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9 光錐之內是命運

故事的結局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應該是從故事開始的時候便已註定……

一個關於宇宙暢想的開端。

喜歡歷史和宇宙學的人都會比一般的人更懂得人類的渺小,因為宇宙的浩瀚,可以讓心變得很大很大,同時又很小很小,這大概也算其中之一的意義吧。地球上的絕大部分人終其一生可能都不會將視線投向宇宙。 我們生活的是一個三維空間,除此之外,還有四維,五維,六維,甚至更多維度。從四維的視角看三維,就像站在三維視角觀察二維,不管這幅畫多麼豐富多彩,周圍的人和事物都是一些長短不一的線段而已。由於三維事物在各個層次上都暴露在四維視角中,原來封閉和遮擋的一切都平行並列出來。

閒暇之餘我也在思考宇宙最初的樣子,真的是一個奇點嗎?地球文明只是宇宙文明中很渺小微弱的一點光芒,未知的宇宙,距離人類幾千億的光年的地方,可能此時此刻,在另一個星球中,也有一群生物在探索幾千光年以外的生命。技術限制,或者是因為穿越不了千億光年的距離……我們都不得而知,可還是不能阻止我們對宇宙的想象。

從阿瑟克拉克,霍金,到劉慈欣,看到了對不同模樣的宇宙。在億萬光年暗無天日的戰場上,在宇宙的物競天擇中,太陽系裡的人類都沒有辦法得知,在那個遙遠的地方,到底發生了什麼。

我們都活在光錐之內,對光錐之外的事情無能為力,於是,人們都說光錐之內是命運,光錐之外是天意,所有江湖偶遇,都是宿命相逢。

明天咱們來聊聊光錐。

光錐之內是命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