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股評裡的兩個紅人李大霄和水皮,你怎麼看待他們的能力?

河北農民125012202


股評裡的兩個紅人李大霄和水皮,你怎麼看待他們的能力?這個問題問的好啊,這是水皮和李大霄難得的一次共同出席由北京中方信富投資管理諮詢有限公司(下稱“中方信富”)12月30日舉辦的“牛市牛人說”主題論壇在北京崑崙飯店拉開帷幕,時值中方信富20週年慶典之際,為廣大投資者帶來A股最強音,本次論壇邀請了知名財經評論員水皮、李大霄先生出席,中方信富十大首席投資顧問齊聚京都,還有近百名投資界專業人士出席,共同探討全球經濟新格局下的中國經濟與A股投資新趨勢。

因為去年的時候,我在北京中方信富投資管理諮詢有限公司,也是一家投顧公司,當日的這個會議我看了,當時是網絡直播,邀請了王洪李大霄和知名財經評論員水皮,兩個人激變真是很熱烈啊。

  • 首先,我們先來說說李大霄這位網紅分析,李大霄大家應該不是很陌生吧,目前是英大證券研究生所長。

李大霄,個人簡介:

李大霄,20世紀80年代畢業、工科學歷背景。1997年開始工作,曾在東莞證券公司(1997年——2009年4月)工作;獲上海證券報“堅持不懈獎”,多次受到人民日報、新華社、CCTV、鳳凰衛視、中國證券報、證券時報、上海證券報及各大網站的採訪報道。
曾任職務:東莞證券首席分析師、東莞市證券研究會秘書長、東莞市金融學會理事、東莞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委員、東莞市財政局特聘專家,上海證券報“金牌分析師”。2009年4月11日,李大霄開始在英大證券工作,這個擁有1號股東代碼、見證了整個中國資本市場建設發展的東莞證券首席分析師,被業界劃到“唱空派”。

讓“李大霄”聞名在外的是,李大霄提出的一些個經典的股市名詞和術語,比如“地球頂,建國底,磚石底,嬰兒底,兒童底”的等,真的很佩服這個李大霄,文學素養蠻高的,很多名詞都是聽說未聽,聞說未聞。

滬指大盤:

滬指大盤下午,再次跌至2700點附近,最低下探2707.58點,目前有一個技術性的反抽行情,但是反彈力度太弱,下午工程機械,建築,建材等拉昇,但是無濟於事,我覺得這個2700點整數關口有可能要跌破,2691兒童底,也不一定能夠支撐住。

  • 接下來,我們給大家介紹一下“水皮”,希望大家有一個清晰明確的認識,通過對比給大家分析一下,李大霄和水皮,到底誰更勝一籌。

水皮,個人簡介:

水皮(本名呂平波),中國,生於1964年,中國著名財經評論家,央視特邀財經評論員,《華夏時報》《CM華夏理財》總編輯,代表作品有《猴市》、《誰在左右中國股市》、《誰在魚肉中國股市》、《風口浪尖:中國式投資啟示錄》
1982年,水皮以“蘇州高考狀元”的佳績入復旦大學新聞系;
1986年進入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新聞系深造;
1989年與中國知名報人丁望先生一起創辦《中華工商時報》,拉開財經報紙進軍“厚報時代”的序幕;
2007年在水皮的帶領下,《華夏時報》由一份都市類報,成功改版為財經類報紙,榮獲中國郵政發行暢銷報刊,居中國財經類報紙訂閱量首位。
2013年與讀者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創辦家庭投資理財類雜誌《CM華夏理財》,榮獲中國郵政百強暢銷報刊及年度最受歡迎的新銳理財雜誌。
2014年由澳大利亞鏡報傳媒集團出資在悉尼、墨爾本、布里斯班三大城市發行《CM華夏理財澳洲海外版》,實現澳洲海外拓展。

從李大霄和水皮的個人簡介和生平來看,真的是各有天秋,李大霄,屬於科班出身,一直都是從事的證券行業,從東莞證券到英大證券,都是屬於在券商行業混,目前可以說是混的風生水起確實不錯。

