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如果要是有太陽這麼大的星球可以居住,人類在星球上會是什麼景象?

A騎著豬去上學


首先呢,如果科學來回答的話,宇宙中是沒有那麼大的岩石星球的,也絕無可能形成如此巨形態的岩石類地行星,如太陽一般大的星球,只可能是像太陽這樣的恆星,別無其他。

宇宙中有一條規則,就是星球大到一定程度,就無法避免引力坍縮,除非像恆星這樣的星球,不斷地進行著核聚變,產生的輻射壓對抗著引力收縮。

而類地星球不行,你大一點,我就收縮一點,密度就大了一點,你再大一點,就再收縮一點,密度更大一點,那麼到最後密度大到無法想象的程度了,那是什麼呢?黑洞啊!


但是,如果要這麼嚴格的回答的話,那就沒啥意思了,題主想要的肯定也不是這樣的答案,那麼就把如果加上去吧。

如果有太陽這般大的星球上可以有生命或文明,那會是什麼一番景象呢?(題目中說,人類生活在這樣的星球上,這個吧,有點誇張了,人類畢竟是地球上土生土長的,如果要是在這麼大的星球上生存,估計都被壓成“二向箔”了,要多薄就有多薄!)

假設生物是在這樣的星球上土生土長的,所以就不談適不適應重力了,無疑,這樣的生物將非常的矮小,矮小到什麼地步呢?把地球上的螞蟻放上去都像是一頭巨無霸式的恐龍。

無奈啊,它們為了抵抗如此巨大的重力,只能演化成如此的微小,體型縮小了,表面積又如此的大,這意味著什麼呢?

意味著,在這樣的星球表面可能會誕生出來不同種類的文明,如果相距太過遙遠的話,將是一個老死不相往來的局面。

這樣的情況出現在同一個星球上,難免讓人很驚訝。

太陽赤道附近的周長是440萬公里,這是什麼概念,光速是30萬公里每秒,如果兩個文明相距過遠的話,發條問候短信都得有七八秒的延遲。

在這樣的星球上,就別想著探索太空了,老老實實地在星球表面待一輩子吧。


科學船塢


如果要是有太陽這麼大的星球可以居住,那麼肯定不可能存在,因為類地行星有個質量極限,最多的是超級地球達到了,質量是地球的數倍,巖質天體不可能比恆星還大。地球之所以適合人類生存,原因是多方面的,且不說類地行星無論質量還是體積都不可能達到太陽的大小。單純從假想的角度出發,我能想到的最重要的一點是:重力加速度。地球的平均重力加速度g為9.8m/s^2,根據緯度、海拔的不同而有所變化(本質是由到地心和地球自轉軸的距離共同決定的)。

如果我們忽略自轉的因素,由萬有引力定律可知,重力加速度與星球質量成正比,與星球半徑的平方成反比。因此重力加速度本質上是關於星球質量和半徑的二元函數。星球表面是否有合適的重力加速度,取決於其質量與半徑平方的比值。只要比值合適,那麼質量、體積稍大稍小,對重力加速度不會產生太大影響。這是另一個制約因素,但前提是質量不會超過氣態行星。

目前發現的類地行星就是超級地球,質量比地球大數倍,那麼再大就至冰巨星、氣態行星了,這類行星都沒有一個固體表面,也就不存在住人的情況了。但還有一個例外,就是戴森球,如果要是有太陽這麼大的星球可以居住,那必然是住在戴森球上,這樣的文明理論上也是存在的,那麼人類就在戴森球表面生存,內部是收集能量的裝置,天空中就再也沒有太陽了。


深空電報


看到這些好象書讀了多了的文盲加科盲的回答,我笑暈了。他們連題目都沒有看清楚就回答問題,那能正確嗎?什麼溫度太高了,把人燒死了;壓力太大了,把人壓扁了。這都是什麼亂七八遭的回答呀。

樓主問的是:如果有太陽這麼大的星球可以居住,人類在星球上會是什麼景象?

