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9 信陽毛尖系列之九:信陽毛尖手工炒制的招式解析

“茶葉之家”專題欄目之“信陽毛尖”,你想了解的關於“信陽毛尖”的知識都在這裡。

▲這是“信陽毛尖”系列的第九篇文章,本期主要講“信陽毛尖”的傳統炒制工藝

信陽毛尖系列之九:信陽毛尖手工炒制的招式解析

從茶樹上採摘下來的鮮葉只有通過炒制這道工序才能變成造型美觀、香氣馥郁、特質內含的茶葉,奧妙就在於炒制。炒茶技術是使鮮葉發生物理性質和化學成分等一系列的重要條件,因此只有好的炒制技術才能使鮮葉轉為好茶。

信陽毛尖系列之九:信陽毛尖手工炒制的招式解析

炒茶主要有手工炒茶和機械炒茶。本期主要講“信陽毛尖”的手工炒制工藝。

手工炒制是信陽毛尖傳統和重要的炒制方法。這種方法是信陽茶農自古流傳,並經過不斷地改進和完善而形成的。

信陽毛尖系列之九:信陽毛尖手工炒制的招式解析

目前,機械炒制方法很普遍,但手工炒制的無可比擬的優越性,使它仍然佔據著主要的炒制地位。

“信陽毛尖”手工炒制的工藝流程是:鮮葉攤放~生鍋~熟鍋~初烘~攤涼~復烘~拈剔。

信陽毛尖系列之九:信陽毛尖手工炒制的招式解析

攤涼

1

攤涼是信陽毛尖製作過程中不可缺少的工藝,看似簡單其實不然,絕不可疏忽,因為它對信陽毛尖香氣和品質的形成非常重要。攤涼的主要目的是散發鮮葉水分,散發青草氣,增強香氣調和滋味,使葉面變得柔軟。

生鍋

2

生鍋主要是起殺青和初揉的作用。鍋溫掌握在160℃~200℃。特級、一級毛尖生鍋溫度要求偏低,隨著鮮葉嫩度降低,鍋溫要逐漸升高。

熟鍋

3

熟鍋的作用是進一步蒸發水分,發揮香氣,做條整型,使茶葉外形達到細、圓、緊、直。熟鍋溫度,特級、一級80℃-100℃;二級三級及三級以下90℃~120℃。

理條

4

理條是信陽毛尖炒制中獨有的一個動作或工序。這個動作是清末民初,由車雲茶社的炒茶工吳彥遠創造的。理條使信陽茶形成了細、圓、緊、直的外形特點,所以才被稱之為信陽毛尖。理條的基本動作是:抓條和甩條,作用是促進茶條的垂直。

烘焙

5

烘焙分三個操作步驟,即初烘、攤放、復烘。主要作用是固定外形,繼續蒸發水分,達到乾燥的目的,防止品質劣變,進一步發揮色、香、味。

信陽毛尖系列之九:信陽毛尖手工炒制的招式解析

初烘溫度70℃~90℃,時間20-25分鐘,每隔5-8分鐘翻動一次。

復烘採用文火慢烘,溫度60℃左右,時間分鐘,每隔10分鐘翻動一次,每烘攤茶葉量為初烘攤葉亮的兩倍。

經烘焙足幹後,還要進行人工拈剔,把條索不緊的粗老葉和黃片茶梗及碎末剔出來,達到各級茶應具有的外形標準。

信陽毛尖系列之九:信陽毛尖手工炒制的招式解析

▲下期主講“信陽毛尖”機械炒茶工藝。

愛茶,愛上一種生活方式!

部分文字、圖片來源於網絡,如無意侵犯了媒體或個人的知識產權,請聯繫我們立即刪除。

信陽毛尖系列之九:信陽毛尖手工炒制的招式解析

茶|葉|之|家

國內專業的茶葉知識分享平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