而水皮的生平,也確實很牛叉,蘇州高考狀元,還是復旦大學新聞系的高材生,也在社科院待過創辦過華夏時報,確實也很厲害,很牛逼。

但是兩個人相對而言,每個人的長處和短處,各有不同,如果是按照證券行業的經歷來看,李大霄也許更勝一籌,畢竟人家是一直從事證券行業,也是科班出身。但是如果論知識面,或廣度也許水平更勝一籌,水平的社會閱歷高啊,看事情的眼光,應該比李大霄準一些。

不知道,大家如何看待兩個人呢?接下來,我們看看兩個人的講話,揣摩一下,你們覺得這兩個人,那個人更勝一籌呢?

下面是兩個人在中方信服20週年會議上面的觀點:

水皮認為,“雖然2017年我們的GDP增速高於預期,但這並不意味著新週期已經到來,在去槓桿、房地產去庫存、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刺激下的GDP增長顯然是不可持續的,這種情況下,把防範系統性金融風險放在首要位置是我們完成經濟轉型的重要保障。”

李大霄先生髮表《中國股市運行趨勢及投資機會》主題演講。李大霄指出,伴隨著中國新經濟、新動能的轉換,A股日益國際化、規範化、市場化,藍籌股的慢牛行情未來仍會延續。

我個人看好李大霄,你們呢?

最近問答點贊好少啊,雖然行情不好,但還是希望多多幫忙點贊哦,謝謝!看完點贊,腰纏萬貫,感謝關注!


牛哥說投資


對於李大霄和水皮,我是一名在股市實戰20年的老司機,談談對兩位的看法:


一,兩位都是磚家。


請注意,兩位是磚家,這個磚不是專業的專,而是磚頭的磚,意思是兩位的投資水平很一般,沒有專業度,也沒有專家的專業水平。大家要知道股評人士,就是針對股票進行評論的人,古話說站著說話不腰疼,怎麼評論都是很簡單的事情,但是真正去做股票投資,就與評論區別很大。


股票評論的人,特別多,每個股民都可以評論,反正動動口,說錯也不用負責,特別輕鬆。如果從股票投資的實戰業績角度,李大霄和水平的投資業績,相信將很普通,甚至與散戶一樣,總是虧損。


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是知道和做到之間,天天說股票的股評,卻無法做到投資股票的實戰成功。

二,李大霄和水皮。


李大霄,就是證券公司的一名分析師,他的專業水平比證券研究所的研究所,差得很遠。李大霄,一直都是在小型的證券公司工作,之前在東莞證券,後來在英大證券,這兩家公司都是行業的小公司,小公司的分析師投資專業度很差。


水皮,相比李大霄的專業能力,更強,因為他的宏觀經濟研究能力比李大霄靠譜。我曾經在2007年左右,代表所在證券公司邀請水皮從北京到廣東講課,與水皮見面充分的交流。水皮,是一份報紙的總編輯,這份報紙在財經圈還是有一點影響力,但是,如果從股市實戰角度看水皮,他還是缺乏真正的經驗和能力。


三,簡單總結。


所有人給股民的投資建議,都是參考,無論是股評人士,還是身邊的朋友,自己都要保持獨立思考。投資和人生一樣,都是需要依靠自己,靠別人想成功很難,每個股民可以找到真正專業的人士,參考他們的觀點,最終的決策需要自己選擇和決定。


我已經推出專欄,通過專欄分享投資機會,歡迎訂閱,謝謝!



雄風投資


李大霄如何能與水皮相提並論!想當年,在股市的長期調整中,股民一片悲哀,徹底失去了方向。那時候沒有現在的信息網絡,沒有技術分析指標,只有各證券部門口叫賣的證券報和滿天飛的小道消息。

是水皮,在那股市黑暗的時刻,堅定的看好中國的經濟,看多中國的股市,扛起了多頭的大旗。我們小股民每看到一次水皮的文章,就多了一份堅定的活下去的勇氣。許多人,每當水皮的文章一出現,就小心翼翼地剪下來,粘起來,集成冊。

水皮的文章,語言諄厚,文筆優美,分析中肯而形象,語言中透露著堅毅,目光長遠而透徹,就像是一位航行在大海迷霧中船首的瞭望員!

