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3 “別離婚,我們是為你好”“呵呵!”

“別離婚,我們是為你好”“呵呵!”

網友來信:

我和老公結婚5年了,有一個3歲的孩子,目前我全職在家帶孩子,因為沒有婆婆幫忙,所以快到生孩子的時候,我就裸辭了,之前在一公司上班收入還不錯,比老公多一點,辭職的時候挺捨不得的,但經老公再三分析下,就辭了,等孩子出生。

孩子剛生出來幾個月,老公還會幫忙哄哄孩子,順便做點家務,後來這些全撒手不管了,說自己在外面工作得累死了,我一個人在家又沒有賺錢,那麼多時間,怎麼那點事都做不好,反正不幫忙,還經常朝我發脾氣。

老公的苦其實我都能理解,孩子的到來勢必會加重經濟負擔,尤其是一個人承擔著整個家庭的支出,多少會有點情緒的,但這些問題當初我們都有分析到的,那時他也信誓旦旦地說:“照顧家庭是他義不容辭的責任!”當時就是有了他這句定心丸,我義不容辭地裸辭了。

“別離婚,我們是為你好”“呵呵!”

現在倒好,這還沒二胎呢,他就一大堆脾氣上來,晚上寧願和一群狐朋狗友鬼混,也不願早點回家陪孩子,每天三更半夜回來,動靜弄得老大聲,好幾次好不容易哄睡的孩子,又被他的關門聲驚醒,我白天帶著孩子,半夜還要起來收拾他吐的殘渣。

每次找老公要錢跟乞討似的,他還算計著每次給我錢的時間和數目,搞得這錢好像是我厚臉皮自己花的,自從全職在家,我衣服都沒添過幾件,更不用說化妝品,帶著孩子也沒空收拾自己,整天都是素面朝天,自己的辛苦他沒看到,整天還嫌棄我沒賺錢。

孩子生病的時候,也是我一人一手抱娃一手拿著吊瓶在醫院裡,別人看了還以為我是單親媽媽,不過說真的看著老公讓人心寒的行為,還真不如單親媽媽呢。

這日子真沒法過了,我想離婚了,可父母就死活不答應,說我一個人帶著孩子,離婚怎麼過,再找一個又不是孩子親爹,能好到哪裡去。三叔五嬸的也開始出來勸了,給我分析了一大堆離婚女人的不好下場。

這婚離還是不離呢?

“別離婚,我們是為你好”“呵呵!”

噠噠說:

《我的前半生》裡的羅子君我們都認識,我們都羨慕她了離婚後活出開掛的人生,為什麼我們就不能呢?

這個真的沒法比,畢竟那是電視劇,畢竟人家有一個實力能力槓槓的鐵閨蜜,和一個鞍前馬後的賀函,你有嗎?

羅子君離個婚,閨蜜方方面面力挺,慷慨支持,我們普通女性,離個婚,搞得兩個家族雞犬升天,好像做錯了天大的事一樣,這婚不都還沒離麼,三姑六婆就開始分析結局,危言聳聽,以自己是過來人的身份來給你灌輸女人離婚每一個好下場的概念。

就這一點已經點中了大部分想離婚的女人的死穴,她們開始害怕了,猶豫了,開始把三姑六婆的過來人理論,放在自己身上,越往死裡套,越發的覺得這婚還是別離的好。

“別離婚,我們是為你好”“呵呵!”

但是有時候,粗暴的勸和熱情,還不如悶聲不吭的同情。

這生活不是你們的,未來也不是你們來替我過,為什麼你們就只會讓我忍啊忍啊,忍到孩子大了就沒事?

我覺得長輩們缺少的就是一個“感同身受”,他們並不是局內人,他們只站在整個家族的名聲上來為自己考慮,他們就覺得一個離婚的女人會給家族帶來口舌的,所以他們勸和不勸分。

就好像我們和朋友一起去買一件東西一樣,朋友在那討價還價半天,在一旁的我們肯定會勸說差不多就定了吧。可到了我們自己買東西討價還價的時候,我們也肯定巴不得再少幾塊錢,然後朋友在一旁說差不多就買了吧。

為什麼呢?主要花的不是自己的錢。

同樣的,這日子不是那些人在過,他們都想做好人。

“別離婚,我們是為你好”“呵呵!”

那些扮演著“為你好”的人,無非是站在旁觀者的角度,以個人經驗來推測他人感受。

他們覺得你離婚的理由太小題大做了,哪個男人不都這樣,等再過幾年就好了,他們根本無法體會你內心的苦楚,只會覺得你“事多”,在矯情。

婚姻好不好終究是自己在過的,那些說著“感同身受”的人,憑什麼能感同身受?他又不是你。

合不合適自己最知道,婚姻是自己的,這個真沒法感同身受!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