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7 讀懂“七夕”的傳統內涵

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今天,我們又一次與七夕相遇。在傳統節日中,“七夕”充滿了浪漫色彩。過去,未出嫁的姑娘們會穿上新衣,在星空下向織女星乞求智巧,求賜美滿姻緣,所以,七夕又被稱為“乞巧節”。

當然,七夕還有著更加深厚的文化內涵。研究七夕的起源,可以挖掘出我們中華文明在“年幼”時期,對整個世界的看法。“織女星”是對天體的人格化,這是一種自然崇拜。把正月正、二月二、三月三、五月五、六月六、七月七、九月九這“七重”列為吉慶日,又體現了那時候人們的時間崇拜和數字崇拜。如果研究那些與七夕相關的古籍,還能發現很多有趣的故事,瞭解生活在不同時代的古人的生活習俗。

所以,早在2006年,七夕節就被國務院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過好一個傳統節日,不但是在忙碌的工作生活中,一次難得的心靈休憩,也是瞭解傳統文化的一次絕佳機會。有了相應的瞭解,我們才能繼承和弘揚傳統文化,樹立文化自信。

近些年,人們對七夕的瞭解越來越深入,從最初只知道“牛郎織女鵲橋相會”,到了解“乞求智巧”,無法否認,在這個過程中,商業活動起了一定的作用。通過商家的宣傳,七夕作為“中國情人節”,受到越來越多年輕人的追捧。客觀地說,當傳統節日越來越火爆,人們對它的興趣必然會增加,蘊含在其中的文化內涵,會以各種方式被挖掘出來。

在“浪漫經濟”的推動下,人們也為七夕投入了越來越多的文化想象。一個節日,最終是因為引起了人們心中的情感共鳴,節日的價值才得到體現。正如月圓之夜,人們寄託了對故鄉的眷戀,對親人的思念;七夕之日,人們表達著對心靈手巧的渴望,對愛情的珍視。濃濃的傳統節日氣息,是文化自信的鮮活註腳。 (邢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