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如何看待當下很多家庭把家裡的舊書當垃圾賣掉?

兼項背強


賣掉舊書也無妨,我自已經歷的書幾乎賣了,但老爸的許多書我要留下它。

我是七十年代人,是伴著讀瓊瑤三毛的愛情書、金庸古龍的武俠書長大的,這些書及我讀書時的教科書雜誌等幾乎全賣了,我覺得這些書沒多大用,但我那些九十年代親自從報上剪下來的剪報一直會保留它。

老爸的藏書我就不會當廢品賣了,老爸是五十年代的名牌大學生,之後一直在中學和大學教語文,他的藏書大都是五六十年代的文學及精品書籍,這些書伴我長大,現在八十歲的老爸還酷愛翻閱他的愛書,因此以後我將會把它們留下來。

這是隨便從老爸藏書中的挑選出來的一本畫冊,58年發行的,發行量才一萬二幹套,代表當時新中國最高彩印技術的圖畫書。

以上是此圖畫冊頁中的一張圖像。

老爸房間還有二大書櫃藏書,他說以後會傳給我,我有義務和責任把它們儘可能地保存好。



湘平古珍郵館


很正常,完全是個人的自由選擇。具體到把舊書當垃圾買賣,每個家庭的情況都不一樣。

比如我家裡三代人,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兒子閨女,每個人受的教育程度不同,文化高低程度不同,讀的專業和工作崗位不同,興趣愛好也不一樣,自然每個人買的書就不同。

爺爺奶奶搞戲曲工作的,一個導演一個編劇,工作之餘買了大量的導演工具書,還有國內外的劇本集,還有相關領域的理論研究;

爸爸媽媽一個老師一個作家,他們買的書就是關於教師工作的教案、師德,不同版本的教科書、試卷,還有國內外的文學名著,小說、詩歌散文,還有文學雜誌和創作理論書;

到了我們四個兄妹、又有不同,大哥喜歡音樂,買的都是歌譜和吉他彈唱書籍,更多的是人文社會科學和思想學術、歷史傳記回憶錄;

我喜歡文學,一直做記者,買的書基本上都是小說和散文,國內外的文學作品為主,還有一些新聞工作有關的非虛構作品。兩個妹妹喜歡看情感小說,買的書基本上就是流行文學和愛情小說,純粹消遣時間。

因為三代人的興趣愛好相差太大,我們在家裡看書的時候,自然每個人都只會看自己喜歡的圖書。

我爺爺奶奶去世後,他們的書架上的書,也沒有人再看了,堆在一起佔地方。想免費捐給劇團,結果人家讓我們自費打車送過去。

後來,這些書都是當廢紙處理了,叫了一個收破爛的,三毛錢一公斤,上千斤書,也就賣了不到一百塊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