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為什麼徐志摩、郁達夫的私生活都挺亂的?

用戶58795206008


徐志摩和郁達夫都是民國時期的著名文人。徐志摩一生與四個女人糾纏不清:原配夫人——張幼儀;夢中情人——林徽因;紅顏知己——凌淑華;情之所歸 ——陸小曼。而郁達夫更是花心男人,拋棄髮妻孫荃;追求南國美人王映霞;和歌星玉嬌譜寫露水情緣;同居情人李筱(xiao)英;隱婚何麗有。拋開文學不說,二人的私生活確實豐富多彩。是什麼造成了二人的私生活如此混亂呢?



▲郁達夫

我認為有兩個方面原因。其一,從大背景來說,民國時期是一個新舊觀念碰撞時期,新潮思想衝擊著舊的思想。束縛人們三從四德,從一而終的舊思想被徹底打破,上海租界的洋人帶來了西方觀念。

其二,文人是最早接受新思想的群體,二人都是新文化運動的倡導者,這樣做的目的無非就是標榜接受新思想,挑戰舊的風俗禮教。加之社會對這些文人的寬容,以至於造成了情慾氾濫。

 郁達夫(1896~1945),浙江富陽人。中國現代著名小說家、散文家、詩人。 1945年8月29日,49歲的郁達夫被日軍殺害於蘇門答臘巴爺公務叢林中。縱觀郁達夫的一生,除了矢志不移的抗日之外,他的愛恨情仇和他的文學創作互為表裡,並且融入了他的血液中。有五個女人見證了其一生的婚姻生活。

一、原配妻子孫荃。

原配夫人孫荃是郁達夫在父母包辦下訂立的婚約,是在郁達夫3歲時定下的娃娃親。孫荃是一箇舊時小腳女人,是浙江富陽縣南鄉偏僻的宵井鄉下人,也是一個耕讀傳家的女子,熟讀四書五經,可算得上知書達禮的女子。




▲郁達夫和孫荃

1921年,趁郁達夫放暑假回國,在其父母親的極力撮合下與孫荃完婚。當年郁達夫25歲,孫荃24歲。婚後不久,郁達夫去了上海。

1927年春,郁達夫在上海狂熱追求南國美女王映霞,7月回老家與原配孫荃解除婚約。分居後的孫荃吃齋唸佛,沒有再嫁。 1978年3月29日逝世,享年82歲。 二人生育兩子兩女共4個:鬱龍兒(早夭),鬱黎民(女),鬱天民(兒),鬱正民(女)。

二、南國美人王映霞

1927年初春,郁達夫在上海遇見了王映霞以後,7月回老家就和孫荃解除了婚約。王映霞本姓金,名寶琴,1907年12月22日生於西子湖畔,是一個出色的南國美人。從小和幼弟過繼給了無子的外祖父王二南,此後便改姓王,字映霞。

1923年,王映霞考入浙江女子師範學校。在上學時傾慕魯迅、郭沫若,後來認識了郁達夫。

一次偶然相識,郁達夫深深迷戀了這位青春美麗的才女。王經不住他的苦苦追求,於1928年兩人結為伉儷,這一年,郁達夫32歲,王映霞21歲。

有人說婚姻有“七年之癢”,激情過後是瑣碎的家庭生活,王映霞不耐寂寞,紅杏出牆了,在郁達夫外出時機,和軍統頭子戴笠私通。後瞞著郁達夫,讓郁達夫的朋友胡愈之假扮她的丈夫作陪,在醫院打了和戴笠的孩子,當然這一切也是瞞著胡愈之的,她騙胡是夫妻二人不想要這個孩子。事後,胡知道了真相,但沒有向郁達夫透露,因為戴笠是殺人不眨眼的魔鬼,他害怕郁達夫知道了會失去理智而吃虧。



▲郁達夫和王映霞

隨後,郁達夫發現浙江教育廳廳長許紹棣寫給王的一封情書,郁達夫懷疑王映霞與許紹棣有染,夫妻二人由此產生了矛盾,雖然經朋友們的多次說和,最終於1940 年二人正式離婚。從相識相愛到最終分手,歷經12年,最後雙方身心疲憊而勞燕紛飛。王映霞和郁達夫生下四個男孩:鬱飛、鬱雲、鬱亮(在世僅兩年半,因患結核性腦膜炎而夭折)、鬱荀。

三、露水情緣歌星玉嬌

1938年12月28日,郁達夫和王映霞攜長子鬱飛離福州到新加坡。當天晚上,南洋文藝界朋友在著名的醉林居酒家舉行了盛大公宴,為他洗塵接風。宴席上,郁達夫結識了年僅21歲,具有傾國傾城之貌的歌星玉嬌,隨後二人度過了如膠似漆,甜甜蜜蜜的三天夫妻生活。

