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2 那一大筆獎金,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會怎樣處理?這其中有12個另類

那一大筆獎金,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會怎樣處理?這其中有12個另類

請輸入圖片描述

諾貝爾文學獎從1901年開始,到今年已經118年,因為1914、1918、1935、1940到1943、2018,這幾年由於特殊原因沒有頒發,1904、1917、1966、1974都是二人獲得,所以共產生了114位諾貝爾獎得主。

諾貝爾獎是一項世界性的大獎,它帶來的不但是崇高的榮譽,也有豐厚的獎金,那麼諾貝爾文學獎的獎金到底會有多少呢?

它起初基本為3萬多美金,60年代後為7.5萬,80年代為22萬,如今則超過百萬。像莫言2012得到的是800萬瑞士法郎,這摺合成人民幣,大約為750萬。

800萬瑞士法郎的獎金額,恰恰是諾貝爾獎基金會為“避免基金資本受破壞”,在2012年6月才改的,不然莫言就能跟前面11年一樣,拿到1000萬,也就是900多萬人民幣了。

但是這些錢,也不是所有人都能拿到全額,因為各國的稅制不一樣。比如中國,對此類獎項是全額免稅,而以色列則是優惠制,你要交出25%,而美國,則從86年之後就乾脆一刀切了,國稅、州稅轉一圈,你就被切掉了一半。

不過這未必就預示著得主們的收益就一定大大減少,尤其在美國。

因為大師們一旦獲得諾獎,就會帶來包括作品銷量劇增在內的其他相關高額收入,而美國那些國家的版稅顯然要比中國高得多。

像莫言的獲獎小說《蛙》,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它2009年出版,在獲獎前,共印刷了20萬冊,莫言獲獎的消息剛一傳出,其庫存5000冊就立刻銷售一空。

至於他隨之出版的各種單行本、合集的銷量,那就更會是一個驚人數字。

你若再看看這個,應該就能想到更多。

老莫獲獎之後,他那高密大欄鄉平安莊的舊居,隨之成為熱門旅遊景點,有人甚至還會把牆土摳走,拿回去撒家裡以求沾點文氣。

他那坐落在高密市第一中學的莫言文學館本來像座廢屋,也隨之就成了一座香火不絕的聖廟,他那老家還緊接著就要投資數億,打造一個莫言舊居鄉村文化體驗區,以弘揚所謂的“紅高粱文化”……

我們在類似情況下,卻不只對本國作家如此買賬,對國外作家更是買賬。

亞馬遜中國曾經公佈過一個數據:

2013年,愛麗絲·門羅的作品,在獲獎一個月後,銷量比上個月增長1500倍。

2014年,帕特里克·莫迪亞諾的作品,則是一個月增長240倍。

2015年,阿列克謝耶維奇的作品,則是74倍,再到2016年,她的作品就連續八個月,位居諾獎得主作品排行榜第一了。

阿列克謝耶維奇之前本不為中國讀者所熟知,早先買到她作品版權的磨鐵公司那些日子算是狠狠賺了一筆。獲獎消息傳來,好幾本書還未上市,他們就已經在準備加印了。

當然,這種情形在所有國家都會有不同程度地體現,國內外的版稅收入還只是其中之一,電影、電視劇、遊戲改編等,也會給獲獎作家們帶來巨大的收益。

莫言正是從2012年登上中國作家富豪排行榜的,當年排名第二,版稅2150萬,2013年也是第二,版稅2400萬,料想他獲得諾獎時所說的獎金使用方式,在北京買套房子,早已不是問題。

老莫在北京居然沒有套像樣的房子?要真是這樣,那這就太不公平了,怪不得阿列克謝耶維奇在獲獎之後,會說她打算拿800萬瑞士法郎只做這樣一件事了:

我每一本書都要花5到10年時間,我要給我自己買個自由。

純文學作家的確活得不易,付出與收益往往不成正比,幸運兒只是少數,因此盤點一下諾貝爾文學獎史上,那些獎金使用、處理方式,就顯得尤其有意思。

這其中很出過幾個另類。

那一大筆獎金,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會怎樣處理?這其中有12個另類

請輸入圖片描述

1

1901年,諾貝爾文學獎的第一個得主,第一個桂冠詩人,是法國的蘇利·普呂多姆。他的代表作是《孤獨與深思》,獲獎理由是:高尚的理想、完美的藝術和罕有的心靈與智慧的實證。

普呂多姆當時因為健康問題,並沒有去參加授獎儀式,替他領獎的是法國駐瑞典公使。第一場世界文學盛典,第一個獲獎人,斯德哥爾摩的場面會如何盛大、隆重可想而知,但這些對普呂多姆來說,卻未必是他所重視的。

