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3 連續17年入圍中國500強 廣廈江海奔湧逐浪高

杭州2018年9月3日電 -- 9月2日,中國企業聯合會、中國企業家協會發布“2018中國企業500強”榜單,廣廈控股集團位列第206。自2002年該榜單首次發佈以來,廣廈連續17年入圍中國企業500強。

连续17年入围中国500强 广厦江海奔涌逐浪高

廣廈黃澤山項目鳥瞰圖

提起廣廈,關注建築、房產的,可能最先想到廣廈“出品”的曾獲31項魯班獎的高樓大廈;熱衷於體育的,興許腦袋裡最先蹦出的是挺進 CBA 總決賽的廣廈男籃……對廣廈更瞭解的人,則會提起它的能源產業。十多年來,能源領域是廣廈投入最多的產業板塊,也是廣廈重點培育的產業之一。

作為在改革開放大潮中第一批湧現出來的浙江著名民營企業,廣廈15年前就結緣並紮根舟山黃澤山島,打造了中國民營企業進入原油中轉儲運領域的破冰之作,演繹了在改革開放的時代背景下櫛風沐雨、敢闖敢試、勇立潮頭的創業篇章。

  • 結緣黃澤山,結緣大時代

2003年,廣廈領導赴舟山參加一項扶貧活動,來到了盛產大黃魚的岱山縣衢山鎮北部的一座小島考察。

它的名字叫黃澤山島,陸域面積2.53平方公里,海岸線長15.74公里,最高點海拔164.1米,形狀像極了古代三角形的犁鏵。

“這裡面向太平洋,靠近長江口,而且離上海洋山港不到12海里,是大宗商品貯存的絕佳位置。”岱山縣負責人向廣廈領導介紹。

廣廈領導環顧四周,眺望著茫茫無際、碧波萬頃的大海,聽著海水溫柔的“刷刷”聲,吹著清新涼爽的海風,頓覺神清氣爽,心潮澎湃。

“在黃澤山建一個油品島!”幾天後,廣廈董事局正式做出決定,進軍舟山!廣廈由此結緣了黃澤山。2004年,廣廈的一班人馬開進黃澤山島,籌劃成立廣廈(舟山)能源集團有限公司,廣廈董事局主席樓明親任董事長,全權指揮、運作黃澤山石油中轉儲運項目的立項前期工作。

從事石油行業對廣廈來說是頭一回。“民企當時進入這個領域非常不容易,在准入門檻、審批、融資等方面有許多的條條框框。”廣廈能源集團工程部的一位負責人回憶說。但廣廈一個環節一個環節去了解、一個環節一個環節去突破,從項目用地、用海到消防、安全,從環評、節能到水土保持、地質評估,各類報告材料從縣裡逐級報到國家各部委審批。

雖然報告一件件送上,但當時許多人心裡都沒底,外界甚至有人說廣廈“瘋了”。因為在當時對一家民營企業來說,從事原油儲運“前無古人”,國家能不能打開這扇門,一切尚不可知。在此期間,廣廈一邊四處遞報告,一邊也在為項目開工做著各種準備。

“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隨著國家一項文件的出臺,讓廣廈頓時看到了希望。

2010年5月,國務院關於《鼓勵和引導民間投資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出臺,明確把能源等資源性產業向民間資本開放。這份文件曾被權威人士定義為“改革開放以來國務院出臺的第一份專門針對民間投資發展、管理和調控的綜合性政策文件。而浙江“十二五”規劃中,也把加強和發展海洋經濟作為強省戰略和新的經濟增長點,“規劃”明確提出舟山作為物流儲運島的戰略地位。

更重磅的喜訊還在後頭。2011年7月,國務院正式批准設立浙江舟山群島新區,這是我國第一個以海洋經濟為主題的國家級新區。新區五大發展目標裡,第一個就是建立“中國大宗商品儲運中轉加工交易中心”,全國乃至全球的目光聚集到了舟山。

一系列政策的推出,最終促使了廣廈黃澤山項目的誕生。八年磨一劍,廣廈終於等來了大好的時機。

2011年11月,國家發改委正式核准黃澤山項目。項目建設規模為:建設1個30萬噸級原油(含燃料油)泊位、1個8萬噸級油品泊位、2個1萬噸級成品油泊位,建設100萬立方米原油儲罐和51萬立方米成品油儲罐及相應配套設施。

歷史只會眷顧堅定者、奮進者、搏擊者,而不會等待猶豫者、懈怠者、畏難者。8年的醞釀、準備和摸索,終於畫了一個階段性的句號,邁出了萬里長征的關鍵一步!

