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你的家鄉有古城嗎?從平遙古城看古代城池的建築佈局


平遙古城位於山西省中部平遙縣內,始建於西周宣王時期。 山西平遙被稱為“保存最為完好的四大古城”之一,平遙舊稱古陶,明朝初年,為防禦外族南擾,始建城牆,洪武三年在舊牆垣基礎上重築擴修,並全面包磚。

中國幾千年的歷史中,全國各地有數不清的城池,也許你的家鄉就有,但經歷朝代更迭、戰火動亂以及自然災害,幾乎全部消逝在歷史長河中,多的是現在你所看到的斷壁殘垣。古代城池對當時的政治、軍事、經濟、文化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古代城池在建築佈局方面大體相同,從平遙古城的佈局上你就可以找到你家鄉古城曾經的輝煌。

古代城池多為方形四面城牆,依水而建,部分根據當地地形山勢會少一至兩面城牆,城牆中段會設城門,門後大街直通城中心,大多為東南西北四城門相應有四大街,佈局清晰,功能明確。


甕城,城門的重要附屬城牆建築,主要用於軍事上城防防禦。

城門,進出城的要地,有兵丁把守,古時天黑就會關閉城門,以保證城防安全。

城牆,堅固的城牆是城池的重要組成部分,大多數的城牆內填夯土外包城磚,城牆外還有護城河,也有用青石築城,這種更為堅固。

衙署,官員治所。

牢獄

文廟以及武廟,是官方廟宇,體現文治武功。

城隍廟,每個城池幾乎都有,老百姓心中保一方平安的神氐。

魈星樓,文廟不遠處的城牆上,古人的文化追求。

聽雨樓,文人騷客的集聚之所。各地可能均有,有名氣的比如岳陽樓等。

寺廟,城池裡的特有現象,有廟就會有寺,看來佛道兩家的競爭也不小啊!有的寺還會有塔,當地傳說多會是風水建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