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跟婆婆吵架之後你如何跟她相處?

如桐蔓


自古婆媳相處是最需要智慧來處理的問題。


婆媳之間有共同深愛的人,在對待同一件事、同一個問題上,各自有自己的看法和見解,有時候難免會產生摩擦和爭執。


我剛結婚時,就跟婆婆起過爭執。

那時因為和婆婆住樓前樓後,離的很近,所以幾乎天天都能見面。


婆婆有我們家鑰匙,如果她想去我家裡,根本不會敲門,直接拿鑰匙開門進來。


有時正在換衣服,猝不及防婆婆就進來了。


起先這點讓我非常反感,跟先生說過幾次,他也不好跟他媽媽說什麼,後來也就無奈的聽之任之了。


有時偷懶,家裡比較凌亂,婆婆進來看到後會皺著眉頭立刻著手收拾,弄得我特別難堪。


婆婆還會說,讓我們每天早點睡,要不然我家的燈光晃的她睡不著。


要知道我家住婆婆樓後,並不對正著,而是隔了兩個單元,如果不是刻意扒窗戶上看,根本看不到我家的燈光。

婆婆的過多關注和干預讓我很惱火,終於在一次婆婆自做主張進家將我放在盆裡一件白衣服扔進洗衣機和其他混洗染色後我爆發了,和婆婆吵了幾句。

婆婆當時氣壞了,打電話給我先生,說以後再也不管我們,並且坐上車去了她大女兒家。


其實吵完之後我就後悔了,畢竟她是長輩,她的出發點並沒有惡意。


於是我開始思考怎樣跟婆婆能相處的更好,我用瞭如下辦法:

1、主動和解

跟婆婆吵架後,我主動打電話跟婆婆道歉,並跟先生講明瞭前明後果,爭得了他的理解。


我的道歉是真誠的,婆婆是丈夫的媽媽,孩子的奶奶,她把我們當成自己的家人,把我們的家當成了她自己的家,才會毫不見外的拿鑰匙直接開門,幫著收拾家。


她因為關心我們,才會時時從窗戶看我們。

我捫心自問,如果換成自己的媽媽,做出這些舉動,還會心裡不舒服、生氣嗎?


答案是當然不會。


正因為在心裡還把婆婆當做外人,所以才會抗拒她過多的參與進我們的家庭。

家是不講理的地方,不能事事非要明辯對錯。


不管和婆婆的爭吵到底誰對誰錯,做為晚輩,我首先應該理解、尊重、遷就婆婆,主動認錯是必要的。


果然先前還怒氣衝衝的婆婆,接到我的電話後,口氣當下緩和很多,第二天就回來了,一場小風波就此化解。

2、保持一碗湯的距離

孩子大一點的時候,我們換了大些的房子,搬離了原先的小區。


以前幾乎天天跟婆婆見面,搬家後基本一個星期見一次。


發現跟婆婆距離遠了,心卻近了,相處的更加融洽。

有這樣的說法:跟婆婆保持一碗湯的距離是最合適的距離。



我認為很有道理,保持一定的距離讓我和婆婆更能理解和體貼對方。


婆婆時常蒸好饅頭讓我去拿,我感恩和珍惜婆婆對我們的付出,也常常對婆婆噓寒問暖。

偶爾遇婆婆沒事幹溜達來我家,我都感到很驚喜,拉著婆婆說東到西,不想讓她早早就回。

3、讓丈夫跟孩子作黏合劑

先生和孩子是我跟婆婆共同的親人,婆婆牽掛先生,疼愛孩子,我很高興。


我體貼先生,用心教育孩子,一家人其樂融融,婆婆看到眼裡也很欣慰。

我常常在先生跟孩子面前說婆婆的好,告訴孩子一定要孝順奶奶,跟先生說多回家看看,跟婆婆嘮嘮家常。



婆婆也跟先生說,一定要對我好。對孩子說我優秀,是她的媳婦裡最滿意的。

我們說的話都由先生和孩子的口傳到了對方的耳朵裡,婆婆待我越發好,我也從心底裡真正把婆婆當成了自己的媽媽看待。

實踐證明,我的這幾種方法很奏效,現在我和婆婆相處的非常好,先生因為婆婆不住地誇我,都有些嫉妒了。


幸生


自從生了兒子以後,婆婆就和我們住在一起。畢竟以前陌生人,現在因為一個孩子住在一起,肯定難免磕磕碰碰。婆婆很勤快,我那會做淘寶,生意也比較好,有時候幹活會幹到半夜,所以惡性循環,早上都是10點多,11點才起床。家裡的衛生,做飯都是婆婆一個人做的,還要帶我兒子。第一次爭吵是因為我生了我女兒,然後我和我老公不知道什麼事情吵了起來,然後我婆婆就開始幫我老公說話,我越來越氣,就把她剛做好的一桌子飯菜全部掀了,然後婆婆就開始不依不饒,說我成天什麼也不做,她成天忙這忙那,反正講一大堆,本來是我和我老公兩個人的事情,現在變成我和她吵架。我把桌子掀了以後,我老公抱著女兒摔咯一跤,給我嚇得,給婆婆也嚇著了,還好女兒沒事,老公恩腰摔傷了,不過我也後悔死咯,當時怎麼那麼衝動。然後我主動和婆婆道歉。後面就和好了啊。