大家與他素未謀面,但都自覺地把他當成大哥,跟著他走,“一條小路曲曲彎彎細又長,一直通往迷霧遠方,我要沿著這條細長小路,跟著哥們一起去上戰場。”

水皮是我們大家的“哥們”,也是我們心中永遠的多頭司令!


八猴908


首先要勸一句,別看股評,實在做不到,也要少看股評。然後,我們再看李大霄和水皮兩個人。

李大霄,52歲,廣東陽江人,1984年畢業於華南理工大學電機系。畢業後先是在一家國企工作,1989年跳槽到一家外企。股市開門後趕緊在東莞證券開戶,搞了個0001號股東證,然後從普通股民開始,進入東莞證券工作,最後做到東莞證券首席分析師、英大證券首席經濟學家。以善於創造概念,比如“地球頂”、“鑽石底”、“嬰兒底”等,人稱“財經界第一網紅”。很遺憾的是,他也因“鑽石底”、“嬰兒底”等屢屢擊穿而備受爭議。

看完這段話,對李大霄可以有一個印象了:他是一位中年男人,年少時讀書成績優秀,接受過大學教育,樂於接受新事物,不安現狀,勇於突破,且工作能力不錯,儘管在證券業務水平方面有瑕疵,但還是一名很好的員工。

水皮,54歲,1982年以蘇州高考狀元的佳績入復旦大學新聞系,1986年進入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新聞系深造,1989年與中國知名報人丁望先生一起創辦《中華工商時報》,2007年水皮領導《華夏時報》由都市類報成功改版為財經類報紙,居中國財經類報紙訂閱量首位。2013年與讀者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創辦家庭投資理財類雜誌《CM華夏理財》,又被評為年度最受歡迎的新銳理財雜誌。水皮的稱號很多,比如中國著名財經評論家,央視特邀財經評論員,《華夏時報》《CM華夏理財》總編輯,代表作品有《猴市》、《誰在左右中國股市》、《誰在魚肉中國股市》、《風口浪尖:中國式投資啟示錄》。水皮在06、07年有過幾次成功的預測。

再來總結一下水皮的印象:他也是一位中年男人,年少時讀書成績優秀,接受過大學教育,對自己的專業很執著,是優秀的新聞從業者,辦報、寫作水平都很高,曾經表現出一定的證券業務能力,但目前是否還能適應市場有待商榷。

我的小結就是這樣,信不信看你了。


沉默的磚家


  • 股評裡的兩個紅人,一個是李大霄,一個是水皮。這兩個人的能力怎麼說呢,一個是死多,另一個是比較客觀。

  • 李大霄基本上天天都會對大盤做出點評,嬰兒底,兒童底,黃金底,處女地,春天底等各種各樣的詞基本要被李大霄窮盡了。只不過李大霄一發言,大盤準保跌。即使這樣,他依然樂此不疲。多次提出要退出江湖,第二天又出來發表六大理由看多A股。反覆這樣,現在人們已經不把他當成股評界的人了。而是把他當作是娛樂界的人。
  • 至於水皮,寫文章時相對客觀。好像也是某報的主編。一般這樣的職位不會像李大霄這樣自言自語,會依據事實來進行分析。李大霄對宏觀經濟的分析還算可以,要不然也不會成為英大證券的首席分析師。只不過李大霄往網紅的路上發展了。水皮則沒有李大霄紅。
  • 在微觀層面,水皮更接地氣一些。李大霄基本是對市場是一無所知。明明天量見天價,會被說成外資天量抄底,春天馬上要來了。大盤指標金叉突然60日線,又會被李大霄說成勝利在望。其實這只是一種誘多而已。李大霄在這方面的能力還不如水皮。

最近問答點贊好少啊,雖然行情不好,但還是希望多多幫忙點贊哦,謝謝!看完點贊,腰纏萬貫,感謝關注!