首先,是可以居住,那麼環境一定是適合人類的,就象現在的地球上的環境一樣,所以根本不存在溫度幾萬度,幾億度,象住在原子彈爆炸裡一樣。那還叫可以居住嗎?更不會存在把人壓成碎片的巨大的萬有引力。


其次,就是有太陽這麼大的星球,不是說的就是太陽。而是說有太陽那麼大。應該是環境比地球的天還要藍,地還要綠,空氣更加新鮮,食物更加豐富,心情更加爽快。

第三,能出現什麼景象呢?景象就是一個帶有褒義很喜慶很美麗的一個名詞。所以我們應該往好的地方去想呀。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

最好的景象是:一個人可以娶一萬個老婆。

一個人可以有一百套房子,隨便住了,那星球太大了,根本不有土地緊缺這一說法了,更不會發生戰爭了,想的一個國家,還沒有跑到,人都累了好幾輩子了。還能打什麼仗呀。

最好的景象是:一個人可以娶一萬個老婆。

喜歡的朋友,多關注轉發呀。誰不想要那麼多的老婆,都給我。我的公眾號是,筆下江山美如畫。bxjs12345 很多好文章,全是正能量。


宇宙最大詩人


實際上,宇宙之中不可能出現一顆太陽那麼大的行星。不管是岩石行星,還是氣態行星,它們的體積上限都是確認的。岩石行星的體積上限,大致與木星的體積相當。氣態行星的體積上限,最多為木星體積的6倍。而木星的體積遠遠不及太陽的體積,只及太陽體積的1/1000。所以,提問者所幻想的“一顆與太陽體積相當的行星”,在現實世界裡面是不可能存在的。

如果這種行星的體積繼續膨脹,真的達到太陽那麼大,就一定會演化為一顆恆星。而在恆星上面,是不可能存在一切生命的。沒有任何生命可以在一顆高溫高壓高輻射的恆星內部生存。如果一定有,也只能存在於動漫或者玄幻小說的幻想之中。所以,這個提問所虛構的行星,本身就是不可能存在的。

行星有體積上限,而恆星也是有體積上限的。最大的恆星,目前有兩種說法。主流觀點認為,盾牌座UY星是目前已知最大恆星,它是一顆位於盾牌座的紅色特超巨星。它的半徑,達到了太陽直徑的1708倍。太陽以後會膨脹為紅巨星,體積會增長很多倍,雖然體積很大,但是它的密度很小,尤其是它的表面,密度比地球上實驗室製造的真空密度還小。51



懷疑探索者


首先必須要給這個問題潑冷水了,因為這樣的星球是不存在的。原因是要供人類生存居住的星球肯定是岩石行星,但岩石行星是有一定的質量和體積上限的。雖說由於看待問題的角度不同,其質量和體積上限值也顯得比較模糊,但這個值是絕對不會超過太陽的質量和體積的。當然了,這個問題是說如果,那我們就可以隨心所欲暢所欲言了。


首先,人類從此都將承受巨大的重力,這一關就將會淘汰掉幾乎所有的人。因為僅僅是太陽表面,其重力就達到了地球表面的27.82倍。要知道太陽的平均密度只有1.4克每立方厘米,而地球的密度達到了5.5克每立方厘米。因此這麼大的岩石星球其表面的重力能夠達到地球的近百倍!現在的人類根本不可能在其表面生存。


其次,假如人類通過長期進化或者基因改造能夠在其表面居住了,那首先,房價肯定便宜的不要不要的。因為這樣的一個星球,表面積是地球的12000倍,對於目前的人類數目來說,是完全足夠的。家家別墅花園不是夢。

其次,一些在地球上忽略的微小誤差在這個星球上也顯現出來了,最直觀的就是光速不可以忽略了。在地球上,只要方式合適,信息可以在很短的時間裡相互傳播,基本聽不出什麼時間延遲,但在這裡就不行了。在這裡,光從兩個距離最遠的點之間進行一次傳播需要七秒多。這樣的話,無論電話還是網絡都會受到一定的影響。


除此之外,航天事業和洲際導彈等都將遭受毀滅性打擊。因為表面巨大的重力,火箭根本無法達到該星球的第一宇宙速度,因此在航天技術沒有獲得重大突破前,人類只能被困在這個星球上了。

當然了,最有可能出現的一種情況是:該星球瞬間發生全球性的坍縮。如果中心有比鐵元素輕的元素可以發生放熱核聚變,那到某一個時刻可能會像恆星一樣發光放熱,如果沒有,那可能會一直坍縮成為一個溫度很高的白矮星甚至中子星。說不定還會來一場不大不小的爆炸。




新手上路,給個關注唄~


張家小智兒


如果要是有太陽這麼大的星球可以居住,人類在星球上會是什麼景象?