這是第一次吵架,第二次比較大的吵架,是因為婆婆放暑假要帶我兒子回老家,老家農村的,我不肯讓帶,然後又吵起來了,這次吵的也比較兇,老公又是幫著婆婆說我,然後我婆婆在又講她幫我們做這個,做那個,說我不講良心,說孩子他爺爺好久沒有看到孫子了,想孫子什麼什麼的。老家還是老房子,好多蚊子,蟲子。孩子姑姑家的兒子回老家,身上被盯了好多苞。並且,去年帶兒子回去以後,回來又黑不說,也野了好多,所以那次我不想讓孩子回老家,就因為這,我婆婆大發雷霆,說我看不起她,看不起我公公,說她為了照顧我們,沒有回去照顧她媽媽,什麼什麼的。然後我說累了,不想說了。老公問我還想不想過了,我想想每次吵架,你總是幫著你媽,我不想過了,我說離婚吧。老公說,誰不離誰是孫子,然後我去找結婚證,我說你去開車,我一會下去,婆婆拉著我,一直勸我,說什麼還是原配的好,什麼什麼的。我光哭,不說好也不說不好。然後換咯衣服,帶了結婚證下了樓,發現婆婆在遠處和我老公說著什麼,我懶得過去,然後我到車前等,老公過來就笑,一直笑,我說,走吧,他說去哪兒?我說民政局啊。我老公說你真去啊,我說真去。後面老公就不知道怎麼把我哄好了。是前年的事了,現在還和婆婆一起住,她有時候會回老家住幾個月,再過來幫我麼有帶孩子,從那次說離婚以後,我婆婆再也沒有和我吵過架。在一起生活的挺好。反正我話也少,平時也不怎麼說話。




之前總是給婆婆買衣服,這幾年和小姑子在一個城市,一年四季,一換季節,小姑子就已經把婆婆的衣服啊鞋子買好了。都不用我買。因為婆婆年輕時候就是家庭婦女,沒有工作。前幾年可以買養老保險,一次交幾萬,然後現在每個月有1000多點,卡在小姑子那裡保存著。婆婆幫我帶兒子的時候說,那誰誰的奶奶說帶珍珠可以治什麼病,什麼什麼的,說了一次,我沒吭聲,然後又說了兩次吧,我給我老公說,給咱媽買條珍珠項鍊吧,咱媽說可以治什麼病,然後週末就帶著婆婆去買了,婆婆很開心。還有經常說,我公公都沒給他買過金戒指,金耳環,然後我和我老公帶著婆婆去給她選了一對金耳環。我記得我生了我兒子,我婆婆就說讓我們再要一個,她可以一起帶,然後我們就生了女兒,不過女兒基本上都是我們自己帶了。用的來說,婆婆挺好的。是一個好婆婆,住在一起肯定有很多看不慣的地方,但是那是她的習慣,只要沒有什麼大的矛盾就行。


你好一蝦米


我這人是有骨氣的,雖然我出身農村,可父母辛辛苦苦供我上學受教育,所以我現在的收入可以讓自己生活的很好。婆婆家城中村,自己覺得很有錢,但是我們消費觀念真的天差地別。剛剛結婚時全家住在一起,各種小摩擦都懶得計較,總想著現在孩子小需要她們幫助。後來分家了,要給老公三套房,問題要先讓我和老公做財產公證,我說我沒什麼財產,你們給的我也不可能帶走,沒這個必要吧!人家就是不幹,關鍵老公也是同意的,心寒,就說乾脆連婚也離了吧省得你們全家以為惦記那點財產。離婚協議都寫好了,婆婆公公沒有勸一句,但是去民政局老公又百般不願簽字。鬧到這地步也是無法面對,果斷出來租房住。順便買了套自己的房子。新房裝修好之前沒有回去過,等搬家時候也是默默搬進去。她們也搬新家了,和我們一棟,不在一層,見面我還是喊她們爸媽,只是喊去她們家吃飯我都說加班從來不去。很多次以後老公說不要這樣,他們錯了,畢竟還是一家人。我心裡知道她們怎樣對我,但是還是和解了,喊了她們來家裡吃飯,表面也高高興興的。到後來懷了二寶,她們天天喊去她們家吃飯,生出來也說我帶孩子辛苦讓去她們家吃,吃飯時如果孩子哭鬧都是讓我先吃,想想她們現在做的這些,覺得很感恩,她們對我好,我只會更多的回報,以前的不愉快就一筆勾銷吧!


