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6 59歲的李宗盛唱《晚婚》:我們最終要嫁的是愛情,而不是時間

59歲的李宗盛唱《晚婚》:我們最終要嫁的是愛情,而不是時間

2018.08.26

圖片◆網絡

59歲的李宗盛唱《晚婚》:我們最終要嫁的是愛情,而不是時間

七夕剛過,單身稅登上了微博熱搜。

59歲的李宗盛唱《晚婚》:我們最終要嫁的是愛情,而不是時間

是否落地不清楚,但即使落地,我也並不建議早婚。

結婚,最好晚一點,這裡的晚,不是指年齡,而是說當你對自己的人生有了一個明確的方向,當你明確了自己要什麼的時候。

原來有個同學,17歲的時候談了個男友,還在上高中,或許很多人在那個年紀都有過懵懂的感情,但是想她一樣慘烈的並不多。

女人會喜歡上讓她崇拜的人,但那個年紀的崇拜多少膚淺了些。

她喜歡的男生一頭紅髮、乞丐褲、朋克金飾,一樣不少。

崇拜的原因是,男生在學校周圍是個小頭目,提起他的名字,大多數人都聞風喪膽。

因為喜歡,她學校都不去了,落下的課越來越多,高考一落千丈。在這之前,她是文藝委員,成績也可以,考一所不錯的藝術類院校也是可以的。

她草草被男生帶入了社會,卻沒有得到她想要的生活。

男生身上帶著點戾氣,動不動就語氣很衝,偶爾也會有肢體衝突。

但是後來她懷孕了,20歲,我還在上大學的年紀,她成了媽媽。

後來一次碰見她,才知道他們結婚了,孩子都快上學了,一直在家裡帶著孩子和婆婆住在一起,丈夫很少回去,而她談論更多的是菜價、對婆婆的吐槽、對丈夫的埋怨。

看她說話的時候,我依稀想起第一次見她軍訓表演節目時的樣子,她站在舞臺上跳舞很美,氣質也很美。

你應該上大學的,你應該能進到一家不錯的企業的,你應該能接觸到更優秀的人。

這些話在我心裡,也沒說出口。

她就像手裡握著一副好牌的人,因為太心急,打得稀巴爛。

如果可以等到自己的眼光看得再遠一些,那時再談婚論嫁。

人是會變得,小的時候你的技能性太低,所以吃根冰棍就很滿足了,後來你技能升級了,其實是可以吃冰激凌的。

千萬別用技能最低的自己定義一生。

你可以很努力地去工作,賺到的錢去很遠的地方旅遊,到時候你就知道人生可以有很多種安排,到時候你會對欣賞的標準重新定義。

那時再選一個溫柔,步調一致的人在一起也不遲。

59歲的李宗盛唱《晚婚》:我們最終要嫁的是愛情,而不是時間

不知道是從什麼時候開始人們給婚姻扣上了時間的帽子,在一個固定的時間,年齡裡如果你沒有結婚你就是“失敗者”。

我去參加過最糟糕的婚禮,兩個人在一起7年遲遲未結婚,爭吵、冷戰頻繁,這場婚姻雙方家庭不情不願、房子、婚禮重重矛盾。

但雙方又覺得兩個人談了這麼久又到了適婚年齡,捨不得這份感情最後還是湊合著結了。

結婚當天新郎沒笑過,新娘笑得牽強,雙方父母各自都有些不滿意,終於女孩兒媽媽捨不得女兒強顏歡笑,發了火,雙方父母瞬間就吵了起來。

婚禮結束的第二天兩人就去領了離婚證。

有時候緩一緩離婚,不如緩一緩結婚,想清楚自己為什麼結婚而再去結婚。

我很贊成一句話:“世上只有該結婚的感情,沒有該結婚的年齡。”

記得在渡邊淳一在小說《情人》裡寫過這麼一句話:

女人二十幾歲的時候很怕嫁不出去,上了三十歲,一種女人的倔強便油然而生。或者說自己獨有的生活習慣已經根深蒂固,再要改變已經非常不容易。

59歲的李宗盛唱《晚婚》:我們最終要嫁的是愛情,而不是時間

在《大事發聲》裡,李宗盛唱了一首《晚婚》,“我從來不想獨身,卻有預感晚婚。我還在等,這世上唯一契合靈魂。”

有太多人如李宗盛所唱的那樣,還沒有找到對的另一半,不甘心將就了自己。與其嫁給一個不愛的人,還不如自己過。雖然孤獨,但至少不會失望。

罐頭是在1810年發明出來的,可是,開瓶器卻是在1858才被髮明出來,很奇怪吧?

可有時候就是這樣的,重要的東西有時會遲來一步,無論愛情還是生活。

晚婚的人多數懂得這一點。

他們面對婚後的矛盾,生活的平庸,會少一點憤怒,多一些智慧。 

他們比小朋友更懂得磨合的重要,溝通的關鍵,和個人權利的讓度。

所以只有經歷得多了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

結婚,不能心急。

59歲的李宗盛唱《晚婚》:我們最終要嫁的是愛情,而不是時間

你對文章的喜愛,都體現在轉發裡

喜歡我的文章,記得關注加轉發

59歲的李宗盛唱《晚婚》:我們最終要嫁的是愛情,而不是時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