太陽的直徑達140萬千米左右,如果真有那麼大的面積可以居住的話,那麼人均居住面積可以擴大12000倍!是不是很爽....?再也不用為你那蝸居擔心了,院子、游泳池、後花園.....想造什麼造什麼.......是這樣嗎?

地球與太陽的比例大小,太陽的一顆黑子都比地球大得多!所以一下參數就會讓你後悔住在那麼大地方了!

1、逃逸速度:617.7千米/秒;我們人類最快的飛船30KM/S都不到,換句話說,現在還在那麼大的星球上仰望星空,當然也僅僅只能看看而已,什麼都做不了,因為現在竭盡全力的速度只有逃逸速度的1/20都不到!

2.表面重力加速度為274M/秒^2;差不多接近現在的30倍,相當於一個100kg的人揹負3噸的重物前行,不用說背得動還是背不動....你直接被壓扁了!

3.如果在上面往星球另一頭打個電話,“喂”一聲後,要12S才能聽到對方的聲音,估計情侶煲電話粥得瘋!

4.如果是最快的飛行器也得8天才能到另一頭!

......

當然這樣的星球不存在,因為只要達到太陽質量的0.4倍左右,即已經超過白矮星內核的坍縮下限成為一顆不發光的黑矮星了(白矮星最終的天體),而上面的人類,也一樣被引力壓縮到比螞蟻都笑幾個數量級的玩意兒了....你還要去這樣的地方嗎?


星辰大海路上的種花家


這個問題其實很有意思!

我的意思是,如果題主是個孩子,這個問題可以做一些啟發式的回答;如果閣下是個成年人但是又沒念過中學,那麼可以學習一下科學常識;但是如果閣下已成年又是高中甚至大學畢業,提這個問題實屬無知了!

1、童話

理想化一些,先不考慮自然規律,給孩子們一些超大的想象空間。

如果真的有太陽那麼大的宜居星球,假設海陸佔比與地球基本相同的話,那麼恭喜我們,可居住陸地面積約為1.8×10¹²平方公里,是地球陸地面積的12000倍!地球目前有70億人口,那麼這個星球就可以容納目前地球人口密度下的人口數量是70萬億!可勁兒造吧!而且,這麼大的星球,資源應該是應有盡有、取之不竭。

唯一的缺點就是,相隔遙遠!有多遠呢?地球周長4萬公里,地月距離38萬公里,而這顆星球的周長是440萬公里!

結論:如果真有這麼大的宜居星球,有喜有悲。喜的是開發居住面積大,悲的是溝通困難,物種進化及文明發展速度會比地球慢得多!

2、科學

畢竟我們還是要面對現實,根據目前掌握的宇宙規律,這個事是不可能的。

使用不完全歸納法,以太陽系為例說明:

從以上數據我們可以總結出,質量超過地球約100倍,就會成為氣態行星,比如海王星;質量超過地球約100萬倍,就會成為自發光天體,比如太陽。

所以,認真一點的話,太陽那麼大的宜居星球,是不可能出現的!

另外,宇宙天體能夠產生生命,是需要具備若干的客觀條件的,比如,合適的重力範圍,適宜的溫度,能夠合成液態水,在某個特定時期能夠產生有機化合物,能夠產生持續的氧氣等等。這些條件不可能一蹴而就,但是在若干億年的衍化過程中都應該一一具備、缺一不可!只有這樣,生命才能夠在不同的演變地質時期產生不同的生命形式,從初級到高級、從單細胞到多細胞再到細胞集群的複雜生命、從植物到動物。

而地球就是這麼幸運!一切必要的偶然一一產生,結果就成為了必然!地球就是在正確的時間、正確的空間位置、正確的天體質量碎塊的融合,即所謂的佔盡天時地利人和,才造就了今天這樣宇宙當中唯一產生生命—至少現在已知是這樣—的天體!