股海重生2015


李大霄和水皮都是網紅股評家,不同的是李大霄是英大證券的首席經濟師,而水皮則是華夏時報總編輯著名的財經評論家。兩人都有大堆的網上粉絲,都對A股市場有著獨到的看法,只是在口碑方面,水皮明顯要優於李大霄。


李大霄主要是天天喊多唱多,除了喊出嬰兒底、鑽石底之外,還喜歡曬照片,不是拿著一把老式的煤煙燈拎在手中寓意照亮股民前途,就是與眾多美女合影,顯示他鶴立雞群。由於A股與房地產不同,A股是牛短熊長,他天天喊底部,當然遭到不少網友的反感,說他臉皮要比城牆厚。


我個人認為,李大霄作為網紅股評家,應該多為股民的利益吶喊,對股市不平之事敢於直言。還應該在牛市的頂部多給大家提點醒,教會大家如何逃頂,而在熊市的底部,應該教導大家莫放棄,莫割肉在底部。而一味的在股市下跌中途喊多,確實不得不讓人們懷疑他的水平究竟如何?


而作為水皮來說,他不僅是股評家,還是財經專家,他喜歡做各種經濟評論,有時我們也經常拿他的觀點作為參考,儘管有時候水皮的觀點,我們並不一定都贊同,但水皮還是比較敢於表達自己的看法,說錯了也沒關係,僅供交流。而且水皮的財經評論的能力遠在李大霄之上。在國內的知名度和美譽度相對於李大霄來說,也是好了很多。


若說能力,李大霄和水皮都不是科班出身,但是若說對財經知識的瞭解程度,水皮堪稱專家之一,而李大霄每天不是喊政策底,就是嬰兒牛,不僅對股民毫無幫助,而且還讓信仰他的股民炒錯了底,投錯了資。很多人把李大霄的觀點作為反向指標,而我們把水皮的觀點和文章拿來學習和借鑑。水皮值得我們尊敬,李大霄作為網紅股評家,應該把自己形象扭轉過來,要多為股民辦點實事,讓大家看到他真實的能力,以不負粉絲們對他的重託。


不執著財經


李大霄和水皮是我較為關注的二個股評家。

李大霄較為張狂。雖然身為證券從業人士 ,其不斷的各處登臺表演作秀,顯得與其年紀和從業人員的身份極為不般配。特別是他非常喜歡做精確預測指數的表演,雖屢屢打臉卻依然樂此不疲。真的讓我感到驚訝——一個人為名為利居然能“小孩沒牙”到這個地步?

相比之下水皮倒是較為沉穩。做為一個媒體人士的水皮,雖然也在一些平臺上發表個人觀點。但是他卻從不做精確預測,也不做李大霄的那些誇張的表演。水皮的文字能力還是很強的,寫東西很有點功力。總體而言,他寫的東西沒有太離譜,對股市的看法也基本是實事求事的陳述。從這些表現看,水皮倒有點證券從業人員的樣子,而李大霄反倒像個媒體人。

這可能與二個人的人生目標有關。

李大霄的人生目標是做網紅,自然要造作和誇張一些,這樣才能容易吸粉嘛!而水皮做為媒體人,想的可能是要樹立一些專業媒體形象,所以表現的就要平實、嚴謹些。

若論個人能力,水皮的文字能力肯定要強於李大霄。要論表演能力,李大霄要說第二,誰敢說第一呢?


孟可的思想空間


康得新事件不妥處,誰還敢投資A股?!

