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2 滴滴順風車醜聞會讓中國科技公司開始反思自己嗎?

3月,中國共享出行業務“滴滴順風車”的高管黃潔莉受邀參加了一場婚禮。使用這款軟件的一位司機娶了自己的乘客。邀請中說,感謝順風車讓他們相識。

順風車的母公司滴滴出行是世界上最成功、最有價值的初創公司之一,它曾為這種年輕人的愛情故事歡呼。與其他很多中國互聯網公司一樣,滴滴也千方百計地吸引年輕用戶,包括使用社交媒體。

所以,滴滴推出暗示性的廣告,示意可以通過搭車來互相勾搭,宣傳搭乘順風車有浪漫的可能。2015年,在接受中國門戶網站網易採訪時,黃潔莉將順風車與咖啡館和酒吧相提並論。

“滴滴順風車是一個非常具有未來感、非常sexy的場景,”她告訴網易。

如今,這種態度顯得粗心又無能。據警方稱,過去三個月中,有兩名搭乘順風車的女性被司機強姦和殺害。現在黃潔莉已經離職,滴滴承諾改革其業務,中國消費者呼籲抵制該公司,互聯網行業得到一個非常必要的提醒,去思考其行動所帶來的後果。

中國的互聯網行業在規模和影響力方面已經堪與硅谷競爭,這是它罕見的自我反思時刻。騰訊和阿里巴巴兩家中國公司在估值方面躋身全球十大上市公司之列。根據CBInsights的數據,10家最有價值的初創企業中有四家來自中國。其中一個就是滴滴,它僅次於優步(Uber)。

這些問題並非中國獨有。優步也在努力解決自身的安全問題,而Facebook則遲遲才承認自己的影響力可能遭到誤用和濫用。但在中國,遭到濫用的可能性非常大。在問題失控之前,公司很少受到政府控制的媒體的審查。執法不力和立法緩慢使公眾面對公司剝削時,難以受到保護。中國人沉迷於手機,平均每週在網上花費的時間比美國人多4個小時。互聯網用戶數量翻了一番,在短短8年內增加了8億,該行業的極端增長創造了一種文化,在這種文化裡,公司把金錢放在用戶的利益之上。

滴滴於本週承認,自己已經迷失了方向。在週二的一份聲明中,它表示將不再用規模和增長來衡量成功。

該公司首席執行官程維和總裁柳青在聲明中表示,“在短短几年裡,我們靠著激進的業務策略和資本的力量一路狂奔。”聲明說,面對失去的生命,“全公司開始深刻檢視甚至質疑我們的價值觀是不是正確的。”

中國公眾也提出了類似的問題。在這兩起襲擊事件發生後,中國媒體還發現了幾年來其他幾十起襲擊事件。它還發現,過去順風車的廣告中有猥褻雙關語和其他暗示女乘客可能會歡迎男司機挑逗的語言。

“對於滴滴順風車來說,真正令人作嘔的卑鄙營銷是那些性暗示,以及所有關於‘勾搭’女孩的事情,”在硅谷和中國工作的技術投資人馬睿在推特上說。她還說,“滴滴,你是在為性掠奪者提供服務還是經營打車應用程序?!”

儘管對女性乘客來說,司機想要勾搭這件事並不明顯,但司機們心知肚明。在滴滴下線順風車之前,這個拼車服務會允許司機與其他司機分享對乘客外表的評價,導致一些男性司機去找那些其他人說有魅力的女性。

這個問題遠超越了滴滴。中國發展得如此之快,生活的許多方面——購物、網上銀行、交通——都缺乏老牌企業,就像西方常見的那樣。科技公司得以乘虛而入,在這些領域成為主導力量。這讓中國公司對投資者來說頗具吸引力,也讓它們具有潛在危險。

我與中國科技公司及投資者(包括一些來自美國的投資者)的談話,圍繞著用戶增長和它們能讓用戶粘在應用程序上的時間。有時我會詢問為什麼他們把自己的技術借給政府用於監控,或是問他們對發給公眾的視頻、遊戲和那些無窮無盡麻痺人大腦的信息對社會造成的影響作何感想。他們要麼是茫然地望著我,要麼就說他們的技術只是中立的工具。

中國一些人正在把滴滴的問題與百度的問題相提並論。百度有時被稱為中國的谷歌,它主導著中國的搜索業務。兩年前,這家公司由於向公眾強行推廣虛假醫療廣告而遭到嚴厲批評。每次事件曝光後,百度都作出道歉,但一些中國用戶仍對這家公司感到憤怒。

“無論抱怨還是譴責,壞公司依然如故,滴滴、百度莫不如此,”《藝術新聞》中文版主編葉瀅在微信朋友圈中寫道。“百度早就不用了,滴滴也卸載了嗎?”

這場醜聞也暴露了一個更廣泛的行業性別歧視問題。去年,在一則顯示女員工嘗試打開夾在男性雙腿間水瓶的年會視頻浮出水面後,騰訊作出道歉。兩年前,阿里巴巴下屬的螞蟻金服撤下了應用程序上的一個社交功能,該功能會讓女性發布自己帶有暗示性的照片,吸引有錢男性。一些科技公司發佈的招聘廣告僅招男性,其中就包括滴滴。

即使是有女性高層,這個行業似乎仍然無法甩掉這種態度。柳青可能是中國最有影響力的女科技高管。

順風車暗示性的策略由黃潔麗負責。在一則企業視頻中,這家公司將她比做中國古代女戰士花木蘭,並且將她作為公司願景經驗豐富的執行者進行宣傳。這則視頻的英文標題是“Lean In, Jelly”(向前一步,傑利),用了她的英文名。

如今問題在於,滴滴和這個行業的其他高管是否能根除這些成見,保護用戶。

“沒有價值觀層面的干預,絕大多數人會選擇完成自己的KPI,用戶死活跟他個人沒關係,”前阿里巴巴高管、行業批評者馮大輝在微信上寫道。“這是中國互聯網行業大多數精英的道德困境。”

滴滴順風車醜聞會讓中國科技公司開始反思自己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