兩人分手後,郁達夫仍然時時思念著玉嬌,只是無緣再見。此時他與王映霞之間感情早已出現了危機,也許是郁達夫故意報復王映霞。總之夫妻關係裂痕越來越加深了。

四、同居情人李筱英

郁達夫於1940年和王映霞離婚後不久,便遇到了才貌雙全的情人李筱英。李筱英的突然出現,使他暗淡的人生出現了一抹色彩。

李筱英是福建人,畢業於上海暨南大學。能說一口流利的英語,還會一口伊儂軟語的上海話。 當時26歲李筱英剛和丈夫離婚。李筱英十分崇拜郁達夫的文學才華,並主動追求郁達夫。

當時46歲的郁達夫也剛和王映霞離婚。遇上這位花容月貌的佳人,郁達夫求之不得,於是一拍即合,兩人感情迅速升溫,不久,二人便同居了。

兩人的結合卻遭到了當時年僅13歲的鬱飛的反對。雖然李筱英極力想搞好和鬱飛的關係,但是小孩子的叛逆讓李筱英無法接受,加之郁達夫不能給她一個名分。



▲王映霞

1941年12月,李筱英痛苦地搬出了鬱家,離開了郁達夫。

五、隱姓埋名,和凡妻何麗有度餘生

1943年,郁達夫化名趙廉,從新加坡轉到南洋從事地下文化的秘密工作,為了掩護身份,在巴爺公務和朋友合開趙豫記酒廠。9月,經朋友介紹,和華僑姑娘何麗有結婚。

何麗有是廣東人,本名陳蓮有,因其貌平平,郁達夫跟她開玩笑,改名何麗有,即“何美麗之有?”的意思。因她沒有受過教育,不懂華文,欣然接受了這個被戲弄的名字。

何麗有一直以為郁達夫是普通酒廠老闆,直到1945年9月17郁達夫被日本憲兵槍殺在巴爺公務森林裡,才知道枕邊人是赫赫有名的中國文人郁達夫,郁達夫被害不到24小時,她為鬱生下了一個遺腹女。

何麗有和郁達夫生一子一女,兒子取名鬱大雅,女兒美蘭算是遺腹女。



▲何麗有和女兒

郁達夫是一位多情浪漫的散文家和詩人,他的感情生活浪漫多彩,他的私生活混亂不混亂,大家評說去吧!


秉燭讀春秋


有才,絕不是風流的藉口。只能說人性有無限的可能性。

我見有人說,是時代的原因。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社會風氣和道德邏輯,但,這不是主要緣由,就算那個時代開放,那個時代風流不算多大事,可是拋妻棄子總不能算時代流行做法吧?郁達夫就拋棄妻子了。

文人多騷客,他們可能對情感更敏感,更空虛,不容易得到滿足。

可能情慾是創作者的燃料,藝術家們大都情感世界豐富多彩,正如尼采所言:“藝術家倘若有些作為,都一定稟性強健(肉體上也如此),精力過剩,像野獸一樣,充滿情慾。”

據說,雨果每寫一部作品就要征服一個女人,他奪取兒子的情婦,八十多歲還瘋狂地追逐新鮮的肉體。巴爾扎克在一封信裡宣稱:“我唯一的愛好就是女人”。採訪過他的記者說:“巴爾扎克換女人比換襯衣還勤快。”而女創作者也不乏如此者,杜拉斯一生情人不斷,66歲時還俘獲最後一個情人——27歲的揚·安德烈亞。

有人說,奈保爾除了寫作,就是個惡棍。奈保爾與瑪格麗特·穆雷瑪格保持長達24年的情人關係。為了他,瑪格麗特離開了丈夫和三個孩子。她三次因奈保爾懷孕,卻只能三次墮胎。後兩次,奈保爾甚至都不付醫藥費。她時常因為被他打得鼻青臉腫而無法出門。當奈保爾結識第二任妻子後,立刻與瑪格麗特分道揚鑣。而奈保爾承認,自己的婚外情毀掉了第一任妻子帕特的生活,而他公開承認嫖妓的行為,更是把她逼上絕路。

郁達夫的好友王任叔說:“達夫有一顆努力向善和上進的靈魂,但必須有愛情與友情作為他生命的支持力,統以撫煦和鼓勵。這愛情與友情之在達夫身上,可以用兩句話說盡:‘你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還有,這些風流才子的行為,也跟自己的邏輯有關,如何看待巴爾扎克坑親朋好友的這一缺陷,尤其不能讓我釋懷。巴爾扎克在《絕對之探求》借克拉埃夫人之口說出自己的邏輯:“你們的美德,不同於凡夫俗子的美德;你們屬於世界,不能屬於一個女人或一個家庭,你們像大樹一樣吸乾了你們周圍土地的水分……”

就像前不久某位作家為別人性騷擾來辯護,說什麼“那麼多道貌岸然的牧師神父也強姦”,這邏輯也真是讓人醉了。

有什麼樣的心理邏輯,就有什麼樣的行為方式,因為那邏輯是用來自圓其說的。

不過,風流才之外的普通人,就不風流了嗎?我看未必。不過是,這些文人的私生活被外人看到了而已。因為是名人,關注度高,或被人記錄,或是被自己記錄了。普通人,就不濫情了嗎?他們會比這些風流才子更專一一些嗎?