他獲獎之後,立刻把獎金全部捐出來,設立了一個詩歌獎基金。他顯然跟老諾貝爾是一個路子。

那一大筆獎金,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會怎樣處理?這其中有12個另類

請輸入圖片描述

2

1909年的得主,瑞典的西爾瑪·拉格洛夫,代表作《尼爾斯騎鵝旅行記》。

她是瑞典第一位得主,也是世界第一位女性得主,獲獎理由:作品中特有的高貴的理想主義、豐饒的想象力、平易而優美的風格。

理想主義,這是諾貝爾設置文學獎的一個條件,托爾斯泰就是因此不能獲獎的,但是它在後面並沒有很好地執行,變味了。

此書為拉格洛夫贏得巨大聲譽和收益,使她能夠買回童年住過的莫爾巴卡莊園,一面成為一個辛勤的莊園主,一面繼續進行她的文學創作。

拉格洛夫有正義感,反戰,二戰爆發後,她曾把價值不菲,且代表了她最高榮譽的諾貝爾獎章贈送給芬蘭政府,希望能幫助到芬蘭籌錢,進行蘇芬戰爭,但是芬蘭政府卻沒好意思要,退還了。

拉格洛夫之所以會說,獲獎對她是一件難以應付的事情,這是因為她是一位隱居者,害怕交際。

能夠躲在莊園裡隔絕喧鬧,寫作和幹些農活,就是她最愉快的事,所以諾貝爾獎算是幫了她一個大忙。

那一大筆獎金,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會怎樣處理?這其中有12個另類

請輸入圖片描述

3

1915年的得主,法國的羅曼·羅蘭,是一位在全世界都不陌生的大師,無數人讀過他的《約翰·克里斯朵夫》,併為之感動,他不用多說。

羅蘭1915年獲獎,卻由於法國政府的反對,到1916年才得到瑞典文學院正式通知,他最終把獎金全部捐贈給了國際紅十字會和法國難民組織。

這之後,1917年的國際紅十字會獎,及其他文學獎金,他都沒有去領。

他是一個在文學和個人行為上都保持一致,達到高峰級別的人物。

那一大筆獎金,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會怎樣處理?這其中有12個另類

請輸入圖片描述

4

1931年獲獎的埃裡克·阿克塞克·卡爾費爾德,是瑞典詩人,代表作《荒原與愛情》。

卡爾費爾德在這之前就已獲得多次提名,但因為他是諾貝爾文學獎評委,和終身秘書,所以都被他自己推掉了。

本來,諾貝爾文學獎是不可以頒給死去的作家的,卡爾費爾德是一個例外。

他去世了,就不用避嫌了,大家都想給他一個公平。

卡爾費爾德由此便成了一個自己無法對獎金做主的人,這是最另類的一個。

那一大筆獎金,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會怎樣處理?這其中有12個另類

請輸入圖片描述

5

1933年的伊凡·亞歷克塞維奇·普寧,俄國人,代表作《夜裡個的玫瑰》、《米佳的愛》,第一位俄羅斯諾獎得主。

獲獎理由:真誠而精湛的天賦在其散文中再現了典型的俄羅斯性格。

普寧獲獎時在巴黎,他不喜歡蘇聯,二戰結束後斯大林親自發信邀請他回去,他都沒理。

1933年11月,普寧獲獎的消息傳來,巴黎的俄羅斯僑民開始了大聯歡,就連從沒讀過他的書的搬運工也跑來祝賀,這是屬於一個民族的榮耀。

普寧領回獎金後,揮金如土,曾連續幾天幾夜大擺流水宴席,招待各方賓客。

狂歡過去,他隨之把大部分錢都救濟、資助了俄國難民和各種社會團體。

這筆獎金本來可以夠他活一輩子,但他連套房子都沒買。普寧的好友,俄羅斯女詩人沙霍夫斯卡婭後來如此回憶道。

那一大筆獎金,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會怎樣處理?這其中有12個另類

請輸入圖片描述

6

1949年的威廉·福克納,美國最偉大的文學大師之一,代表作《八月之光》、《我彌留之際》、《喧譁與騷動》。

福克納和夫人都是挺能花錢的主,常常入不敷出,甚至負債累累,他為此常常需要到好萊塢混生活費,攢錢還債,他當然並非不知道錢好使。

但是他獲獎後,把獎金也做了類似於諾貝爾和普呂多姆的用途。