董125715880


從懷孕開始就和婆婆他們住在一起,確切的講,和婆婆公公還有小叔子住在同一屋簷下。

這架可是有的吵了。尤其是在有了小孩以後,遇到的很多事情都成了吵架的點,且一點就爆。最後在一次大爆發後,我們一家三口在半夜兩點鐘被掃地出門。

對於吵架後如何相處,我可能也算是有發言權吧。

就是被趕出來之後,婆婆也沒有給我們打幾個電話,就是第二天也沒有打電話問問我們半夜帶著七個月的寶寶住在了哪裡,也沒有讓我們回家。不過那又怎麼樣呢?我們馬不停蹄的看房子租房子,現在一家三口住的開開心心。就在我們搬家的時候婆婆還幫我們搬了家。

吵完架,就不知不覺的和好了,沒有道歉,也沒有再爭吵,這是一種情況。


期間也不止吵過一次,都是不知不覺的繼續相處下去了,雖然很尷尬,心裡還是很生氣,但是又有什麼辦法。

婆婆在家裡,小孩醒著,她躺著看電視,做面膜,或者去睡覺,等小孩一睡著,她就開始叮叮噹噹,不是洗衣服拖地就是弄各種奇奇怪怪的東西,發出的聲音把小孩吵醒。

最奇葩的是,有一天小孩吃飯我想給他煮點面,然後抱著小孩騰不出手,婆婆說幫忙煮,然後問我“面是用水煮嗎?”,面。。。不用水煮用什麼!氣的我,抱著小孩出門遛彎去了,真的無法面對!

吵完了,出去轉一圈,緩一緩,回來還是照常。

就只看這一段,無法不和婆婆吵架,吵完以後人家下次照樣我行我素。下一次還是接著生氣。

但是還是要一起生活下去呀!寫到這裡已經忍不住要……

還好我們還是搬了出來,小孩她願意看就看一眼,不願意她就隨意,我們現在也沒有了吵架的點,日子也就得過且過了。

對於吵架以後如何相處的問題,目前只有得過且過,裝作沒發生過一樣。反正做不到老死不相往來。

然後最好的方法是拉開距離,就沒有那麼多可以吵架的點了。


良辰七一七


我以前也是非常想好好對待婆婆,畢竟我愛我老公,她是我愛人的媽媽,但是後來的生活裡,我發現並不是這樣,我從未覺得自己心有多狠,但是現在的我,沒有婆婆,我婆婆就是個槓精,沒理也要攪三分,而且是胡攪蠻纏。我們家,反正永遠都是吃飯喊她兒子想吃什麼也是問她兒子,我要是想吃什麼還得讓我老公去說,懷孕期間晚上回來也是冷鍋冷灶,住院保胎三天沒有一句話一個電話一碗湯,心早就傷完了,她總跟我老公說我對她不好,垮臉沒有好語氣,說她給我們出錢了就該霍著她什麼的,不好意思,你出錢了,但是讓我寫借條了,寫借條無非就是防著我,反正現在我是不會開口喊媽了,就這樣吧,婚反正都離過一次了,如果我老公還是跟以前一樣,為了他媽來跟我吵架或者對我不好,那也沒關係,再離就好了,反正我也看淡了。若不是為了孩子,誰特麼願意復婚和好。當世界男人死光了沒嫁的了是麼。