可以說,廣廈正是因為與舟山黃澤山島的結緣,與改革開放深入推進的大形勢、大時代的結緣,才有了今天中國民營企業破局行業壟斷的率先一跳。

項目獲批後,新華社、人民日報、央視新聞聯播等200多家媒體以“國內民企首次進入原油中轉儲運領域”“廣廈走向‘藍海’”等為題進行了深入報道。中央媒體如此密集的對一家民營企業及其項目進行報道,在當時是少有的。

2011年12月26日,冬日的舟山儘管寒意陣陣,但滿眼綠樹蒼翠,空氣格外清新。廣廈在這天為黃澤山項目舉行了隆重的開工典禮,交通部、浙江省發改委和舟山市委市政府等領導出席。浙江省發改委負責人趙彥年在講話中指出,廣廈集團舟山黃澤山項目的開工,對發展浙江海洋經濟、打造民營資本大省有著深遠的意義。

廣廈控股董事局主席樓明在開工典禮當晚的新聞發佈會上說:“能源產業是廣廈未來核心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

以做實業起家的廣廈始終認定,走實體經濟是廣廈堅定不移的方向和根基,廣廈不管未來如何發展,走實體經濟這條路既符合廣廈發展的歷史,也是廣廈承擔社會責任的最有效的方法。

“我們看中的就是做‘實體經濟’這盤‘菜’。因為做實體經濟摸得著、看得見,能夠切切實實解決國計民生問題。同樣,做實體經濟對國家、對社會、對企業三者的回報更直接、更明顯!”

在廣廈決策者看來,廣廈的建築、房產兩大主業是要做強、做精和進一步做大的,但隨著廣廈的發展,優化產業結構同樣是廣廈在未來走得更高、更遠的可靠保證,而能源業無疑是實體經濟中極富成長性的一個產業。

從大的背景來說來看,黃澤山項目的建設還符合我國能源戰略安全和石油戰略儲備的需要,是完善我國原油儲運體系、保障能源供應安全的需要。

  • 東海油港,儲運明珠

項目雖然獲批,但這座“一無所有”的懸海孤島,給建設者增加了不少“麻煩”。

“一開始連淡水都沒有,我們就建了蓄水池和海水淡化廠;電最開始是用柴油機發電,又貴噪音又大,後來花了幾千萬鋪了海底電纜,網線也一起從海底拉來了,島上終於不那麼封閉了。”說起項目剛開始建設的情況,工程部的一位老員工至今記憶猶新。即便通網通電後,變電所的一些年輕員工因為每天需要24小時輪流值班,有時實在無聊就靠望海大叫來發洩。冬天來臨時,島的四周無障礙物遮擋,風大得像要把整座島掀到海里。

雖然紮根海島生產生活條件較為艱苦,但不時傳來的好消息還是讓建設者振奮不已,甚至成了他們堅持到最後的動力。

黃澤山項目自開工以來幾乎每年都被列為浙江省重點建設項目,光2016年、2017年,黃澤山項目就迎來十多項國家和地方利好政策。

如2016年1月,黃澤山項目被列入《浙江省“十三五”規劃綱要》;三個月後,國務院批覆要建設舟山江海聯運服務中心,把舟山打造成為“國家重要的大宗商品儲運加工交易基地”;同年10月,項目被列入《浙江省參與長江經濟帶建設實施方案(2016—2018年)》;又過了兩個月,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印發《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明確指出“積極支持民營經濟進入能源領域”。

2017年的喜訊更“勁爆”。3月31日,國務院印發《浙江自貿試驗區總體方案》,方案指出,浙江自貿試驗區將打造世界級“一中心三基地一示範區”,即國際油品交易中心、國際海事服務基地,國際油品儲運基地、國際石化基地,建成大宗商品跨境貿易人民幣國際化示範區。

一天後,浙江自貿試驗區正式掛牌,舟山正式開啟了“國際油港”的追夢、圓夢之路。作為浙江自貿試驗區先行開發的油品項目,黃澤山項目正位於浙江自貿試驗區的核心區。同年8月,浙江省政府印發自貿區建設實施方案,方案提到,到2020年,將黃澤山項目所在的舟山離島片區打造成為我國最大的油品倉儲基地。

歷史把改革開放的重頭戲落在了舟山。正如多份國家文件裡描述的那樣,舟山地處國家“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交匯處,是我國改革開放的重要前沿。一系列重大利好政策就像一個個雄壯激昂的衝鋒號,讓廣廈走在了開發開放集結號的前列。

今年5月,新華網、人民網、中新網、光明網等央媒記者組團來到黃澤山油品基地參觀時,看到過去的荒礁灘塗被平整的海岸線替代,長長的現代化碼頭向外延伸。在島嶼西南面,28個大小不一的儲油罐屹然矗立。其中,12個容量達到10萬立方米儲油罐,每個罐體都高20米、直徑達80米,遠遠望去猶如“擎天柱”般雄壯列陣。

光明網撰文指出,黃澤山等島嶼因優良的深水岸線資源,成為了浙江自貿試驗區佈局國際油品儲運基地、打造全國最大“油倉”的重要“落子點”。

目前,黃澤山項目一期151萬立方米油品儲罐已基本建成,今年年底就將全面建成投產;二期105萬立方米儲罐已通過備案,正在全力推進建設當中。黃澤山島全島規劃建設總罐容達1000多萬立方米,如此巨大體量且技術要求高、事關國家能源和經濟安全的項目,離不開社會各方的共同支持和參與。

