企業、開通綠色通道、特事特辦,為企業紓困、推行“不見面”辦貸模式,保障基本金融服務,提供信貸資金支持,為轄內企業戰“疫”護航。


4 結合“百行進萬企”活動,逐戶對轄內企業受疫情影響情況及金融服務需求進行調研,幫助受困小微企業客戶渡過難關。對客戶信貸需求早了解、情況早調查、貸款授信早辦理,推動信貸服務關口前移,建立起暢通的融資需求機制,客戶需求快速響應機制、高效工作運行機制。


【抗擊疫情 全國銀行業協會在行動】發揮行業協會引領作用 推動支持復工復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