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3 一代豪放詩人辛棄疾的悲催仕途生涯!也曾是以一當百的戰神

提起辛棄疾,毫無疑問大家都知道他是一位豪放的詞人,他的詩詞豪放大氣,既有柔情似水的一面也有豪情奔放的情懷更有讓人身臨其境的淒涼,不得不說人生的境遇使得辛棄疾有著這多樣的情懷。對歷史稍稍熟悉的人都知道辛棄疾曾經也是一位將領,而且是一位曾經帶著50多名士兵對陣數萬敵軍,卻毫髮無損的戰神。

這件事就要從南宋時期說起,那時候北方很多的地方被金兵佔有,辛棄疾那時候就生活在金兵的控制之下,那是的他希望自己能夠向岳飛那樣,上戰場奮勇殺敵,奪回自己的領地,讓人們不在生活在金人的統治之下。

於是在辛棄疾二十一歲的那年,他加入了當時有二十五萬人的耿京的隊伍,耿京對他非常的信任和重視,於是在辛棄疾的極力勸說下,耿京同意南下,與南宋朝廷共同抵抗金兵。於是耿京派遣辛棄疾率部下南下奉表過長江歸宋。辛棄疾等人日夜兼程,最終受到了宋高宗的接見。宋高宗同意接收這支義軍,不僅為耿京、辛棄疾等人封官賜爵而且還派遣官員與辛棄疾一行一同北上。

可是當辛棄疾一行人趕回時耿京的起義軍已經被張安國給殺害了,而張安國帶著起義軍投奔了金兵,辛棄疾絲毫沒有猶豫,帶著身邊五十多名士兵奔向張安國的營帳。此時的張安國帶著幾萬的兵力在營帳中飲酒慶祝勝利,怎麼也不會想到辛棄疾帶著幾十名親兵趕過來為耿京報仇。

辛棄疾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解決了守衛的士兵,軍中的士兵見辛棄疾這般架勢毫無招架之力,直接放棄了抵抗。於是辛棄疾一路暢通無阻的衝到張安國的大帳前,張安國得知一切都化為烏有,毫無抵抗,任憑辛棄疾交給朝廷處置。

因此辛棄疾一戰成名,但是辛棄疾此後並沒有的到朝廷的重用,他的一腔報國熱情始終沒有實現。南宋朝廷很多官員都屬於求和派,而辛棄疾力主征戰,因此辛棄疾在南宋朝廷的仕途一直不如意,使得他的大半生盡是坎坷和失意。

辛棄疾原是北方人士,而南宋的統治階層是一個權力壟斷的集團,有很強的排外意識,他們把投誠過來的辛棄疾稱為歸正人,是一種蔑稱,對他更是不信任不重用,備受猜忌與歧視。另外辛棄疾南歸之時,正式南宋抗金的低潮,整個朝廷都不敢輕言對金開戰。在辛棄疾投誠之後不久,南宋進行了一次北伐,但是以失敗告終。

從此之後除了辛棄疾、陸游等人沒有人敢提出北伐,因此也使得辛棄疾無法有所作為。極有才幹的辛棄疾被任命了很多的官職,但是因為他不斷的力主北伐,經常被人記恨,被人填治罪名,最後被貶黜到鄉下種田二十多年。在六十五歲時候辛棄疾受到寧宗皇帝召見,並擔任京口知府,準備參與北伐大業。不過好景不長,十分努力和投入的他受到其他官員的誣告,最終被撤職,就這樣辛棄疾滿含忠憤和擔憂回到了鄉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