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核爆時為什麼會有雙閃現象?

中元居士


原子彈在點火之後,發生裂變,核原料釋放的金屬態氫離子聚合產生爆炸,形成了第一次閃光。(事實上是氫原子在磁場裡以光速運動釋放出了電子,形成金屬態氫離子,閃光在前,爆炸在後。——這與下雨天先看到閃電,後聽到爆炸是一個道理,和光與聲的傳播速度關係不大。)

第一次爆炸產生的強大“物質流”在磁場裡的超高速(光速)流動中,再次產生的金屬態氫離子第二次閃光並且發生第二次聚合反應形成爆炸。因此,要增加核爆炸的當量,只需要在原子彈裡添加上一個密閉的“氘化鋰”儲存罐就可以了;這樣被加強了的原子彈——氫彈爆炸產生的衝擊波層流裡的氘化鋰轉化的大量金屬態氫離子就會形成一個圓環,聚合反應的爆炸威力就更加巨大。









金童希瑞


原理很簡單,光的折射現象。

雙閃徵候光學分析圖

雙閃徵候是目前全球檢測大氣層內“核爆炸”最為準確、簡便的手段之一。由於核爆炸初期會出現一個極短但是極為強烈的閃光(時常在1毫秒左右);在這之後,就會出現(通常根據當量的大小)幾百毫秒到幾秒鐘間隔後才能出現的相當長時間“升起”的火球光(從紫色轉變成綠色,最後固定成白色向外擴散)隨後是衝擊波、輻射塵。這樣的2次光輻射,被稱為“雙閃徵候”。

三位一體核試驗爆炸16毫秒後的情景,其火球寬度約為200米,地平線附近的黑點為樹木

出現這個現象是因為爆炸瞬間爆心能量“快速”(時間真的很短)向外膨脹,這時我們就看到了第一個強“閃光”。但是在爆心周圍的空氣迅速受到擠壓,並向外像水波一樣的擴散,密度逐漸增大後這層空氣已經被摩擦、“電離”成粒子氣體,這時爆炸光被這層不透明的空氣阻擋、折射。我們會暫時的看不到爆心光亮,原因是被這層電離氣體阻擋住。接著隨著距離的增加,空氣密度開始降低,爆心的光線再次釋放出來,我們才能接著看到核爆的能量光線。經過上述過程後,在觀測距離上我們就會看到核爆炸獨有的“雙閃徵候”。

三位一體核爆10秒後

兩次閃光間隔越長證明核爆炸的當量越大。

雙閃現象有一個知名事件:“維拉事件”(Vela),是懷疑以色列擁有核武器的“證據”之一。

美國發射的“維拉”光學探測衛星本來是利用“雙閃徵候”原理監測冷戰時期的蘇聯有無違反《部分禁止核試驗條約》的核活動。但是1979年9月22日,“維拉”系統的6911號衛星在南大西洋和印度洋交界處愛德華王子群島與克羅澤群島之間的海域觀測到一次雙閃。美國情報小組隨後認定這是一次3000噸當量的核爆炸!但是隨後的調查美國卻宣稱沒有在該地區檢測到放射性現象。直到多年後解禁的資料顯示這是以色列和鈾礦擁有國南非進行的一次核試驗。

W君說,美國真是對以色列好的沒邊沒邊了。


軍武數據庫


核爆炸只能是一次性的,因此核爆炸時的雙閃並不是真實意義上的爆炸兩次核爆炸

先看原子彈原理

想要了解雙閃先要簡單瞭解下一種原子彈的基本構造和原理,爆炸原理簡單表達就是先一起向中間擠擠擠,擠到超臨界點,點火,砰,發生爆炸,具體原理如下圖:

原子彈核心部件中間是一個包裹的中子源,周圍像縫足球一樣佈置有一週的核材料(通常為鈾235或者鈈239),在核材料後面是高爆炸藥,目的就是在引爆瞬間同時將核材料推向中間,核材料達到超臨界的瞬間,中間的中子源點火,核材料發生鏈式裂變反應,1kg235U或239PU,只需百萬分幾秒,就可以全部裂變完成,能夠瞬間釋放出20000tTNT當量的能量。

核武器爆炸的確是幾次爆炸

從以上結構可看出核武器的確是發生了幾次爆炸,但是前面的高爆炸藥爆炸幾乎是同時的,因為要把核材料同時推向中心,前後時間差別必須是很小的,但是核爆炸只能是一次性的,因此核爆炸時的雙閃並不是真實意義上的爆炸兩次核爆炸。

人眼的分辨時間

由動畫原理知道,人眼的分辨時間為24幀分之一秒,也就是42毫秒,短於這個時間的人眼看到的畫面就是連續的。

雖然是幾次爆炸,但是由於時間相差的太近,人眼看起來就是連續的,並不能把幾次爆炸分別開來。

雙閃的真正原因

看到閃兩次的真正原因是,高看到閃光後,閃光就被極速膨脹的空氣和塵埃擋住了,由於爆炸時的高溫高壓,產生的離子態氣體,會將光線折射,人眼就暫時無法觀察到閃光。等到繼續膨脹後,不再遮擋,便又可以看到強烈的閃光了。


因此不是閃兩次,而是中間被遮擋、散射而已。


核先生科普


承邀

某年某月,某國際太空觀察站發現美帝的私生子以色列上空出現二道閃光,觀察站認為:以色列在秘密進行核武器爆炸實驗。雖然以色列百般否認。但這二道強烈的閃光與核武器的雙閃特徵不容以色列可以掩蓋其違反國際限核的事實。

雙閃確實是核爆炸的典型特徵。

從科學騙子愛因斯坦的質能公式就可以看出,核能量是以2次方光速倍增的。第一次觸發核裂變便是一道強烈的閃光,但瞬間之後裂變的能量再次以2次方遞增裂變,這次裂變能量更大閃光時間更長,殺傷力更大。

原則上如果核武器只是一次閃亮,只能說是一顆臭彈,核能量未能全部釋放。


自由媒體


民科水一下。世界上任何能量傳遞都是以“波浪”的形式運動的。核爆,首先是裂變,瞬間又聚變,如此反覆 完成。原因,裂變溫度驟然升高,速度之快,就會使內部產生負壓,負溫度,(也是會生成空洞,也許可以到絕對0度)這時就會坍塌,坍塌時光都不會逃出去(也是會形成黑洞)然後又膨脹。裂變-聚變,交替進行。這瞬間的變化比光速還快,有非物質生成,又瞬間煙滅。本文專屬,不經本人同意,不得在科學雜誌封面轉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