珍惜生命、珍愛地球!


流浪球


分兩種狀況說明:


①理想狀態(按照題目給的條件來)

每個人都得穿一套機械外骨骼:因為太陽般質量及體積的星球,其表面的重力加速度約為地球的28倍。

每個人都得自備輔助睡眠裝置:因為這顆星球自轉一週要28天(這是按太陽的數據來說的,或者自轉也可以是24小時一圈)

環球航行極其困難,或者各個角落的國家都不知道對方的存在。原因:除了重力加速度高之外,這顆星球的表面積是地球的一萬兩千倍,赤道足足有440萬公里,很難想象有一個資源貧瘠的國家如何進行環球旅行(科技水平也是一個瓶頸)。

人類的後代將會非常矮小,這個容易理解,因為引力太強,要是還像以前那樣高,心臟的負擔就太重了。此外星球表面的一切物體的高度極限都下降了(假設原本在地球的鋼筋混凝土大樓是1000米上限,到了這就只有500米了)

。。。

②實際情況

對於類似地球的岩石行星來說,不存在發展到太陽般體積的可能性,只會在增加質量的過程中,達到自發核聚變的要求,成為一顆恆星。


如果質量不增加多少,只將體積增大到太陽那般,即便能成功,也是住不了人的(要知道太陽體積是地球的130萬倍,可想而知密度將會有多小,人都站不了)

期待您的點評和關注哦!


賽先生科普


國家會非常多,文明會更加多元化。由於距離遠,一些落後的文明有更多時間發展自己不會被更高的文明過早發現而滅亡。地面上空中海洋裡面將會有巨大無比的生物存在,因為引力更大,空間更大,空氣含氧量更多,但自然災害會很厲害。地面上會出現很多被封閉的無人發現的單獨文明,估計直到他們發明飛機蒸汽船以後才會發現遙遠的其他地方文明。人種會更加多遠化,遙遠地域的人類之間交配可能都無法繁衍雜交出後代。有可能會有巨人族,矮人族,白髮族等等人種。還有地面將會有很多陸地被海洋隔離但每一個都比地球總陸地都大,甚至會有超級大陸地,超級高山脈無法穿越,最高峰最少幾萬米高海拔。……


栗子原醬


題主估計是躺在蝸居的床上,做了個星際移民的科幻夢。(*^ω^*)

如果忽略體積大帶來的重力、壓強、溫度等環境的影響,就來暢想一下生存面積增大了109倍是啥光景。(❁´ω`❁)

還是70億左右的人口,還是同樣的國家機制。忽略為爭土地資源發生戰爭的可能(那樣就不美好了)

突然間國家給人們一個選擇:你願意居住在工業區、商業區、還是農業區?

工業區基本都是機器,人只是維護工,生活在其中,就像在鋼鐵森林裡。一個月可能見不到其他人(如果你家人也不喜歡呆在工業區的話)。只能通過電子產品和外界保持聯繫。工資很高,寂寞很深。

商業區最熱鬧,但是你逛個街得開著車。車窗外幾乎沒有人影。

為了體驗集會的感覺,每天有組織專門在商業區開各種聚會活動。四面八方的人們開著飛機趕來,只為了感覺下人氣。

不過費用會很高,窮人只能通過網絡直播,隔著屏幕看人群。



農業區,大自然的感覺很美好。你要去發展畜牧業,還是去發展旅遊業?

畜牧業,你會發現野生的動物比你養的多。人們都自己去打獵吃純野味了。旅遊業?第一個投資的人,圈了大塊地費勁打造後,門票錢養不起一個保安。因為地廣人稀,風景點也多啊!

於是人們在體驗一下新鮮感之後,社會發展漸漸又回到了地球上的模式。

荒涼的地方一個人沒有,擁擠的地方還是擁擠。那種集合所有功能的綜合性區域,所有人趨之若鶩,哪怕承受互相擠踏的代價也願意。

最後,人們會發現,不是地球太小,而是人心怕空虛寂寞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