鍾玉:一個能出任上市企業協會副會長的康得新董事長,一個能跟隨國/家/政府首/腦出訪德/國的康得新董事長,一個天天被各界誇讚“新材料界的任正非"的康得新董事長,一個2018年5月底還應邀在人民大/會/堂出席德/國總/理第十一次訪/華活動的康得新董事長!結果10多萬值價投資康得新的股民在2018年下半年全部被深度套牢(股價從2017年底的26.71元跌到2018年底的5、6元),進入2019年更是慘不忍睹,不僅股價僅2、3元,而且因曝造假要強制退市。一個退市,宣告這10多萬股民再無翻身的機會!處罰吿知書公佈:操控造假的大股東康得集團近5年侵佔康得新資金530多億,但這事現在沒人去關注去管,而只是一片將讓其強制退市的聲音。退市後,康得新將不再接受監管層監管。大股東擁有康得新的股份也將從退市前的20%多到退市後的100%。


87306295


李大霄同志更多的是網紅。水皮可能專業素養更高 知識更淵博。

李大霄同志更多是堅定的多頭。水皮更多的是空頭。尤其是去年以來更多的是看空後市。對強拉權重走勢存在不同意見

李大霄同志主要通過微博和媒體採訪發聲。媒體主要是主流媒體。尤其是股市下跌。投資者信心疲弱。更是深得主流媒體的偏愛。這與我們獨有的輿論氛圍有一定關係。

李大霄更多的是直接提供一個簡短的結論。很少提供邏輯推斷。即使有邏輯推斷。也是言簡意賅。沒有專業經濟學家的詳盡數據和嚴密的邏輯推理。稍顯武斷。主要依據就是市盈率。外資買進。養老金入市。一些政策變化。主流媒體文章。是一個忠實的政策粉絲。股市走勢與主流媒體喊話之間關係沒有很大的聯繫。如果喊幾句話就能走好。豈不是政策市的翻版。是不是太簡單化了。

水皮文章以詼諧幽默活著尖銳著稱。對股市政策有頗多的批評 對宏觀經濟和經濟熱點也有評論。李大霄缺少的是很專業學術著作。與著作等身有種很大距離。

水皮有的時候稍顯悲觀。李大霄同志則是反過來。有的時候稍顯樂觀。因此常常出錯。

李大霄同志主要是忽略投資者情緒對股市走勢的影響。對股市的評論從單一消息出發。沒有放在一個大環境中綜合評價。所以成為叫好一派。往往遭遇市場毫不留情的打臉。

判斷股市走勢不是某一個政策某一個經濟數據就可以左右的。需要結合資金面。投資者信心。國際市場動盪 IPO節奏融資規模。主要股東增減持等等才能做出更為準確的判斷。有的時候IPO對股市影響成為主要力量 這一點與成熟國家明顯不同。


杜坤維


我的看法是,水皮不“水”,大霄不“屑”。

對水皮來說,總體上講,對問題的看法更客觀、更理性、更站在普通投資者一邊,無論股市出現什麼情況,水皮先生都能比較理性、理智地分析與判斷,提出自己的看法,產講出自己的道理,不追求概念的新鮮,但追求擔任的實用,不講求吸引眼球,但能給投資者以啟迪。同時,在某些關鍵問題上,也敢於發表自己的看法,表達自己的意見,甚至提出尖銳的批評。所以,水皮名為水,卻一點也不“水”。

相較於水皮,李大霄近年來卻顯得有點過於功利,過於通過造概念創效應、吸引眼球。也就是說,為了提高在股市的知名度,總習慣於製造一些新名詞來吸引眼球,什麼地球頂、嬰兒底、兒童底,這些讓投資者索雲裡霧裡的東西,難得說一次,很有效果。說多了,就是“狼來了”,甚至有點祥林嫂說阿毛的故事。畢竟,投資者需要的是實戰,而不是花裡胡哨的口號、名詞,口號再多、名詞再好,口袋越來越空,都不是投資者希望看到的結果。所以,對李大霄的觀點,投資者已經越來越不“屑”了,李大霄也逐步變成李大屑

所以,比較李大霄與水皮兩人,總體上還是水皮先生好於李大霄先生,聽水皮的觀點與想法,比聽李大霄的更有意義和價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