一部分設立了“福克納小說獎”,一部分捐獻給密西西比銀行,為幫助當地的非洲裔美國老師,設立了一個獎學金。

好萊塢對於福克納彷彿是一個噩夢,他尤其令人讚歎的是,無論如何都不會放棄他的文學雄心與原則。

那一大筆獎金,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會怎樣處理?這其中有12個另類

請輸入圖片描述

7

1958年獲獎的鮑里斯·列昂尼多維奇·帕斯捷爾納克,蘇聯人,代表作《日瓦戈醫生》,獲獎理由:在現代抒情詩和偉大的俄羅斯敘述文學領域取得了傑出成就。

帕斯捷克納克對獲得諾獎一直懷有期待,獲獎後非常高興、自豪,但是蘇聯政府不高興,不自豪,說他的作品是“毒草”。

他多次受到批判,並被作家協會開除,甚至要被取消國籍,驅逐出境,就連他的情人都被解除公職,沒辦法,帕斯捷克納克最終只好宣佈拒絕領獎。

他給赫魯曉夫寫信,我拒絕了,請不要開除我的國籍,並哀求,請把工作還給伊文斯卡婭吧,我都已經拒絕了。

1958年以後,帕斯捷克納克只能靠領取養老金度日,他是純粹的被動式。他的獎金最終由他兒子在1989年領取,此時他已經去世將近30年。

那一大筆獎金,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會怎樣處理?這其中有12個另類

請輸入圖片描述

8

1964年的讓·保羅·薩特,法國哲學家,代表作自傳體小說《詞語》。

這位大師一生拒絕任何獎項,瑞典文學院似乎非要證明自己與眾不同,或者非考驗他一下,所以就被他毫不客氣地懟了一通。

薩特的獲獎理由是:思想豐富、充滿自由氣息和探求真理精神的作品,已對我們時代產生深遠影響。瑞典文學院那次算真正領教到了他的自由氣息。

我之前不知道諾獎是不徵求受獎者意見的,所以曾提前寫了一封信拒絕。

我此舉不針對瑞典文學院和諾獎,我的拒絕理由有二。

一,“我的拒絕並非是一個倉促的行動,我一向謝絕來自官方的榮譽。”

“這種態度來自我對作家的工作所持的看法。一個對政治、社會、文學表明其態度的作家,他只有運用他的手段,即寫下來的文字來行動。他所能夠獲得的一切榮譽都會使其讀者產生一種壓力,我認為這種壓力是不可取的。

我是署名‘讓·保羅·薩特’還是‘讓·保羅·薩特:諾貝爾獎獲得者’,這決不是一回事。

接受這類榮譽的作家,他會把授予他榮譽稱號的團體或機構也牽涉進去……所以作家應該拒絕被轉變成機構,哪怕是以接受諾貝爾獎這樣令人尊敬的榮譽為其形式。”

二,“當前文化戰線上唯一可能的鬥爭是為東西方兩種文化的共存而進行的鬥爭。

我並不是說,雙方應該相互擁抱,我清楚地知道,兩種文化之間的對抗必然以衝突的形式存在,但這種衝突應該在人與人、文化與文化之間進行,而無須機構的參與。”

“我很清楚,諾貝爾獎本身並不是西方集團的一項文學獎,但它事實上卻成了這樣的文學獎。

有些事情恐怕並不是瑞典文學院的成員能決定的……所以就現在的情況而言,諾貝爾獎在客觀上表現為給予西方作家和東方叛逆者的一種榮譽。”

薩特也談到了錢的問題。

薩特是迄今為止唯一一位用明確理由拒絕諾貝爾獎的人,他當然也知道那25萬他可以用來做很多有益的事,但是他說:“我拒絕這筆二十五萬克郎的獎金只是因為我不願被機構化,無論東方或是西方”。

薩特真正是一個堅決維護人格獨立和精神自由的人,真正使他為難的,永遠不會是金錢和榮譽。

那一大筆獎金,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會怎樣處理?這其中有12個另類

請輸入圖片描述

9

奇怪的是,1965年獲獎的蘇聯作家,米哈伊爾·亞歷山大羅維奇·肖洛霍夫,據說其幕後推手卻是薩特。

是他向瑞典文學院推薦了肖洛霍夫的《靜靜的頓河》。

這本書當初也頗有政治爭議,若非高爾基保護,肖洛霍夫的獲罪一般不可避免,它據說還有剽竊之嫌。

但是不管怎麼說,這部小說都是20世紀最偉大的作品之一,絕對當得起“俄羅斯轉折時期哥薩克史詩藝術力量和價值”的評價。肖洛霍夫當時最大的願望是帶著孩子們周遊世界,諾貝爾獎獎金,讓他做到了。

