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0 交易匠人:有多少交易者活成了賭徒的樣子

交易裡一個最大的實踐性謬論在於人明明是非理性的情緒性的,但是各種技術分析理論卻一直以理性人為理論展開的前提。

人們在實踐中總結理論的初衷是為了更好的認知所有的事物,但是在交易的世界裡卻是很容易捨本逐末,越是追求完美不虧錢的理論就越是容易讓自己忽視本該重視的東西。

交易匠人:有多少交易者活成了賭徒的樣子

在諸多的技術分析理論中無一例外的假設了每個交易者都是根據可得信息作出最優決策的理性成熟的交易者,不會恐懼,不會衝動,但是這可能麼?也許在非開盤時間會可能,但是在開盤時間內幾乎不可能,腎上腺激素的分泌可不是自己可以理性控制的,並且人性的缺點有優點是與生俱來的,人本身最擅長的就是為了滿足感性慾望可以喪失理性決策的能力,這也是知易行難的癥結所在。所以前提條件達不到,最炫彩的理論也只是沙上的塔。

交易匠人:有多少交易者活成了賭徒的樣子

人生來皆有賭性,所以澳門和拉斯維加斯成為許多賭徒試圖逆天改命高的翻身地,不否認,人的一生總是需要破釜沉舟的堵上那麼幾次,只是有的交易者從進行投機交易開始不是抓住機會賭那麼幾次,而是每一次都在賭,誰能一直都可以承受賭輸的後果?贏了可以會所嫩模,就怕輸到最後連工地搬磚的機會都沒有了。

如果說非要分出有什麼區別的話,只能說有的交易者把交易視為一種工作,他們不奢求每一次都可以賺錢,更不奢求一夜暴富,但是一直在追求一種大概率的勝面,只有在概率之內的時候才會進場交易,而有的交易者把交易視為一種賭運氣,期望每一次交易都可以盈利,認為機會遍地都是,沒有進場時機的選擇,更不要提什麼資金管理與交易系統。

另外,不要輕言盤感,如果沒有經歷過許多次賺錢與虧錢的交易,就不要用盤感來安慰自己,並覺得這是一種天賦,這種做法也只不過是一種與賭博沒什麼區別的衝動,行情從來都不會因為你的自我感覺良好而上漲。

交易匠人:有多少交易者活成了賭徒的樣子

魚的記憶只有三秒,其實人的記性也長不了多少,好了傷疤忘了疼,每一個虧錢的交易者其實並不是所有的方面都一無是處,只不過總是在重複的翻著同一個錯誤,就行一個徹底的賭徒腦子裡總是想著暴富與翻本,雖然這次扛單扛到痛心疾首,幾乎無一例外的下次還會繼續扛單,在這種惡性循環裡,就看誰能夠強迫自己跳出心理舒適區,每一個交易者都希望可是在這個角鬥場裡實現財務自由和人生自由,但是哪有那麼多的自由?與其他行業沒有不同,自由的前提也是自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