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3 是什麼讓美拒絕海軍陸戰隊入臺?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

《祖國》記者 楊晨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9月13日報道稱,3名美國官員透露,美國五角大樓拒絕了美國國務院提出的在“美國在臺協會(AIT)”派駐海軍陸戰隊的要求。報道稱,其中的兩名官員表示,馬蒂斯在上個月就已經拒絕了這樣的要求。

是什麼讓美拒絕海軍陸戰隊入臺?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

一名國防部的官員稱,在這個要求被拒絕之前,軍方確實已經計劃最早在下月將海軍陸戰隊派駐臺灣。在問到相關決策的問題時,一名國務院的官員對CNN表示:“我們不會討論關於保護本方設施和人員的具體問題。”

對於拒絕派駐海軍陸戰隊的原因,美國國防部官員是這樣解釋的:資源有限,不是因為“怕激怒中國政府”。CNN稱,美國在臺協會的安全保障問題將交由更昂貴的承包商負責。

而這一消息,也被部分臺媒看見,並解讀為“婉拒”。

外交部發言人陸慷曾於6月29日針對此問題表達中方堅定立場。當日有記者問到:據報道,美國官員透露,美國務院已提出申請派遣海軍陸戰隊隊員前往臺灣守衛新落成的“美國在臺協會”。若申請得到批准,將是近40年來海軍陸戰隊第一次被派往臺灣執行相關任務。由於海軍陸戰隊一般被派往與美有外交關係的國家,這引起了各方關注。

中方是否掌握相關情況?對此有何評論?

陸慷:一箇中國原則是中美關係的政治基礎。美方應當恪守一箇中國承諾,不與臺灣方面發生任何官方關係和軍事往來。美方對中方這一立場非常清楚,也知道應當在這一問題上謹慎行事,避免對中美關係大局造成影響。

今年早些時候,關於美國派海軍路戰隊員進入“美國在臺協會”話題被炒的很熱,伴隨著當時美國特朗普簽署“臺灣旅行法”等一系列錯誤舉措,外界有觀點認為美國派軍事人員赴臺似乎快要成為現實。中國政府就此問題多次表達出強烈反對的態度。

當然,僅僅是外交抗議是不夠的,我們發現,近年來,中國在外部事物的處理上越來越積極,中國在外交、經濟、軍事等多個領域大膽發力,今年以來,中國聯合其他國家開展軍事演習且觸角越深越遠,如最近參加在俄羅斯舉行的“俄史上最大規模軍事演習”,中國海軍在中東和歐洲方向的巡航也得到俄羅斯等國家歡迎;經濟層面,中國擴大與第三世界國家的經貿交往,深化“一帶一路”“金磚國家合作”,在貿易全球化方面在全世界面前表達了與美國“保守主義”截然相反的聲音;在“臺獨勢力”和美國搞事的時刻果斷在重點海域實彈演習,不惜出示大殺器;臺灣當局的“邦交”被中國大陸一個個拿掉,就連美國後院中美洲的幾個臺灣當局所謂“邦交國”,也紛紛不跟美國的指揮棒轉,令美震驚不已(美甚至威脅撤回在這些國家的外交人員);在戰略外交層面明確表達出與美國不同的觀點,如我國從自身利益出發與伊朗保持良好經貿合作關係;與周邊國家發展友好關係,如與朝鮮、印度、越南等周邊重要國家的友好往來得到進一步加強,敲碎了美國打的“如意算盤”。中國的這些積極舉措如同一對組合拳,令美國感到在臺灣問題上必須謹慎行事,如果違反三個聯合公報,必然會遭到中國的強烈反擊,其結果是令美不能接受的。如此,美國派兵赴臺這樣敏感錯誤舉動,才能被美自行否決。

維護國家主權尊嚴,只能用實力說話。“美國向臺灣派兵”這場風波暫且過去,足以證明我國此前在政治、經濟、軍事領域的積極舉措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美國是“臺獨勢力”最後的救命稻草,二者未來還有可能做出違反“中美三個聯合公報”的舉動,對此,我們不僅要保持高度警惕,關鍵是要有足夠的反制措施,一是做好隨時粉碎“臺獨”和“外部軍事介入”的各種準備,二是將美國打的所謂“臺灣牌”這一桌牌變成多桌牌,在多個方向上讓美國感到嚴重得不償失,那麼美國自然就沒有膽量挑戰中國的主權統一。臺美今年以來的拙略舉動,為二者造成的“內傷”可以說不小,但卻根本無法阻擋中國的統一大業,美國自己一定對此也深有感觸。因此,我們有必要在捍衛主權的行動上和各種國際活動中更加積極主動,在各種對美的博弈中佔據有利位置,出現在美國不想讓我們出現的地方,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真正把統一祖國的進程完全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