領獎之後,他帶著全家英國、法國、意大利、日本等國,算是歐洲、亞洲都轉了一下,他還曾在英國,給朋友們花了3000美元,買了20件毛衣。

然後他就捐出62000美元,在家鄉修建了一座圖書館和一個文學俱樂部。

68年第一個獲得諾獎的日本作家川端康成,也是領獎後從歐洲一路旅行回國的。

那一大筆獎金,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會怎樣處理?這其中有12個另類

請輸入圖片描述

10

1970年獲獎的亞歷山大·索爾仁尼琴,蘇聯人,代表作《癌病房》、《古拉格群島》,獲獎理由:在追求俄羅斯文學不可或缺的傳統時所具有的道義力量。

他曾被稱為俄羅斯的良心,也被認為獲獎有意識形態鬥爭的原因。

1945年,索爾仁尼琴曾因為在朋友通信中批評斯大林而入獄,1953年才被釋放。他在與赫魯曉夫度過一段蜜月期後,再遭批判,並於1969年被開除出作協。

索爾仁尼琴前腳被開除,後腳就獲得諾獎,這當然是“敵對勢力的行為”,因此他這個獎跟帕斯捷爾納克一樣,就都得拒絕。

他1974年曾解釋說,難道我能為領這麼個獎而離開俄羅斯,最終失去祖國,無家可歸嗎?

然而他74年被以叛國罪驅逐出境後,卻並沒有無家可歸。他領了獎金,帶著妻子在美國佛蒙特州買了一處莊園。

索爾仁尼琴的文學成就,據說可與普希金、托爾斯泰、果戈理、契科夫、高爾基媲美,1994年,他在葉利欽的邀請下終於回國,後於2008年病逝於莫斯科。

帕斯捷爾納剋死於諾獎,索爾仁尼琴幸虧有諾獎。

那一大筆獎金,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會怎樣處理?這其中有12個另類

請輸入圖片描述

11

1987年獲獎的約瑟夫·布羅茨基,代表作《從彼得堡到斯德哥爾摩》,獲獎理由:超越時空限制,無論在文學上及敏感問題方面,都充分顯示出他廣闊的思想和濃郁的詩意。

布羅茨基名義是美國人,實際上是俄裔,他是1972年因為政治原因移民美國的。

他獲獎之後,用獎金在紐約開了一家俄羅斯餐廳,據說紅火異常,他是一個經商的另類。

這位流浪的靈魂詩人,大概是想用此寄託鄉愁吧,但他死後卻按照遺囑,葬到了水城威尼斯。

或許,那裡是詩人心靈的家。

那一大筆獎金,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會怎樣處理?這其中有12個另類

請輸入圖片描述

12

2004年獲獎的埃爾弗裡德·耶利內克,奧地利,代表作《利莎的影子》、《鋼琴教師》,她是第二位拒絕領獎的作家。

但是她跟薩特不同,她在2004年的維也納記者招待會上宣佈的理由是:

一,身體健康原因。

二,獲得這個獎項,我不是高興,而是絕望,因為我沒有這個資格。

“我從來沒有想過能獲得諾貝爾獎,或許,這一獎項應頒發給另外一位奧地利作家彼傑爾·漢德克。”

她的第一個理由顯然只是一種說辭,因為去不了也完全不必拒絕。

這個先前的音樂神童,後來的文學大師,在之前就曾獲得過多項大獎,比如德語文學最高獎——比納文學獎,以及海涅獎、柏林戲劇獎、電影獎等等,實際上真正的原因並不一定這麼簡單。

但是不管什麼原因,能夠拒絕這項榮耀和獎金的人,都是非常了不起的人物。

這種大師做事,只會遵從自己的內心。

諾獎史上還曾有位最年長的女性得主,2007年獲獎,時年88歲的英國作家多麗絲·萊辛,在獲獎後,對諾貝爾獎委員會的授獎詞很不領情。

她說:“您瞧,我真不明白當他們寫評語時腦子裡在想些什麼。我的意思是說,他們面對著令人吃驚的一大堆五花八門作品,要確切地加以概括,是相當困難的。您想是嗎?”

人家可一點沒說她壞話。

…… ……

那一大筆獎金,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會怎樣處理?這其中有12個另類

請輸入圖片描述

一部諾獎史,就是一部文學史、世界史、人性史,仔細研究一下,裡面會有形形色色的事件,形形色色的人,形形色色的現象,而一個人掙錢、用錢的方式,對錢的態度,無疑是很好的考察方式之一。

大多數作家一生所得有限,想必用這筆獎金爭取自由一定會是主流傾向,對於其中的某些異類,我們惟有敬仰而已。

感謝他們為我們留下了如此豐富的精神財富,只希望諾獎不再違背初衷,不再出現醜聞,能真正成為一處聖地。

最後,最想問的是,我們最喜愛的大師之一,村上春樹,什麼時候才能結束他的陪跑?

最近有消息說,瑞典發起了一項針對今年醜聞的文學獎,村上春樹是呼聲最高的男性入選者之一,相信村上春樹的讀者們看到後,心理一定非常矛盾。

他能夠得到這個,當然聊可安慰,但我們還是希望他能夠真正登上諾獎獎臺。

END

文 | 九鴉

圖 | 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