“能源乃國之大事,為驅動經濟社會發展之主力。”為了讓黃澤山項目更快發揮效益,加快浙江自貿試驗區國際油品儲運基地建設,廣廈在努力發揮自身優勢、提升項目運營水平的同時,還積極與國內大型能源企業開展全產業鏈戰略合作,合作範圍包括項目建設、整島開發、成品油貿易及終端業務等。

“不遠的將來,這裡的波浪就不會這麼寂寞和平靜了。”守望黃澤山島15年的廣廈人,對未來充滿了遐想。

  • 20年前進深山開發綠色能源

廣廈的能源板塊裡,除了油品,另外一個重頭戲就是水電。

水力發電被譽為清潔能源領域的綠色使者。1997年,我國第一次電力體制改革啟動。雖然這次改革是以實現電力政企職能分開為目標,但還是極大地調動了地方水電投資的積極性,廣廈就是在這個時期開始涉足水電產業的。

1998年,一首《相約一九九八》傳遍大江南北。就在這年,廣廈開始了與水電的深情相約。

廣廈投資水電的第一站是浙江景寧畲族自治縣。該縣隸屬於有“中國水電第一市”之稱的麗水市,是革命老區縣,也是全國唯一的畲族自治縣。

為什麼選擇景寧?地形地貌好!水電站選址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河床要有落差,這樣水流傾瀉而下的能量才能最大限度地驅動水輪機與發電機運轉。景寧的地形地貌用十個字概括就是“兩山夾一水,眾壑鬧飛流”,獨特的地理使這裡成為攔江建壩、發展水電的好地方。

1999年,景寧英川水電站開工建設;2002年,電站正式建成投產。電站裝機4萬千瓦,年均發電量1.08億千瓦/時。兩年後,景寧縣被水利部授予“中國農村水電之鄉”。而就在電站投產的那年,正趕上中國電力體制的第二次改革。

2002年電力體制改革的亮點是“網廠分開”,這次改革打破了電力壟斷,形成了電力市場主體多元化競爭格局,加快了電力市場化的進程。電力市場改革的推進極大的提升了廣廈投資水電的熱情。

此後,廣廈先後又在麗水市的青田縣和遂昌縣投資建設了五里亭電站和周公源梯級電站,總裝機容量9.56萬千瓦,年發電量約3億千瓦/時。

一年後,廣廈投資水電產業的步伐走出了浙江,來到了水力資源更豐沛的地區 -- 四川。當時,國家實施的西部大開發戰略方興未艾,西電東送正在加快推進,這為社會資本參與西部水電開發帶來了難得的機遇。

2003年6月,廣廈與四川省北川縣和松潘縣政府簽署了《開發白草河流域水力資源合同書》,打算在四川省白草河流域建設四座梯級電站,正式拉開了廣廈進軍西部清潔能源產業的序幕。

白草河屬於嘉陵江水系,位於岷山中部地區,幹流全長102千米,流域內以山地為主,地勢北高南低,海拔820 - 3976米,落差超過3000米。經過大量的前期(規劃、可研、審批等)工作,2006年8月,項目正式獲批。

2007年6月,電站正式動工興建。白草河流域梯級電站共四級,即一級白羊水電站、二級幹松壩電站、三級小壩水電站、四級開坪水電站,總裝機容量為12.4萬千瓦。

然而開工不到一年,即遇到了“5·12”特大地震,項目所在地北川是重災區,廣廈已動工建設的各項設施全部被震毀,進出道路全部中斷。面對如此天災,廣廈人沒有望而卻步,而是選擇了不等不靠,在艱苦的環境下全面恢復工程建設,並且創造了在複雜地質條件下修建高壩的壯舉。

2014年11月24日,開坪水電站經過為期8天的各項設備測試,成功併網運行,這是廣廈能源板塊的又一新成果。在建設開坪水電站的同時,其他幾個電站也在按步驟同步推進,堅持水電開發近20年的廣廈終於迎來了豐收期。8個月後,幹松壩水電站也投產發電;2017年8月,小壩水電站正式併網運行。這三座電站裝機容量為9.4萬千瓦,設計年均發電量達4.32億千瓦時。

如果說廣廈進軍石油產業,在黃澤山建立油品儲運基地是轉型升級、優化產業結構、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的需要,發展水電產業則是廣廈“化水患為水利,變水流為電流”,將社會效益和企業效益協同發展的又一次探索。隨著國家電力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和電力市場的進一步開放與完善,廣廈綠色能源產業的發展將被注入新的活力。

孟子曾說:“雖有智慧,不如乘勢;雖有鎡基,不如待時。”縱觀廣廈能源事業的發展,每一步都離不開改革開放政策的助力。今年是改革開放40週年,時間已經證明並還將證明,以改革紀念改革,以開放促進開放,是廣廈致敬改革開放的最好方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