透過這些名作家的私生活,讀者應該看到真實的人性。人性,有多種多樣的可能性。

其實,也沒必要戴著道德的眼鏡審視他們。誰都不是完人,誰沒有缺點誰身上沒有不光彩的一面呢?

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吧。


把書讀薄


看了題主的問題,應該是不太瞭解中國文化人圈子的人,至少沒有系統的學過中文。


第一:民國的婚姻法雖然強調一夫一妻,但因為受清朝婚姻制度的影響。作為大戶人家出生的文人們,覺得三妻四妾很正常。所以才誕生了辜鴻銘茶壺與茶杯的比喻。而以我們偉大的郭沫若大師為例,其妻子除了本國的3個,還有1個日本妻子,至於他沒有記載的露水情願,我們也無從可考了。


第二:民國的文化圈和現代的娛樂圈相識。在當時電視未普及的時候,除了電影和戲曲,文字作品是人們最大的消遣。所以改圈混亂也很正常。


鬼行僧


首先,不能用今天人的價值觀來評論前人。

在當時,中國人的私生活普遍不太檢點,妓院是唯一的公共場所,吃飯、喝酒、聽戲、談生意基本都是在妓院進行。李大釗、陳獨秀等人開會,也是去妓院,邵飄萍被逮捕,也是在妓院,蔡鍔找小鳳仙,小鳳仙本是他部下找的妓女,蔡覺得還好,便協商“換馬”,在今天人看來,恐怕不可思議。

農耕社會建立在熟人社會上,這種社會的性觀念往往比較開放,和別人發生性關係也不會覺得很“髒”。

今天人對此感到無法接受,因為我們生活在生人社會中,會覺得隨便跟別人發生性關係很“髒”。

最好不站在今天的立場,用今天的標準來要求別人。

其次,徐志摩、郁達夫的私生活不算太亂。

認真鉤沉的話,當時文人普遍都有多個性伴。

胡適就有很多女朋友,聞一多在美國時,也常出入聲色場所,後來在青島教書,他也和女教授有曖昧。沈從文和張兆和的愛情被視為經典,可二人結婚不久,沈從文便出軌高青子,離家幾年後,終於迴歸家庭,又和小姨子傳出緋聞。茅盾與秦德君、老舍與趙清閣,這些“老實人”也都沒做到真正專一。

其三,徐志摩、郁達夫的精神比較苦悶。

在當時,接受教育的女性很少,女性的生活空間又比較小,導致見識、胸懷也相對不足,男女之間很難達成精神上的和諧,往往是剛能找到共同語言,不久便發現彼此差距很大,很多人都曾表達過這樣的精神苦悶。

夫妻雙方做不到今天夫妻那樣有情趣,出軌並不奇怪。

老一代文人從童年起接受的都是強制性教育,這妨礙了他們人格的成熟,外表乖巧,內心往往有傷痕,這是他們成人後渴望獲得女性撫慰的一個原因。郁達夫的情況尤其麻煩一點,他長期經濟困難,漂泊感甚強,有刻意放浪的成分。

其四,媒體喜歡炒作文人緋聞。

其實當時知名人物大多緋聞不斷,政客就不用說了,基本是公開的,名角也一樣,可他們的故事媒體一般不報,報道政客、軍人很危險,而名角會花錢買負面新聞,所以緋聞也較少。

文人一般不屑於操作這件事,所以成為緋聞炒作的重災區。讀民國報章雜誌,其中很多文人緋聞是沒有根據的,即使有根據,也往往誇大過甚。這種刻意營造出來的文人好色的印象,誤導了後人。


老虎他爹


個人覺得,挺亂的私生活讓他們的思緒變得矯揉造作或者說思緒萬千,現在失戀的人不都是瞬間變成大才子一樣麼,一樣的道理,不然他們怎麼寫出那麼纏綿悱惻,內心糾結的文章呢,所以個人覺得情感豐富的作家跟複雜的情感糾葛有必然的聯繫,


愛上在路上21026118


他們處在新舊交替的五四時代,一邊是老家的媒妁之言訂了婚,一邊又是出國留學有了新思想,想自由戀愛,大家都要反封建禮教,覺得應該從自身的一切開始反,未免矯枉過正,是為反對而反對,打著自由戀愛的主張,奉行男人至上的舊習慣,同時和妻子在一起,那邊又要追求新生活,兩邊便宜都佔,激進的風流了。顯然他們的原配是犧牲品。


櫻花陣


算不上私生活混亂吧,徐志摩雖與張幼儀在鄉下因為父母婚約結合,但是他幾乎沒碰過張幼儀,然後遇見林徽因,對她傾心,最後認識陸小曼和陸小曼結為夫妻,靠自己的才華賺錢來供奢侈的陸小曼,只能說他多情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