餘大大家


我家在一個三線城市,結婚後一直和婆婆生活在一起。

有一次,下班回家,婆婆說帶孩子累了,讓我看會孩子,我抱過孩子的時候就感覺不對勁。

我一摸孩子的額頭,居然發燒了,我就趕緊給老公打電話,讓他趕緊回來去看大夫。可婆婆卻說沒事,這種小病過兩天就好了。

我們去醫院的時候,大夫說在晚來一會就可能有危險了,我回去後就和婆婆理論,說著說著我倆就吵了起來。

以後我就帶著孩子回了孃家,有次去電視臺錄育兒節目,我就把我的經歷說了,可沒想到小區裡的人看見她就說電視裡的。

在之後,我回到他家的時候婆婆就不理我了,一直冷戰到現在。


小小丫兒的情感世界


我的婆婆就是世界奇葩,我帶我媽媽去醫院看病,我的寶寶剛好也咳嗽,我不知道,因為那天晚上沒有回家,直接去了媽媽家因為第二天要帶媽媽去醫院做檢查,我的婆婆打電話給我的爸爸說寶寶咳嗽,爸爸就說那你趕緊帶娃去看,說我已經帶我媽去大醫院做檢查回不來,我的婆婆直接問我的爸爸別人家事重要還是自己娃重要,最後我回家婆婆竟然還說我媽媽有我爸爸,我放著自己家的事不管……老公一直身體不好,我的爸爸就給婆婆打電話說趕緊帶娃去看看,說我們買房欠了錢,老公現在一心就知道賺錢了,我的奇葩婆婆竟然回覆我的爸爸說,讓給我老公說去,我爸爸說我是岳父說出來傷我老公自尊,你做父母的好說,婆婆又說讓我爸爸去給我公公說去, 我爸爸直接就問她老公是不是她生的……好多好多差勁事我都不想多說了,戴面具的婆婆太恐怖了


yanqing敷衍


婆媳之間,永恆的話題。

上帝眷顧,給我攤上了個固執的讓人無法忍受的老太太。一點不開心,一點不如意就揹著背籠裝幾件衣服離家出走,幾十年來次次那樣,有人拉就不走,沒人拉就走到山上呆一天,永遠不曉得她心裡怎麼想的。老公公說她年輕的時候只要惹生氣了就找繩子,說不活了。現在老了,心更復雜了,我和誰說話都懷疑說她壞話,我和老公聊天,她就假裝擦外面窗戶。不敢跟她多說話,怕哪句話說錯了,捅螞蜂窩。不過她對她的三個女兒卻百依百順,唯獨不喜歡我這兒媳婦。當然我也理解,誰叫她兒子和我更親呢


神侃603


跟婆婆住在一起,有時候難免發生摩擦。畢竟婆婆和兒媳婦沒有血緣關係,幾十年生活習慣也不相同,在一起生活,就如同勺子和鍋沿,哪裡沒有磕磕碰碰。

和婆婆吵架了,吵過之後可以想想原因在哪裡,如果是出於原則性的問題,真的攤上了不可理喻的婆婆,沒事找事搬弄是非,破壞兒子的婚姻而且還改不了,那麼既然已經吵了,下一步最好的方法就是分開住,眼不見心不煩。

如果是因為生活中的瑣事,雞毛蒜皮無傷大雅,那麼既然吵了,婆婆應該也已經知道了你的不滿,那麼大部分明智的婆婆會有所收斂。作為兒媳婦,此時也應該見好就收,找個機會給婆婆一個臺階下。

比如吵完後買點好吃的,做好後喊一聲,媽來吃飯吧!在飯桌上多說幾句話,吵架的堅冰慢慢也就融化了。比如讓自己老公出馬,提議一起出門帶著孩子玩一玩,在孫子面前,婆婆一般也不會太給兒媳婦臉色看了。

如果回頭想想,自己也有錯,那麼也可以放低身段,給婆婆道個歉,說一句,媽別生氣了,我在氣頭上說話有些急了,你別放在心上。反正自己是晚輩,說句軟話也沒什麼損失。等老人氣消了,可以再強調一下,媽以後可別怎麼怎麼了。這樣老人一般也不會再生氣,也會記住了。

一個家庭中,有時候也是難得糊塗。誰多說一句少說一句,也沒必要非要鬥個你死我活。只要沒有涉及到原則和尊嚴,做兒媳婦的,心胸寬廣一些,給婆婆留面子,婆婆也應該領情,畢竟家和萬事興,誰不想和和睦睦生活呢?


婦產科女司機颯姐


其實最好的方式就是再見、永不再見!可只要你和丈夫一天不分離,倘或你有有了孩子,估計是不可能不見的,更有甚者,對方還非要入駐似地經常前往,看望她的兒子和不曾沾手的孫子,作為知識女性、一要明是非、講道理,二要體諒老公的為兒不易,三是本人並非撒潑牽強之人,躲是躲不過去的了,索性調整方式在必需直面相處的環境下:做到聽而不聞、視而不見、儘量零交流或官方客套交流,如遇深層次話題一概推以讓他兒子出面既可!本人愛幹什麼就幹什麼,必競這是我的家,要尊重我的生活方式和習慣,本人也不依賴他人,家務活該怎麼幹怎麼幹,必競無所求人才不致她人理直氣壯!經過近幾年磨合,不知道別人舒服不舒服,本人表示已經很舒服!不過要想真正實施上述方式有兩個前提:經濟獨立、家務獨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